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党为什么反对医改 新医改交锋“收支两条线“ 卫生部力主 专家反对



杜乐勋评价:如果医院财政收支实行非税收入的收支两条线管理,财政部成立非税收入司,负责企业上缴利润和事业单位非税收入;负责财政支出的社会福利司负责医院财政支出。卫生局财务处、财政局福利处只管支出预算不管非税收入的话,我看可以试行。其实,各地都在试行,基层的反映是下面两条线到卫生局和财政福利处又成为一条线。还是一个小金库。而且更加无法监管,容易滋生腐败。基层公务员也感到难以处理收支平衡问题,往往名为两条线,实为一条线。如果坚持贯彻执行,医院可能一概支出大于收入,财政你就负责填平补齐吧!

我认为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有以下好处:

第一,有利于社区卫生机构努力做好公共卫生;第二,有利于三级医院业务萎缩,改变公立医院倒三角状态;第三,有利于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卫生医疗部门,他们不实行两条线,老板和职工都有扩大业务的积极性。公立医院减少的服务量你们去发挥补充作用;第四,有利于公立医院改制,哪些受不了两条线管理,希望趋利的公立医院被迫走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道路,告别政府母亲的奶水,去寻找市场五谷杂粮。第五,有利于三级公立大医院走惠民医院道路,以后不做特需医疗和非基本医疗了,不许对外扩张了,学习美国公立医院和印度公立医院的榜样,专门做惠民的基本卫生医疗服务。卫生部的领导真聪明,佩服佩服。

我回顾一点历史供青年学者参考。

在1980年以前,政府对公立医院实行的预算管理就是供方投入。政府把事业经费和公费医疗经费都拨给公立医院,要求公立医院合理使用资金,结余上缴,超支由政府财政弥补。

1980年在卫生部的努力争取下,我国卫生部门预算管理改革,卫生事业费单列,医院经费实行定额定项补助,结余留用。公费医疗经费也单列,财政部仍然主张委托卫生部门供方管理向供方医院按照公费医疗享受人数和费用定额拨给公立医院控制使用。但是卫生部门坚决不承担公费医疗供方投入任务。强烈要求财政部按照费用定额把公费医疗经费拨给使用单位从需方投入。在我国以两江试点为起点的职工医疗保险改革中,卫生部门同样坚持职工医疗保险费用由使用单位需方负责支付,不愿意执行《劳动部筹资、卫生部支付》的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支付的方案。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本人先后在吉林黑龙江和河南调查财政部提倡的公费医疗医院和公费医疗医院,调查辽宁本溪钢厂和鞍山钢厂职工医院发现这些医院的经费是供方投入的,医院承担控制费用支出责任,比较合理的使用医疗经费,医师是医疗费用的守门人。但是,实行公费医疗由需方投入的地方卫生部门医院却没有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积极性。卫生部门有一位老计财处长说白了:“公费医疗经费越超支,医院收入越增加。”

所以,我国职工医疗保险改革最大失误就是让数以万计的医疗费用守门人(企业医院和卫生所,公费医疗医院和门诊部)退出医疗市场。医疗费用的投入从供方投入为主转入需方投入为主。

什么叫做医疗费用供方投入?医疗费用供方投入就是所谓健康维持组织原则,就是有管理保健和有管理竞争原则,就是目前在美国兴起的《健康管理》。用财政部的话,就是公费医疗包干制,现在就是职工医疗保险费用包干制。

所以,卫生部现在提倡供方投入,我们应该对其鼓掌!

但是,且慢高兴。

在鼓掌之余,我认为有人动机不纯。

有人所主张的供方投入仍然是1980年版的供方投入,就是事业费供方投入,医疗费仍然是需方投入。医院两支手,一支手要财政的事业费;一支手要保险机构和病人的医疗费。如果收支两条线,医院医疗费收支结余不许医院花。事业费超支财政负责填平。

这样一个运行机制和健康维持组织原则的运行机制并不符合。这里没有医疗费用合理使用的内在驱动力。医院收支结余等于零;事业费超支无底洞。

需要探索创新一个能够从职工趋利动机出发达到控制费用合理消费资源的宏观公益目标的运行机制。第一,需方投入的医疗保险费用要有一个总量控制指标,叫做总额预付制。总额可以按照床日、出院病人数或单纯性病种费用定额确定,或用其它参数加减,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第二,供方投入的卫生事业费用也要有一个总量控制指标,叫做定项定额预算补助,超支不补,结余可以留用。不是收支两条线,而是收入来源两条线。不同筹资渠道的经费用途区别开来。专款专用。用有限责任原则取代无底洞原则。

从基层来的消息认为,收支两条线也许只是卫生部一向情愿。地方财政不一定执行,要执行需要财政部下达文件。财政部现在什么意见?据我所知财政部赞成定项补助。比如离退休人员费用项目;设备采购项目;疾病控制项目;科研教学项目。或按照服务人口数补助疾病控制和公共卫生经费。也没有收支两条线的计划。如果卫生要实行收支两条线可能需要和财政部共同发文才有效。

