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石头演员表 《疯狂的石头》之营销杂谈



我是一个营销人、一个策划人,当然,在看待事情时就会首先从营销的角度出发,比如看《疯狂的石头》,专业的影评人或是职业枪手都会从《石头》本身来加以炒作。而我想探讨的是它的营销,它和企业的相似之处。希望能有更多的传统企业有所借鉴。这是我的习惯、一个营削策划人的习惯。

提起《疯狂的石头》,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甚至看过,而且不只一遍。《石头》确实疯狂,引得媒体和网络论坛讨论连连,评论界与观众交口称赞,俨然形成一种“石头现象”。 《石头》上映首周票房达到了200万元,而第二周不可思议地暴涨到了620万元。 而到目前为止更是已经超过了2000万,一部无明星、低成本、毫无前期新闻话题的国产电影走出如此直线上扬的票房曲线,堪称奇迹。如今,这部小电影已经从单厅放映增加到多厅,从小厅上升到大厅,获得了“国产大片”的待遇。正所谓“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一石何以激起千层浪?而这部有史以来堪称奇迹的《石头》对于传统企业又有哪些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呢?

一、《石头》:小导演、小制作、照样出奇制胜

企业:大策划、大执行,未必如鱼得水

不出名的导演,成本只有300万的《石头》竟一举拿下两千万元的可观票房,成为国产电影一匹十足的“票房黑马”。在中国电影界,实属罕见。而很多大牌导演执导、拥有大牌明星阵容、前期制作超亿元的所谓大片,竟被贬为“口水片”。就像很多企业,自以为财大气粗,聘请名演员代言、花重金聘请大牌策划公司,结果落得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场。麦肯锡兵败实达、叶茂中败笔红金龙……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一部电影好比是一个企业,而导演好比是策划人。企业需要的是能够执行的策划,而不是看似华丽,华而不实的一堆废纸。对于企业而言,量体裁衣相当重要。否则,企业也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aihuau.com

个人认为,策划人作为企业的军师,眼睛不能只盯在企业的荷包袋上,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创作出具有高执行力的策划方案,创意出具有销售力的广告方案,让企业的每一分钱都能够花在刀刃上,用最小的投入获得企业最大的成功。

二、《石头》:无名角、无炒作、照样红红火火

企业:无品牌、缺资金、大大方方赚钱

没有大牌明星、制作成本仅仅300万元的《疯狂的石头》,营销的费用同样少得可怜,在造势方面,他们没有选择烧钱式的、狂轰滥炸的广告攻势,而是看重了口耳相传的口碑效应。不完全统计显示,有50%的观众走进电影院看《疯狂的石头》是因为亲友同事的推荐。 而《无极》、《英雄》、《十面埋伏》的高票房更多的是导演的“品牌效应”,而非电影的内容和质量的体现。 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成功的方式当然也就不只一种。这对企业同样是一种借鉴。

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讲,无品牌、缺资金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难道中小企业就真的没有出路了吗?当然不是。大有大的活法,小有小的生存之道。就像《石头》VS《无极》,《无极》赢了,《石头》照样也赢得风风光光。市场由谁说了算?不是什么大牌儿,而是消费者。谁赢得了消费者,谁就赢得了市场。虽然我们没有办法改变游戏规则,但并不代表无路可走。中小企业要走的是一条出奇营销之路。你可以赢在终端,赢在渠道,赢在策划。把自己准确定位、找出产品独特的USP、挖掘出产品的卖点、制定有吸引力的销售政策等等,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方式,大大方方的赚钱,你照样能够分得一杯羹。

 疯狂的石头演员表 《疯狂的石头》之营销杂谈

三、《石头》:先预热、后网络、传播节节出彩

   企业:低成本、建渠道、营销贵在创新

《石头》通过上海电影节上的宣传活动和影评人放映专场,先行在影评人和媒体中进行了预热。紧接着推出在五城市做的免费放映,最直接地创造了口碑,提高了影片人气。在照顾传统媒体的同时,“石头”更充分利用电影论坛、MSN及博客等形式进行宣传,这已经成为那些相对专业的影迷获取电影信息的重要途径。不完全统计显示, 30%的观众走进电影院看《疯狂的石头》是因为“石头”在网上的超级人气,网络在这里显示了最强势的威力。这就是网络时代的规则,只要你的“产品”够好,它就能成功。

在这个网络盛行的时代,网络的优势却并没有被企业充分的利用。应该说,网络是一种成本极低的传播渠道。而企业多半停留于传统媒体。对于企业来讲,建立属于自己的渠道网络至关重要,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而招商是能够快速解决企业渠道建设的最好方法。如何低成本的实现快速招商,是让很多中小企业头疼的大问题。首先,传统媒体,价格高不说,效果之差让很多企业望而却步;其次,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东奔西跑的参加各种行业展会也不过如此。顺势而生,各种专业的招商网的兴起给中小企业的招商带来了新的希望。百度——“百度一下”开创的“搜索引擎”时代,为企业的营销提供了方便;搜福——“今天你搜福了吗?”开创的“让大量代理商主动找上门”时代,则为中小企业的低成本成功招商提供了方便。

很多企业都在讲技术创新,这没错,但营销也得讲创新!否则好产品堆在库房卖不出去,企业也就只有关门的份儿了。也许,网络营销、网络招商已经不算是什么创新了,但这是一种趋势,企业要想更好的生存就必须顺应这种趋势。市场是无情的,墨守陈规只能是死路一条。

看了几遍《石头》,感慨颇深,想说的太多,却又不能逐一详解。以上所谈,但愿能够对企业有所启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83244.html

更多阅读

《金牌冰人》之令狐喜 金牌冰人粤语

《金牌冰人》之令狐喜发现自己有的时候反应真的很慢,《金牌冰人》放了这么久,现在才看完,花了两天时间,一口气看的停不下来初听到这部戏的时候,还以为不好看没什么看头,现在想来,真是大错特错了。喜欢看这部,当然最大的原因是盖鸣晖反串的令

温庭筠小说《干馔子》之神鬼怕恶人 温庭筠

温庭筠小说《干馔子》之神鬼怕恶人唐代贞元(85-805)年间,道政里十字街东边有一处宅院,奇异现象每天都可以看见,人住在那里必然遭到大的灾祸。大学生房次卿租借西院住,一个多月也没遭遇祸患。大家夸奖他说:“看来他的前程没有问题,可以顺利

引用 张元素·《医学启源》之用药备旨 医学启源 下载

慧敏 的 张元素·《医学启源》之用药备旨用 药 备 旨一、气味浓薄寒热阴阳升降之图(图暂缺)注云∶味为阴,味浓为纯阴,味薄为阴中之阳;气为阳,气浓为纯阳,气薄为阳中之阴。又曰∶味浓则泄,味薄则通;气浓则发热,气薄则发泄。又曰∶辛甘发散为阳,

读书笔记—《水浒传》之张都监血溅鸳鸯楼 张都监血溅鸳鸯楼

阅读时间:2012年11月24日阅读地点:家里阅读书目:《水浒传》之张都监血溅鸳鸯楼阅读感言: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的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张都监血溅鸳鸯楼,读了这个故事后,我知道了:武松因为“投错了宿”,让自己进了囚室,张都

声明:《疯狂的石头演员表 《疯狂的石头》之营销杂谈》为网友青丝染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