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 加强合作,促进中西部产业集群建设



(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300191)(北京物资学院,北京,101149)

一、产业集群及其国内产业集群整体概况

(一)产业集群是可扩展的跨越式发展模式

    产业集群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和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中小企业不是靠单打独斗去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而是组成特色产业集群,以集群的力量与大公司、大企业论短长。在国外,因为有了硅谷和128公路这样的高科技信息产业集群,美国才能引领全球信息产业的发展;在美国,有名的聚集还有华尔街的金融业、好莱坞的娱乐业、加利福尼亚州的葡萄酒产业、华盛顿的炼铝业等等;意大利的家具、毛纺、陶瓷等产业集群创造闻名世界的“第三意大利现象”;日本东京都的制造业产业集群成为日本“机械工业的共同根基”。近些年来,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集群也在不断涌现,如亚洲的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都有大量的产业集群,被誉为“亚洲硅谷”的印度班加罗尔是利用产业集群发展软件业,迅速获得了全球性强大产业竞争优势的典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大量的产业集群,并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正在不断的涌现,它们导致了世界经济版图的“马赛克”格局不断变化。我国的产业集群诞生于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初,几乎是与开发区同时发展起来的。20多年来,我国的产业集群已经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沿海、沿江地区初具规模,成千上万中小企业迅速崛起和不同类别产业集群的形成,促进了沿海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吸引了大量外资向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浙闽沿海经济区和胶东半岛集聚。比如:台湾新竹的计算机产业集群成为“台湾出口创汇的主力军”。广东省以珠江东岸的深圳、东莞、惠州及广州为主体,形成了著名的电子信息产业走廊,经济规模近4000亿元,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区;珠三角404个建制镇中,有四分之一的镇形成了特色产业集群。目前浙江总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产业集群有148个,绍兴的轻纺、海宁的皮革、嵊州的领带、永康的五金、温州的皮鞋、乐清的低压电器、桐庐的制笔、诸暨的袜业等,星罗棋布的产业群成为浙江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的生产基地。一个个的产业集群,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国内外实践证明,产业集群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在当前被不少专家认定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因为,产业集群有助于形成外部规模经济、降低交易成本、促进知识和经济的创新与扩展,有效地结合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的优势,产生集群效应,即在产业集群区域内,形成高度的既竞争又合作的产业氛围,使分工更专业、更精细,使成本降得更低、技术创新节奏更快,同时,解决分工专业化与交易便利性之间的矛盾,形成高效率的生产组织方式,有效地提升区域内产业的竞争力。可见,“集群化”带来“跨越式”,产业集群不仅是一种强竞争力的经济组织,也是一种可扩展的跨越式发展模式。集群经济发达的地区,大多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它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产业集群形成的竞争优势提升了整个区域的竞争力,为实现城市经济的高起点、跨越式发展增加了新的动力。从世界范围看,集群化已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是产业呈现区域集聚发展的态势,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产业大多是集群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产业集群化发展已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潮流,产业集群构成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

    产业集群的空间集聚优势可以从三个不同角度加以分析:首先从纯经济学角度,主要着力于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认为不同企业分享公共基础设施并伴随垂直一体化与水平一体化利润,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形成产业集群价格竞争的基础;其次从社会学角度,主要从降低交易费用角度,认为建立在共同产业文化背景下的人与人之间信任基础上的经济网络关系,可以维持老顾客,吸引新顾客和生产者前来;第三从技术经济学角度,研究集群如何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和扩散,实现产业和产品创新等。在世界经济地图上产业集群区域都显现出异乎寻常的竞争力,其竞争优势来源于生产成本、基于质量基础的产品差异化、区域营销以及市场竞争优势等方面。产业集群是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对于该国或该地区资源禀赋结构(比较优势)和市场环境的反映和调整能力。同一产业相关的企业群居在一起,相互竞争和协作,对提高产业的竞争力有很强的促进作用。现代组织理论认为,产业集群是创新因素的集群和竞争能力的放大。产业集群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表现在:(1)产业集群提高了产业整体的竞争能力。(2)产业集群加强了集群内企业间的有效合作。(3)产业集群增加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促进企业成长。(4)产业集群发挥了资源共享效应,有利于形成“区位品牌”。产业集群的优势,决定了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以产业集群来提高产业竞争力就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事实上,产业集群发展已经成为带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力量,且呈方兴未艾之势。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龙脉,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和发动机。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有意识地使用产业集群战略发展区域经济,或许能形成中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新思维,可以作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条捷径,是一条中西部和谐崛起的希望之路。中西部地区欲求经济快速发展、迅速实现中西部崛起和发展,当务之急是要科学和灵活地运用产业集群理论,加快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因此,两岸寻求全方位合作也必然将产业集群的建立与发展作为我们合作的一个重点。

