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力亲为还是亲历亲为 亲历 GIO



不同的视角思考同一个问题

□ 智囊传媒总裁 傅强

GIO步入3.0

2007年3月初,接到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钱大群先生的一个邀请函,邀请我4月5日参加在上海举办的主题为“媒体与内容”的GIO“深潜式”会议,这是2007年IBM第三届“全球创新展望”(Global Innovation Outlook, GIO)系列活动中的一环。

aihuau.com

对于GIO(“全球创新展望Global Innovation Outlook)我本人并不陌生,2006年的6月至9月,《新智囊》与IBM共同举办了2006年度的“GIO in China”系列沙龙与论坛。根据中国企业在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的角色与定位,我们将GIO在中国分成了“2+1”的模式:两场沙龙和一场论坛。两场沙龙分别是“探索中国制造业的升级之路”和“寻找中国企业在服务经济中的角色”,一场论坛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据我所知,GIO在此之前已经举办了两届。2004年,全球首届GIO由蓝色巨人IBM领导发起,从而搭建了一个最为特殊的舞台,它属于全世界令人关注的思想者——无论是纯粹的思维发散者还是实用主义者,它都是一个开放、坦诚、自由发挥的舞台。  “GIO是探讨不断变化的创新特性的全球性论坛。GIO研究在技术、商业和社会结合处显现的商机。它采用开放式、多学科的方法,旨在发现那些用传统方法无法发现的思想和远见。”IBM董事长兼首席执行总裁帕米萨诺(Samuel J. Palmisano)曾经在写给所有参会者的信中对GIO这样解释,直接表明了GIO的宗旨:找到目前遭遇的问题,发掘未来的创新思路。尽管GIO是一种展望性质的论坛,但是与其说这是对未来的预测,不如说是在寻求思想的火花,触发个人、企业和社会的深远变革。

GIO同时也标志着IBM的一个全新发展领域。在此之前,IBM仅只在内部对商业和技术领域的新兴潮流进行预测。随着2004年“全球创新展望”的开幕,IBM首次对外开放,将来自企业、公共机构、学术机关、公民团体、风险资本界以及其他重要支持团体的思想领袖纳入了这一预测过程。

GIO的宗旨是寻找一种全新的解决之道,各行各业的专家和企业家带着自己的观点,通过一个更广泛对话,接受挑战、审视、拓展和改善,将他们最好的创意汇集。这些荟萃的观点对于世界各地的个人、企业和机构都有着同样深远的意义。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创新与工具和技术无关。”这是IBM公司出版的《全球创新展望》一书的开篇语。GIO同样也对创新本身的性质及其深沉的变革之道展开了研究。事实上,2004年所举行的首届GIO论坛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就是创新不再是有待寻求实际用途的发明创造,也不再是孤独天才暴风骤雨似地席卷世界,创新正变得越来越近,我们需要把握未来的创新趋势。

在2004年第一届的GIO论坛上,讨论的内容涉及“全球化、多学科化以及协作化与开放化”。到了第二届GIO,讨论的话题则拓展到了“企业的未来、交通运输、环境”。2007 年,IBM第三届GIO,则将关注点锁在了更具多样化和挑战性的一揽子议题:“媒体与内容、非洲问题以及安全与社会”。用IBM公司负责人的话说:“选择这些焦点领域的标准很简单,因为每个类别都跨越多个行业并涉及各方利益,都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并且有望成为新方法和创新的沃土。”

为此,IBM将历时两个月在全球举办7场GIO系列活动,邀请来自商业、科学、媒体、娱乐及学术领域的百余位各界知名人士就这些有趣的话题进行形式多样、气氛自由的头脑风暴。用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钱大群先生在邀请信中的话说就是:“通过讨论,我们将共同探讨在此领域中寻求合作、推动创新的机会。”

深潜式讨论

在今年的GIO会上,我学到了一个新语汇——“深潜式讨论”!

IBM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在会议开始时说了这样一番话:“全球创新展望应时而生!进入21世纪,创新的本质在开放性、合作性、跨领域以及全球化方面发生了意义深远的变化,我们对此都有着深刻的感受。正是由于怀着这种想法,IBM 在2004年初首次通过建立GIO来启动其业务和技术预测活动。今天,我们邀请了企业领袖、决策者、学术带头人、民间团体以及其他有影响力的人士,一道解决企业和社会当前所面临的某些最为棘手的问题。为此,我们就一系列全球问题展开坦率、有活力的对话,即‘深潜式讨论’”。

由于2006年我们曾与IBM合作,在中国成功举办了“GIO in China”系列沙龙与论坛,我深知,GIO不是一个寻求共同认识的大会,在这个舞台上,需要的不仅是共识,更需要广泛的意见,甚至是对立的观点。用IBM的话说:“我们期待令人激动和刺激的对话!”

