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驱逐港人出境 以“港”之名 逐“地”而生



   “城以港兴,港为城用”。

    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最发达的35个城市中,有33个是港口城市,香港、洛杉矶、汉堡、新加坡、釜山等城市都是因港而生,因港而名的港口城市,都把港口当作城市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和核心载体。特别是历史进入“第四卫星城市时代”和“后工业时代”后,即中心城市的产业功能不断向周边地区转移,中心市区主要用来发展第三产业,港区作为重工业发展天堂和人口集聚中心的潜力被挖掘了出来。

    需求从“衣食”向“住行”转变,港口竞争力决定了城市竞争力

    这并不是一种偶然。因为在经济发展早期水不仅可以灌溉庄稼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可供食用,而且还因为在蒸汽机发明之前水能够为工业生产提供动力。更重要的是,在铁路发明之前水路运输比陆路运输更经济、方便、快捷。

    然而,尽管水路运输在历史上如此重要,但在经济发展的早期,由于港区工业几乎为零,港口主要发挥的是贸易的作用,货源多产生于内陆的广阔腹地。因此,不仅港口城市的人口相比于现在要少得多,港区人口的数量也要少得多。历史进入近代以来,虽然工业发展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这些工业多为满足人们衣食方面的轻工业,与铁路和公路运输相比,水路运输这些商品并没有多少优势。因为在铁路发明之前,水路运输之所以发达,是因为铁路没有发明出来,陆路运输量少且慢。而当铁路发明出来且公路交通网相对畅达之后,一方面,铁路和公路运输的快捷性使得水路运输陷于劣势,另一方面,市场需求可能还不足够大,没有必要使用水路运输这样大批量的运输方式,水路运输的发展空间受到了挤缩。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住行的需求逐渐增加,与住房、汽车、电器等相关的产业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在这一背景下,一个城市竞争力的高低取决于这个城市输入和输出与“住行”相关的产品的规模和能力。

    武汉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发展速度相对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武汉工业以重工业为主。在以轻工业快速发展为特色的工业化初期,武汉的机遇相对较少。而当全国人均GDP接近于3000美元时,重工业加快发展是这一时期典型特征。作为一座以钢铁、汽车、造船、建材、石油化工等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城市,武汉的重工业发展优势得以凸显出来。这些产业所需要的原材料的输入和制成品的输出,铁路或公路运输并不占优势,水运以其运量大、运费低、节能环保等优势,再度兴起,势不可挡。

    作为强“前、后向联系效应”的港区

   

    内河航运时代的复归,港口除了发挥基本的运输功能外,其区位优势和在其附近发展工业所带来的成本节约等优势,使得港口附近区域对工业,尤其是对那些依赖于水运或和水运相关的工业——如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船舶配套和进口加工业——也产生巨大的引力,吸引着大批工业在港内或周围地区建厂。港口的这一强“前、后向联系效应”,使得港口变成了推动经济发展的一种“产业”,而且这个产业还具有其他产业所不具备的“先导性”。而作为孵化这些工业的港区,也变成了工业发展的理想天堂。

    港区之所以能够成为工业发展的天堂,在于其滨江达海的地理区位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阳逻港区电力能源、钢材深加工、机械及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纺织服装等产业集群的形成,除了基于武汉原有的产业基础外,更重要的是阳逻港是华中地区不可多得的深水良港,武船重工、一冶钢构、一棉集团、江南纺织、亚东水泥、北新建材、德国西门子、法国阿海砝、武汉重冶等重工企业在阳逻港区集聚可以充分利用水路运输的比较优势。而且,作为阳逻港直接腹地的武汉城市圈和可辐射方圆1200公里的经济腹地为这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未来几年内,钢铁深加工业和港口物流业将成为两个百亿元产业,纺织服装、机械及装备制造、电力能源、建筑将成为四个50亿元产业;还有食品加工业、新型建材等一系列10亿元产业。依托于广阔的内陆腹地和临港工业的发展,阳逻正在着力将港区建成年吞吐3000万吨的华中钢铁物流中心、年吞吐2000万吨的华中煤炭物流配送中心、年吞吐1000万吨的全国最大的稻米交易中心、辐射华中六省的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

    工业集聚的“衍生效应”