(二)国内产业集群整体发展概况

1、国内产业集群的分布状况。

(1)地域分布。从目前国内产业集群的地域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的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地区。尤其是浙江和广东两省,产业集群分布最为密集,发展速度和水平也要高于其它地区的同类集群。但是,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只有零星的产业集群存在,且发展的规模和水平普遍较东部地区落后。如江西景德镇的陶瓷业,四川成都市武侯区簇桥乡的皮鞋和家具等,四川德阳的装备机械产业区,六盘水——攀枝花的煤炭——冶金工业基地,重庆摩托车制造业,关中地区的煤炭化工基地,克拉玛依——乌鲁木齐的石油化工基地,、云南呈贡县斗南镇的斗南村花卉产业等。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沿海地区已经非常重视产业集群发展,而中西部地区很多地方政府对产业集群认识不够。

(2)产业分布。在产业分布上,我国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皮毛羽毛制品、塑料制品、摩托车、电气机械及器材、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等领域。按照国民经济三大产业的分类来看,国内产业集群集中分布在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按照轻重工业的分类来看,大多数产业集群集中在轻工业,众多产业集群生产出的产品以居民消费品为主;重工业当中只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相对明显,在其它大中型机械设备制造业和能源行业中,产业集群则较少。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则主要集中在几个高科技园区,规模数量十分有限。

2、国内产业集群的主要特点。

(1)以市场力为主要驱动力。从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历史来看,我国产业集群是在改革开放初在广东、浙江与北京同期出现的,且三种形成方式与结果各不相同。其中,广东珠三角的产业集群是由外商直接投资驱动下的外向型加工业集群,浙江温州一带是依靠当地企业家精神和工商业传统发展起来的特色品内生型产业集群,而北京中关村则是依托密集的国家高科技资源形成的高科技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都是市场力量驱动下自发形成的,当地政府只是在产业集群的雏形出现以后才加以引导。

(2)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的形成,一般都有一个或几个主导企业(leading firm)。通过该主导企业的衍生、裂变、创新与被模仿,而逐步形成产业集群。我国的绝大多数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中都能找到这样一个龙头企业。比如,青岛家电产业集群以海尔集团为主导,长春汽车产业集群以一汽集团为核心,重庆摩托车产业集群以嘉陵摩托集团为核心。

(3)产业集群的最终产品主要是居民消费品。在我国的产业集群中,最终产品是工业用品的只有伦教木工机、大沥铝型材、台州汽配件与常山轴承等少数产业集群而绝大多数产业集群的最终产品是居民消费品,其中,与居民生活紧密相关的纺织业集群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4)非公有制中小企业为主。广东和浙江等地产业集群形成之初的企业投资,基本上来源于外资与本地私人资金,决定了这些集群内的企业基本上都是由非公有制企业构成的。作为浙江产业集群的发源地温州市,原本就没几家国有企业,产业集群内的国有企业更是不到千分之一。我国产业集群中除少量大型企业外,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甚至一定数量的为个体私营企业。

(5)地方政府发挥重要作用。我国产业集群在形成之初,基本上都是企业的自发行为,但凡是产业集群发达的地方,后面都有地方政府的积极贡献。实际上,政府引导作用对于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同样重要,比如苏南。苏南的经验对于私人部门经济不活跃,需要实施赶超战略的中西部地区来说,尤其具有借鉴意义。

