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缺失:让“骂人文化”大行其道



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写文章,我都很少骂人,可能经常挨骂,但是也基本是在我不知道的时候,那些悄悄送来的“礼品”也就没有收下。当头对面,互相对骂,唇枪舌战,你死我活……这种情况几乎没有,也就很少去体会个中的滋味。总是觉得,礼仪之邦所生,文献名邦所育,泱泱大国所养,不应该,犯不着,没必要如此的损了精力,体力,心力,得到的却是颜面尽失,人际耗损,品味降低,格调失落,威风扫地……之类的结局,也就形成了我的哲学:吃点亏也忍了,上点当也算了,万一看不惯,不看不就行了?!

但是我发现,这种“和谐”哲学似乎与社会整体的价值观相悖。

大家都喜欢骂,热爱骂,钟情于骂。在这同时自然也就会不断的被骂,接受骂,认可骂。似乎一骂,社会就会进步,就会改观,就可以即刻实现大同。

李敖当然是这方面的“大家”了,我读他的书也觉得畅快淋漓,直呼过瘾――看来,人的内心里都有这种骂人的恶意,嘿!但是,又觉得,李敖是高明的,他骂谁是一定比较讲究“骂点”的,而且会用系列的例子证明,会让被骂者也几乎心悦诚服。而且,几乎是专家级的骂,也就是说,骂出水平,格调,我们自然就将这当作一种批评了。

在李敖那里,骂是“评判,批判,批评,指正,分析,创造……”的代名词,断然不会觉得一代宗师在骂街,将自己降格以求,等同于市井无赖,泼皮骂街。

包括鲁迅先生的骂人,也是出了名的辛辣,但是都建立在理据的基础上,所以也还是觉得畅快。

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骂人者就不同了,不能等量齐观,现在的人习惯了张口便骂,瞎骂,乱骂,滥骂……比如文艺批评,当然要批评,不然怎样进步,如果没有破。立也就失去了动力。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现在很多等同与谩骂的所谓批评,是一种市井无赖的语言表演。

这年头,被骂的东西不少,该骂的东西也不少,但是怎样“骂”,恐怕还得讲究一下,也就是所谓方式,如果张口就来,语言粗鄙,态度恶劣,情绪激动,伤人以格,破人以颜,碎人以心,而且也未能提出正确的建议意见,仅仅做一个“找毛病的人”,那么该骂的倒是这个“骂人者”了。

争鸣有争鸣的目的,批评有批评的方式,法官审案尚且依据条款,重视事实,批评怎么就能丢了分寸,只管自己痛快。

说到底,其中原因是英雄的死亡,敬畏的缺失,礼仪的衰微!

骂人者常用“他妈的”这样的“专属国骂”,用“不要脸”这样的泼皮乱骂,用“找死”这样的杀手级谩骂,用“无聊,无耻”这样的否定大骂来批评。这是什么样的语言啊!

一直有人想维护汉语的纯洁,维护国人的行品,维护中国文化的内在韵味,这些东西现在越来越大肆招摇,又怎么能够维护。

这种情况在网络世界演绎到了极致,因为网络方便交流,给了大众充分的话语权,只要一个鼠标在手,可以不负责任,不留名姓,不顾后果,不顾尊严的尽量开骂。于是我们几乎看不到严肃的批评了,也很难找到真正建设性的批评和有真正学术味道的争鸣,更多的是看谁的用词够残酷,够凶狠,够粗鄙,够恶劣……好像谁就会成为最后的赢家。

事情果真如此吗?在畅快的骂和接受骂的时候大家好像都有感觉,仿佛被点燃了生命的激情。仿佛“我骂故我在”的哲学家。

骂人者当然是将责任全部推给被骂者,比如世风日下是“芙蓉姐姐”和“流氓燕”的错;全民审美水平降低是“超级女声”的错,电影拍得太浪是陈凯歌和张艺谋的错,晚会太糟糕是“中央电视台”的错,散文衰落是余秋雨的错……这些人这些单位这些部门有没有错,当然有,因为用各种方式成了名,但是做事不完美,还有问题……嘿,谁又没有问题呢,真正完美的事情谁见过。

