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 战斗力 《红色管理》--透过纪律监督提升组织战斗力



文章节选自作者出版作品《红色管理》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纪律是革命成功的保证

  

  在古今中外的军史中,纪律是取胜的最关键因素。今天,全世界现代化的部队都是用同样的方法向士兵灌输遵守纪律的思想。入伍的第一天士兵就开始学习站列队和齐步走,紧接着体能训练开始了,他们每天都要跑步,并按要求进行训练。

  纪律严明的军队能从容应对危险,在中国古代的《孙子兵法》也道出了六种克敌制胜的战机:当敌军士兵开小差之时;当敌军纪律涣散之时;当敌军部队被疲弱的士兵拖泥带水入困境之时;当敌军因叛乱而崩溃之时;当敌军组织混乱之时;当敌军改变行军路线之时。

aihuau.com

  所有这些问题都是纪律涣散导致的恶果,孙子说这些都是“将之过也”。

  自革命战争年代起,中国共产党就相当重视军队的纪律建设。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毛泽东等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为中国工农红军制订的纪律,其具体内容在不同时候和不同部

队略有出入。

   在红军初创时期,就已提出部队对待群众要说话和气,买卖

公平,不拉夫,不打人,不骂人。

   1928年春工农红军在井冈山的时候,规定了三项纪律: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第三,打土豪要归公。

   1928年夏提出了六项注意: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1929年以后,毛泽东又将三大纪律中的“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改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打土豪要归公”改为“筹款要归公”,后来又改为“一切缴获要归公”。对于六项注意,增加了“洗澡避女人”和“不搜俘虏腰包”两项内容,从而成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这些纪律,曾经是红军以及后来的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人民军队的建设,对于正确处理军队内部关系、团结人民群众和确立人民军队对待俘虏的正确政策,都起了伟大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用近乎苛刻的标准向士兵灌输遵守纪律的观念,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于纪律建设的认识,已上升到组织建设的一个很高的高度。

  1.纪律告诉每个人应该做什么和应该怎么做。

  有些工作需要这种监督,但是总体而言,组织需要的是那些有自觉性的人,不必对他的一举一动都进行严密的监督,所以纪律就要发挥作用了。

  纪律使组织的行为标准化。它囊括了行为的所有含义:行为本身的意义、有哪些任务、任务本身的含义,以及违反纪律会得到什么惩罚。纪律能使士兵有效地进行自我管理,按照标准执行命令、完成战斗任务,取得胜利。

  在进入北京城之前,毛泽东对革命胜利后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新问题新考验,毛泽东是有清醒认识和充分准备的。他说:我们这是在进京赶考,绝不做第二个李自成。

  他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敲响警钟:“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他提醒全党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

  他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些话语,语重心长、字字珠玑,成为共产党人防微杜渐、抵制腐化的座右铭之一。

  为了防止党内骄傲自满,脱离群众和突出个人的现象的发生,七届二中全会采取了以下防范措施:不给党的领导者祝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以党的领导者的名字作地名、街名和企业的名字;不要把中国同志与马恩列斯并列。这“六不规定”,为新中国的清新之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纪律保证了思想工作的有序进行。

  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针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军队中一度存在着的某些干部、战士组织纪律性差,官兵关系紧张的状况,把思想教育和执行严格的组织纪律结合起来,认为对于思想性质的问题,主要应该用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压服的方法去解决。同时,人们为了有效地进行生产、学习和有秩序的生活,又要有必要的纪律和制度,因为纪律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保证,“这同用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3.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1948年辽沈战役前夕,东北野战军政治部主任谭政召集参加攻打锦州城的各个纵队的政委、主任开战前政治工作会议。罗

荣桓参加了这个会议,会议是在一所庄稼院里召开的,院内栽种

许多苹果树。会上谭政传达了中央关于这一战役的战略方针,要求各个部队搞好协调工作,做到不争功,不争胜利品,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严格执行入城纪律。

  接着罗荣桓就纪律问题作了特别强调,他指着院内挂满了果的苹果树说:“现在正是苹果成熟的时候,锦州城里许多市民都栽种了苹果树。要教育广大指战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不吃一个苹果,无论是挂在树上的,收在家里的,还是掉在地上的,都不要吃,也不要用钱买。这一条纪律要坚决做到。”