(三)产业集群成为中西部产业优化升级的驱动力

    随着沿海地区生产成本的上升,以及中西部政策优势的显现,外商投资自沿海“北上”、“西进”的趋势逐步加快。同时沿海地区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一些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正逐步向中西部劳动力和资源的原产地转移。这种“渐进式”的产业战略转移为中西部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机会。当然,对于中西部的发展而言,不管是东部地区的规模有限的产业转移,还是国家对于西部的政策倾斜,都是外部力量。中西部地区产业的发展不能只是东部的淘汰的转移产业,也不仅仅发挥中西部劳动力资源低廉的优势,从提高产业竞争力的角度出发,中西部产业竞争力的出路不完全在于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而应当形成更多的专业化产业地区,并加快使现在的一些较为低级的产业集群过渡到组织化程度高创新性的产业集群。中西部地区只有注重挖掘自己内在的潜在力量,培育地方特色产业群,形成特色产业的竞争优势,也即只有在“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中运用产业集群的战略,形成能够与东部地区乃至国际较量的竞争力,才能够使中西部的发展走上持续快速增长的轨道。对于中西部总体来讲,在相当长时期内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的一个必然选择。中西部地区要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只有创造条件,使之具备相应的产业集群形成的条件,才能在当地逐渐形成集群,才能对本集群之外的企业,尤其是东部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形成足够的吸引力,从而使集群进一步成长、成熟,形成产业集群———吸引东部企业产业转移加入集群———集群成长———集群衍生繁殖———形成更多新的产业集群。这样一个良性循环,应当是中西部地区发展产业集群战略过程中一个必经的步骤。因此,中西部地方政府在运用产业集群发展地方经济时,如何创建或引导扶助产业集群的发展乃是重中之重。打造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成为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及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总体的发展状况是数量少,只有零星的产业集群存在,且发展的规模和水平也普遍较东部地区落后。但是,尽管如此,中西部地区发展产业集群的脚步却在加快,在中西部的主要城市如长沙、武汉、郑州、西安、成都、重庆等城市和地区,产业集群在其经济地图上已逐渐由点状发展成带状,产业集群在中西部地区经济中的影响也日益明显。

(一)汽车产业集群

    纵观国际汽车工业,绝大多数都是通过产业集群的方式得以发展,如日本丰田城,美国底特律汽车城。中国的汽车工业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在整个大陆形成了三个汽车产业集群。环渤海汽车产业群,由吉林、辽宁、黑龙江、京、津、冀、鲁两市五省的汽车工业集团和企业组成的;南方或者珠三角汽车产业集群,依托广州,由广东、贵州、福建和海南汽车产业组成。还有一个汽车产业集群就是沿长江产业集群,由西部的重庆、中部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东部的江苏、上海两市五省的汽车产业、汽车工业组成。足见中西部地区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就湖北而言,是中国三大汽车集团之一——东风汽车公司所在地。如今,湖北省以东风汽车公司为主体,以军工、地方企业为依托,从十堰、襄樊到武汉,从宜昌、荆州到黄石的两条汽车工业长廊已具规模;初步形成了“重、中、轻、轿、微、专、农”的生产格局。汽车工业对湖北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42.4%,成为了湖北省的第一支柱产业。而重庆是中国最大的微车生产企业——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在地。同时,重庆市还拥有商用车生产企业重庆庆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由原四川汽车制造厂为主体改制组建的重庆重型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汽车工业是重庆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在整个中国汽车工业的版图中,湖北和重庆的地位举足轻重,两个地区的汽车总产量仅次于东北三省及北京、天津地区五地的产量之和,高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和江苏的汽车总产量。以这两大汽车制造集团为龙头的汽车产业集群正在带动着一大批零部件企业和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以湖北和重庆为龙头的汽车产业群,可以说适逢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部崛起的大好时机,中西部汽车工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空间。安徽围绕奇瑞、江汽、星马等骨干企业,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商用车、乘用车、改造车三大产品系列,依托汽车工业产业链优势,改造、整合、提升、发展安徽的传统机械电子工业,使之形成了汽车产业的零部件配套工业体系。此外,成都一汽、四川丰田、广西柳州等西部地区汽车产业也有重要发展。

(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由于具备丰富的人力资源、低廉的成本和巨大的市场需求,成为新一轮国际电子信息产业梯次转移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带动了我国电子元器件、电子配件、计算机、通信和网络设备等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迅速发展。目前,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以及中西部地区四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都根据自身优势,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珠江三角洲形成了计算机、通信产品、家电、软件等产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形成了集成电路、计算机、软件等产业基地;环渤海地区形成了软件、移动通信、家电等产业基地;中西部地区形成了光电子、软件、军工电子等产业基地。近年来,中部湖北省武汉光谷以光电信息产业形成产业集群。以四川、陕西为主的西部地区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近年,西部地区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增速明显加快。2000-2003年间西部地区制造业和软件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速达13.5%。四川和陕西虽然地处西部,但是,相关科研和院校集中,四川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和陕西的西安交通大学在电子信息领域独树一帜,相关产业在这里集中不足为奇。古都西安是中国第一块集成电路的诞生地,世界最大的半导体设备供应商——美国应用材料公司的全球开发中心就设在那里。四川和陕西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较好,关联企业集中、生产规模大、配套能力强。成都、绵阳、西安、咸阳、重庆、贵阳等中心城市在彩电、彩管、偏转线圈、半导体分立器件、通信导航设备、军工电子等领域的特色优势日趋明显;软件产业成为西部信息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西安、成都两个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建设进展顺利;摩托罗拉、英特尔、爱立信、微软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西部。全球最大芯片代工厂台资企业台积电也看好西安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频频到西安举办技术论坛,向潜在合作伙伴推广他们新的代工概念。