不是不能批评,但是应该有一种较善意的建设性的心态指引,这就像教育孩子,即便谁觉得骂几句相当于教育,但是只会一味骂也未必会有进步,倒是真的被骂哑了。常言说:“鼓励和赞美可以让白痴成为天才,而批评和谩骂只会让天才变成白痴”。如此说来,我们的批评中可否多一些必要的尊重。

进步靠的是建设,不是谩骂;

和谐靠的是理解,不是谩骂;

成长靠的是鼓励,不是谩骂;

完善靠的是精心,不是谩骂;

榜样靠的是树立,不是谩骂;

品味靠的是修养,不是谩骂;

生命靠的是价值,不是谩骂;

英雄靠的是崇敬,不是谩骂;

梦想靠的是实现,不是谩骂。

一切伟大的善良的美好的表率的要想成为时代的价值观代言的,靠的是理解,敬畏,不是靠谩骂,绝不是!

我们现在的文化中,敬畏的东西似乎少了,无论是谁,要是在哪方面有了名,做了些事情,很少会得到赞美,更多的是怀疑,批评,当然还有永远要面对的谩骂。

 敬畏缺失:让“骂人文化”大行其道

骂人的人也从来不考虑自己的水准,水平,是否有道理,只要稍微不合自己的心意就可以口吐脏言,面带怒色,眼露凶光,发泄心中的所谓恶气。不知道这种种现象是否意味着我们的骂文化的再度辉煌……

事实上,在我看来,骂人如同送礼,如果被骂的人也忍不住发起火来,开口对骂,那么,这个礼物就是被收下了,双方都开始心烦意乱,大动肝火,马上成为牺牲品。要是被骂者不知道,不理睬,不回嘴,那么好像礼物就被退回了,所有难听的,伤人的,骂出去的话会回到骂人者那里,继续留着,伤害自己……

哈哈!早知道可能返回来,还是少骂的好,即便想要表达,也尽量专业些,优雅些。

人们现在也算明白了:被骂的可能多少有点问题,但是,老是骂人,动辄指责,“出口成脏”的也好不到哪里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3508.html

更多阅读

盘点:各地骂人话脏话大全

各地骂人话脏话大全先对你的血缘系统做一个1到18的求和,然后对这个结果给出一个关于道德的否命题。你脸上两个窟窿眼儿是用来喘气的吧我对你毫无兴趣、甚至看一眼都会感觉天翻地覆高考铅笔是你家产的吧?(高考铅笔是2B)你最近怎么又瘦了?(

高端食品:让一部分人先买起来

     并不一定是非常有钱的人才能买。消费者可以是处于人生某个特殊的阶段,如孕妇、更年期女性、高考生等;还可以是不具备购买能力,却能够影响整个家庭消费的婴幼儿。  近年来,高端食品消费已成为一种趋势,杂粮、有机蔬菜、海鲜等

名品世家:让真正的葡萄酒文化推广者受到尊敬

     名品世家:让真正的葡萄酒文化推广者受到尊敬  近年来中国市场的葡萄酒消费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中国的葡萄酒市场格局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口葡萄酒大规模进入国内市场,海内外酒商都感受到了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的诱惑。在

专栏作家小宝:“海派骂人总留有余地”

     7月15日下午,广州“方所”来了两个重磅人物参加“星河湾名人汇”。一个是当代最优秀的台湾小说家张大春,一个是当代最有型的上海专栏作家小宝。  大春与小宝这次谈“城市文化记忆”,从上世纪30年代一个颇有争议的男作家刘

刘东华:让一部分人先高贵起来

三十年前,伟人的一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像一个神奇的开关,打开了一个民族被禁锢已久的人性渴望,打开了十几亿中国人汹涌的创造热情。据国际权威机构统计,中国的富豪人数2007年超过法国,2008年又超过了英国,已位居世界第四。这一年中

声明:《敬畏缺失:让“骂人文化”大行其道》为网友壞孖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