下列不是回避风险的是 回避风险为上



     央行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这个“深化+渐进”的利率改革方案对于资本市场的压力,将在未来一段时间之内逐步显示。

  由于货币利率议价区间的弹性扩张作用,目前的方案,对于商银体系的影响最小,但对于资本市场,比如股市以及债市的影响可能很难评估。

  考虑到年内货币市场的利率向下浮动区间,大约应当控制在10%以内,那么,本轮货币成本的“平行位移”,特别是货币产品的风险,将比近期多数人所认为的要大一些。

  深入解读央行为贷款投放“继续松绑”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更多、更深层次的利益纠葛。

  首先,谁是给“市价利率”买单的人?

  此前已经持有并且持有较大规模信贷资源的地区以及行业,将会获得一定的“政策贴水”,可以这样说,利率市场化也必然是有成本在内的,那么,谁来负担本轮市场化改革的“差异化成本”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政府目前的改革,至少有一个目标是有确定的指向的,那就是符合政府发展目标,符合政府产业政策的地方企业、中小企业、新技术新经济方面,将获政策扶持。

  长期以来,资本市场对于基础利率的关注度,远远高于银行系统;因为不管银行业目前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不论收益与风险如何,金融债务最终必须由市场来“承担”(从理论上说,货币以及货币市场本身,并不创造社会财富,所以,任何信贷投放,必须有一个最后的“买单人”,改革开放至今,这一最后的“买单人”,主要是资本市场,而不是金融系统)。

  事实上,所有通过举债而完成的产业(项目)投资,资本市场总是处于获益链条的末端,风险链条的前端——考虑到通胀预期,任何利率市场化改革、企业甚至地方的融资渠道多元化改革、降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门槛、甚至央行怎样调整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规模,都绝对不可能脱离(并且动摇)基础利率对于实体经济的现实的支配地位。

  其次,对于资本市场而言,由央行率先启动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的任何政策,都一定会冲击到资本市场,包括银行的股票估值。

  由此,市场对于本轮“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采取相对审慎态度,就是可以理解的走势(必有一定的风险计提)。

  那么,现在的银行股算高风险投资,还是低风险投资?

 下列不是回避风险的是 回避风险为上
  事实上,不同的货币政策对应之下,银行板块的潜在风险,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体系。比如,如果我们关注日本股市,就会发现这真的是一个“问题”。

  如果时间能够退回到2012年年中,从基本面分析,日本商业银行就已将政府所能运用的所有的货币政策完全“用尽”了;日银体系历来就以“存款零利率”而闻名于世;货币“拆出”的数量之大,成本之低,对于无数内地的投资者而言,可以说是“闻所未闻”;不仅如此,日本的财政政策的弹性也低,行政(政府)系统的举债率之高全球称冠;按正常的判断,日经225指数,能有可能走牛吗?

  然而日经225指数,从2012年年中直到目前的确很牛。为什么会走成这样,深层原因何在?

  说白了,对于实体经济,对于资本市场,一切都向“成本”回归,放开贷款利率,与放开存款利率,就实质而言,完全相同——对于资本市场的分析、对于股票市场的分析,如果不及于此,就会偏离正常的轨道,对此,利率市场化改革势在必行。

  关于股票现货市场,由于正值政策性改革的“高发期”、大政方针“变动频繁”,货币政策有变,利率市场化启动,而且这个进程,迫于实体经济流动性不足的巨大压力,在未来还有加速的可能,利多也好,利空也罢,回避风险为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221.html

更多阅读

《是不是这样的夜晚你才会这样的想起我》原唱:吴宗宪

很多时候,真小人比伪君子要坦白、可爱得多。虽然都不是什么好鸟,但后者显然更难防范。看吴宗宪中等偏下的身高、黑黢黢的皮肤和平庸得略嫌土气的长相,潜意识里总愿意拿他跟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扯上关系。本不想写这家伙的,怪

声明:《下列不是回避风险的是 回避风险为上》为网友酒醉去告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