(三)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

    畜产品加工业主要包括肉类加工工业、乳加工工业、蛋类工业和皮革毛绒工业。中西部在历史上就是畜产品的主要产地。利用畜产品资源优势,中西部在各类加工工业中都表现突出。如内蒙古的乳制品加工业已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集群化趋势明显,在国内乳业蒙牛、伊利、光明三分天下的形势下,内蒙就占有两席。皮革毛绒制品业集群在中西部地区主要分布在中部的河北、河南,西部的内蒙、宁夏、四川。内蒙羊绒产量占全国羊绒产量的四成以上,居全国之首,并占到世界羊绒总产量的1/3,拥有鄂尔多斯集团、鹿王集团、维信集团、盘古集团、赤峰羊绒集团等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大型羊绒加工企业8家。依托资源优势,内蒙古正逐步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毛纺织产业基地。此外,河北清河是国内另一个羊绒产业基地,羊绒产业在当地财政收入中超过80%,其初加工环节(梳绒)占国内市场生产能力的70%,在产量上,占全国的66%,占国际市场份额40%。从英国道森公司传出来的“世界羊绒看中国,中国羊绒看清河”已经成为业界的名言。从皮革业来看,以四川成都武侯为例,整个武侯区鞋业相关配套企业达到3000多家,形成了西部地区最大鞋产业集散地,制鞋及配套产业年产值100多亿元。2006年初,武侯区正式获得“中国女鞋之都”的称号,美国鞋业经销与零售商协会也与成都签署了合作协议,武侯正逐渐成为“中国西部鞋都”。

(四)农业产业集群。我国许多省份和地区或出于自身成长壮大需要或政府鼓励引导,正在形成和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农业产业集群极大的带动了周围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培育了地区龙头企业,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各地的地理位置不同,资源禀赋同,人文环境不同,形成了各具特点的农业产业集群。广东东安的农林牧渔产业集群,以形成的优势农产品规模集聚区有淡海水产品、畜禽产品、林果蔬产品、特经产品和粮棉油产品五大板块,生产的优势农产品主要种类有18种,其中1/3的品类与国家对农业区划要求主攻产品目标相衔接,2/3已融入国际产业链,集聚区内注册的品牌有45项。广东的竹器编织产业集群,以信宜市怀乡、东镇、白石等镇为主体,以信宜市万事实业有限公司和信昌林产工贸公司为龙头,已基本形成产、加、销、出口一条龙的竹器编织产业集群。山东省寿光市蔬菜产业集群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吸聚和衍生了众多的相关组织和机构,形成了地域性的龙头带动企业,具有广阔的蔬菜发展前景,并成为名副其实的“蔬菜之乡”。陕西杨凌农业高科技示范区。示范区充分发挥杨凌的农科教整体优势,经过6年多的发展,从开始的17家企业发展到现在的680多家,初步形成了包含生物工程、环保农资和绿色食(药)品三大特色产业。陕西渭北苹果特色产业集群。陕西建立了各种苹果加工企业,诸如西安海升果汁有限公司、西安秦美食品有限公司、西安丰园科技有限公司等,通对初级产品的苹果进行深加工,实现了苹果产供、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广西贵县糖业产业集群。广西贵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由广西贵港甘蔗化工厂独家发起定向募集改组创立。其前身是建成于1956年的广西贵县糖厂,1994年完成股份制改造,组建成定向募集的广西贵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贵糖拥有日榨万吨的制造厂,大型的造纸厂和酒精厂、轻质碳酸钙厂。这些企业为蔗糖和衍生品的深加工及相关原料、技术的支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同时,在贵糖周围又有一批为之服务的运输、仓储等企业,这些企业都促成了糖业集群的发展和运行。宁夏马铃薯产业集群。宁夏是国内主要的马铃薯淀粉生产基地,已建成以北方淀粉集团、四波淀粉公司、六盘山淀粉公司为龙头的加工企业20多家,形成年加工淀粉系列产品能力1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3。

