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机冷却塔填料 面对复原良机,中国乳企当思长远



     近日,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集团肉毒杆菌事件持续发酵。8月7日,又有多家外资奶企因涉价格垄断被罚款。外国乳企信誉受挫,国内乳企在资本市场应声上涨。然而,此种利好毕竟是短期的。

  追究肉毒杆菌事件的原因,可以发现偶然性因素很大。事故源于一处不常使用的管道被污染,而非系统性、普遍性的管理问题。这与国内乳企近年来频频出现的安全事故相当不同。比如三聚氰胺事件,就是蔓延全行业的带有普遍性、系统性甚至主观故意性的重大管理漏洞所致。而且,这一事故是恒天然自检发现的,并在未造成实质性危害、也没有投诉的情况下,主动进行披露。虽然在发布信息是否及时的问题上还有争议,但这种自揭其短、敢于担责的勇气,与国内乳企的一贯表现也有云泥之别。

  至少从目前来看,恒天然的问题尚属疥癣之疾,其让国内乳企难以企及的核心竞争力仍在,纠正失误,并不困难,恢复元气,也不需要多长时间,国内乳企大可不必将此看做取胜于洋品牌的机会。国内乳企取胜于洋品牌的唯一机会,仍在于质量的提升、诚信的建设。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日益提升,在许多领域,国产货与进口货的鸿沟已被逐渐填平。但对奶粉尤其是婴幼儿奶粉这种具有硬性需求的消费品来说,国产与进口之间的鸿沟不仅没被填平,反而有不断扩大之势。这与这种产品的特殊性有关。

  食品、医药与其他产品相比,安全性要求更高,对相关从业人员的纪律与道德要求相应也更高。基于这种行业有其特殊性,其商业运营模式与其他行业也应有所不同。比如,食品尤其是对安全问题最敏感的婴幼儿食品行业,更加依赖于一个包括原料、加工、包装、储存、运输等方面的稳定可靠的完整产业链,其扩张速度要有一个合理的区间,要像互联网企业那样高速扩张,必然会出问题。

  然而,在人心浮躁、法治亦不健全的环境下,从上世纪末开始,中国乳企实现了大跃进式的发展,“轻奶源、重营销、赚快钱”的风气一发不可收。很多企业实施“无牛式发展”,“先做市场,再做工厂”,把企业变成了一个主要搞品牌运营的公司,再用委托、承包、租赁、贴牌等方式做出产品来,以营销带动产业,在短期内实现高速扩张。这种模式适合服装、电子等领域,却与食品行业的安全要求、发展规律背道而驰。当企业利润滚滚而来,重大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必然接踵而至。

  对食品尤其是乳品行业来说,原料的重要性显然要高于大多数其他行业。既然如此,奶农、牧场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他们是保证产品产量与质量的最重要的一环。所以,国外乳业的一种普遍模式是奶农通过奶业合作社主导着整个产业链,利益分配向他们倾斜。如恒天然就采用这种模式,它本来就是一家一万多名奶农的合作社。

  而中国乳业恰恰相反,是由乳品加工企业、品牌营销者主导整个产业链的,利益向他们倾斜,而广大奶农则成为奶企、收奶站的盘剥对象。这样的情况下,要求他们向新西兰的奶农那样具有主人翁意识,在饲养、保育、卫生等方面做足功夫,是不可能的。

  6月底,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9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对乳企奶源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事实上,早在三鹿事件之后,中国各大乳企已在奶源问题上做足姿态。蒙牛、伊利、三元、飞鹤等都在鼓吹“万头牧场”项目,也确实有企业建立起了不止一座的“万头牧场”。然而,就连光明乳业的总裁郭本恒也承认,自建奶源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企业“做做样子,给媒体、给社会一个交代”。因为自建奶源尤其是所谓“万头牧场”成本太高,防疫困难,也不符合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事实上,就连美国这样的牧场规模化程度很高的国家,“万头牧场”也很少见,且多是实验性的。乳企近年关于“万头牧场”的竞赛,仍不过是一场作秀,一场营销。

 良机冷却塔填料 面对复原良机,中国乳企当思长远
  说到底,奶源固然重要,企业的诚信、踏实更加重要。中国的乳企只有建立起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健康模式,公正地分配各个环节的资源与利益,形成从奶农、生产者到营销者的稳定的信赖关系,中国乳业才可能赎回自己的声誉,让亿万中国人喝上放心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6667.html

更多阅读

张志坤:面对缅甸局势,中国如何应变

缅甸北部地区又一次战火纷飞,地方民族武装与缅甸政府军展开了新一轮的战场拼杀。对此,中国媒体大叫大嚷缅北中国伐木工人的安全,据说外交部门已经派出联络组前往。其实,中国伐木工人的安全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国家安全,缅北地区的

老虎证券 自将切入 面对外资强势切入,国内乳企何以应对?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配方奶粉市场,此前有报告预计中国到2020年前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乳制品市场。中国消费者对国产品牌质量安全心怀疑虑,不少妈妈们愿意花高价购买海外品牌,同时,中国此前宣布一定程度放开二胎政策,诸多因素吸引外资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 政府引导下的中国乳企并购

     飞鹤3亿元收购最大羊奶粉企业 40家乳粉企业进入“消亡”倒计时  中国乳企正在迎来“战国时代”,2014年注定是国内奶粉行业的兼并之年。  2月19日上午,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排名第三的飞鹤乳业宣布控股收购国内排名第一的羊

企业突围之道 董明珠 夹缝求存,中国茶企如何品牌突围

     茶叶的巨大市场需求,带来我国茶叶行业的蓬勃发展。但在国外市场,中国茶叶却是低档茶的代名词,中国茶叶目前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虽说“七万家茶企不如一家立顿”的说法略显夸张,但事实上,中国中小茶企正承受着行业内外越来越大的

声明:《良机冷却塔填料 面对复原良机,中国乳企当思长远》为网友白衣不染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