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三国志贫民魏国 三国“贫”李宁



   时下,大家爱看三国,也喜欢谈李宁。即然如此,本人作为华人中的一分子,也是少不了张一口嘴,力挺一下这个具有民族血统的本土品牌。本人自知没有什么力量可以为李宁去战场撕杀,但凭口舌之烂为李宁呐喊助威。眼看这几年李宁可谓动作频繁,一会手举80/90运动,一会进军童装运动世界,或许这其中挨了国人不少骂,更有甚者在猜想李宁在玩“通天”把戏。或许说李宁老了,返老还童,其实按在下看来,李宁这几年一定有逼不得已的一面,除了同情,本人更多地是一种“暗然神伤”。

  最近,在中国南方有位领军人物听说特别的“骁勇”,不知叫什么“荆轲”来着在网上江湖里大喊“李宁是野山姑,耐克是名门闺秀”,这是有些极端的,有伤我们中国70粉丝的自尊心的。因为经过实践充分证明,70粉丝即不是名门闺秀,更不是野山姑。所以在下估计这个什么“轲”的是来自21世纪外星球的,同时也希望大家不要落井下石,先为我们这位中国“英雄”呐喊一声:一切皆有可能吧!

  也许商战是无情的,商道中最基本的法则就是优胜劣汰。正因如此,所以李宁才一直坚信:一切皆有可能!也就让李宁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想当年“李宁”凭着个人的魅力,带着一班70的铁杆“粉丝”们,在中国神州大地上英勇“撕杀”耐克和阿迪两个“虎狼”之师,做到了中国本土体育品牌老大的位置,这是何等地神勇!也是值得我们国人骄傲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格局已经发生转化,游戏的规则也发生变化,李宁现在面对的不再只是耐克和阿迪。在今日的李宁身后,更是杀出了众多的有名有姓、有眼睛有耳朵的“青年才俊”,彼此自成一派,占山为王。李宁昔日的辉煌不再,也许李宁老了,李宁的铁杆粉丝们也老了,从此的李宁也不再可以单独享有,这种来自本土的资源优势。如此,也就拉开了李宁和本土品牌,国际品牌的“渠道”之战。

 少年三国志贫民魏国 三国“贫”李宁

  战争始前,估且容在下先做个形象的比喻。把李宁当作刘备的蜀汉机构,简称李宁军团;以耐克为首国际品牌代表曹魏集团,简称耐克军团;而以安踏为首的晋江体育则是孙权江东股份投资公司,简称安踏军团;三国军团就像在历史重演之下的进行了激烈的撕杀。尽管后来有人千说万说,暂作“有理论”处理。但依在下看来,其实李宁军团在三次的渠道战争中,就已经输给了耐克军团和安踏军团。

  其一,李宁军团和安踏军团对耐克军团的“赤壁之战”。母庸质疑,对于耐克军团来说,水土不服这是其身上最大的弊病,但耐克军团的强大品牌优势和号招能力,这是李宁军团和安踏军团无法比拟的。所以李宁军团和安踏军团想要赢得强大胜利,不能以正面的冲突,最好的策略就是设法把耐克军团的主力量围在一线区域里,然后在二线三线的区域布局上,重兵把守,通过在外围的区域形成一个强大的包围圈,从而有效的制约一线区域里的耐克军团,等待时机成熟,最后进行彻底性的歼灭。本土品牌的最大优势,就是充分了解中国地方消费者消费观念,了解中国的地方消费市场,从而达到资源最大化的分配和利用。而如何把耐克军团尽量拖到一线区域里,这就需要李宁军团和安踏军团的双方联盟,集中精锐的优势兵力,诱敌深入,促使对方被迫调整渠道布局策略。但由于李宁军团没有和安踏军团进行及时有效的策略联盟,而是在各自区域内发生大面积的撕杀,倒置这个现代版的“赤壁之战”出现不同的结果,耐克军团主力控制了一线市场后,又乘机大举进攻了二线三线的区域市场,促使李宁军团在原有的一线市场上失去支撑的力量,又在二线三线区域市场萎缩了部分的市场份额。

  其二,李宁军团对安踏军团的“夷陵之战”,这是本土对本土品牌的渠道之战。李宁在一线市场失去支撑力量后,又集重兵在二线三线市场和安踏军团进行正面的撕杀。由于安踏军团都是由一些草根和地方豪族们组合而成,作战能力特别灵活轻便,特别在产品定位上追求年轻化,功能诉求多样化,价格策略层出不穷,宣传造势能力超强,“中央四套”成了他们的直播台,在区域细分市场上占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再加上李宁军团的先锋队伍70铁杆粉丝已经处于老化状态,这和安踏军团拥有的80/90粉丝是不能相比的,在一次次五花八门的促销战中,李宁军团节节败退,倒置在二线三线区域失去了原有的主导地位。