(五)中药材加工产业集群。2004年6月17日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现代中药产业基地——中新药业现代中药产业园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落成。2005年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天津市建设“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天津)基地”,标志着天津市中药产业创新链已经形成。通过创新产业链的建设,天津市已形成了中新药业集团、天士力集团等龙头企业,同仁堂、乐仁堂等众多的老字号也都焕发出新的活力,一个大的中药产业聚集体在天津市逐步形成。河北安国中药产业集群。作为古老的药材集散地,安国中药产业以流通为基础,在药材种植、饮片加工、中药制药业等方面不断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关联度较高的药业产业集群。并涌现出了以药都集团为龙头的安药集团、天下康药业、祁农中药材、新隆中药材、美威中药材、祁新颗粒饮片、光明饮片等一批规模较大的骨干企业。在中西部地区,安徽亳(bo)州市现代中药加工产业集群。亳州是历史上四大药都之一,近年来,亳州依托中药资源优势,加快药业经济发展,已形成中药材种植、中西药营销、中药饮片及中成药生产、中药研发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现今亳州的中药产业在种植、加工和贸易等方面优势凸现,中药农业和中药贸易规模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湖南邵东县中药材加工产业集群。邵东廉桥有“南国药都”之称。廉桥药市有几百年历史,1995年经国家有关部门验收授牌,是全国八大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市场内现有经营户1000多家,年成交额12亿元,产品远销东南亚及日、韩、美、加、澳20多个国家和地区。药市的兴起不仅带动了周围16个乡镇的农民大规模种植、加工、销售中药材,全县27个乡镇(场)都有农民从事中药材生产、加工、销售。全县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实现产值近20亿元,中药材已成了邵东的支柱产业。2004年邵东县引进了战略投资合作伙伴香港华轩集团。华轩集团斥资4亿元人民币在廉桥建设药都科技产业园,园区建成后将直接带动药市周围16个乡镇及本县其他乡镇扩种药材30万亩,惠及周边县、市20万亩中药材的发展,将使50万药农脱贫致富。目前,邵东县形成廉桥药都产业园依托,以廉桥镇、流泽镇和斫曹乡为中心,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中药材生产加工销售科研一条龙、面向全国的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江西樟树中药材专业市场。樟树药市是江西省惟一的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在培育壮大药业的过程中,樟树市因地制宜,大力实施药业产业集群战略,通过加大引导和投入力度,聚合各种生产要素,完善并延伸药业产业链条,形成了“种药富民—制药升值—以药兴市”的发展模式。另外,还有,广西玉林市中药材市场、河南禹州市中药材专业市场、四川成都荷花池中药材市场、重庆中药材市场等,以中药材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和市场竟争力为核心,有望逐渐发展成为为地方经济起飞服务的现代中药加工产业集群。

(六)旅游业产业集群。旅游业产业集群处于初级自发阶段,在旅游发达地区如东部沿海地区呈现出了自发集群状况,但仅限于直接为旅游服务的产业层面。如集群层次浅,规模小,集群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待进一步拓展。旅游业是中西部的资源优势产业,环境负荷小、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市场需求强劲,更是典型的双赢产业。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集中了大陆绝大多数的旅游资源,与东部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建城3000多年、建都1000多年的13朝古都西安,巴蜀天府之国的四川,美丽、自然、神秘的西藏,丝绸之路的甘肃、新疆等等,各省区市的历史和自然景区蜚声海内外。西部地区旅游业起步较晚,目前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产业规模小;省际区际间旅游业发展的差异大,陕西、云南较发达(云南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举世闻名的西双版纳、石林、丽江古城等风景名胜,分别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生物圈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围绕旅游业,云南建立了产业集群),在区内所占份额较大。四川、重庆旅游资源开发较早,现已有相当的规模。新疆、甘肃近年来发展较快,初步具有一定的规模。贵州、西藏、青海、宁夏尚属旅游小省、弱省,特别是青海、宁夏还未形成气候。在国家经贸委发布的《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2004年修订)》中,中西部的18个省区市中都将“旅游景区(点)及其配套设施的开发、建设和经营”列为国家鼓励外商投资的优势产业,说明旅游产业是国家中西部开发的重点产业。国家的重点扶持和广大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的待开发状态,为外来投资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台商大陆投资格局变化及其集群特性

