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思维 英文 民企经营战略理性化思维



中国民营企业的理性思维劣根就是中国政治理性思维性制度的劣根,民营企业之所以大都呈现短命现象,根本原因就在于此-思维决定观念,观念决定心态,心态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成败!理性思维实际上是一件很容易理解的事情,比如,下雨了就要打伞、天冷了就要添加衣服,这就是最最基本的理性思维,而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民营企业主更多的做法是,下雨了不打伞、天冷了不加衣服,就像六十年代领导者的行为一样——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社会最需要的是经济发展和民众休生养息,但偏偏就要发动一波又一波毫无意义的政治运动,完全不按国际通用的治国原则和理性原则行事。这种荒唐行为至今仍然在民营企业主身上普遍存在着,决没有消失。

非理性思维-急功近利.从某种角度上讲,民营企业发迹大多是抓住两个好产品,瞄准一个市场空挡,然后押宝市场促销一举成功.这种偶然性的成功渐渐成为一种思维定式,在决策时带有极强赌博性.一个产品赌赢了,其他所有产品都如法炮制.它们并没有意识到,企业的发展首先要有一个扎实稳定的基础,然后创造一个逐渐发展的趋势,并保持这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由于缺乏远见的理性思维,一夜暴富投机心态在民营企业经营中最容易滋生,想把自己企业做成一个"百年老店"的企业家还太少,能把自己产品做成世界名牌的更少,相反更多的则是"昙花一现".

非理性思维-避实就虚.盲动蛮干.一些实力不足的企业为了扩张轻易踏上产业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尤其多元化启动时机或操作失误,会促使企业危机出现.巨人集团主业——电脑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由于资金不足和市场行情下跌等原因一度停滞不前,但巨人集团总裁史玉柱却把精力和资金大量投入到房地产,保健品两个不熟悉的领域,同时豪情万丈地宣传巨人开始了"大跃进",资产要从3个亿做到100个亿规模.由于行业跨度太大,企业本身又没有形成成熟多元化管理能力,使得有限的资金被牢牢套死,最终在投资建设12亿元巨人大厦时被拖垮.盲目多元化"东方不亮,西方亮".民营企业往往陷入这种思维,以为多元化经营能分散风险,获得协同效应,于是盲目地开展多元化经营,涉足于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远离核心产业,以已之短拼人之长,结果踏上了不归路.

导致民营企业非理性思维因素:

aihuau.com1

第一,民营企业面对的是一个风险高,机会大的转型市场.也有人称之为幼稚市场环境,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短缺经济性质,二是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很不成熟,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市场运行不规范及监督系统不完善情况为民营企业短视行为提供方便,而且还使短视行为得到高回报.

第二,民营企业家内心深处有一种被政府和社会认同的强烈渴望.非国有经济虽由"有益"上升到"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仍不是社会主流,地位不高.民营企业家大多因出身贫寒,历经磨难,形成不同常人的特殊补偿心理,急于被承认,渴求受到关注心理,往往使采取短视行为成为必然.

第三,企业决策系统和制度不够成熟,民营企业大多实行"人治"而非"法治"的家族式管理,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迭合,决策权高度集中.家族式管理虽然在民营企业发展初期保证企业凝聚力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当企业急速扩大后其缺陷就表现出来:管理不能专业化,筹资渠道被限制,缺乏未来概念倾向使积累动力不足等等,造成许多企业决策项目随机性,任意性,易动性大,造成企业整个决策没有原则性,稳定性.

第四,当发展速度较快,甚至盈利不错时,想要扩大新的投资,却发现不知所措,不知所向,或者盲目投资,丝毫未考虑企业优势就盲目地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结果使企业不仅在这些新兴产业中蒙受损失,严重者还会殃及原来的产业和市场,最终使企业竞争力下降.

如何避免民营企业非理性思维

民营企业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避免短视行为,必须有长远眼光,以人为本,以创新为理念,大胆进行管理和决策体制改革,使民营企业纳入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正轨中去.

