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红利 囤地十年“躺着赚钱” 外资低价红利难持续



     在上海浦西老城核心区,马当路和徐家汇路的交界处有一幅地块十年闲置未动。7月17日,这一地块再度被转让,来自新加坡的凯德商用地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德商用”)宣布将这一地块转让给公司旗下一只私募基金。

  事实上,这已经是该地块第四次被转让。在最近的十年里,这一地块迟迟无人开发,却不断易主。从2003年至今,上海地价飞涨,一度收购这一地块的摩根士丹利就以丰厚的回报退出,而该地块在凯德商用旗下三年间,虽未做多少开发,价值已大幅上涨。不过业内人士指出,外资靠囤地“躺着赚钱”的好日子即将到头,开发、运营实力的比拼正在上演。

  只“倒卖”不开工

  此次凯德商用将地块转到私募基金旗下,被外界解读为项目金融化的标志。

  7月17日,凯德商用宣布,公司已完成向凯德商用中国发展基金III转让上海卢湾项目的66%实益权益,而这已经是该地块第四次被转让。

  据悉,该地块第一次出让是在2003年7月30日,当时中海发展与卢湾区政府签订了卢湾区65、67、68、69、70、71街坊地块《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出让面积共计达到18.8万平方米。

  在中海发展持有该地块三年多之后,在2007年2月,摩根士丹利与上海永业成立“上海永威置业有限公司”,共斥资13亿元从中海发展手中购得其中第65街坊258弄地块(南块)。而摩根士丹利在购买该地块后,却几乎未做开发。

  2010年12月,凯德商用花费了38.6亿元从摩根士丹利手中买下上述地块66%的股权。这意味着从与合作伙伴共同出资买地到独自套现离场,摩根士丹利在短短三年间就获得了数倍的回报。

  凯德商用接手这一地块后,曾一度表现出开发的意愿。根据凯德商用2011年和2012年报,卢湾这一地块计划在2015年竣工。但直到此次转让,这一地块却没有明显的动工迹象。

  7月24日,凯德商用企业传播部在回复《中国经营报》记者的邮件中透露:“卢湾项目目前按流程施工。”凯德商用企业传播部负责人则向记者强调,这次持股权的转让是企业内部的一次正常步骤。

  据悉,凯德的特点是房地产实业与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等金融模式并行,一直是复星等中国房地产企业学习的模板。目前凯德集团旗下主要包括凯德新加坡、凯德中国、凯德商用和雅诗阁有限公司等几个部分。

  此次凯德商用将地块转到私募基金旗下,被外界解读为项目金融化的标志,因此业内认为凯德商用或无意长期持有该地块,卢湾地块不久的将来也有再度被转让的可能。

  中原地产研究总监宋会雍就告诉记者,凯德商用的这一次内部“倒手”,并不意味着地块就要开始开发了。如果一个地块要开工,首先要设立一个“项目公司”,项目公司成立,才意味着实际开发有了时间表。

  但作为私募基金,凯德商用中国发展基金III如何获利或退出是绕不开的话题。此次转让完成后,该基金已于上海、成都、武汉及青岛五项零售资产投入约90%的资金。

  外资“囤地”十年

  由于最近十多年时间里,中国地价、房价涨幅迅猛,外资在投资房地产的时候,往往只买地不做开发。

  长期以来,卢湾地块的历任“地主”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囤而不发”,上海房地产业内人士认为,过去十年,这一地块增值了数倍,时至今日,这一地块的周边环境仍然在不断改善中。随着周边地块的开发建设,人气上升,这一地块还有升值空间,推迟开发是一个稳赚不赔的理性选择。

  凯德商用方面向本报记者表示,将来卢湾地块的再度转让与摩根士丹利已经无关。资料显示,2007年,大摩是与上海永业成立上海永威置业有限公司,当时是由合资公司出面购地的。

  21世纪不动产分析师罗寅申告诉记者,最近十年上海地价和房价都处在快速上涨的通道中。卢湾地块从2003年出让至今,一直快速增值。特别是在2005年到2009年,上海楼市非常活跃,地价大幅上涨,2009年曾出现多个地王。到了2013年,土地市场仍旧火热,今年上半年经营性土地出让的平均溢价高达25%以上,很多稀缺性土地受到开发商的争抢。

  事实上,卢湾这一地块除了受上海土地市场整体上行的推动,更是受到2011年卢湾、黄浦两区合并的影响,很受追捧。

  罗寅申告诉记者,摩根士丹利、凯德、黑石等外资投资中国房地产的思路是相似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化后不久,外资就开始悄然“埋伏”,在中国很早就开始买地。而在国外的房地产业,外资传统的做法是对土地资源展开重新配置,等到地块有了价值提升或稳定收益后再转让,高位卖出,再去寻找下一个投资机会。