  部队进驻锦州城后,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入城纪律守则》。有许多部队驻扎在苹果园,但不吃一个苹果。解放军守纪律很快传遍锦州城,获得广大市民的一片赞语,为全东北的放打下了群众基础。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这是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得出的经验总结,也是党一以贯之的指导方针。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在报告中特别强调了党的纪律,他说“鉴于张国焘严重地破坏纪律的行为,必须重申党的纪律……谁破坏了这些纪律,谁就破坏党的统一。”1941年中共中央做出《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再次提出:应该在党内更加强调全党的统一性、集中性和服从中央领导的重要性。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增强党性,严格遵守和自觉维护党的纪律。

  陈云也指出:“纪律是我们重要的武器,维护党的统一,不靠刀枪,要靠纪律。必须用纪律来约束党组织和党员的活动。”邓小平在1985年3月7日作的《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的报告中也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组织起来就有力量。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像一盘散沙,那我们的革命怎么能够成功?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

  纪律是一个团队生存和作战的保障,没有了纪律,这个团队就会像一盘散沙,各自为战,没有前进的方向。一个企业的使命说来也非常简单,就是把已经制定的计划变成现实,也就是执行。这时,纪律就是不可缺少的,纪律是保证执行力的先决条件。纪律,首先是服从,下级服从上级、部门服从企业。其次是落实,决定下来的事情和布置下来的工作必须有反应、有计划、有答复,必须给出一个结果来。

  4.纪律打造高度自律、具有勇气的领导人。

  具有荣誉感的领导者会高度自律,同时也激励其他人学习他们的榜样。具有荣誉感的领导者也可在他们的组织中灌输这样的价值观,增强组织纪律性,引领大家取得成功。与此相反,纪律涣散的人缺乏这种荣誉感,他们几乎不说别人一句好话,他们更不愿意为了帮助别人而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样的人对整个组织都是一种破坏力量。当形势变得严峻,组织很需要他们的时候,这些纪律涣散的、没有荣誉感的人就逃之夭夭了。

  很多企业的管理者都渴望具有诚实的品质,但在原则面前一再地让步使他们变得不那么诚实了,直到有一天他们无法明辨是非,做出了错误的决定,整个组织都苦于没有一个诚实的领导。而共产党的干部由于有着严明的组织纪律,因此能够明辨是非,不管面对多少诱惑,都会带着从未被玷污过的诚实自信地前进。

  战场提供了展示体能和勇气的机会,在企业中同样需要勇气,尤其需要有机会显示道德的勇气。人们需要勇气去坚持原则和信念,并做出正确的选择。纪律是勇气的精华所在。对企业来说,为了增强道德勇气而进行训练同样重要。那些忠诚于企业组织的人,也是乐于接受批评的,以此来证明自己的道德勇气。

  表现出这些品质的组织领导者和追求这些品质的成员一定是遵章守纪的人,他们是公司的巨大财富。遵守纪律的人工作态度很积极,这使管理人员很容易管理,而纪律涣散的员工会在上述关键领域出现问题,导致管理的无效率,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打败仗。

  在战场上获得胜利和在市场竞争中打败对手都要求人们能够自律,同时还要遵守组织的纪律。纪律严明的部队更有可能战胜纪律涣散的敌人。市场虽然与战场不同,但是你要在这种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你也应该仔细地审视一下你的企业组织,确定你的组织是否具有严明的纪律。因为严密的组织纪律,也是提升企业组织战斗力的重要保证!

  5.纪律体现组织的核心价值。

  1936年3月20日凌晨。驻坝海的红军要启程。当一位战士持火把去喂马时,不慎点着屋角稻草,即刻,火随风势延及茅屋,烧毁民房20多间。红军及时道歉,安抚灾民,还把马驮着的大洋,三五十不等,依据灾情轻重发放赔偿损失。红军走后,灾民很快盖起新房,搬入新居。此情此景,永世难忘,“天还很不明,火烧坝海营,红军要起身,赔了一驮银”。这首至今流传在当地的民谣,忠实地反映了这一感人的故事。

  遵义县新民镇汇民村青山寨村民组,有一座最引人注目的“红军坟”。1935年1月红军渡过乌江后有一支小部队来到了青山寨,其中的3名红军战士长眠于此。70余年来,这3位无名的红军烈士静静守候在青山寨村口,无言地见证着这个小山村的变迁。

  87岁的村民邓少华告诉记者,当年红军来到青山寨时自己已经16岁,来的红军人数并不多,只有几百人,在寨子里宿营一晚后,第二天就赶往附近的团溪去了。他自豪地说,当晚一些红军还住在自己的叔叔家,自己还给红军煮过饭。

