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悲惨事件31部 从韩国企业卷款逃逸看企业的自私(3月31日)



由于人民币升值过快,退税的奖励政策减免,劳动人力成本提高,能源与食品等基本资料价格上涨,导致中国的商品出口压力增大。这不仅影响到了长三角,珠三角一带的国内民营企业,而且波及青岛等韩国投资的外向生产加工性的企业,而春节之后,已经有上千家韩资企业从青岛卷款逃逸,这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中增添了一些无奈,不仅应收的厂房租金、水电甚至电话费找不到债务人,而成为坏账、死帐,工厂所雇佣的那些工人自然也要走上再就业的道路。

媒体与地方政府纷纷指责那些逃逸的企业不仗义,在逃避应尽的职责的自私行为。

媒体导向与政府号召下,创业者也喜欢标榜自己是无私的,是在为社会解决问题。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即使是刚创立的baby型的公司,都在以国家兴亡为己任。

但在声讨那些逃逸的韩国老板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对他们给予基本的理解与宽容。

 

本人认为,固然无私与奉献是值得提倡的优秀人品,但无私与奉献往往成为创业失败的诱因,创业者特别是在生存举步维艰的时候,都应该是自私的,也只有自私,创业者才能够生存,企业才能不断壮大。这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

 

首先是人的本性决定的。也是人的生存以及把自己的生活水准变得更好的本能使然。

人都是希望通过激发需求来创造价值并把自己的收入水平充分客观地体现自身价值的。人类的发展历史就是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的过程,同时也是精神世界逐渐在贫乏的过程。而无私与奉献不过是人在蛮荒的时候以及在理想国状态下的要求,是属于历史与未来,只是不属于现在的东西。

 

其次是企业生存的需求。

企业生存下去要承载太多的责任,特别是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当企业面临多方面的竞争压力,当被惯坏了的客户在预期得到独享的VIP服务却在多重选择下要承担更低的资金压力、当企业不得不面临团队成员需要养家糊口的合理需求的时候,不自私的企业是没有办法生存的,也是不负责任的。

创业者往往会犯贪婪的毛病。从人性角度分析,人之所以贪,是因为所用的资源都是别人的,场地、设备甚至资金都是来自别人的,而且认为将永远无偿而源源不断地得到。贪婪是导致创业者飘起来的核心。而戒贪的唯一方法就是把一切都当成己出,而且是需要付出成本的。因此,你需要把每个项目都进行收支的评估,把每个人所占用的资源与所产生的价值进行评估,甚至需要把每天的收支进行评估。

评估的过程,也就是企业对利益自私的过程。

 

 韩国悲惨事件31部 从韩国企业卷款逃逸看企业的自私(3月31日)

第三是投资方的需求。

任何投资者都希望在投资额最小化、收益周期最短化的同时得到收益最大化的结果。不管他是公司的创办人、股东、董事还是财务上的战略投资者,甚至是二级证券市场的散户股民。也不管他所面对的是刚刚注册Baby期的公司,在学习与长身体阶段的青少年阶段的公司,还是可以自食其力赡养老人的成年公司,都有这方面的需求。

 

第四也是社会与政府的需求。

因为只有企业健康成长,才能够为社会分担更多的就业压力,才能够想中央与地方政府缴纳更高的所得税与各种费用,才能够创造更丰富的物质资源,才能够指明一种不断进步的社会方向,才能够传播一种向上进取的精神。

而所谓传播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榜样企业,也仅仅是社会所倡导、媒体的舆论导向而已。但光鲜背后,企业需要面对很多,比如家庭责任、企业责任、然后才是社会责任。这不是推卸责任,却是企业成功的必要条件。

 

而对导致这一切发生的紧缩型货币政策,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斯蒂格里茨在CCTV《经济半小时》中说“我们不应该仅仅关注利率,而应该关注这些资本流向何处,我们能否引导这些资本流向正确的领域,如果热钱流入是为了进行房地产炒作,那么无论利率怎么变,这都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如果资本流入是为了建立新的工厂,提供新的工作岗位,支持和发展中小企业或服务业,这才是它们正确的流向。”

企业应该承担其份内的责任,社会与政府也应该承担其份内的责任。各司其职,各取所需,只有如此,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3140.html

更多阅读

声明:《韩国悲惨事件31部 从韩国企业卷款逃逸看企业的自私(3月31日)》为网友现实太现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