  其三,李宁军团对耐克军团的“北伐之战”。李宁在失去一线市场的主控力量后,又在二线三线区域战中败给了安踏军团。李宁军团左思右想,只好发动北伐战争,才能做到先发制人。于是扛起民族品牌之重大责任,挑起李宁品牌国际化之大旗,希望通过品牌形象提升,产品功能升级,来摆脱先前的草根文化,从而进一步收回并占领耐克军团的一线市场主导地位,但再好的行动有时也不能够可以改变事实,由于耐克军团在一线市场稳固,以及在二线三线市场的不断实力渗透,所以注定了李宁军团一时难以撬动这座大山。在几次北伐中,损兵折将,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再加上北伐战争引起股东之间的意见分歧,致使集团内部发生“政局”动荡,外界的力量又以施加压力,无疑让李宁军团置于进退两难的地步,四面楚歌的由此而起。

  如综上所述,李宁正在面临着一场空前的困惑,李宁又该何去何从,这个悲情英雄今后的路在何方?李宁痛定思痛,出于无奈,只好放下姿态,重新进行品牌定位,产品定位,消费目标地位,区域市场定位,去迎合本不属于他的80/90的粉丝们。如此,才引来了后来一些所谓的“国骂”。或许李宁在选择走这一步时,内心是非常痛苦的,也因此承担了更大的风险,可能在失去他的70铁杆粉丝同时,又没有引起这些80/90的粉丝们感动,这也许是得不偿失的结果,李宁品牌因此大大受损,业绩下滑。既然走错了路,生米也已煮成熟饭,怎么办,李宁现在唯一的机会就是补救,希望通过“小李宁”来唤回70铁杆粉丝们的兄弟之情,而且中国人内心里还有一点,就是父母再穷,也不能穷了自已的孩子。所以从“小李宁”下手,通过走迂回战线,成了“老李宁”曲线救国的梦想,但愿一切皆有可能吧!

  结束语:也许李宁这几年的路走的很曲折,很辛苦,这是一个时代英雄的悲哀!在商战面前,也许没有太多的人情,只有优胜和劣汰。对于新营销时代的今天,一个企业的战略部署是否长远性和科学性至关重要,直接关系着企业生与死的命运,所以笔者热切希望“老李宁”能够通过“小李宁”,力挽狂澜,真正打造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又属于世界范畴的“小李宁”,即不让人骂成中国的小鳖三,也不让人当成世界的小太保。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554.html

更多阅读

2016年李宁公司破产了 李宁重建 破立之道

     团队重塑、渠道整合、营销重建——三大问题待解  团队重建  7月份张志勇去职后,金珍君以李宁公司董事会执行副主席身份介入日常事务,负责公司内部事务与运营,并在过渡期间推动李宁公司的变革。事实上,李宁公司将彻底重建

伤筋动骨吃什么好 伤筋动骨的变革 李宁 看不清的明天

     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李宁本人点燃鸟巢主火炬塔、创造出“夸父逐日”般激动人心的炫目相比,在刚刚结束的伦敦奥运会上,李宁公司显得平静甚至有些平淡。  品牌的重塑交织着销售渠道的变革,李宁陷入了最尴尬的“双输”局面:既

李宁:昔日老大,何去何从?

     7月5日清晨6点,李宁公告张志勇退任行政总裁一职,委任私募基金TPG合伙人金珍君为执行董事和执行副主席,同时新增一名独立非执董,为现任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苏敬轼。张志勇在李宁工作逾20年,2004年上市始就为

李宁创业故事 李宁第三次创业自我救赎

     7月5日,李宁公司发布公告,为集团服务20年的张志勇退任行政总裁一职,但仍留任执行董事并出任董事会执行委员会首席顾问。企业创始人、集团执行主席李宁重新走到前台,在聘用新的行政总裁之前,负责公司对外事务与关系。此外,私募基

迷途遇邪知返记观后感 过犹不及,李宁你能否迷途知返?

进入七月以来,曾经的中国体育品牌一哥李宁公司再一次成为了业内外的焦点。曾经率领着李宁品牌跨过10亿元销售额门槛的CEO张志勇宣布退任,创始人、董事会执行主席李宁将重掌大权。股价随即冲高7.25%的市场反应表明,投资者对李宁回归后

声明:《少年三国志贫民魏国 三国“贫”李宁》为网友扬帆起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