    进入21世纪,台商投资的产业集群化成为一大特征。所谓产业“集群化”,是指大量相互关联的企业因生产过程社会分工细化,或因利用共同资源扩大生产能力,或因企业连锁发展的需要在地缘上的“集聚”。增产扩资是产业“集聚”的一种重要形式,因此,近年台商配套投资逐渐增多,并成为台商投资大陆的一大趋势。台资大举“西进北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受产业集群效应的引导,这除了台商自身产业配套的需求外,大陆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及集聚态势也是影响台资投向的重要因素。

(一)台商大陆投资格局的变化

1、投资领域逐渐多元化,产业层次不断提高。纵观20多年来台商投资的发展变化,台商对大陆投资逐渐多元化,投资产业层次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台商投资大陆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试探性扩张时期(1987年以前)、20世纪90年代的第一次高潮时期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第二次高潮时期三个阶段。在不同时期,台商投资的产业选择都存在较大的区别,经历了由最初的以纺织为代表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到20世纪90年代的以石化、重化工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再到最近几年以电子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变化过程。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台商投资热潮,特别是对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还将持续,不过,投资的产业也将由制造业逐渐向新兴服务业,具体包括金融、流通、通讯、医保、人才培训、文化创意、环境设计、资讯、研发、环保、工种顾问等利用知识而产生高附加值的领域。据了解,目前台商以三安电子为代表的光电产业分别在厦门、深圳和杭州三地投资初步形成了产业链;服务业方面,台商在厦门的航运、物流方面势头不错;金融、保险等台商投资主要分布在深圳、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目前,台商在上海、北京等地开始积极布局文化艺术产业、广告业、建筑设计业等知识经济产业。台湾金鼎科技、翰宇博得、东捷资讯等知识型服务业已陆续抢滩无锡。台湾金融、医药、房产界代表团也纷纷到无锡投石问路,箭头直指无锡发展集群化服务业价值链。

2、投资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台商进入大陆初期以中小企业为主。随着台商对大陆投资的不断深入,来大陆投资的台资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有实力的台湾上市上柜企业在大陆投资比例持续上升。依台湾统计,到2004年上半年,在大陆投资的台湾上市公司达462家,占上市公司总数638家的72.4%;在大陆投资的上柜公司达274家,占上柜公司总数467家的58.7%,充分显示大企业逐渐成为台商投资的主导企业。相应的,台商投资规模得以扩大,超过上千万美元的投资项目成为普遍趋势。目前实际投资规模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台商投资项目达1000多项,投资规模在1亿美元以上的超过 50项。台商从中小企业到集团企业,从民间资本到公营资本,都纷纷涉足大陆,尤其是经常出现以同业公会为主的组团访问,以及以大台商为主体的大规模集团化、组合性投资。在台湾排名前100大企业中,约有70%来过大陆进行工商考察和经贸洽谈,并有一半以上在大陆投资设厂。现在为了到大陆市场“卡位”,增强在大陆市场的竞争能力,许多台湾大型企业加快了投资大陆的步伐。而且在高科技龙头企业“群聚效应”的影响下,台商投资大陆已出现“龙头”带“配套”,“配套”引“龙头”的发展势头。台湾一项年度调查显示,1000家台商企业在大陆2005年的营业额,逼近万亿元人民币;年增长超过3倍;整体营业额相当于台湾同年GDP的35%。这凸显台商在大陆的实力持续增强,政治因素难抵两岸经贸急速整合的趋势和走向。

3、投资区域从以往的沿海城市的“点”到“线”拓展到“面”。从台商投资的区位选择来看,随着大陆区域经济发展与开发重心的转移,台商对大陆投资区域格局也正在发生重要变化。台商大陆投资地域具有“由南向北,由东向西”扩展的趋势。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台资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一带,尤其是广东东莞,几乎占了一半。90年代中后期,台资投资重心转向以上海为中心,苏南、浙北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包括苏州、无锡、杭州、常州、宁波等地,据称目前在上海就有30万台商。近两三年中,台商在向长三角纵深推进的同时,进一步向环渤海经济圈北移扩展和向中西部地区延伸,台湾产业也逐步向中西部地区渗透,将形成点、线、面交织的全方位的投资格局。

