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祖国的名言 热爱祖国,忧国忧民



热爱祖国,忧国忧民

——浅谈杜甫及其诗歌

 热爱祖国的名言 热爱祖国,忧国忧民

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笔者从以下四方面介绍杜甫的生平极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并分析评论他的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

一.生平及思想

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代的著名诗人。父亲杜闲做过官。杜氏家族“奉儒守官”的家风对杜甫的思想和创作都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最大的是杜甫生活的时代以及他的生平遭遇。他的一生可分四个时期:

1.读书与壮游时期(35岁以前)

童年时代,杜甫接受的是儒家传统教育和盛唐文化熏陶,他刻苦好学,聪颖早熟。七岁能诗,十四、五岁称誉时辈,二十开始壮游,前后三次漫游吴越、齐赵、梁宋等地。漫游使他开阔视野,结交了许多朋友,这时期他与伟大诗人李白结下了兄弟般的情谊。这对杜甫的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以至于一生中写下了许多感情深挚的忆白之作。这一时期的杜甫乐观自信,有一股锐意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望岳》、《画鹰》、《房兵曹胡马》、《洗兵马》等都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年轻诗人的心胸气魄,是杜甫成为伟大现实主义诗人的基础。

2.困守长安时期(35岁——44岁)

玄宗天宝五载,杜甫长安求士,因奸相李林甫制造骗局,杜甫理想不能实现,生活陷入困顿。为了生活只好“卖药都市,寄食友朋”。天宝十四载,才被任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就在这时,动摇大唐根基的安史之乱爆发,杜甫的生活又开始转折,生活潦倒,理想不得实现使他接近现时,认识社会,向人民迈出第一步,写出许多揭露黑暗,同情人民疾苦的现实主义诗篇。如《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等。自此杜甫的思想逐渐靠近人民,创作出现飞跃,走上现实主义道路,成为一代忧国忧民的诗人。

3.陷贼与为官时期(45岁——48岁)

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这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也是杜甫的生活与创作的转折点。杜甫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被判军所俘困居长安九个多月。两京收复以后,杜甫恢复原任,但不久便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从此远离朝廷。这对杜甫来说在政治上是严重的打击,但在创作上却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前景。辉煌的现实主义诗篇“三吏”、“三别”就是他经洛阳返华州途中所作。战乱使诗人走进流亡队伍,深刻认识了现实社会,使他的诗歌创作达到了现实主义高峰,充满爱国主义思想和悲叹黎元之情。

4.漂泊西南时期(49岁——59岁)

肃宗乾元二年,关内大旱,杜甫弃官西行,开始了漫长的漂泊生活。写了大量的吟咏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名胜古迹与自转性的回忆诗,这是杜甫诗歌创作的丰收时期。由于战乱他无法返家,最后在破船上病死,终年59岁。有《杜工部集》传世。

二.诗歌的思想内容

杜甫一生诗歌创作非常丰富。这些诗歌是时代风云和诗人生活的真实记录,多角度地再现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被人们誉为“诗史”它们也表现了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精神和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和强烈的现实性。杜甫的诗的思想内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反映民生疾苦,表现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杜甫的一生是逐步走向民众,走向社会底层的一生。特殊的生活道路和儒家的民本思想,使杜甫终生关注人民生活。同情人民疾苦,在诗歌中抒写他们的不幸表达他们的愿望。安史之乱前,他就有揭露开边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的《兵车行》,指控唐王朝的穷兵黩武。诗从咸阳桥边悲痛欲绝的送行场面开篇,展示不义战争给人民造成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惨图景。接着,安排了行人倾诉服役的苦况。这首诗现实意义很强,描写上现实与一般相结合,开辟了新题乐府现实主义道路。在安史之乱中,杜甫同情人民苦难的诗歌具有更为深广的思想内容。这时他随同难民一起流亡,耳闻目睹了人民的苦难,他的诗歌集中揭露了叛乱带给国家和人民的灾难,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叛乱、保卫国家和平统一的愿望。“三吏”“三别”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安史之乱后,战争仍连年不断。严峻的社会矛盾,加上多年的漂泊,出了“盗贼本王臣”(《有感五首》其三)的真理,达到了那个时代思想高度。因此,他对人民的同情心也更强烈了。

