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简介100字 100所孔子学院和全民学英语运动



         中国是一个运动不断的国家。且不说解放以后的破“四旧”、“反右”、“文化大革命”等革命运动,一个接着一个,一浪高过一浪,声势浩大,热浪滔天,身处其中的中国人民生命不息,运动不止。单说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全民学英语运动,阵容之壮观,成绩之喜人,眼看就要与世界接轨了,确实形势一派大好。然而,一个令人心痛的事实也出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花也正日渐凋零。于是乎,一大批志士仁人不断地大声疾呼着:救救中国的传统文化!

    救星还似乎真的来了,这次的救星是我们可敬的政府。

    2004年7月,国家宣布将开展“汉语桥”工程,内容包括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和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等10个项目,其中“在海外建立100所孔子学院”这一内容,尤为引人注目。2004年11月,中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汉城举行挂牌仪式。随后,美国、瑞典、澳大利亚等国的孔子学院也挂牌成立。据悉,这些海外孔子学院基本是建在当地的繁华地段,并有外交部门出面协调,反映了政府的高度重视。2004年9月,纪念孔子诞辰的祭祀大典在孔子故里山东省曲阜市孔庙举行,与往年不同的是,此次祭孔活动首次由政府举办,公祭由曲阜市长主持,中央电视台面向全球直播。在这次庆典上传出消息,旨在增强中化民族凝聚力的文化工程,“中华文化标志城”将在孔子故里济宁市规划建设,首期工程可望在2009年竣工。这一投入将以亿计的工程最终得以进行,与中央的高度重视密不可分。胡锦涛书记于2004年3月下旬曾对此作出批示,强调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一件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事。今年5月29日,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正式宣布在人大组建国学院,引起广泛关注。人大孔子研究院长张立文表示,政府同意成立国学院,并且同意今年就可以招收本科生,这本身就是支持。(《报刊文摘》2005年6月17日)

    又是在海外建立100所孔子学院,又是政府主持祭孔大典,又是人大设立国学院,既有政府支持,还有高层领导关注,这几条消息确实让人欢欣鼓舞。看来,我们的传统文化不但要在国内重新倡导,而且还要走出国门,发扬光大于世界各国。然而,鄙人却有一种深深的忧虑,在时下的教育环境下,在全民学英语的背景下,传统文化的复兴之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还很坎坷而且曲折。

    中国学外语向来有跟风走的习惯。刚解放时,苏联是我们的“老大哥”,所以俄语成了必学的第一外语,直到“老大哥”与我们反目成仇后,学俄语的热风才告一段落;改革开放以后,美国以其超级大国的地位,早把英语撒播到了世界各地。在“加强文化交流”、“与世界接轨”等时髦口号的诱惑下,中国掀起了一场全民学英语的热潮。在学校里,国家强制你中学里要用六年时间学英语,英语是三大主科之一,是高考必考科目之一,学不好,你甭想上大学;大学里仍要学习2--4年的英语,并且只有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才能安全毕业。可是语文的命运呢?无论在中学还是大学里,只需要象征性地学一下就可以了,反正学多学少,水平也差不多,分数也差不多。就是你大学毕业了,想考研究生,英语也是硬通货之一,比如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即使你专业课成绩优异,如果英语成绩不达标,对不起,那也不能录取你,你一生的追求就到此为止吧!等到你踏入了社会,英语还是阴魂不散地跟着你,因为你要评职称、晋升职位呀,这些都需要考英语。总之,凡是希望通过教育取得更好生存地位的中国人,就必须努力地学好英语,只有用这块敲门砖,才有可能敲开美好生活的大门,否则,即使你才华横溢,幸运女神也不会垂青于你,你只有仰天长叹、黯然泪下的份了。

 孔子简介100字 100所孔子学院和全民学英语运动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申奥成功,英语热更是热遍了神州大地,一些教育界的有识之士也不甘落后,于是激进的改革措施就出台了。幼儿园、小学进行双语教学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全英语授课也粉墨登场了。早在2001年,广东高中就试行全英语授课,“用全英语进行非英语学科授课,不久将在广东省部分高中变为现实”,“这是为了使广东中小学英语教育整体水平明显提高而作出的决定”。(《考试报》2001年10月16日)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领头羊,在全民学英语运动中,它又走在了全国的前面,真是胆识非凡呀!然而,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胆识呀!不说其他学科,单说语文课堂上,怎么用英语教学呢?比如李白的《静夜思》,“窗前明月光”用英语翻译过来不过是:明亮的月亮照在窗台,透过玻璃又射在床头。这还有一点唐诗的优美意境吗?这哪里还有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点音韵美呀!这还是“诗仙”李白的大作吗?如果李白九泉有知的话,不气得吐血才怪呢!又比如,如果要解释成语“东施效颦,”翻译成英语就成了:东施去学习西施,九泉之下的东施听了,肯定乐不可支,当会含笑瞑目的。本来,汉语中的很多东西是不能用英语来传达理解的,却偏要用全英语进行教学,不要说传承中华5000年的文明了,只能将我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糟蹋得不伦不类,直至丧失殆尽。到时候,我们的学生不但缺乏民族认同感,还会千真万确的认为“中国的月亮不如外国的圆”,甚至“外国人放的屁都比中国人香”,后果就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

