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高度警惕 应高度警惕文化安全问题



  在当前全球化浪潮和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面临的文化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一、我国文化安全承受的外部压力

  国家文化安全的基本内涵是,作为国家主权组成部分的文化主权和文化尊严神圣不可侵犯,个性化的文化传统和文化选择应该而且必须得到尊重。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就是维护主流文化价值体系,捍卫国家文化主权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其免遭来自外部或内部的破坏或颠覆。文化安全是整个国家安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近20年来世界经济和文化发展中有三个动向值得注意:一是世界范围内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文化产业的比重日益增大,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对外贸易的主导型产业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尤其是像美国和英国等大国,文化产业占GDP比重已经超过了传统的制造业。二是跨国文化产业集团的影响日益增大,渗透力越来越强,跨国文化资本的全球流动和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巨大作用,已经成为影响国际文化产业格局的变动、世界文化市场的走向、国际文化秩序和文化关系重组的重要力量。三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因特网把世界联系在一起,文化产业数字化趋势加剧,数字电视、数字电影、数字娱乐、数字出版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消费习惯甚至价值体系,彰显出“文化全球化”带来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一方面,各国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冲突、渗透及融合,构成了生机勃勃的国际文化发展图景,为我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另一方面,一些奉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西方国家为了达到经济和政治上的目的,不断推行“文化殖民”政策,形成了日益严重的“文化帝国主义”(或“文化殖民主义”)现象。其实质是,一些国家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其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以损害他国本土文化为手段,图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新的方式延续和强化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对全世界的控制。我国由于在文化、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等诸多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分歧,自然而然地成为某些霸权主义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和文化颠覆的主要目标之一。“文化帝国主义”的具体表现是:

 三个高度警惕 应高度警惕文化安全问题
  (一)利用一切手段进行全方位的文化渗透。西方一些理论家指出,倘若一个国家的文化成为主流文化,其价值观支配了国际政治秩序,这个国家就必然在国际社会中居于领导地位,因此,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不同意识形态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就是最有力的进攻。美国基辛格同仁公司总裁曾经在美国《外交季刊》上撰文直言不讳地宣称:“美国应该确保:如果世界向统一语言方向发展,那么这种语言就应该是英语;如果世界向统一的电信、安全和质量标准发展,那么这些标准就应该是美国的标准;如果世界逐渐被电视、广播和音乐联系在一起,那么节目的编排就应该是美国的;如果世界正形成共同的价值观,那么这些价值观就应该是符合美国人意愿的价值观。”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西方利用一切手段大力宣扬西方资产阶级的一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近乎强制的方式加强文化渗透和文化输出。在理论层次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推行以“西方中心主义”为基础的各种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宣扬西方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比如,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称之为“狭隘的民族主义”;否定社会主义的价值,称之为“极权主义”,用似是而非的“人权”、“自由”、“民主”、“平等”概念,否定我国人民和我国政府实现真正属于人民的人权、自由、民主、平等的努力。在具体手法上,除了继续利用政府文告进行意识形态攻击,以及通过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杂志等文化产品的输出,公开或隐蔽地推销其社会政治理论、价值观念、意识形成和生活方式外,还充分利用其信息网络优势,以网络所特有的穿透力突破传统的国家概念和框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传统的语言交流规则和动作方式。例如,现在每天已有442套境外免费的卫星直播频道在我国上空,如果容许用户安装卫星接收器,不仅给我国内地传媒业带来巨大冲击,也会给国家文化安全带来巨大隐患。

  (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进行激烈的人才争夺。一些“有远见”的西方政治家提出,要着眼于“在中国培养一批有实力的中间阶层”、“社会精英”,并力图以西方价值观、政治观、民主观乃至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影响、征服和控制他们。主要方式有:一是利用教育优势,不断从我国的高等院校乃至中学选拔比较优秀或家庭经济条件比较优越的学生出国留学,并以高薪、优越条件等吸引其中的杰出人才留在国外或成为跨国公司在我国的代理人;二是以法律的形式,鼓励拥有高技术专长的人进行“技术移民”;三是通过跨国公司,在我国本土网罗高技术人才,培养和形成美国价值标准的所谓“白领文化”,并使其逐渐融入相当一批中国青年的生活方式,成为一种时尚文化;四是在一批有影响的学者中,致力于扩大西方思想观念的影响,通过某些“基金”和“组织”,对中国的敏感政治问题以合作研究、资助研究或交流研究的名义,输入西方政治理念;五是以“政治避难”等方式,拉拢国内政治、宗教领域内的“持不同政见者”,培植西方政治思想武装起来的西方利益代理人,等等。