2.忧国悯时,表现深挚地爱国感情

安史之乱使唐王朝急剧衰落,判军长驱直入,战火烧遍中原,王朝一度摇摇欲坠,因此,关注国家命运成了杜甫诗歌中非常突出的内容。当他身陷长安沦为判军俘虏,听到陈陶战败消息时,写了《悲陈陶》以天地同悲的气氛抒写内心的悲痛。当他目睹长安陷落、国破城荒景象时,写下《春望》。诗人在写景中抒发感慨,把爱国与伤时之情紧密交织在一起。当诗人流寓梓州时,忽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写成他“生平第一块诗”《闻官兵收河南河北》表现了诗人真挚的爱国之情。杜甫的爱国诗歌,多直接抒写战事以寄寓家国之痛,但有时还通过描写山水来抒发感世忧时怀抱。如《秋兴八首》、《登高》、《登岳阳楼》等。

3.揭露统制阶级荒淫腐朽,表现强烈的憎恨感情

杜甫爱国爱民,同时憎恨祸国殃民的统治者,揭露他们的荒淫腐朽如《丽人行》。全诗以精工细笔描绘三月杨氏姐妹春游的情景。全诗“无一刺激语,描摹处语语刺激;无一慨叹声,点逗处声声慨叹”。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剥削制度,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安史之乱中诗人写了“三吏”、“三别”深刻揭露了官吏抓丁拉夫的暴行。《释闷》对代宗的昏庸进行了讽刺,发出了感叹。杜甫诗歌中对统治者荒淫腐朽生活的揭露和对人民生活苦难的同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种深刻的揭露和大胆的批判,加深了杜甫诗的现实主义深广度,提高了诗的社会意义。

4.歌咏自然景物,抒写亲友之间深情厚意

杜甫诗歌创作的题材领域非常广阔,除表现重大社会主题的作品外,也有表现现实生活的一思一事之作。他的一些思怀至亲和友人的诗,把个人命运与时代国家命运密却联系起来,写得十分深挚。如他陷落长安时所写的《月夜》是一首思念远方妻子的诗。李白是杜甫的好友,李白流放夜郎,引起他强烈的悲愤与深切的怀念,诗人连续写了《梦李白二首》、《天末怀李白》等诗篇。写景咏物的诗,也渗透者深厚的爱国之请如《望岳》、《登高》、《春夜喜雨》等。

总之,杜甫诗歌及其丰富,前人评为“地负海涵,包罗万汇”是很确切的。当然,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也有时代与阶级局限,他的爱国思想往往与忠君思想联系在一起,他同情人民,也只是从儒家民本思想出发,目的还是巩固封建统制。

三.诗歌的艺术成就

杜甫在诗歌艺术上是一位集大成的诗人。他的诗歌是博大浩瀚的思想内容和高度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1.反映生活高度概括,抒发感情爱憎分明

杜甫善于用高度概括的艺术手法反映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揭示生活的本质。他的诗歌,是时代的镜子。杜甫有时以极平常的现象进行强烈对比,从中揭示事物本质。如《驱竖子摘苍耳》中的“富家厨肉臭,战地骸骨白”《送卢十四侍御》中的“万姓疮痍,群凶耆欲肥”都是极其概括地揭露阶级社会实质的诗句,一句千钧,令人怵目惊心。诗人有时又从个别反映一般,即选择那些具有典型意义的个别事件,反映社会的本质。如《羌村三首其一》:通过自己这样普通家庭在战乱中的遭遇,反映战祸深广和广大人民的苦难,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兵车行》以一个征人的控诉,反映广大人民的愤怒;“三吏”、 “三别”以个别事件,反映战乱中人民的苦难与爱国热诚。这些诗都收到小中见大,以一当十的艺术效果。

2.描写事物真实细腻

对客观现实作真实而又具体的描写,是杜甫诗歌特别是叙事诗的重要艺术特色。如《北征》一诗,在叙述自己回家后见到贫困生活中子女的情状时,进行了大段工笔细描,惟妙惟肖,真实感人。又如《垂老别》,诗人细腻地描写了老夫老妻无限伤心的心理状态。杜甫诗歌的工笔描绘,塑造了许多生动感人的普通平民形象,这在此前的诗歌中是不多见的。