第一,核心能力理论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和维持稳定利益的源泉,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培养和保持自己的核心能力.然而,我国民营企业普遍缺乏核心能力,尤其是国际范围的核心能力.

第二,树立战略意识,突破观念障碍.民营企业尤其中小型企业其固有优势是具有一定灵活性,但若是没有长远战略,公司无法保证不被今天或明天市场狂澜所淹没.所以联想集团柳传志这样谈企业发展的战略思想:第一最重要的目标是做一个长久性公司,要做百年老字号,不急于一下子出名,利润很高,然后很快就跨了;第二是做一个有规模的公司,要有国际性市场地位;第三是做个高技术公司,不要什么赚钱就做什么.

第三,建立以股份制为基础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民营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民营企业要跳出家族式管理,实行科学决策和管理,关键在于实现资本社会化,股权多元化,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目前以四通,科海,红桃K等集团率先发起号称民营内部股份制改革为标志的二次创业,建立起紧跟时代一整套的管理机制和制度,严格按公司章程进行管理,主张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和监督机制,使涉及企业发展规划和决策从传统的一个点子救活一个企业的神话变为规范,科学,系统控制运作.

 理性思维 英文 民企经营战略理性化思维

第四,以人为本,变传统的人事管理为人才资源管理,做到人尽其才.企业要真正意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没有高素质人才就没有企业前途,树立起"金银有价人才无价"的人才观,能提高人才素质,完善人才结构,对人才进行战略性设计,培养选拔和使用.

第五,民营企业家应注意提高自身素质.首先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小胜在智,大胜在德",真正摆脱缺乏实业精神,唯眼前利益是图等投机性心理倾向.再是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业务素养更新观念,站在更高认识层面上更深刻把握市场经济客观规律.最后要有全局观念和长远谋划,避免决策中的急躁性,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对于不熟悉的领域和项目以不作为为原则,即使有专家指导,帮助实施,也不要轻易做出选择

慧泉国际公司民企治理专家曾水良认为,中国的民营企业必然要经历一个“权力智慧化”的过程,即从个人拍脑袋走向吸纳各方面的智慧理性思维的转换、完善决策机制与流程,使民营企业主战略发展决策建立在集体智慧的基础之上。而这也是一个兴起和淘汰的过程,我们拭目以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75074.html

更多阅读

前列腺增生病症 四大营销战略病症,折磨民企赢利模式

民营企业就像黄山松,在坚硬的岩缝中傲然生长,具备了极强的生存意志,只要给点阳光,就会灿烂无比。在度过艰难的生存期之后,有一些民企佼佼者的规模陡然变大,在兴奋激动之余,开始要面对之前从来没有考虑过的新问题。尽管手忙脚乱的,可外在大

企业战略设计:民企二次创业的利润区罗盘

民营企业的成长轨迹,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收放节奏的直接反应,从当初的拾遗补缺市场起家,在无人竞争的“小”领域做起了大生意,而后逐步担当了服装、玩具、小电子产品的出口重任,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民企进入国

民企二次创业新出路:赢利模式的五种战略选择

民营企业家快成了无孔不钻的投资家代名词了。2010年温州百强企业中,竟然有50多家企业进军房地产业,短期投入,快进快出,博取暴利是唯一目的。而像雅戈尔这样主业突出的优秀民企,也不甘寂寞地涉足房地产业,然而时运不济,上半年利润反倒下滑

浙江民企 跨国经营 浙江民企敢为天下先

 在中国民营经济发源地之一的浙江省,一批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正在经历着“从田野走向世界”的嬗变,实践着中央“走出去”的方针,把自己培育成来自中国本土的跨国公司。   敢为天下先,浙江民营企业的这一性格在跨国经营上同样淋漓尽致

小农经济的含义 “小农经济意识”严重制约民企发展

 民营企业家缺乏向现代企业家过渡的文化底蕴民营企业普遍存在资本积累机制有余而资本集中机制不足的问题.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思维定势使得许多小资本不愿联合成为大资本去发展大企业.民企治理专家曾水良认为,民营企业家在整体上还

声明:《理性思维 英文 民企经营战略理性化思维》为网友浴池躁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