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 职业通道 通则不痛



说到人才通道,笔者就想到日常开车。

经常遇到这样情况:当你开一辆豪华跑车,可偏偏是开在一个狭小的单行车道路上,而遇到的是一辆大型拖拉机在前面晃悠。不管你多努力地按喇叭,遗憾的是,永远无法超车。毕竟,这是单行道。

也就是说,当一个企业的职业通道只有一个成长通道的时候,就会遇到后来者不管能力多强,也只能紧随其后了。这就是典型的论资排辈现象!

然而,对于后面开跑车的人,又是什么心态。

中医上有一个说法说得很好,那就是“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同样,在人才通道建设方面,如果惟有一个通道,遇到前面是拉货车或者是拖拉机,开跑车的人心情肯定很不爽。原因就是无法超车,所开的车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那么怎样才能通呢?

高速路就是一个范例。如果来回六个车道,那么每边就有三个车道。右边两个是行车道,其中一个是大车道,一个是小车道。大车速度慢的,开大车道;小车快的,开中间行车道。如果你是宝马、奔驰、奥迪、跑车,还有一些特权车,就可以经常开超车道。

因为车道多,所以我们就很少在高速路上看到堵车现象,更不会出现后面是豪华跑车,前面是大车,然后喇叭声四起的壮观局面。高速路的开车效率自然就高,资源就起到优化配置的作用。

同样,在职业通道建设上,就应该类似高速路,每个人都找到自己合适的通道上开。

职业通道设计好了,关键还要有游戏规则。

举个简单例子:大卡车开最右边的慢车道,小车开中间行车道,跑车经常开超车道,这样,堵车现象自然会少发生。

这种还远不够,关键还需要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 职业通道 通则不痛

首先要鉴定和判断每个人的能力,类似于是哪类型的汽车:大车、小车,还是跑车等。

其次,以某个目的地站点为某种岗位作比喻,比如以北京站为例,那么,以广州为起点,从广州开到北京,开106国道,就需要经过广东、湖南、湖北、河南、山东、河北等。如果以北京站点来比喻高级技术人才,那么就需要经过相应的资格条件。要达到职业生涯的最后目标,即高级技术职称(北京),就需要通过相应的职业资格考试(广东),做相应的专业培训(湖南),相应的论文发表(湖北)等。否则,就没有资格和条件参与相应人才通道的评比和竞聘。基于人才通道建设和人才规划的长远目标,培训工作就是针对人才所设计的通路,让每个员工自动自发的学习。这样,员工学习就能达到目的:一是有目标、二是主动性强、三是有成效。否则,培训就是上大课,上完之后,所学内容基本也就还给老师了。钱是花了,效果又如何呢?很多培训,不该培训的人经常来培训;来培训的人,不知道为什么要培训;想培训的人,整天忙着做事。但别忘了,牛奶终究一天会被挤干了。

第三,职业通道要通,就需要有竞争淘汰机制。否则,有人虽然也开着跑车,可是一个技术老是不进步的人,或者就是反应迟钝的人,也开在超车道上,还不如在慢车道开的快,堵车现象也就在所难免。如果出现这种现象,高速路上的管理就是把这些车予以警告,并要求开在慢车道。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就是进行优胜劣汰。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人才通道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工作。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情,但是,知道的就不一定就能做好。最后落脚点就是:“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79352.html

更多阅读

劳动者在工作中关于预防职业危害的权利 职业危害预防制度

《职业病防治法》于2002年5月1日起实施,2011年12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修正。修订后的《职业职业病防治法》对劳动者权利的保护作了很多详细的补

对我国当前课堂教学评价现状的再思考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近些年来,我国教育评价的理论与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课堂教学评价也在许多地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开展,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也应当清醒地看到,课堂教学评价发展不平衡,从总体来说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现状进行再思考,以充分发

声明:《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 职业通道 通则不痛》为网友孤心难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