3.寓主观论断于客观叙事之中

杜甫对现实生活具有鲜明的爱憎,但他这种强烈的思想倾向,在作品中往往不是明说出来,而是在叙述中自然流露出来。在《遭田父饮美严中丞》中,诗人客观的描写了田父的言谈举动,音容笑貌,真挚的友情虽不点破,读者却能在自然的描写中体会出来,更能感染人。如《石壕吏》是一首通过形象描写揭露官吏横暴,反映人民苦难的诗篇。诗歌的许多诗句都是冷静的白描,诗人的强烈爱憎,对事物的主观评价都在白描中流露出来。

4.高度凝炼与丰富多彩的语言

杜甫诗歌在语言运用上是极其成功的。杜甫诗歌语言的主要特点:概括性强、精炼准确,丰富多彩,通俗自然。如《登高》这首诗通过叙写无边秋色,不尽长江以及诗人的孤苦形象,抒发了诗人万里悲愁的复杂感情,表现诗人博大胸怀,这首诗不但对仗工整、气势磅礴而且语言凝炼,字字精当,义丰词约,概括性极强,所以这首诗被诗人誉为“旷代之作”。

5.杜甫诗歌完善了多体诗歌体式

杜甫是一位众体兼长的诗人,几乎每种体式他都有名篇。由于他的运用和创造性的努力,各种诗体在他的创作中都有所发展。乐府诗由过去多用古题写古事发展为自拟新题抒写时事,他写了许多“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兵车行》、《悲陈陶》等。五、七言古诗由过去篇幅较短发展为长篇巨制。显出博大严整的特色。五、七律更是杜甫运用最多,成就最高的诗体。尤其是七律,在杜甫手中发展为高峰。绝句数量较少但题材领域大为扩展,更是《戏为六绝句》开创了以诗论诗的先例,是一种创新。

上述诸方面的艺术成就,使杜甫诗歌达到了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现实主义发展的高峰,并形成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国家的危机,社会的动乱,人民的苦难,个人的困顿,形成杜甫深沉的思想性格,也影响他诗歌的艺术成就和风格特色。

四.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杜甫的诗歌继承《诗经》、汉魏乐府及初唐陈子昂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又经过自己毕生的努力,拓宽和加深了现实主义诗歌的题材范围和反映现实的深度广度,使诗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技巧更加丰富多彩,把现实主义推向新的高峰。杜甫在中国现实主义诗歌发展史上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杜甫诗歌现实主义精神影响一代代新人。杜甫的忧国忧民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在后世爱国诗人以及广大人民中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3682.html

更多阅读

《颂祖国,树理想》 颂祖国树理想班会

《颂祖国,树理想》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让学生们了解历史、认识历史、审视历史,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2、通过活动让学生懂得报效祖国,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活动过程:各小队整队,报告人数。进行队会第一项:出队

《祖国,我为您骄傲》演讲稿 作文 祖国我为您骄傲

每当听到“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的歌声时,一个振聋发聩的声音响彻耳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也就是从这天开始,在东方大地上诞生了一个令世界瞩目的国度——中国。从此,野蛮的舞台在摇晃中缥缈,文明的强音在奋进中升腾。祖国,我为您骄

《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主题班队会 珍爱生命主题队会

《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主题班队会五年级二班2012.11.26活动目的:1、通过此次班会的召开,感受如花年纪的国家美女孩面对人生最大的痛苦依然帮助身边困难的孩子,让学生学会知恩、感恩。2、教育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

《祖国,我爱你!》作者:老兵秋实

祖国,我爱你我爱你叮咚的驼铃是它让丝绸之路源远流长我爱你嫩绿的草芽是它覆盖了戈壁沙漠的荒凉我爱你乡间的牧笛是它把五彩的音符撒向八方我爱你都

声明:《热爱祖国的名言 热爱祖国,忧国忧民》为网友醉影笑惊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