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我的奶酪读后感 谁抢了我的奶酪?



 谁抢了我的奶酪?

 

     某国内一奶制品企业曾经掀起一股“鲜奶+果汁”的新潮流,一时间“鲜果乳”成为家喻户晓的时尚宠儿。众多的奶制品企业也相距跟进,包括一些国内大型奶制品企业也进军“鲜果乳”。为了保持该领域领导者地位,该企业对期下原有产品进行替换,重新命名。于是乎,一场大型的策划活动拉开序幕。

    2005年3月初,新命名的产品广告在央视,地方台铺天盖地的进行宣传。而新产品上市时间推至2005年10月份才与消费者见面。同时为了配合新产品的推广,在流通渠道,十月份通过加强经销商的库存,让经销商通过低价把老产品推向市场,一方面,消化公司老产品库存,另一方面,抢占竟品的市场份额。然而销售情况究竟怎样?新产品推广是否令人兴奋呢?

    笔者通过市场了解到,截止到12月初,新产品的推广效果非常差:消费者对久久盼望的新产品,感到非常失望,口感并没什么变化。经销商由于十月份超长规压货,造成产品日期老化,同时由于低价销售扰乱了市场,经销商老产品的低价竞争,对新产品的价格体系也造成一定的影响,经销商并没有从新产品销售中得到应有的利润。公司从3月份运做新产品,到10月份新产品上市,销售业绩并没有想象的日进斗金,巨大的成本投入打了水漂,而由于新产品上市较晚,其他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抢先上市,该公司的巨额广告费用,反而为别人做了嫁衣裳。该公司领导在近期工作总结会上,要求大家讨论一下“谁抢了我的奶酪?”

    笔者以为,该企业从上至下的辛苦劳作没有得到应有的收获,从根本上在于其紧凑的产品战略,与市场情况相违背造成的!

     从广告策划来看:应该说,“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宣传手段,确实有其成功之处。但是面对如今市场情况,确实不太适合。鲜果乳产品已经成为一种时尚饮品,生产厂家也多如牛毛,同类产品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各生产厂家都在努力开发新产品,从而成为某种饮品的领导者。该厂家的新产品开发应该说没什么错误。但是,广告时间与产品上市时间空挡太长,反而让竟品提前进入,成为这种新饮品的受益者。

   从产品定位来看:该企业对新产品的投入应该说是巨大的,也给消费者一种期盼,渴望。但是,当消费者品尝到期盼已久的新产品时,并没有等到新鲜的口感,消费者感到产品换汤不换药,仅仅是产品包装换了一下,感到一种上当的感觉,从而对新产品产生一种抵抗性。

   从营销手段来看:对老产品低价销售打击竟品,这在企业营销方面没什么毛病,但是,现在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可能公司预计不太充分。县级经销商的竞争程度,已经不在是过去,所经营产品也不再单一。公司对经销商的价格控制本身就已经很难,现在反而支持经销商的低价销售。一旦这种低价销售处于失控状态,整个产品价格体系就会受到冲击,新产品也难逃冲击。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后感 谁抢了我的奶酪?

   作为一线销售人员,笔者以为,再好的市场策划必须符合市场实情。否者,劳动半天,才发现不是自己的责任田。到这时候,谁抢了我的奶酪?原来是自己拱手让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5959.html

更多阅读

谁动了我的奶酪英文版 谁动了营销咨询的奶酪

     谁动了营销咨询发展的奶酪?是婆婆妈妈的企业,还是隔壁总爱打听案例进展的萌萌?  1.恶性竞争,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同行相轻在营销咨询行业很普遍,在这里同样的方案,你总能找到更便宜的,你总能轻易听到对同行的诘责之词。说的多了

欧尚酒窖 谁动了我的酒窖?

    五粮液称买了房子,当然也就拥有了房屋不可分拆的附属物——酒窖;政府说经过经租的房屋及其附属物早已被收归国有,尹家则说从未被公私合营过、酒窖和土地也从来没有经过国家经租。究竟孰是孰非?      记者/陈冰     

谁动了我的奶酪 第124节:第四章 腾讯动了谁的奶酪(44)

系列专题:《企鹅凶猛:马化腾的中国功夫》  然而百度的入局无疑会令市场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个在中国搜索引擎市场占到70%以上市场份额的“巨无霸”,手里握有无数的用户资源,再加上后发的优势,完全克隆淘宝的成功经验,诸如免费原则、绿色

声明:《谁动了我的奶酪读后感 谁抢了我的奶酪?》为网友脸蛋靠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