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的基本素质 对国有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素质进行有效的监管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



对国有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素质进行有效的监管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

关键词:国有企业 管理者的管理素质 专业化监管

摘要:国有企业管理者素质可以区分为道德素质和管理素质两个方面,本文主要探讨一个如何实现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对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素质的进行有效的监管的有关企业管理者的监管方式的问题,笔者认为原来的企业管理者的监管方式存在着监管者(政府)本身在企业管理方面是非专业的问题,笔者提出由专业的管理监管机构来对国有企业的管理者的管理素质(能力)进行专业的监管的建议

国有企业改革引发了人们许多许多的思考,中国人一直在摸索着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历经了百转千回!

如果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说明了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对于企业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国有企业的成败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于管理者的素质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在于寻找到最科学的选拔 ,监督企业管理者的方式

怎样选拔一个国有企业的管理者,怎样对国有企业的管理者进行有效的监督?

要能够选好一个企业的领导,我们就要清楚他的各个方面的素质(1)

笔者认为:管理者的素质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一,道德素质,国有企业管理者必须具有相当 的道德素质,必须要有全心为企业服务的思想动机,而不能有太多的个人私利之心

二,管理素质,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要具备相当的经营管理能力,笔者认为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管理能力包括有决策的能力,协调的能力等等

对国有企业管理者的的选拔和监督要同时对一个管理者的上述两项素质进行考察,如果实现了对国有企业的管理者的道德素质与管理素质的有效的监管,那么国有企业就可以拥有德才兼备的领导集体,国有企业的成功就有了领导上的保证

如果做不到,那么这样的国有企业就可能或者被一个贪心的人领导,把国有企业的资产侵吞干净,或者被一个无能者领导决策频频失误,造成国家和企业的重大的损失

现在的国有企业的大面积的经营困难在很大的程度上就与所有者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监管不利有关

对于国有企业的管理者的道德的监管问题,这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一个法制的问题,一个国家可以根据法律对缺乏道德素质的国有企业管理者进行有效的约束----这涉及到了法制的完善的问题,在此我不进行更多的讨论,需要有更多的法律界的专家作出更多的进一步的分析讨论

本文的重点在于探讨一个对国有企业的管理者的管理素质的监管的有效途径。

国有企业 与私有企业相比较:私有企业是可以比较方便的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的素质进行监管的

私有企业之所以可以比较方便的对企业的管理者(如厂长)进行监管是因为 : 私有企业的所有者出于关心企业的目的,时不时的在企业中走动,观察企业的运行,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和企业经营决策者的决策过程是很了解的,所以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到底如何,私有企业的所有者是很清楚的

私有企业的所有者清楚了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到底合格不合格是否能够达到他(们)对管理者的要求,他们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

国有企业与私有企业存在着一个很大的不同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是一个群体,是一个拥有大量成员(13亿成员)的群体

由于企业的所有者是一个群体,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不具备有足够的权利,每一个个体要实现自己的权利必须通过一个群体所认可的代理机构来代理自己的所有者权益的维护---对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管理者进行有效的监管

国有企业的所有者的群体特性必然的要求所有者需要通过一个代理机构来实现自己的权益的维护,相比于私有企业的管理来说,需要增加一个委托--代理链条

许多学者认为,正是因为国有企业监管的链条的长度的增加导致了国有企业的低效率

但是笔者不能同意这个看法

我们知道委托代理链条的长度的增加是可能产生效率损失的,但是委托代理链条的长度的增加并不一定意味着效率的低下,在一定的意义上反而在很大的程度上意味着专业化的更容易实现

比如一个人理发,他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第一个方案是,他不需要任何代理(即理发师)自己为自己理发;第二个方案是聘请专业的理发师为自己理发--把理发这件事委托给理发师去做!

如果他选择了第一个方案,这个方案尽管缩短了委托代理链条,但是由于他自己不是专业的理发师 ,他这样做的结果是自己的头发理得非常的失败。而如果他选择了第二个方案 ,虽然增加了代理层次却可以保证理发的质量!

