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 管理学名著精华—— 从优秀到卓越



优秀是卓越的大敌

第5级经理人。实现跨越的公司领导人似乎是从火星上来的。不爱抛头露面、沉默寡言、内向甚至害羞——这些领导人都是矛盾的混合体:个性谦逊,但又表现专业。

先人后事。我们原来以为,实现跨越的公司领导人会从建立一套新构想、新策略入手。相反,我们发现,他们首先请进合适的人选,请出不合适的人选,并令合适的人选各就各位——然后再考虑下一步该怎么走。“人是最重要的资产”这句格言现在看来也是错误的。人不是重要的资产,合适的人才是重要的资产。

aihuau.com

直面残酷的现实(但绝不失去信念)。每个实现跨越的公司,都认同我们所说的“斯托克代尔悖论”:不管遭遇什么困难,必须坚信自己一定能够并最终会获胜;与此同时,不管现实有多么残酷都必须具有与之对抗的素质。

训练有素的文化。所有的公司都有一种文化,有些公司训练有素,但是有着训练有素的文化的公司却很少见。拥有训练有素的员工时,你不必在公司设置等级制度。拥有训练有素的思想时,你不需要过多的控制。把训练有素的文化和企业家的职业道德融合在一起时,你就得到了神奇的能创造卓越业绩的炼金术。

第5级经理人

 

在每个实现跨越的公司的过渡期内,处于中心领导地位的都是这样的领袖。他们都不爱抛头露面,但同时又表现出不惜一切要使公司走向卓越的坚定意志。

第5级经理人抛开自我的需要,投身到建立卓越公司的宏伟目标中。第5级经理人不是没有自我或自身利益,实际上他们个个都胸怀大志——但是他们的雄心壮志都是将公司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不是首先考虑自己的利益。

谦逊+意志=第5级经理人

第5级经理人具有双重人格:平和而执着,谦逊而无畏。

第5级经理人具有的一项关键品质:公司的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公司的成功高于个人的财富和名誉。他们希望看到公司在下一代经理人的领导下取得更大成功。哪怕大多数人都不会知道,没有他们的努力就没有公司今天的成功,他们也甘之如饴。

在3/4的对照公司中,我们发现有的经理人为他们的接班人留下了隐患,或选择无能的接班人,或两种情况都有。

 令人折服的谦虚

与对照公司领导人以自我为中心的领导风格相反,实现跨越的公司的领袖从不谈论自己,这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采访实现跨越的公司的领袖时,他们常常乐于谈论公司和其他经理所做的贡献,但当被要求谈谈他们自己时,他们会说:“我不希望让人觉得我是个重要人物。”或者:“如果不是董事会选出了如此卓越的继任者,你今天可能不会想同我谈话的。”再或者:“我与这些成功有很大关系吗?哦,这样说显得有些太自以为是了。我不认为应该把这些功劳归于自己。能得到这些了不起的人的帮助,我们真的很幸运。”或者:“公司学有很多人比我更能胜任这项工作。”

这并非虚伪的谦虚。无论是与他们共事的人,还是写文章报道他们的人都不断地使用诸如安静、谦逊、平和、沉默寡言、羞层、和蔼、温顺、不爱抛头露面、不惹眼、不自以为是等词来形容他们。

永远不放弃的决心……做应该做的事情

第5级领导人并不是只有谦虚和平和。他同样需要无所畏惧的决心,一种为了使公司走向卓越而甘愿做任何事情的决心。

第5级领导人都被创造业绩的渴望所驱动、所感染。只要能使公司走向卓越,他们会卖掉厂房或解雇自己的兄弟。

在证据表明,你并需要从公司外请人来整顿改组,领导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事实上,从公司外请名人做领导与从实现优秀到卓越的过程呈负相关。

 窗口和镜子

在一切都很顺利的时侯,第5级经理人向窗外看,把功劳归于自身以外的因素(如果找不到特定的人或事件,他们就把功劳归于运气)。同时,如果事情进行得不顺利,他们会朝镜子里看,承担责任,而不是埋怨运气不好。

