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禅让读后感300字 从“尧舜禅让”看选人用人



选人用人,历来关乎人心向背、社稷安危。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大到党和国家事业的成败,小到一个单位的兴衰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我党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只有坚持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把人选准用好,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和长治久安。近日,笔者重温了“尧舜禅让”的故事,对我党的选人用人问题又有了新的感悟。

太史公在《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子丹朱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传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得一人’”。尧有九子,长子名丹朱。丹朱骄奢淫逸,为人暴戾。洪水泛滥,百姓忧心如焚,而丹朱却无动于衷,大泛其舟于洪涛中取乐。洪水退后,舟搁浅于泥,丹朱竟逼百姓堆沙推舟。“陆上行舟”的典故便出于此。尧正是看清了丹朱的“无德”,才不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而决定遍选贤能,禅让帝位。

最先,尧看好的是巢父与许由。此二人是阳城(今山西洪洞)的大贤,威望很高。唐尧亲自登门拜访巢父,将禅让之意说了一遍,巢父听后不接受。不日,尧继访许由。许由不但不接受禅让,而且遁耕于洪洞的箕山中不出。可尧十分看重许由的智慧和公心,使紧追至九箕山,说:禅让不受,做个九州长吧。而许由连九州长也不肯接受。然尧还是执意劝说不愿离返。于是许由感到这是一种大辱,遂奔至溪边,清洗听脏了的耳朵。《史记》注引皇甫谧《高士传》时,是这样记载的:“时有巢父牵犊欲饮之,见许由洗耳,问其故。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巢父曰,‘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子故浮游,盛欲求其名,污吾犊口,牵犊上流饮之’。”尧求贤不得,反而弄了一肚子气。

尧虽碰壁而气恼,然为了天下黎民,还是忍气吞声地继续出访求贤。当尧来到历山,偶然发现了躬耕垅亩的舜,见其犁辕上拴有簸箕,不解,上前问其由。舜答:牛惰走慢,要用鞭策,而牛拉犁本够苦,再鞭之,于心不忍,所以拴个簸箕,不管那个牛走慢了,就敲几下簸箕。如此,左牛误以为是在抽右牛,右牛错觉是在鞭左牛,两牛都走快了,何必鞭打呢。尧闻之,不胜感佩。曰:舜乃对牲尚能爱怜体恤,让其承以帝业,定会爱民如子。于是尧有了传位给舜的念头。

 尧舜禅让读后感300字 从“尧舜禅让”看选人用人
但尧并没有草率决定,因为尧毕竟对舜了解甚微,心里总不踏实。因此,以娥皇、女英两女下嫁的代价来考验舜的治家本领。最后,又将九个不成器的儿子与舜一道生活,以进一步考验锻炼舜的教化才能。通过考验,发现舜内善持家,外善教化,他的邻居都能互相谦让,工作精益求精。验证了舜的能力后才传位给舜。舜接位后,禁贪贿,改陋规,减徭役,一秉大公,注重教化,仁爱为本,成为尧出色的接班人。

“尧舜禅让”的过程,也是一个选人用人的过程,尧选择的接班人无疑是成功的。即使在今天,尧的选人标准和选人方法对我们也有诸多启示:

启示一,公开选人,不拘一格。尧在选人的时候没有犯近视眼的毛病,不是只看重身边的人,走得近的人,而是走出去,听取群众的声音,选拔那些在群众中有威望的人。在选人中能够五湖四海、不拘一格,不搞地域、亲疏和内外有别,村夫渔者这些社会的底层也在被选拔之列。可以看出,尧具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辨别忠奸,洞察良莠,把人看准识透的“知人”之智,更有公正无私的宽广胸怀。

启示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尧在选拔接班人时,首先看中的是德行,看到舜对牲口尚能爱怜体恤,认识到舜接班后一定会爱民如子,而作为自己儿子的丹朱因“无德”根本不在尧的考虑范围之内。《资治通鉴》中讲,“才是德之资,德是才之帅,德才兼备是圣人,无德无才是愚人,德胜过才是君子,才胜过德是小人。挑选人才的标准,如果找不到圣人和君子,与其得小人不如得愚人。因为君子有才干用来行善,小人有才干用来作恶。愚人作恶因其才智有限,尚可控制;小人恃才作恶,危害就难以逆转。所以,选拔人才应审慎地考察德才这两种标准,以德为先。”

新时期我们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个“德”字,与古代的“德性”有着不同的含义,但无论如何仍要将候选人的道德品质作为选拔和任用的首要条件,在同等情况下挖掘出工作能力更胜一筹者。因为优秀的领导干部一方面会确保事业的正确方向,同时依靠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周围的人,团结更多同志,拥有更高威信。先哲尚德的人才观是符合时代需要的,是值得我们认真汲取的。

启示三,多方考察,验证才干。尧在认识到舜的“德行”之后,不是一提了之,而是经过了多方面的考察与验证,从内外两个方面考察他的能力,经过几年,发现舜确实具有才能以后,才委以重任。我们的一些单位,在干部的选拔上往往操之过急,先提起来再说,没有一个逐步锻炼的过程。一个干部的成长、成熟是经过不断锻炼的结果,一个干部的提拔也要经过多渠道、多侧面、多方式的考核,这样才能把真正的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当然,我们说尧的选人是成功的,并不是说这里没有问题,其实尧的选人是有很大风险的,因为他还是以人选人,必然使“尧舜禅让”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在今天,必须坚持以制度选人,用好的制度选人。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以制度选人用人才不会“一朝天子一朝臣”,才能够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79153.html

更多阅读

新的开始作文300字 感谢有您作文50

新的开始作文300字 一个漫长的暑假已过去,迎来的是一个美好的秋天。迎来了早晨的第一缕阳光,又能来到这个美丽的校园,见到了朝夕相处的同学们,又一阶段的学习之旅启程了。 在以前的路途中,我曾经遇到过挫折与失败;我也曾经失落过。在一

《乌合之众》读后感 乌合之众读后感300字

前几日,有人推荐我读本书,叫做《乌合之众》,进来细读之,发现其极伤脑细胞,便有了一种写一篇比它更伤脑细胞的读后感的愿望,以此作为对逝去的脑细胞的祭奠。——序写读后感这样一种严谨的文字,对我来说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我已经习惯了

声明:《尧舜禅让读后感300字 从“尧舜禅让”看选人用人》为网友香奈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