   我算明白了,什么叫“十年寒窗读书苦”,读的是那十几本的英语书,苦的是那没完没了的学英语。青春年华里的十年宝贵时光,都被浪费到学英语上了。这学习成果,除了极少数的人如英语教师、个别导游、翻译、进出口外贸工作人员等,大部分人一辈子都不说一句英语。这和“屠龙术”有什么分别呢?学得再好都是一辈子毫无用处的东西。我不明白,这样荒唐的事情,怎么竟能在时下的中国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去,而且还大有汹涌澎湃一发而不可收拾之势?这只能归于教育管理部门的定策之功和国人的坚韧之性格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十年的宝贵光阴既然被浪费了,那么荒疏了的只能是对传统文明的继承学习。于是,社会上到处漂浮着无根的人们:西方的现代文明学不来,中国固有的传统文明又走样了,精神成了荒漠,心灵干涸无比,焦虑、烦燥、空虚一起袭来,信用缺失,道德失衡成了时代的痼疾,于是,我们落后于日本,比不上韩国,中国的传统文明成了他们崛起的强大武器。对此,我们还能有什么话好说呢?我们只有进行沉痛的反思,赶快走出这学英语的误区才是上策。

    其实,面对英语的“入侵”,外国人全不像我们似的糊涂,聪明者大有人在。国外有些人把英语视为“杀手语言”,认为英语的“入侵”对本国语言和文化构成莫大的威胁,最终将使整个世界失去多样性而变得一片灰暗。法国是反对“语言入侵”和“文化入侵”的坚强斗士。法国一些学者及政界和文化界人士一直为法语的“异化”而深感不安,担心法国青年一代受美国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污染”而丢掉优秀的法兰西文化和传统。为保护自己的语言和文化,法国先后成立了“保卫和发展法语委员会”、“丰富法语词语委员会”和“法语评议会”等多个组织机构。前些年,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就曾批评俄代表在联合国会议上发言使用英语;最近,普京更是签署命令,禁止俄语中滥用英语单词,以保护俄语的纯洁性。在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由于历史的原因,英语曾经是学校教育的工作语言,但近年来也因遭国人反对而大力提倡国语,新加坡经济成为“四小龙”的功劳簿上少不了“英语”二字,而李光耀资政却曾有一个著名的反问句:能够用英语讲儒家伦理吗?最近,吴作栋总理又发出警告,新加坡华人如果只使用英语而不讲华语,新加坡社会的本质就会改变。龙应台曾经说过:“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而公民不依赖皇权或神权来坚固它的底座,因此,文化便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粘合剂。”

    而今,我们的政府也终于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了,相继推出了一些重视传统文化的重大措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可喜的历史进步。但这还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果断措施,从源头上制止全民学英语这股浊流对我们传统文化的挤兑和污染,使传统文化不光在海外发扬光大,更要在人民群众当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使它真正成为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生存发展的强大动力。尽管传统文化的复兴还“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还是要上下而求索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83641.html

更多阅读

飞行学院学院和训练基地 葫芦岛海军飞行学院

空军飞行学院和训练基地││ 空军航空大学(吉林长春):长春飞行学院、第二航空学院、第七飞行学院合并组建│ ├—**988部队基础基地:原空军长春飞行学院│ ├—**388部队飞训基地:原空军第七飞行学院│ ├—**388部队二航校:原空军第二航

《阿基拉和拼字比赛》:教你怎么学英语

《阿基拉和拼字比赛》:教你怎么学英语(Akeelah and the Bee)车厘子文、编译因为大学时学的是英语,工作也是直接以英语为职业的,所以总是冷不丁就有人问我英语该怎么学。说实话,每次我都语塞,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声明:《孔子简介100字 100所孔子学院和全民学英语运动》为网友流浪癖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