下面有卫生部意见、专家意见和广东基层意见。

新医改交锋"收支两条线" 卫生部力主 专家反对

            孙晨

               

            “我认为,收支两条线政策恰恰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9月5日,新任卫生部部长陈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力挺“收支两条线”政策。

               

            正值医改方案临近出台的关键时期,卫生部高调倡导对医疗机构施行“收支两条线”政策,认为这是解决医药养医、遏制医疗领域商业贿赂等弊端的良方。

                然而,卫生部门的意见令主张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把“医疗服务”作为商品由医保部门代为购买的专家们颇感忧虑,他们认为这是医改的倒退。

                有关人士认为,关于“收支两条线的争论”已经触及到了医疗机构的性质定位问题,影响着未来医改走向。

                卫生部力主收支两条线

               

            “施行收支两条线的政策,需要把行政管理者的经验、掌握政策的能力同专业知识结合在一起,组成‘黄金搭档’,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政策。”陈竺部长面对本报记者,态度坚定。

               

            按照卫生部门的提法,收支两条线是针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其收入全部上缴政府,支出全部由政府下拨,收支两条线互不交叉,可以彻底切断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与其营业性收入的利益联系,令“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名副其实。

               

            在陈竺部长发出上述表态前数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在透露“医改方案已经基本完成、即将上报国务院”的同时强调:“公立医院将逐步推行‘收支两条线’。”

               

            毛群安指出,目前北京社区医院就在试点,政府加大对医院的投入,医院实行低价运行,收入由政府管理,人员工资和支出由政府核拨。这样,医护人员收入有保证,没有“创收”的压力,回归治病救人的本位。他认为,以后医院会分类管理,政府要明确投入和监管的责任,公立医院将逐步推行“收支两条线”。

               

            制定医改方案的参与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葛延风教授,是2005年提出“中国医改基本不成功”的第一人,也公开表示:“必须坚持对公立医疗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

               

            他认为,政府必须坚持对医疗机构的主导地位,医疗机构必须坚持公益性质,政府投钱直接办公立医院,拒绝医疗领域的市场化和民营化,建立实行基本卫生保健公费医疗制度而非全民医保制度,不能同意建立医疗服务的购买机制。

                “收支两条线是改革的倒退”

               

            “新医改如果施行收支两条线,等于是改革的倒退。”北京大学刘国恩教授对本报记者提出截然相反的观点,“收支两条线是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对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施行的管理方式。随着大批国有企业改制,收支两条线的政策开始从许多经济领域退出历史舞台。现在又要在医疗领域推广收支两条线,对医疗改革没有助益。”

               

            同刘国恩教授一样,一直主张“购买医疗服务机制”的北京师范大学顾昕教授认为:“收支两条线的政策可能把购买医疗服务的机制转化为行政上下级之间的拨款模式。”

               

            “整个拨款机制将建立在自上而下的监督评估基础上,这就要求卫生行政部门必须做到‘像张飞一样睡觉时还睁着眼睛’,紧紧盯住医院不放,并且还要把评估指标设计得非常完美、合理。否则,对医院的评估随时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导致医疗单位不能获得合理数额的拨款,引发以药养医等各种弊端。”顾昕说。

                “另一方面,在监督与被监督、评估与被评估中,很可能给手握资金分配大权的人提供寻租机会。”

            顾昕指出,不仅如此,“最为严重的问题是,在这样的政策下,医生固然不会滥收患者费用了,但同时也没有了为患者服务的积极性。因为,反正他挣的钱就是那么多。自上而下的行政化资金分配方式在很多国家施行过,在我国也实行过很多年,最终证明并不成功。”

               

            顾昕提出替代“收支两条线”的政策建议是“购买医疗服务”——医保机构对医疗机构的普通门诊服务可以按人头付费,对专科医疗和大病住院医疗则应采取按病种付费方式。

               

            “其中,在按病种付费方式中,各地医保部门可以把管理工作外包给现有的医疗机构行业管理协会,按照总额预算支给协会一笔固定的资金,由协会对其会员单位的医疗机构支付费用。付费具体条件可以由协会专家们与医疗机构进行民主协商,当地医保、卫生行政机构可以参与指导。”顾昕认为,这样的好处是,当资金分配发生争议时,协会和医院之间可以通过各种民主方式讨价还价,毕竟在协会与医院之间推进民主治理结构更为容易些,其效果自然与行政拨款方式截然不同。

                医疗机构须明确身份

               