同样,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链条长度的增长,并不一定意味着效率的损失,而往往意味着专业化代理的更容易实现,从而意味着国有企业的监管更可能实现专业化。

但是目前的问题---许多的国有企业的低效率,企业领导不称职并不是因为委托代理链条的长度太长的问题,而是在于,目前的国有企业的所有者的将监管管理者的事务给委托给的那个代理机构,----政府是一个不专业的代理机构 。

对企业的管理者的管理素质进行监管是需要有相应的专业素质的,监管者本身必须具有相当的企业管理知识和素质,否则是万万不能完成监管任务的

而我们的国有企业现在的监管者----- 政府不是专业的企业监管机构,政府里面的人不具备相应的企业管理能力,因为政府的专业是行政管理而不是企业管理,在行政管理和企业管理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专业的鸿沟!

政府一方面要完成自己的任务---行政管理,这样他们花在企业监管方面的精力是不足的

事实上,许多地方政府虽然负有着监管企业的责任但是政府的人甚至于一年都没有几天到企业中去(这与私有企业的所有者天天呆在企业中是截然不同的---这样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如何如何政府甚至可能是完全的心中无数的)

即使政府的人有足够的负责的态度,经常到企业中去看看 , 但是, 因为政府的专业不是企业管理而是行政管理,行政管理专业的政府没有足够的管理专业才能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管。也就是说即便政府的人经常性的到企业中去,由于他们是非专业的,也不能有效的负担起对企业的管理者的管理素质进行监管的责任!

所以,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现行的企业监管方式是存在着的一个巨大的漏洞:企业监管的代理机构政府是非专业的,由一个非专业的机构履行专业的企业监管工作,必然的导致导致企业监管的非专业化,导致企业监管的软弱与低效甚至是瘫痪状态!

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必须把这个监管工作再委托给一家合格的专业的机构。

这个专业的监管机构可以由由各类企业管理专家(如成本控制专家,质量控制专家,技术发展专家等等)组成,他们具有洞察企业中存在着的各种问题的能力,他们可以发现在企业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能够对企业的发展方向有着战略性的认识,他们具备有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的管理素质做出符合事实的评价的能力---至少他们可以比政府更有更多得多的时间到企业那里去,去了解在企业中发生的各种情况!

而政府机构得到了专业机构提供的对 经营管理者的业务素质的评估报告,就可以采取措施了这样企业的管理班子的素质就得到了很大的保证。

这样,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全国的所有公民把监管企业的事务委托给政府,政府再把这个事务委托给专业机构---有了这样的一条委托---代理链条,所有者---全国人民就可以实现对企业的专业的监管。

从这个意义上说国有企业存在着私有企业所没有的优势。

私有企业的所有者往往不愿意把监管管理者的 事务代理给 专业机构---在一定意义上说私有企业的所有者也是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的,但是私有企业的所有者的专业水平(企业管理监管专业水平)是不可能比专业机构的水平更高的---所以这就体现了国有企业的优势!

企业的管理者得到了有效的监管,就可以保证企业的管理层是有战斗力的班子。

企业的管理层有战斗力(有能力)就可以保证企业发展的方向,可以保证企业的效率和决策的正确性。

小结:笔者分析了现行的企业监管代理方式的弊端,认为现行企业监管方式的非专业性是造成国有企业管理效率低下和决策失误的重要原因,笔者提出必须用专业的企业监管机构来实现对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素质进行专业的监管,以保证国有企业的管理班子具有着充分的管理素质

参考文献

(1) 思维力量(本人的网名) 国有企业存在的真正问题---将帅无能累死三军 新浪经济学人论坛

(2) 高瞻近瞩 对于道德约束,我真的很悲观 新浪经济学人论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83173.html

更多阅读

知识型员工管理 浅析对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管理

     前言:随着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对知识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早已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尤其是针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益成为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本文笔者就企业知识型员工的基本特点入手进行粗浅的阐述,以此提出

创业者需要的基本素质 创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素质

独自闯出一片事业天空,或者集结三五个好友的力量,合力创一番事业,是很多人都曾有过的梦想,但是,光有梦想、希望,而没有创业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再美的梦想也难以成真。成功创业,需要什么样的素质呢?     兴趣与爱好比什么都重要     

声明:《管理者的基本素质 对国有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素质进行有效的监管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为网友花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