  邓少华回忆说,红军不乱拿群众的东西,走到哪户人家无论怎么劝也不肯吃农民的东西。红军来后,立即在寨子里的祠堂开会,宣传革命政策,并打开地主的仓库,将粮食分给穷苦的农民。青山寨宿营的那晚,红军把地主家的仓库打开分粮后,将地主家的肥猪也拉来杀了和农民一起分吃。当得知有一头猪是佃户的

时,立即用两斗谷子赔偿了这家佃户。“红军确实是爱护穷苦人的队伍!”71年前的往事让邓少华感慨不已。

  一个组织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体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纪律观。不可想象,一个规定“为穷苦人闹革命”的组织,如果去抢夺普通百姓的财物,还会赢得天下之心。

  一个有着伟大愿景的组织,会建立一个高瞻远瞩的核心价值观。基于一个远大价值观的组织,会自觉地建设一个保证组织使命的纪律体系。

  经过纪律性和革命性熏陶出来的中国共产党的干部,体现出了不同于其它组织的一种优秀的品格。首先,共产党的干部是经过严格的政治审核的,他们作风上过硬,有着严明的纪律意识,现代企业缺少的正是这种德才兼备的干部。因此,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选拔和任用共产党的干部,并且大量节省了在这方面的培训费用,使用起来得心应手。

  在我国的国有企业中至今都设有各级党组织,这是不同于西方企业管理的地方,中国共产党的优秀组织在现代企业的建设中的确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一些西方的外企中也已开始“引进”这种做法。

  如果参观者来到摩托罗拉摆满奖杯奖状的“荣誉厅”,就会看到一块“先进党组织”的铜匾,这令很多人感到诧异。有人问:不是外资企业吗?怎么还允许党组织存在?党员活动受不受限制?外国老板怎样看中共党员?

  事实上,在摩托罗拉“党员公开、组织公开,活动公开”。这里的老板对党员活动给予方便,给予支持,给予经费,真正做到肯定个人的尊严。他们自己这样解释:“有这么多的党员,如果不发挥

他们的作用,就是资源的浪费!”

  事实上,许多企业家都是共产党员或军人出身:联想的柳传志、华为的任正非、万科的王石、广厦集团的孙广信、科龙的潘宁、杉杉集团的郑永刚、宅急送的陈平等等,可谓星光灿烂。据统计,截止2004年底,以营业额计,在中国排名前500位的企业中,具有军人背景的总裁、副总裁就有200人之多。

  共产党员和军人出身的管理者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在于共产党的干部都具备如下一些品质:忠诚、责任、尊重、荣誉感、无私奉献、诚实、勇气。而这些也都是现代企业的人才最需要具备的品质。

  共产党的干部都是矢志不渝地忠诚于共产党的事业和人民的事业的。

  一个值得信赖的忠诚的人,他会支持团队成员,会为他们的团队、组织和国家贡献力量,即使要牺牲自己的利益。

  如果一个人总是充满自豪感,保质保量地超额完成任务,从帮助他人之中获得快乐,不管一项工作看上去多么普通,他总是谦卑地认为它非常重要,那么他一定具有自律的优秀品质。他们理解领导者的意图,即便没有人监督,他们也会努力贯彻实施,他们明辨是非,而且能不顾个人得失,做出正确的选择。

 纪律 战斗力 《红色管理》--透过纪律监督提升组织战斗力
  共产党的干部都具有无私奉献的品质,无私奉献意味着把他人和国家的利益置于个人雄心之上。当管理者把他人的利益放在首位的时候就能凝成一支坚强的队伍,如果团队的每个成员都为他人无私奉献,组织就会变得更强大。

    

一切行动听指挥

  

  抗日战争时期,陈赓将军对要不要继续攻打关家垴犹豫起来了。他在电话中对彭德怀说:

  “此处地形对我不利,是否可以把冈崎大队放下山来,另选有利地形打他的伏击?”

  “不行!大批日军已从辽县、武乡出发,前来增援,一放走,就

打不着他了。”

  “这样打下去,代价太大了。”“拼光了也要把关家垴拿下!”

  “现在拼光了,以后怎么办?”