 培养第5级经理人

只要我们懂得如何寻找,他们就在我们周围。那么问题是什么呢?看看这种情况:非同寻常的业绩摆在那儿,可是没有人站出来“认领”这份功劳。如果是这样的话,你极有可能发现有一个具有潜力的第5级经理人在发挥着作用。

我们的研究表明,在促成公司从优秀到卓越转变的黑匣子中,第5级经理人是最关键的一部分。

先人后事

这些领导人明白三个简单的道理。首先,如果你是从“选人”而不是“做事”开始的话,就更加容易适应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第二,如果你有合适的人在车上的话,那么如何激励和管理他们就不再是问题。合适的人是不需要严加管理或勉励的;他们会因为内在的驱动而自我调整,以期取得最大的成功,并成为创造卓越业绩的一部分。第三,如果车上坐的是不合适的人,不论你是否找对正确的方向都无关紧要,因为你还是不能拥有最卓越的公司。光有远见卓识,而没有了不起的人,那也无济于事。

富国银行的办公室其实很简单:你得到合适的人才,并把他们塑造成最好的经理人,然后你就必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他们中的一些人会成为其他公司的CEO。

在你确定将汽车开向何处之前,首先必须有合适的人在车上(不合适的人被请下车)。其次,在人员确定上要严格把关。

“我不知道将会把公司带到何方,但我知道只要以合适的人才为起点,通过问他们一些正确的问题和让他们进行热烈的讨论,我们完全可以找到一条令公司繁荣昌盛的道路。”

重要的是给何人付酬,而不是在于如何支付

 报酬的高低不是公司卓越与否的关键。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只不过是“先人后事”原则的一个具体体现:排在第一位的不是你支付报酬的多少,而是你将支付给何人。如果你有合适的雇员在车上,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们会为创建一个伟大的公司而竭尽全力,不是因为这样做会有什么好处,而是因为他们根本无法想像除此之外他们还能做什么。他们的本能要求他们能够建功立业,成就一番事情。他们不会因为报酬问题而向你折腰,就正如他们的呼吸不受你控制一样。实现跨越的公司明白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合适的雇员不会计较报酬的多少,只要认定是对的,他们就会全力以赴。

诚然,补偿与激励都是很重要的,但是在实现跨越的公司中是为了不一样的目的。补偿机制不是为了让不合适的雇员作出正确的举动,而是要让合适的雇员能上车,并保证他们能留在那儿。

严格,但不冷酷无情

严格则代表着无论在何时都严格按制度行事,并面对所有阶层,尤其是对上层管理者。要做到严格但不冷酷无情,就意味着优秀的人才完全不必担心自己的地位,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在研究中,我们对做到严格而非冷酷无情总结出了三条非常实用的原则。

实用原则之一:若无法确定,则宁缺勿滥,保持观望态度。

那些成功实现从优秀到卓越转变的公司的人士心里十分清楚,任何卓越公司的最终飞跃,靠的不是市场,不是技术,不是竞争,也不是产品。有一件事比其他任何事都举足轻重:那就是招聘并留住好的员工。

实用原则之二:一旦发觉换人之举势在必行,就当机立断。

如果你发觉某人非要严加看管不可,那你一定是用错人了。因为好的部下是不需要管理的。虽说指导、教导以及领导都是必要的,但严格的看管却是万万行不通的。

实现跨越公司的领导人不会追求这样一个领导模式:“先普遍撒网,后重点培养。”而是走这样的一条路线:“我们会事先花上大力气进行严格的人员挑选。一旦找对了人,就会想方设法把他们留在自己身边。如果不合适了,我们也会诚实地去面对,这样我们可以继续我们的工作,他们也可以继续他们的生活。”