  (三)利用经济手段进行文化“植入”。美国学者认为,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地区和国际性经济组织作用的加强以及资本流动的国际化,一种相对“超然于国家主权之上的经济体系”正在形成。这个经济体系的一大目标,就是要以超越国家主权的经济权力来逐步瓦解“民族国家”,进而形成一个世界性的经济体系,最终形成全球性的文化体系,使美国的价值标准成为未来世界的价值标准。因此,西方国家越来越充分利用其经济强势,在“经济全球化”之后,进一步提出“政治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在不公平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背景下,将突破发展中国家意识形态阵地作为实施“经济援助”或“市场准入”的条件之一,单方面的文化“植入”成为一股浪潮。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除了要经受巨大的经济冲击外,政治、文化、价值观等层面也必定受到严重影响。西方有人乐观地说,“根据世贸组织规则,中国必然要逐步对信息产业、资讯、影视乃至传媒等领域加以解禁。”今天,麦当劳、肯德基、比萨饼的生意在我国很红火,可乐、雪碧成为饮料市场的“大哥大”,美国好莱坞电影甚至“韩流”(韩国歌舞)更是深得年轻人的青睐。问题在于,这些载体所携带的价值观念正在被一些人特别是青少年“无判断”地接受。对此,我们必须有所警觉。

  (四)利用信息网络和语言优势进行文化垄断。信息网络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传播文化观念很有影响力的现代化手段。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将拥有整个世界。”网络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全球各种文化资源的共享,但网络又是一把双刃剑。首先,互联网以其特有的快捷性、隐蔽性、自由性,使得人们有可能接触到大量的不良信息和有害精神产品,从而对一个国家的主流文化价值体系造成侵害。其次,网络上的英语霸权,不利于保护世界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有学者判断,当今世界网络信息95%是英文,中文不到1%。语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根基中的根基,蕴含着一国的历史文化、风俗人情、价值信仰和精神支柱,一旦失去了语言或者失去了对语言的感情,就意味着文化大厦的坍塌,必将导致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灾难。

  二、我们应对文化安全挑战的准备不够充分

  当前,在威胁我国文化安全的因素中,外因是西方反华势力的“文化帝国主义”和“和平演变”,内因是我国文化建设基础薄弱、抗拒外力的实力不强。

  (一)对与反华势力之间在文化领域特别是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斗争,缺乏清醒的认识。亨廷顿曾经说过:当今世界文化冲突的基本动因,来自于社会制度文化的剧烈对抗和意识形态的巨大分歧。面对西方意识形态咄咄逼人的攻势,我们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在应对策略上,都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淡化意识形态”倾向,在一些领域、特别是某些社会科学研究和文化艺术领域过度泛滥。二是由于片面强调思想的“多样化”和“多元化”,而使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受到某种程度的削弱。三是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相对滞后。我们现有的理论研究,对不同社会阶层的不同地位和不同利益需求关注不够,对社会矛盾实事求是的分析不够,对人权、自由、民主等敏感问题缺乏全面、系统、具有深刻理论分析和时代内涵的理论阐释,这使我们在西方意识形态攻势面前有时难免捉襟见肘。

  (二)市场化观念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渗透和泛滥,是威胁文化安全的重要因素。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抬头,集体主义等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受到空前的挑战。二是文化日益失去自身的特殊性和独立性,有逐步蜕变为一般商品的危险。

  (三)对文化市场的管理薄弱,使我们缺乏应对外来文化侵蚀的较强“免疫力”。当前,我国文化市场管理中存在的突出的问题有:盗版现象严重,非法出版物和“制黄”、“贩黄”活动猖獗;格调低下的高价演出冲击艺术表演市场;在录像和影碟的挤压下,电影市场特别是农村电影市场日趋萎缩;美术市场赝品充斥;娱乐市场色情活动和利用游戏机赌博屡禁不止,等等。不解决这些问题,非但易于使外来腐朽和反动文化“鱼龙混杂”、有机可乘,而且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健康向上的“主流文化”也难以真正发育和壮大起来。

  (四)我国信息安全方面漏洞不少。就互联网而言,计算机芯片不是我们自己的,应用系统、数据库、防火墙等也大都是外国的,这几乎相当于别人在我们的“后院”放置了随时可以引爆的“定时炸弹”。

  三、对策建议

  分析我国面临的文化安全问题,并不是要重新回到闭关自守的老路上去。恰恰相反,对来自不同发展程度和不同意识形态国家的文化挑战进行客观的、辩证的分析与鉴别,对以建立单极世界或单一化社会为目的的文化霸权主义保持必要的警惕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正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创造中国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