 共和党为什么反对医改 新医改交锋“收支两条线“ 卫生部力主 专家反对
            “收支两条线的争论说明,新医改开始触及到一个深层次问题:医疗单位的性质应该如何确定?”中国医疗投资高峰论坛组委会秘书长田小榕指出,从1950年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第5242号文件颁布开始,无论公立、私立的医疗机构,全都是不进行工商登记、免征工商业税的,“这意味着医疗机构的定位是社会公益事业单位,卫生部门对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是与此相关的。但目前的医改倾向是‘医保部门向医疗单位购买医疗服务’,那么,医疗单位似乎又应该是企业性质。”

                据了解,从2000年开始,有关部门提出对医疗单位施行区分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分类管理”,但依然没有明确医疗机构的性质定位问题。

               

            “现在必须明确医疗机构的企业性质,这样才能便于政府采取真正符合市场规律的方式加以引导和管理。”刘国恩教授表示,“当初制定卫生经济政策时,出台包括财政经常性经费补助、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加成收入留给单位等政策,基本是以卫生机构能够维持简单再生产为前提的。这样的政策已经不适合了。”

               

            原卫生部部长高强在今年离任前曾经指出,目前中国96%的医疗卫生资源投向政府主办的公立医院,这样的卫生资源分布结构很不合理,今后要对一批公立医院实行改制。政府在保障居民基本卫生保健的前提下,会适当引进市场机制,“引入社会资金发展医疗事业”。

               

            “从现实看,目前公立医疗机构主要是依赖自身资金积累、申请政府财政拨款以及个别银行贷款。其自身的归属性质往往导致融资渠道限制较大,甚至令医院错过发展机遇。”田小榕分析认为,“十月中旬国务院高层很可能会对医疗卫生改革做出重要的阐述和指示,这将深刻影响新医改政策的制定。届时,新医改对一些政策层面和法律层面的不确定性将会有具体的解释和操作建议。”

             

           

            来源:中国经营报

  公立医院收支两条线是否可行?    

  医院怎么管?这是目前医改的难点焦点。

  有专家开出的“药方”是公立医院“收支两条线”。

  据毛群安介绍,目前北京社区医院就在试点,政府加大对医院的投入,医院实行低价运行,收入由政府管理,人员工资和支出由政府核拨。这样,医护人员收入有保证,没有“创收”的压力,回归治病救人的本位。他认为,以后医院会分类管理,政府要明确投入和监管的责任,公立医院将逐步推行“收支两条线”。

  对此,广东卫生界的一些人士认为,社区医院尽管目前多是亏损,但盘子小,政府补贴财力还允许,搞“收支两条线”比较容易。而大医院人员多,盖楼、买设备财务压力大,目前政府补贴只占医院支出的11%,刚够发退休人员工资。如果还要取消15%药品加价,在这种情况下,搞“收支两条线”就需要政府加大投入,但财力能否保障?

  “广州、深圳财大气粗也许可以,但河源、湛江这些欠发达地区,政府能否拿出这么多钱来补贴医院?有的地方目前还靠医院交钱,给老师发工资呢。”省财政厅的一位官员说。

  除了政府补贴力度,不少医院院长还担心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会不会受打击。省第二中医院的黄医生说:“我们读了那么多年的医学,临床又这么辛苦,如果按公务员标准发工资,那很多人肯定不干。这样又回到以前计划经济的大锅饭时代,我每天门诊就看20个病人,不会再加号,反正干多干少也领一样的钱。” 杜乐勋说:你们走开啊!民营医院高薪诚聘你为什么不去?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专家认为,公立医院逐步试行“收支两条线”,可以先在社区医院试点推行,目前广州也有这个计划。但在制度设计时,要重点考虑医院如何保本、医生如何激励这两大问题,逐步完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80459.html

更多阅读

我为什么反对炸掉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封闭时间

我为什么反对炸掉南京长江大桥范春萍最近,机缘巧合,得知有高层智囊人士还在论证炸掉南京长江大桥的事,并坚定地认为大桥早晚得炸,理由是南京长江大桥水上净空高度只有24米,只能通过3000吨位的轮船,影响了长江黄金水道经济价值的实现,而欧

转载 张鲁新:一辈子为了一条路上

原文地址:张鲁新:一辈子为了一条路(上)作者: 易水不寒修建青藏铁路,难!高寒缺氧、多年冻土和生态脆弱,这三大世界性难题摆在了世人面前,而青藏高原上长达546公里的多年冻土又是难中之难。作为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专家咨询组组长,张鲁新在他

中国新蒙昧主义的“十一条” 蒙昧时代

中国新蒙昧主义的“十一条”中国新蒙昧主义11条  事实上,全世界人民都非常清楚:改革开放早已经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任何人都不可能动摇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2008年12月18日,胡锦涛主席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

中小企业为什么要在新三板上市 新三板上市企业

中小企业为什么要在新三板上市[导读]中小企业要做大、做强,首先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而中小企业因为抗风险能力差,可以抵押的实物资产有限,少有银行愿意接受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股权质押、订单质押、仓单质押

声明:《共和党为什么反对医改 新医改交锋“收支两条线“ 卫生部力主 专家反对》为网友尐枴誘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