从总的趋势来看,台商对珠三角地区投资趋缓,对长三角地区的投资热潮将不会继续高涨,环渤海经济圈地区将是后起之秀,而对中西部地区的青睐正在逐步加强。海峡两岸产业界分工合作、共同打造全球竞争力的图景隐然成形。

4、经营模式发生变化。台商大陆投资初期,投资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多采取“台湾接单、大陆加工生产、产品外销”的“两头在外”的经营模式,平均外销比率达85%;并且投资方式以合资或合作经营为主。随着台资大企业逐渐成为大陆投资的主导,台商独资企业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同时,随着大陆成为世界最大、增长最快、最具潜力的新兴市场,台资企业的经营模式也逐渐地由主要外销变为主要在大陆内销。过去台商主要看中大陆劳动力价格的优势,把大陆当成加工地,产品“两头在外”,即原材料在外,市场也在外。现在,台商已经把大陆作为重要采购基地。有一个统计,目前台资企业60%的原材料是本地采购。“台湾接单、大陆生产、香港出口” 和“台湾接单、大陆生产、台湾出口”的传统营运模式逐步为“大陆接单、大陆生产和大陆出口”的新模式取代。台商在大陆投资正日益从“两头在外”转向“落地生根”。大陆台资企业本地化趋势日益明显。

5、投资注重企业联盟,提高整合优势。台商投资组织联盟化趋势呈现多种形式:其一,台资企业自身联合行动。如上、中、下游产业联合开发大陆市场或是以核心企业带动周边卫星企业联合投资。其二,台资企业与外企策略联盟。出于降低成本、抢占大陆市场的共同目的,国际知名大公司与台商加强策略联盟的趋势明显。

(二)台商大陆投资的集群特性

随着台商在大陆的发展,其投资行动、行业分布和地域分布的集中性日趋明显。台商大陆投资的集群特征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投资行动的集中性。台商的投资经营活动已从过去个体分散行动,发展到数家产业关联的台商群体联合行动,往往是上、中、下游相关配套或连锁的项目共同投资,或由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批相关企业前来投资,形成“卫星”体系。台商的联合投资行动,推动了台商企业朝生产一体化、产品系列化、行业配套化的方向发展。

2、地域分布的集中性。台商在大陆投资的地域性聚集现象非常突出,主要集中于两大三角洲地区,以利用“群聚效应”形成产业供应链和资源共享。仅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几个地、市(县)就聚集了约70%的台商投资,这一现象主要与台湾企业“蚂蚁雄兵”的结构特点和企业文化有关,当然也与两个三角洲地区的区位优势及制度供给优势有关。根据台湾“经济部投资审议委员会”的调查显示,自1991年至2003年8月,台商在江苏、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合计投资金额占对大陆投资总额的91%。以台商投资的新热点江苏省为例,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和南通六市的台资项目数约占江苏省的80%,协议台资金额约占全省的94%。其中又以苏州为甚,苏州一地的台资项目数占全省三分之一,协议台资金额、实际利用金额均占全省一半以上。

3、产业分布的集中性。台商投资的产业结构,至今虽三大产业皆有,但却以第二产业为主,其中又以制造业为最多。尤其是近年来,台商投资产业格局逐步向电子高科技产业、基础产业与服务业集中。2004年,台商投资产业居前五位分别为电子电器制造、基本金属制造、非金属制造、化学品制造与塑胶制品制造等,合计占投资总额的72%,投资的产业集中度再次反弹升高,主要与台商在高科技产业的投资增加有关。以IT产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仍是台商在大陆投资的重心,笔记本电脑、手机、半导体、家电、光电等IT产业继续加大在大陆的投资。台商对大陆基础产业领域的投资出现大发展,大陆宏观调控政策并未影响台商对大陆水泥与钢铁等严控产业的投资计划,继续加大这方面的投资,多项重要投资项目获得批准。台商还看好大陆电力紧缺的商机,加快在大陆的电力投资,而且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热潮。另外,由于大陆在第三产业领域的市场开放加快,台商对商业、物流、教育、医疗等第三产业投资增多,但投资规模相对较小。而且,台商大陆投资的产业集聚效应非常明显。某一产业的少数企业试探性投资成功,随后就会有同行业的大量企业跟进;一个大企业的进驻通常带动其相关配套企业也纷纷跟进,形成紧密结合的企业群落,并呈现出规模化、集约化、基地化的发展趋势。如,以东莞为中心的地区是台资在大陆最成熟的产业集群,并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仅用20几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脑零配件加工出口基地。东莞的产业配套十分全面,整个东莞就像一块集成电路板,上面密密麻麻地镶嵌着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脑资讯企业,形成了大中小企业配合、上下游联动的模式。紧密相连的产业链,使东莞上下游企业在采购原料、配件、生产和销售方面极为方便,而且可以大大降低成本。