    大批工业在港区的集聚,会迅速带动周边商业、住宅和服务业的启动,为人口就业提供大量的岗位。再加上为托运者提供货物搬运、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信息服务、分拨整装、货运代理、报关、安检、保险等服务业的发展,阳逻港口物流业的发展不仅找到了支撑,而且这些产业的发展还将吸纳生产经营人员10万人。另外,各个行政机构、与港口相关的管理机构的逐步迁入,也会带来大量人口的集聚。因此,现代港口已不仅仅是一个贸易门户,它还是一个集工业生产、配套服务、人员就业于一体的立体生产和生活空间,港口也由此变成了重要的就业中心。

    比如,在不莱梅,2004年有105488人在港口工作;在比利时,港口部门间接为非港口部门提供了额外136740人的就业;在希腊,592个雇员和码头工人在萨洛尼卡港口工作,这还没有考虑港口间接而带来的就业;在美国,海港为160万人提供了直接和间接的就业机会。

    就业人数的增加,流动海员的消费,必然会导致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一些产业的发展,港口地产就是其中之一。一般来说,产业集聚人口的多少决定了港区房地产业需求,产业集聚人口越多,该港区房地产需求越大,房地产吸引力越大。例如,2004年上海洋山港区云鹭苑小区开盘时价格仅为1600元/平方米,而到2006年开盘的小区的二期价格已经涨到4000元/平方米。即便如此,许多投资者认为仍有很大增值空间。上海海港新城房地产有限公司在港区开发的洋山港城写字楼,其租金和上海陆家嘴持平。在镇江大港,2006年港区的房地产均价在2000元/平方米左右,而到2007年,均价已升至6500元/平方米。

    交通基础设施的正外部性,使“生地”变成“熟地”

    除了工业“推力”推动房地产业发展外,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对房地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外部效益,能够给沿线的土地(房地产)带来显著的增值效益,使“生地”变成“熟地”。便捷的基础设施带来的能达性还具有“磁力效应”,能够吸引各种生活、商务、商业、文化、娱乐等设施向港区聚集,刺激港区周边土地的高强度开发,繁荣港区经济。

 深圳驱逐港人出境 以“港”之名 逐“地”而生

    在阳逻港区购置房产的人要么是自住,要么是投资。自住的人一般多在港区就业,投资的人看重的是阳逻港水、铁、陆、空立体交通网。飞机航世界、大桥架南北、铁路连东西、公路通良港的便利条件,是阳逻港区土地从“生地”变成“熟地”的重要支撑。而投资10.5亿元的“三横三纵”(三横是指平江路、余泊路、阳发路;三纵是指金阳大道、汉施路、柴泊大道。)道路的通车,以及投资26亿元从长江二桥(黄浦路)延伸到阳逻的一条快速、双向四车道,使得阳逻到黄浦路仅需18分钟。阳逻与武汉市中心城区的更便利链接,将更加突出阳逻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刺激人口向港区集中,推进阳逻开发区提前6-8年实现高速发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2658.html

更多阅读

以爱之名的伤害 狮子男把秘密告诉你

想到这个标题,源于我在上一篇日志中和大家交流的关于“父母之爱可能给孩子造成的创伤”这一话题。在现实中,其实不仅仅是在亲子关系中才存在这种“以爱之名的伤害”,在很多的亲密关系中,时常都会出现这种“以爱之名的伤害”,包括恋人之间

进击的巨人 女王之名,王都之战! 进击的巨人游戏

战争已经开始了,不过不是巨人们,也不是和宪兵团,而是和王都们!!!开始,团长埃尔文提到了不用暴力来夺取政权以便保护艾伦和墙内的人类,本来我还以为是利用百姓起义,煽动民众,现在看来,并不是如此了,而是以女王之名,进行正义的战斗!女王?是谁?还记得克

以彼之名 以彼之名耽美小说

千年之前,我记得你从忘川河畔走过,一袭白衣沾染了寂寞,我在此岸问彼岸的你,是否还曾记得我。千年之后,我一个人从忘川河畔走过,彼岸再也不见你的那抹倩影,我独自看彼岸依旧阑珊灯火。忘川,望穿秋水。当我用千年的等待苦苦找寻一个身影,我

声明:《深圳驱逐港人出境 以“港”之名 逐“地”而生》为网友奋而斗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