讨论的过程果然如此,本次研讨的话题尽管已经事先确定在“媒体与内容”这个主题上,但讨论的内容还是涉及到了数字领域中内容建设、知识产权以及发行方式的不断变化等诸多方面,此外大家还探讨了现象背后的本质。例如,如何看待网络视频、博客等新兴媒体;知识产权保护该何去何从;市场营销者、决策制定者该如何利用新的信息渠道和新兴的业务模式等等。这些都是当今企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整整一天的“深潜式研讨”中,许多热点问题呈现出来,包括——

● 媒体如何建立开放的、互利的、系统的生态系统?

● 媒体角色近年来出现了哪些变化?未来的角色又是如何?

●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又面临着哪些挑战?未来是否走向融合?

● 消费者和公司将如何确定协作制作的内容的价值和薪酬?

● 媒体又将如何面对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差异?

● 如何控制利用消费者对公司品牌的各种影响(有时是负面的),并将其整合到营销与企业决策中?

● 如果他人引用了您的“想法”作为基础,但未获得您的许可,该怎么办? 

● 使用“盗版”内容就一定十恶不赦吗?“盗版”是某种程度的“分享”吗 ?

● 能否建议或提出全新和彻底的创新体系,以便向内容制作者提供更大的财务收益?

● 如果每天有无数素材信手拈来,那么内容制作者该如何取其精华,做到产品与众不同呢?

● 新生代的媒体消费者期望什么?那些期望将如何影响新的商业模式和市场渠道?

正是通过以上这些激烈的对话与深入的讨论,我再次感受到了举办GIO的真正价值——这是一个供那些最有远见的企业家和专家迸发思想火花的舞台,既有对现实的解读,也有对未来的探索,其目标是寻求未来企业的决胜之道!

媒体的未来

在参加本次“媒体与内容”GIO“深潜式”会议的20余位嘉宾中,来自传统媒体的代表并不多(我是唯一杂志刊物的代表),在这个讨论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来自所谓“新兴媒体”和“新兴娱乐业”的“嚣张气焰”,以及来自“传统媒体”和“传统娱乐业”的“危机意识”。 

的确,20 世纪的公司通过精心掌控品牌形象和市场信息来构建商业帝国,以此累积巨额财富。一部分电视网络和当地报纸报道当天的新闻。创新内容通过严格管理的传播途径,如当地剧场、忠实度不高的广播电台或热缩塑料包装的光盘提供。

 亲力亲为还是亲历亲为 亲历 GIO
是技术改变了一切,速度之快超乎想象。现在,几乎可以随时随地使用联网数字设备,而且花钱不多,这使得观点、信息和内容在数秒内即可横贯全球。我们学习、娱乐、工作、购物和通信的方式已经永远改变。

内容的“民主化”已引发了无数的用户创建自己的网站,其中一些异军突起,成为市场上的生力军。据介绍,YouTube 从创立之初到现在才两年多时间,期间的投入也达到了最少。今天,它每天可以提供多达1亿个视频,已俨然成为社会结构的一部分。每周有超过100万的用户注册MySpace。Wikipedia在不足三年的时间内,就成为全球最全面详尽的百科全书,现提供 182 种不同的语言版本。 

当然,从此次巨变中涌现的新机会并非尽如人意,这是因为企业和个人都使用前所未有的新途径进行沟通。这一现象影响之深远,已远非仅对传媒和娱乐行业产生明显影响这样简单。今天,内容管理掌握在全球每个人的手上。在此过程中,“品牌”是什么、如何创建或维护品牌,乃至谁拥有品牌等的根本定义,都受到了质疑。 

其核心是新发现的个人能力和影响,最近由《时代》杂志证实了这一说法。

《时代》杂志选择“YOU”作为2006年度最佳风云人物。普通市民现可在全球范围内使用集工具和资源于一体的Soapbox与数十亿人分享其创意和观点。个人第一次可以与产品及服务公司进行公共对话,参与设计和定制他们的采购品,并从他们最终花钱购买的货物中获取附加费,所有这一切都是前所未有的。供需平衡将永远不再一样。 

此次变革的速度和范围在很多方面令人耳目一新,而且已经实质性地触及了许多底线。未来前景如此美好,到处都是市民记者和免费内容,人们在不免心驰神往的同时,又是否应该深呼吸一下,问一下自己——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呢? 