实用原则之三:将杰出人才用于抓住天赐良机,以图发展,而不是解决你的最大难题。

实现跨越的公司有着这样的习惯,把人才用于有最佳发展机会的事业上,而不是用于解决各种麻烦。而对照公司的行事风格恰恰相反,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解决现成的问题,只会使公司变好,而只有抓住机遇图发展,才能使公司卓越。

原则三有一个很重要的推论:当你着手处理问题时,千万不可派出你最杰出的人才。这是要取得变化的一些小窍门之一。如果你可以让杰出人才在你的车上总是有用武之地的话,他们会对你的改革之举倍加支持的。

 的确,使公司变得杰出的关键因素,听起来有些自相矛盾。你需要这样的主管:一方面,在寻求最佳解决方案上,他们会争论不休,坚持记见,甚至有暴力倾向;另一方面,一旦有决定了,他们就会服从决定,绝不计较个人得失。

不论争吵有多么激烈,公司的一个主管说:“他们的目标都只有一个,就是找到最佳答案,最终大家会达成默契。因为所有的争论都是以公司的利益为出发点,而并非是为了个人。”

营造良好氛围,弄清楚问题真相

花大力气激励人,基本上是在浪费时间。贯穿本书的一个主旨就是,如果你按我们说的去做了,那么你根本不必花时间与精力来激励部下。如果你有合适的人才在车上,他们会有一种内在的自我驱动力。那真正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成了:你该怎样恰当地经营,才不至于使你的部下失望。而最令人沮丧的举动,莫过于对自身估计不足,最终被时代所淘汰。

 如何形成这种问题真相被掩盖气氛?有4点建议可供参考。

1. 领导应多提出些问题,少要求些答案。 在经营公司时,一旦安置了合适的人选,他不是从答案而是从问题入手。

2. 要对话、要争论,但不要强制。

所有实现跨越的公司一般频繁对话,像“大声的争论”、“激烈的讨论”和“合理冲撞”,在公司的文件与记录中屡见不鲜。他们不是把讨论作为装装模样的做法,让人们说说,然后达到他们所预期设定的结论。整个过程更像是一个充满科学的争论,人们都加入其中寻找正确答案。

3. 作彻底的事后分析,不要互相指责。

进行没有指责的事后分析时,你就可以营造一个事实可以被倾听的气氛。如果你有合适的人和你“同舟共济”,就无需去指责,只需去理解和学习。

4. 建立“红旗”机制,把信息转化成无法忽视的信息。

事实上,没有证据表明,实现跨越的公司具有比其他公司更好的获取信息的渠道。根本没有。两类公司得到差不多相同的好的信息。关键不在于更好的信息,而在于要把信息转换成让人无法忽视的信息。做到这一点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通过“红旗”机制。

当我在斯坦福商学院采用案例法授课时,我给每个MBA学生一张8英寸*11.5英寸的鲜红的纸板,并作了如下指示:“这是这学期将用的红旗。如果你将红旗举起,整个课堂将为你而停止。你何时或者如何使用它,是没有限制的。最终的决定权掌握在你手中。你可以用它来发表评论,谈论个人经验,进行分析,对教授提出反对意见,对一位嘉宾CEO质疑,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提出建议等等。只要你愿意,什么都可以。无论你怎样使用红旗,都不会有人来惩罚你。这学期中,红旗只能被使用一次。你手中的红旗是不可转让的,你不可以把它送给别人或者转卖给他人。

有了红旗,我也无法确切地知道每天的课堂上将会发生什么事情。有一次,一个学员用她手中的红旗来发表意见:“柯林斯教授,我认为你今天正在进行一次毫无效果的教学工作。你用太多的问题作为课堂的主导,从而限制了我们独立的思考。让我们自己来思考吧。”红旗机制使我面对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那就是我的提问风格严重阻碍了他人的学习。如果课后对学生进行调查的话,也会给我这样的信息。但是红旗机制——实时地,在课堂上每个人面前——把教学上有缺陷这样一个事实,转化成了一个不容我忽视的信息。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 管理学名著精华—— 从优秀到卓越
如果你是一个先进的第5级领导者,那么你可能不需要“红旗机制”这样一个强迫性的政策。但是如果你还不是一个第5 级领导者,亦或你具有强硬的个性,那么“红旗机制”将是一个实际而有效的工具,可以帮你把信息转换成不可忽略的信息,并形成一个注重事实的氛围。

