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连锁:走向前台的制造业杀手



做了这么多年的营销管理,差不多五年时间里在海尔转战大江南北,今年对股市很是感冒,特别关注家电行业上市公司的半年报,一家家细细看来,感觉现在家电企业的日子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许多厂家在产销增长的情况下,其利润却远远没有实现预期目标,有的还出现了严重的下滑。究其原因,抛开原材料涨价造成成本增加以及产品缺乏技术创新、竞争力下降,恐怕大家千夫所指就是那些家电连锁零售商巧取豪夺、名目繁多的层层利润“盘剥”,正是拜这些家电连锁大鳄所赐,各家电制造商营销成本陡增,生存环境严重恶化。

一位原来的同事,现在一家广东家电厂商的营销副总日前诉苦说:“如果不改变目前家电连锁与家电厂商关系的不对称,听任这些家电连锁肆意压榨家电制造企业,别说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了,更别说盈利了,能活下去就烧高香了”

这两年,家电连锁商对制造厂家的横征暴敛几近疯狂,渠道霸权已使家电制造商伤痕累累,进场费、选位费、节庆费、管理费、开店庆贺费、促销费、广告宣传费,收费手段名目繁多,当然还有很多打点关系的说不清楚的费用,许多家电制造商哀叹:不进连锁渠道是等死,进去了也挺不了多少日子。

aihuau.com

近来,几大连锁巨头在各地争相上演的开店热潮,更是让家电制造商感觉苦海无边。商家开店,厂家埋单。按照几大连锁商的开店计划,到今年年底,全国将有1000家左右的家电卖场。有厂家算过一笔账,如果在每家卖场投10~15万元进场费,仅此一项,1000个店就是1个多亿。这对海尔、美的等产品线丰富、规模较大的厂商还能承受,对于全年利润不过几千万的中小家电品牌早已是个天文数字,这已迫使众多中小品牌被迫先后撤出了卖场。作为空调行业三甲的格力也痛下杀手,从一家连锁企业撤柜。

今年以来,家电连锁商们在上海、南京、北京、广州等地又相互攀比着开起了旗舰店,争比“超大”。上海一高校房地产研究所的教授说法真是一针见血:连锁商做商业已经做成了另类“地产商”。圈地之后就向厂家伸手要钱。家电业本是低利润行业,开店应选租金相对便宜的地方。但是,家电连锁巨头们却个个财大气粗,哪热闹、哪租金高往哪开,上海的中山公园附近真是门店扎堆,其它重点城市也是大同小异。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将开店的风险早已转嫁给了家电制造商。既无风险,又很风光,何乐而不为呢,但制造商们却苦不堪言。

如果有兴趣,大家可以翻翻各地的日报、晚报、都市报什么的,特别是每周五的版面,就会发现,几大家电连锁商们的周末促销广告往往是整版整版地登,投放量早就超过了地产、汽车等行业广告。背后的玄机早就昭然若揭,广告费早已成为家电连锁巨头敛财的又一绝招,他们都是和媒体按照季度甚至年度购买版面,通过低价格从媒体拿下大量的版面,再迫使厂家以较高价格买单。当然,广告投得越多,连锁商们得到的利益就越多。大厂家好歹还能对家电连锁说几次不,但是中小品牌就惨了,因为提供帐期,先供货后结算,只有挨宰的份,不行就直接扣你的应结货款。

记得一次聚会,几位投奔西门子、三星、伊莱克斯等国外品牌的朋友不无幽默的说,他们99年接手洋品牌拓展市场时,要是有今天国美、苏宁等这样的通道就好了,可以快速搞定中国市场。随着家电连锁企业对一二级市场的部分或者绝对的市场垄断,这些洋品牌得以卷土重来东山再起,他们与连锁商们合作乐此不疲,在关键市场重点城市多有斩获,难怪一些中小品牌企业惊呼连锁商已成为中国家电品牌的杀手,近年来,中国家电品牌的快速衰减,连锁商要负一定的责任。

在欧美抑或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有完备的法律对连锁商的行为进行规范,商品怎样打折,商家与厂家的议价机制等都受法律的制约和规范,随意向厂家收取杂费的做法是不允许的。制造商也大多都有自己的组织,如生产商协会等,这些协会都会代表企业与连锁商协调规则,改变了单个企业与大连锁商势力不对称的状态。有鉴于此,加快制定出台法律法规,规范大连锁商行为,建立和谐厂商关系势在必行。

 家电连锁:走向前台的制造业杀手
好歹现在家电连锁还只是走向前台,为了保护抑或是促进家电制造业的健康良性发展,确实需要通过政府宏观手段予以限制和规范行业的发展,不可由此断送了中国的家电制造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81301.html

更多阅读

外资大举杀入国内家电连锁:或带来新一轮混战

  冯书琴 丁磊   外资零售商布局中国市场,正带来国内家电业二次混战。   12月10日,全球第二大家电连锁零售商、日本山田电机首家中国专营店在沈阳落户。此前的11月17号,全球第三大批发零售企业麦德龙与富士康合资的家电连锁品牌

连锁门店开发与选址 家电连锁企业门店外的扩张

 在国内家电连锁零售行业,除了跑马圈地的“明争”,信息化正成为几方“暗斗”的焦点。   2007年1月11日,北京鹏润大厦。在新国美集团信息中心总监于奋飞的办公室里,坐     着来自上海的集团信息中心副总监高敏。在2006年11月22日

传统家电市场的转型 家电连锁战略转型初现端倪

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兴起,家电连锁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实际上,家电连锁的压力不仅来自电子商务,还有家电企业自建渠道,最具有代表性的例证就是“格力模式”,曾经有人预言“离开大连锁格力必死无疑”,不曾想格力不仅没有死还活得有滋

运营:家电连锁企业应该向欧美同

   中国家电连锁企业以跑马圈地式的方式实现了快速扩张,但是,自身的问题也随之显现,管理水平落后、服务方式单一、竞争能力弱。未来几年,中国家电连锁企业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学习和借鉴国外同行的先进经验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连锁:奢侈品牌的成功行销法则

  近年来海外奢侈品牌在中国市场运行成功案例越来越多,并在中国市场赚的盆满钵满。奢侈品牌成功运用各种公关手段,在市场上各类独特表现,让中国消费者禁不住荷包打开,冲动消费。这些海外奢侈品牌行销中国背后的公关手段到底是什么,需

声明:《家电连锁:走向前台的制造业杀手》为网友情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