例如,在新的环境中,公司或个人如何利用其内容获利?这些状况如此不确定,以致拥挤不堪、鱼目混珠,此时一个人应如何管理品牌?媒体和内容的结构不断飞速转变,将如何适应于“体验经济”这一概念。诚然,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媒体世界将脱胎换骨,但上述问题,还有其他不计其数的问题,都有待我们解答。这些答案将指明未来创新之路,塑造人类通信与商业的未来。

媒体与内容索引

当前上网人数:10亿

接入宽带的人数:264000000

在您阅读此句子的时间内创建的博客数:5

每天创建以提高其搜索引擎排名的伪博客数:6750

日语博客所占的百分比:41

英语博客所占的百 分比:28

在 Wikipedia 中找到的文章数:6000000

大英百科全书的服务语言数:1

Wikipedia的非英语版本数:182

《今日美国》的编辑人员数:515

向韩国新闻网 Ohmynews.com供稿的市民记者数:42000

加入MySpace的用户数占Internet用户数的百分比:10

居住在美国以外的YouTube观众所占的百分比:80

美国玩电脑和视频游戏的家庭所占的百分比:69

“第二人生”的年度GDP:1.50亿美元(而且逐日增长)

美国2005年广告费总计:2670亿美元

Internet广告费总计:125亿美元

未使用的光纤容量所占的百分比:86

2010年前无线多媒体设备的销售量:5200 万套(预测)

2009年前通过手机观看电视的用户所占的百分比:30

人一生使用移动服务大致花费为:30000美元

4G无线技术每秒传输的兆比特数:100

每年非法下载的歌曲数:200亿首

2000年前十大畅销专辑的总唱片数:6000万张

2006年前十大畅销专辑的总唱片数:3400万张

1948年电影制片厂从门票中获得收入所占百分比:100

现在,电影制片厂从门票中获得收入所占百分比:<20

1960年美国订阅印刷报纸的人口所占的百分比:80

现在美国订阅印刷报纸的人口所占的百分比:50

2005年美国电影由于盗版而蒙受的损失:182亿美元

半数以上软件是盗版的国家或地区数目:65个

随时随刻通过点对点网络共享的文件数达到:10亿个

当前,愿意付费以下载影片的用户所占的百分比:38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4882.html

更多阅读

qq空间亲密度怎么到100 qq空间亲密度能到100吗

qq空间亲密度怎么到100——简介qq空间亲密度是腾讯推出的新功能,力在为社交空间注入新的交流活力。我们可以在QQ空间主页或者QQ5.2及以上版本中查看好友亲密度。qq空间亲密度到100度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目标,您是否能够成功达到100度的

现象级广告:内容力转化为营销力

■文/本刊记者徐铱璟 发自北京广告还是内容,傻傻分不清楚——这应该是内容营销追求的最高境界。但是事实上很难做到,剧情中植入广告往往会被观众吐槽,如何能让广告充分借

持续发力 久久为功 品牌植入让营销持续发力

在电视剧里进行品牌植入,已成为许多OTC药企惯用手段。如某药企在近期热播的《乡村爱情圆舞曲》就充分利用了品牌植入这一手法,使人们在领略原汁原味的“赵氏幽默”的同时,也记住了该品牌。     选择热门影剧植入,占领品牌传播制高

李力刚 谈判说服力 谈判专家李力刚为您解释心的力量

     战国时,秦军在长平一线,大胜赵军。秦军主将白起,领兵乘胜追击,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大敌当前,赵国形势万分危急。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去楚国求兵解围。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想挑选20个文武全才一起去。他挑了又挑,选了又选,最后

店铺日常运营管理表格 运营管理店铺的关键是什么?

  有人做老板轻轻松松,潇洒自在。有人做老板事无巨细,必定亲自操刀,如老牛一般;事不论大小,皆要亲力而为!大到管理决策的制定,小到笔墨纸张的购买,事必躬亲。到头来得到的却不是员工的拥戴,丰厚的利润。他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这样累,迎

声明:《亲力亲为还是亲历亲为 亲历 GIO》为网友沋質莮亾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