面对残酷现实,保持坚定信心

当面临来酷的现实时,实现跨越的公司使它们自己更加强大、更有弹性,而不是变软弱和丧失信心。兴奋的感觉来自勇敢的面对困境,并对自己说:“我们永远不会放弃。我们永不停止抵抗。虽然这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但是我们总会找到一条成功之路的!”

走向成功的一个关键的心理秘诀是斯托克代尔悖论:坚持你一定会成功的信念,不论有多大困难。同时,要面对现实中最残忍的事实,无论它们是什么。

刺猬理念

实现跨越公司与对照公司的本质区别,表现在两个基本方面:第一,实现跨越的公司把战略建立在对三个主要方面的深刻理解上——就是我们所称的三环;第二,实现跨越的公司把它们的理解转化为一个简单明确的理念来指导所有工作——就是“刺猬理念。”

刺猬理念是一个简单、明确的概念,它来自对以下三环交叉部分的深刻理解。

1. 你能够在什么方面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同样重要的是,你不能在什么方面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这个富有洞察力的标准远远超越了核心竞争力。仅仅拥有一项核心竞争力,决不意味着你能成为世界上最好的。相反,你能做到最好的,可能不是你现在从事的。

2. 是什么驱动你的经济引擎。所有实现跨越的公司都拥有穿透性的洞察力,对如何最有效地创造持久、强劲的现金流和利润率了如指掌。它们特别注意到一个标准——每“X”所获利润——对它们的经济产生的最大影响(在社会部门是每“X”的现金流量)。

3. 你对什么充满热情。实现跨越的公司对引发它们的热情的活动全力以赴。这里的问题不是刺激热情,而是发现什么使你热情洋溢。

为了迅速掌握这三个环节,考虑下面的个人类比。假设你能创建一种工作方式,满足下列三个测试。第一,你对从事的工作具有与生俱来或上帝赐予的天赋,并且运用天赋有可能成为最好的(“我觉得我生来就是干这个的”)。第二,你从事的工作有丰厚的回报(“干这件事是有报酬的?我没弄错吧?”)。第三,你对从事的工作充满激情,完全乐意去干,享受工作过程本身带来的乐趣。(“我希望一起床就立刻投入工作,并且笃信我做的一切。”)如果你能向三环的重叠部分努力,把它转变成一个简单而明确的概念,用来指导你的人生选择,你就得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刺猬理念。

为了得到一个发展成熟的刺猬理念,你需要全部的三环。如果你从事你永远不能成为卓越的工作而赚了很多钱,你将只能建立一个成功的公司,而不是卓越的公司。如果你成为某方面的权威,而你对它没有真正的热情, 你就不会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最后,即使你对想要的充满激情,但是如果你不能成为最好的或者它不能创造经济效益,你会享受到很多乐趣,但是你不能创造辉煌的成就。

明白你能(或不能)在什么方面成为最优秀的

刺猬理念并不是一个要成为最优秀的目标、一种要成为最优秀的策略、一种要成为最优秀的意图或者一个要成为最优秀的计划。它是对你能够在哪方面成为最优秀的一种理解。这种区别绝对重要。

刺猬理念要求一套关于卓越的严格标准。不仅仅是发展实力和竞争力,而且是要明白你的组织在哪方面真正有潜能成为最优秀的,并且要持之以恒。

我们的研究清楚地表明,公司不一定非要处于一个有实力的行业才能成为一个卓越的公司。尽管行业各不相同,每个实现跨越的公司都建立了强大的经济引擎。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它们对自己的经济有深刻的洞见。

框架之下的自由(和责任)