  “不能打硬仗的军队,以后也没有前途。”最后,陈庚只得服从命令,终于拿下了关家垴。

  曾做了几十年参谋总长,并三战三胜帮助威廉一世建立德意志帝国的毛奇,对军队统一指挥原则有极深刻的见地:

  (1)战争不能通过会议方式领导,必须有人说话作出决策;

  (2)参谋长以及指挥官的参谋仅仅是指挥官的顾问;

  (3)即使是蹩脚的计划,如果能彻底执行也比计划优秀但执行者犹疑不定要好得多;

  (4)必须在统一的作战原则下,鼓励指挥官发挥主动精神;

  (5)上级对下级的命令越少、越简单越好。

  在解放军“红一师”同样流传着这样一个红军长征时的故事:

  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到了四川大渡河。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情况下,如何能占领大渡河上惟一的铁索桥成为关键。

  在确定任务和作战时间后,毛泽东对林彪、彭德怀等众将领说:我们以聂荣臻同志的表为准,各部队天亮前必须到达指定位置。现在大家对表……

  对表既是解放军各级组织经常性的一种活动,也是解放军作战训练中必要的一个环节。在一个有效率的组织中,谁的表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明确以谁的表为准。这是组织能否具有效率的关键。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中,长期以来一贯强调一切行动听指挥,军人以服从为天职的理念。

  中国共产党很注重在军队中进行职业精神培训:军号就是命令,起床号响起,起床;熄灯号响起,就寝。这种“令行禁止”的号令,要求军人都要全体一致地不打折扣的执行。这种服从,就是不要问为什么,只需要集中精力考虑怎样去完成。

  所谓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一切行动听指挥造就的是一种令行禁止的行为习惯,这种行为习惯经过一再地强调,最终就会转化为全体一致的对命令的自觉遵守。在中国的企业员工中,最缺乏的就是这种职业化的精神。

  职业精神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精神。社会主义职业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为人民服务。

  从某种意义上讲,在现代的企业组织中,良好的职业精神对一个企业组织的贡献甚至大过优秀的能力。作为企业的各级负责人,也许你会经常被一些繁琐小事所困扰。譬如员工缺乏工作热情、缺乏主动性、只考虑个人利益而不顾公司全局利益、执行力差、推卸责任、私下议论而不进行沟通……

  经过调查你会发现,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不是因为企业没有科学严谨的管理机制。而真正的症结就是员工缺少一种职业精神。

  因此,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让员工焕发出职业精神,从而表现出良好的使命感、责任感、团队合作态度、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使他们的工作主动性大大提高,随之使得工作onmouseover=displayAd(1);onmouseout=hideAd(); onclick=linkClick(1);>绩效产生巨大改观。

  我们都到过麦当劳,每家麦当劳店里都有那么一两个不断擦拭着门玻璃和地板的工作人员。有人也许会问:这么干净还用得着打扫吗?如果你去问她,她一定会坚决地告诉你:这是我的职责,我要让它们更干净!

  也许这个清洁工的个人能力不算很强,打扫清洁的技术比不上别人。但是她所表现出来的职业精神会使每个人都相信:无论何时何地,即使没有人监督,她也会尽到她的职责,把清洁做到符合标准。

  一切行动听指挥还体现为军队的内部团结,这种内部团结一靠觉悟,大家在一个共同目标下,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全军步调一致;二靠制度,军队内部都有铁的纪律。由于顾及个人、小团体、局部利益而不执行命令将受到严厉制裁,所以,官兵都向一个标准高度看齐,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些企业完全可以借鉴共产党的治军方法,制定一套系统化的流程和制度,从规范员工的行为着手,逐渐改变员工的习惯,进而形成员工良好的职业意识,并最终转化为一种职业精神,真正使员工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84026.html

更多阅读

透过灵魂的微笑 《红色管理》--透过灵魂工程活化组织战斗力

文章节选自作者出版作品《红色管理》思想政治宣传:治人先治心    在几次大的国共对决中,国民党军队均以失败而告终,而在北伐战争时期,国共联手作战,一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其中的差别到底在哪里?经过考察就会发现,正是因为共产党在国民

纪律 战斗力 《红色管理》--透过纪律监督提升组织战斗力

文章节选自作者出版作品《红色管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纪律是革命成功的保证    在古今中外的军史中,纪律是取胜的最关键因素。今天,全世界现代化的部队都是用同样的方法向士兵灌输遵守纪律的思想。入伍的第一天士兵就开始

《红色管理》第47节:组织是实现路线的保证(18)

系列专题:《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红色管理》在企业处于顺境,发展迅猛时,要保持清醒,对顺利的主观条件冷静分析,发现其中的危险因素。切莫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更不能被虚假的繁荣迷惑了双眼。须知,市场是一个怪物,顺起来可使你一蹴而就顶峰,

《红色管理》第46节:组织是实现路线的保证(17)

系列专题:《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红色管理》在新世纪之初,中国共产党再次提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并把其提到“生死存亡”的高度。这对于按照“三个代表”要求,胜利地完成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完成新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实现中华

声明:《纪律 战斗力 《红色管理》--透过纪律监督提升组织战斗力》为网友屌丝屌炸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