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促进 促进循环经济两手抓



8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循环经济促进法》草案,这一综合性大法的出台,将奠定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制基础。

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资源和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不仅影响人民群众切身生产、生活,还事涉国家可持续发展与长远竞争力。为此,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把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两型”社会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当年年底,循环经济法补充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不到三年时间,便经起草、三审而顺利通过,足见形势之迫切。

要不要促进循环经济早已不成问题,问题是如何促进。循环经济立法过程中的名称之变,折射出这一问题并不简单。

起草之初,该法即名为循环经济促进法,当时有很多人提出,“促进”显得有些“软”,后来经研究,去掉“促进”,决心起草一部“硬”法。到如今,又回归“促进”,是不是意味着“软”下来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名称虽变,具体内容却无大变。纵观三审稿,比较重要的修改仅有一个,即是名称的改变。一系列显示出其“硬”度的约束机制保留不变,如建立抑制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的总量调控制度、建立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强化对高耗能、高耗水企业的管理等。并有法律责任专章,对各类主体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规定了相应的罚则。

修改中比较明确的“软化”,主要体现在二审稿删除居民生活用电、气、自来水实行累进加价收费的规定。除改造成本高等技术因素外,其主要理由,在于资源浪费的重点并非居民,而是企业、单位。法律对居民少一些强制,多一些引导,既体现了人本精神,也不防碍集中力量抓住“牛鼻子”。此其二。

“大棒要硬,胡萝卜要甜”,循环经济促进法约束与激励机制的两面,始终是一以贯之的。

当然,由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该法内容较多的属于引导、促进的规定,也由于该法作为综合性、宏观性大法的性质,较多内容仍为原则性规定。但是,循环经济立法不会停留在目前阶段,也不会只有这部宏观性法律。该法出台之后,接下来还将抓紧修改现有相关法律法规以加强法制的统一性,抓紧制定配套法规、政策来加强可操作性,以及严格执法来树立法治的权威性。

 循环经济促进 促进循环经济两手抓

一言以蔽之,为落实科学发展,给资源环境“减压”,激励与约束“两手抓”的大方向将坚定不移地持续下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76139.html

更多阅读

2017经济发展六大信号 发展循环经济的六大抓手

  200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我国循环经济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循环经济加速前行  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循环经济从理念逐渐变为行动,在全国范

逆向物流案例 如何利用逆向物流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循环经济内涵的分析,以及逆向物流对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的研究,提出了发展现代逆向物流、促进循环经济及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循环经济 逆向物流 建议      “循环经济”思想萌芽于上世纪60

循环经济促进法 建设循环经济型超市研究

 摘要:从国内的大型超市发展态势来看,连锁超市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零售业的主流业态。基于循环经济理论,中国的大型超市企业循环经济的实现模式和基本实现途径,将随着循环经济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完善,必然要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

生态经济学原理 生态经济学与循环经济发展历程

  作者按【据甘肃金昌报2月21日报道,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金涌等专家组成的国家循环经济调研组就甘肃金昌市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关情况进行专题调研。据称,该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资源型城市的基本市情出发,着眼于可持

循环经济产业园 循环经济型社会简论

作者按【09年被温家宝总理称为“中国经济发展最难一年”。而在这“最难一年”的第一天,《中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正式颁布实施。跟着是陆续批准并发布的一系列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在迄今能够见到的振兴规划里,无一例外都强调了技术创新

声明:《循环经济促进 促进循环经济两手抓》为网友跳舞的小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