实现跨越的公司建立一贯制度,但他们也给予员工制度框架下的自由和责任。他们聘用严于自律无需管理的人,公司只需管理系统,而不需管理这些人。

技术加速器

 技术是发展动力的加速器,而不是创造者

 合理地使用技术,技术就会成为动力的加速器而非创造者。实现跨越的公司从来不在转变初期开拓新技术,原因很简单——只有当你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时,你才能更好地应用技术。那么,你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技术呢?那些并且只有那些与刺猬理念中相互交叉的三环有关的技术。

我们很惊奇地发现在被访问的卓越公司中,80%的公司主管都没有把技术列为公司转期内必备的5大要素之一。此外,即使一些公司提到了技术,平均起来技术只排在第4位。在84位被访问的主管中,只有两人认为技术是最重要的因素。

技术本身不能使一个优秀公司发展成一个卓越公司,也不能阻止灾难的发生。

无论技术如计算机、电信、机器人和互联网,有多么了不起,技术本身并不能够引燃优秀公司向卓越公司转变的火焰。没有哪一种技术,可以带领你达到第5等级。没有哪一种技术,可以把不合格的人转变成合格的人才。没有一种技术,可以训练你面对严酷的事实的能力,或者是灌输给你坚定不移的信念。没有一种技术,能够代替对三款的深刻理解,并将这种理解转化到一个简单的刺猬理念中去也没有一种技术,可以创造出训练有素的文化来。更没有一种技术,能够灌输一个简单的信念,那就是当未发挥出来的潜力被放置在一边时,或者说是当一种东西有能力变成卓越但却始终被保持在优秀的状态下时,人们就犯了一种司空见惯的错误。

遵守上述基本原则并且保持自身稳定的公司,即使在面临重大变革是甚至是瓦解的危机时,都会积累起能够取得突破的动量。相反,那些处于被动地位并作出消极反应的公司只能走螺旋形的下坡路,或者继续保持平庸的地位。这就是卓越公司和一般公司的区别。

对于任何技术,最关键的问题是这种技术是否直接服务于你的刺猬理念。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需要率先使用这种技术。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你可以把相似的技术加以比较或者干脆忽略它。

实现跨越的公司把技术当作是发展势头的推动力,而非创造者。没有哪一个卓越的公司在转变初期就率先使用技术,然而一旦它们领悟到技术如何服务于公司三环理论思想,并且在公司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后,它们就成为技术应用的先驱者了。

一个公司如何对待技术变革,是衡量它是否具有成为卓越公司内在驱动力的一个很合适的指标。卓越公司的驱动力来自一种将未实现的潜力转变成实际结果的强制性冲动,它们所采取的行动通常是经过深思熟虑而且富有创造力。然而平庸公司的激励则来自于对落后的恐惧感,因而它们变得被动,徘徊不前。

技术嬗变是造成某些曾经不可一世的公司(或者一贯平庸的公司)衰落的主要原因,这样的观点找不到论据支持。当然,一个公司不能在处于落后的状态下还希望成为卓越的公司,但是技术本身决不是公司卓越或是衰落的主要根源。

“从爬行到行走到奔跑”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即使在重大而急剧的技术变革时期也不例外。

飞轮和厄运之轮

从优秀公司到卓越公司的持久的转变总是遵循从积蓄到突破这样一种普遍模式。在某些情况下,从积蓄到突破要历经一段很长的时间。在其他情况下,时间会短些。例如电器城的积蓄阶段共持续了9年,纳科尔持续了10年,然而吉列只经历了5年,联邦国民抵押协会3年,皮特尼 鲍斯甚至于只有2年。但是无论这个阶段是长是短,每次转变都沿着一个相同的基本模式进行——积累发展势头以推动飞轮一圈圈地旋转,直到突破阶段。

飞轮效应

所有实现跨越的公司都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巨大的动力依赖于不断的改进和成果的取得。针对那些有形成就——开始时呈递增趋势——再进一步说明这些步骤如何适应总体观念的实施环境。当你做事的方式可以使人们看得到并且感觉得到动量的积累时,人们就会怀着极大的兴趣站在你身边支持你。我们把这称为“飞轮效应”,它不仅适用于外部投资者还适用于内部的组成群体。