  (一)强化国家文化安全理念,加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文化安全首先是实践问题,而不是单纯的理论问题。如果不从国家政治独立、民族存亡的高度强化文化安全理念,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当前,维护文化主权首先要形成本民族在文化全球化中的发展战略。文化战略就是人类的生存战略。应该说,随着交流和开放,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交流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深度,这是符合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潮流的,墨守陈规、固步自封没有前途。事实上,面对文化安全方面的隐患,不少国家纷纷采取有效措施,以积极态度维护自己的文化主权。英国制定了“三R安全规则”,防止网上儿童色情内容和其他有害信息;德国不惜拿出大笔资金在全世界大力推广德语,大力培育和传播德语文化;美国也推出了《通信净化法》,限制色情和暴力信息的传播。法国为了保护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个性,政府鼓励用法语开发网络信息资源,鼓励在因特网上使用法语,还规定了在电视和广播系统中英语词汇使用的比例,甚至于封杀“E-mail”一词,代之以法语合成词“Courriel”。鉴此,为了确保我国文化安全,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必须把加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作为一项紧迫的重大任务。

  (二)坚持正确的文化方向,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维护文化安全的根基。为此,一要正确处理好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实现自主性和开放性的有效结合。维护文化安全并不是对外来文化的简单排斥,相反,一种文化只有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既不断地更新和发展,又不丧失自身传统的特色,才能生生不息、根深叶茂。二要正确处理好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实现两个效益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是一种公益性事业,任何时候都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搞好经济效益,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效益。三是正确处理好信息技术及其产品的开发、应用与管理的关系,实现开发、应用与管理并举。关键是要尽快掌握与信息化有关的核心技术,做强做大我国的信息产业,从源头上堵塞漏洞,维护文化安全进而维护国家安全。

  (三)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效提升文化实力。“发展是硬道理”。文化实力是文化安全的最终决定因素。我们要根据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按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不断推进文化体制和机制创新,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要牢牢掌握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权和主动权,不受制于任何外国文化利益集团。国家要对文化市场的发育完善进行有效引导,对外国文化资本、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进入进行必要的限制。同时,切实保护、鼓励和提高文化及文化产业的原创能力,在政府发挥主导性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民营文化力量的积极作用,以全民的文化力量来构筑国家文化安全体系。

  (四)建立文化安全预警系统,加快文化安全立法。要在立足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安全预警系统。通过对国际市场“文化商品”的流动趋势及其对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威胁,特别是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的不良趋势的分析,能够及时而准确地做出预告性和警示性反应。在此基础上,启动相应的应急机制,运用法律的、行政的、市场的和经济的等文化安全管理手段,对那些可能危及我国文化安全的文化因素和文化力量进行鉴别,从而把可能对我国文化造成生存与发展危机的因素和力量,牢牢控制在安全警戒线之下。同时,要加快文化安全方面的立法,明确文化安全的主体、原则、内容、实现途径和保障措施等,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81662.html

更多阅读

三个月宝宝可以吃哪些辅食? 宝宝七个月吃哪些辅食

三个月宝宝可以吃哪些辅食?——简介宝宝辅食的添加是项很谨慎的事情,不能胡乱添加,因为过早给宝宝添加辅食,会因他们的消化功能不完善,而出现呕吐和腹泻等症状;而过晚给宝宝添加辅食会因他们营养摄入不足,而导致宝宝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阻等

三个写日记的人 三年级写日记

三个写日记的人──雷锋、鲁迅、韩锋都是写日记的,结果是不同的日记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自其产生以来,一直在历代文人墨客中广为流传,众多的名人传记材料都来源于他们的日记。本人孤漏寡闻,对名人的日记所见所读不多。有学者说:古

传统弹弓定位槽优缺点 传统企业文化的三个根本性定位错误

传统企业文化存在三个根本性定位错误:   第一:企业文化理论定位在外在表象而非内在本质;   第二:企业文化建设定位在授人以鱼而非授人以渔;   第三:企业文化功能定位在战略之外而非战略之中。      企业文化人人可以谈,也人

重点文化工程建设 文化建设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

     文化,一般而言,主要包括三个层面。最核心的,是人格层面;其次,是制度层面;再次,是产品层面。所以,文化建设,主要要抓好三个方面:人格建设;制度建设;文化产品建设。  首先,要抓好人格建设。文化建设实质是建设人,而建设人实质就是建设人

声明:《三个高度警惕 应高度警惕文化安全问题》为网友花凌若别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