  不过由于最近十多年时间里,中国地价、房价涨幅迅猛,外资在投资房地产的时候,往往只买地不做开发,“囤”上一段时间就能获得很高的收益,被业内称作“躺着赚钱的十年”。

  尽管国土局在2012年出台了新修订的《闲置土地处置办法》,打击囤地行为,要求对闲置满一年的将收取土地出让金20%的闲置罚款,满两年的土地将被无偿收回。然而在现实版的案例中,极少有开发商因为“囤地”遭到处罚。“动迁未完成”是开发商最常使用的理由,动迁未完成通常被归为政府部门责任,开发商可以免责。而业内人士指出,如果开发商有意开工,未必要等到动迁全部完成,一边动迁,一边建设很多时候也完全可行。

  此外,由于地块“开工”的认定比较模糊,一些开发商在“囤地”大限将至之前做出一些简单的“动工”动作,比如召开开工大会,或者仅仅在地块上“打上几根桩”就可以表示自己已经动工,并非“囤地”,给监管部门以交代。但此类地块的开发往往随后又陷入漫长的停滞期。

  后续“捡漏”不易

  简单囤地坐享红利的好日子即将过去,外资在房地产开发上的综合实力比拼日趋激烈。

 人口红利 囤地十年“躺着赚钱” 外资低价红利难持续
  “在市场上行的时候,只要持有土地就能赚钱。这是市场赋予的机遇,只要不违规也无可厚非,但这个模式不会持续太久。”宋会雍说。

  不过,简单囤地坐享红利的好日子即将过去,外资在房地产开发上的综合实力比拼日趋激烈。

  而凯德商用历来的做法是,在各地投资开发项目,或者收购现有项目,打包装入私募基金或者信托基金。凯德商用持有其中一半的股权,另一半由其他海外投资者持有,等项目培育成熟以后,再出售盈利。

  凯德商用中国总裁骆伟汉曾对外表示,凯德商用每次收购,账都算得很细,包括建筑成本、租金情况、区域消费情况,开业后能否达到投资者需要的回报率等等。“如果算不过来账,肯定不会勉强买下来。”骆伟汉表示。

  此外,2011年9月,黑石将其在上海Channel 1购物中心95%的股权作价14.6亿美元出售给了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以10亿元买进,三年后以14.6亿元卖出,收益并不算丰厚。

  宋会雍认为,外资投资中国房地产如今采取的是“捡漏”的策略。很多顶级的优质项目都不愿意出售,而只有那些定位中端,运营遇到困难或是尚处在起步阶段的项目有可能愿意出售。外资现在的做法是在其中寻找好的项目,低价位进入。

  目前房地产行业竞争非常激烈,特别是在拿地阶段,高溢价争抢地王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拿地成本居高不下,很多地块在开发完成之后盈利困难,甚至亏本。在上海世博地块拍卖的过程中,一些片区已被限定为央企地块,外资甚至没有入围资格。

  记者了解到,很多进入中国较晚的外资房企在中国拿地的过程中,没有政府关系,且不熟悉中国市场环境,在与央企、民企的竞争中不占优势。他们拿下的地块往往处在非核心地区。一些外资在选择城市的时候也常常绕开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从江苏、浙江等省的二三线城市入手。

  一些美资、日资的房企在中国特意找到熟悉市场环境的中方合作伙伴,成立合资公司出面拿地,中方负责处理与政府部门的关系。而摩根士丹利、黑石等投资公司很早就在中国“潜伏”,早期投资获利不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先发优势正在逐渐减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7362.html

更多阅读

《冷暖人生》:十年·活着(下)

命运的无助,在于它总会有一些意料之中的事情,而命运的美妙,也恰恰在于它永远会有出乎意料之处。十年之前,陈晓楠和老搭档朱卫民接过《冷暖人生》的命题,都攒足了力气要痛快干一场,却没想到这闷头一干,就坚持了十年。陈晓楠说,其实《冷暖人生

东风雷诺欲复制日产 十年长跑终结果 东风雷诺未来首推SUV

     2013年12月16日,在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宾馆的国际会议中心内,随着东风集团董事长徐平与雷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卡洛斯·戈恩将签订好的合资经营合同交到对方手中,东风汽车与雷诺汽车长达10年的“爱情长跑”终于有了一个实质性的

不期而遇 雪女 中兴人眼中的学院不期而遇的十年相守

     想过做科学家、工程师,却未曾想过当老师。也许是杜建利部长的执着打动了我,也许是一种缘份牵引着我踏上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征程,2003年,我走进了中兴通讯学院。十年间,我先后经历六个岗位调整,服务客户40余万,在见证学院对外业务蜕

神话 终结者 十年暴富神话终结 煤老板转行

     在中国,煤炭行业从业者,是一个数目巨大的群体——2009年为570余万,到2012年仍有520余万。大约从2002年开始,中国煤炭行业进入了一个史无前例的繁荣阶段,“黑色黄金”缔造了一个又一个财富神话。  如今,随着去年下半年至今煤炭

声明:《人口红利 囤地十年“躺着赚钱” 外资低价红利难持续》为网友风的味道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