 误导的收购行为

为什么实现跨越的公司的收购行为,特别是一些重大收购行为会有相当高的成功率呢?它们成功的关键在于,他们的收购行为通常在刺猬理念发展之后和飞轮积累起重大动量之后才发生。他们把收购当做是飞轮积累动量的推动力,而不是飞轮动量的创造者。

真正起作用的力量

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对于那些局外人来说,既像是戏剧性的又像是革命性的事件,但是对于那些执行者来说感觉像是一个有机的累计过程。很长时间以来。把最终结果(戏剧化的结果)同过程(有机的积累过程)混淆在一起的做法,一直影响我们洞察真正起作用的力量。

无论最终的结果多么富有戏剧性,从优秀公司向卓越公司的转变从来不会突然降临。这里没有决定性的行为。没有雄伟的规划,没有一了百了的创新,没有一个幸运的突变,更没有奇迹的瞬间。

可坚持到底的转变总是遵循一个能够预测的模式——从积累到突破。要想推动一个庞大而又沉重的飞轮旋转终归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才能做到,但是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内,坚持不懈地推动飞轮朝同一个方向旋转,飞轮就会积累动量,最终实现突破。

厄运之轮

对照公司遵循一个截然不同的模式,即“厄运之轮”。他们不仅不通过飞轮逐圈旋转来积累动量,反而设法略过积累阶段直接跳跃到突破阶段。然后当他们面对令人失望的结果时,他们又摇摆不定翻来覆去地改变飞轮转变地方向。

突破实现以后才开始大量收购

对照公司,常常通过大量误入歧途地收购行为来设法创造突破,与此相反,那些卓越公司基本上只有在突破实现以后才开始大量收购,为原本已经旋转得很快的飞轮加速积累动量。

实现跨越得公司的决策者们通常在改变过程之中并不能意识到转变的伟大意义;只有事后回顾时,转变的伟大之处才变得明显起来。人们没有赋予转变任何名称,没有标签,没有剪彩活动,也没有方案去表明他们到底在做什么。

帕卡德法则:

任何公司,其收益得增长始终无法快于它为实现此增长和维持卓越而去吸引足够人才的能力的增长。

没有合适的人选决不盲目录用

在机构的高层选拔中,你必须遵守这样一条准则——没有合适的人选决不盲目录用。在从优秀到卓越的飞跃中,最糟糕的一步就是在关键职位上出现用人失误。其次,拓宽你对“合适人选”的定义,更多地去重视人的性格特征,而不是专业知识。人们可以学会技能,获取知识,但决不能学着去具备某种基本的性格特征,以适合你的组织机构的要求。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经济困难时期去聘用优秀人才,即使那时你并不清楚该给他们安排哪项具体工作。

此文为《从优秀到卓越》精华摘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74932.html

更多阅读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是人类的什么

高尔基先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还能带给你许多重要的好处。多读书,可以让你觉得有许多的写作灵感。可以让你在写作文的方法上用的更好。在写作的时候,我们往往可以运用一些书中的好词好句和生活哲理。让别人觉得你更富有

《从优秀到卓越》书评 优秀的书评

看过《从优秀到卓越》之后,感触颇深。其实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那些领导世界的大人物,但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可以坚持自己......而我们呢,我们也许在工作上都还没找到自己的方向,在生活上更早已丢失了自己的兴趣,人生若没有坚持,也许就不能

政治的最高形式 政治是企业文化的最高形式

通常人们所说的企业政治,公司政治,办公室政治,其实就是企业文化,是最高形式的企业文化。   企业是个多面体。企业文化涉及企业各个方面。理念文化,制度文化,形象文化,行为文化,经营文化,战略文化,管理文化,品牌文化等等,都是企业文化的某个

声明:《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 管理学名著精华—— 从优秀到卓越》为网友爱牵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