(三)台商在大陆中西部地区的投资情况

    台商大陆投资地域分布总体上“东重—中薄—西轻”,台商大陆投资地区分布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又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为重中之重,由东向西呈逐渐减弱的梯度状。现在许多台商对祖国大陆的投资重心正在逐渐从沿海省市向中西部转移。由于沿海城市经过近20年的发展壮大,对于吸引传统产业投资的热情已经降低,市场趋于饱和。目前台商需要新的投资领域,而中西部地区恰恰享有更多的政策及成本资源优势,更适合承接台资企业的产业转移。目前,台商投资在大陆中西部地区各省市区都有分布,并且投资领域已遍及制造业、IT产业、农产品深加工、旅游开发等。从中部地区来看,近年来,台商投资江西势头很迅猛,截止到2005年6月,江西省累计批准台商直接投资和经第三地项目1759个,合同利用台资额43.15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额17.15亿美元。 截止2005年第3季度,湖北省共有台商企业1700多家,总投资35亿多美元。在中部地区位列第一。台湾一些大企业如:华新丽华集团、冠捷科技、统一食品、顶新集团、远东集团、蓝天集团、南亚塑胶等纷纷落户湖北省,其发展势头很好。从西部12省区市来看,截至2005年,台商在广西的投资项目和金额在西部的12个省区市中排名第一位。目前,广西全境七成左右的县市都有了台资企业。此外,台商投资在四川也相对集中,到2004年为止,台湾的百家大企业中,已有20多家企业在四川投资建厂,在四川投资上千万美元的台资企业及上市公司已达30多家。

    台商中西部投资主要有三大类型:一是已在中西部有投资的企业集团重新部署整个大陆投资布局,重点加强中西部地区的投资。二是已在大陆东部投资的台商将生产基地和市场向中西部延伸。三是未曾在中西部投资的台商加快中西部投资布局。中西部台商投资布局的特点:台商西移及在中西部投资布局上,主要以武汉、南昌、成都、重庆、桂林、南宁、北海、西安、乌鲁木齐等中西部经济相对发达的大中城市为重点;在产业上,台商西部投资以内销型产业、资源型产业、传统产业与第三产业等为主,具体来说包括食品、饮料、皮革、纺织、塑胶、旅游休闲、房地产、建材及高科技产业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台商投资的产业具有明显的地域与资源分布特征:人口集中地区以食品、饮料、商业等投资为主;科技优势明显的西安与成都等地以电子科技产业投资较为集中,其中西安更是仅次于北京和上海的台商第三大研发中心集中地;旅游资源丰富地区以旅游休闲观光及相关产业为主,尤以广西最为典型;台商在云南则以花卉和生物科技投资较多;番茄酱与炒货等则以新疆和甘肃等西北地区为主。但是,台商最看好的还是中部崛起和西部开发所带来的建材、建筑与公共工程等商机。但从总体来看,目前台商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规模还比较小,比例也比较低。与台商在大陆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各省市的投资相比,台商在福建沿海、珠三角、长三角的投资中很少有农业项目,但是,在西部各省区的投资中农业投资项目是一个重点,这是台商大陆投资东西部的一个明显的不同。

    尽管中西部在总体投资环境上不如东部,但土地、房租与人力成本远较东部低,国家“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政策的优惠及各地区的特别优惠也已超过东部,更重要的是中西部所蕴藏的发展潜力与广阔前景。西部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环境多样化,台商投资的优势产业前景十分广阔。其中以下领域将是未来发展的优势产业:一是内销产业,如食品、饮料、建材与皮革等。二是资源型产业,如中药材、木材加工等。三是第三产业,如旅游、房地产、商业批发零售等。四是台湾缺乏竞争力的一些传统产业,像水泥、纺织、塑胶、轮胎、重电机等。其他还包括科技产业、农牧业和文化医疗事业、环保产业等。

四、中西部地区发展以台资为主体的产业集群的有利条件

(一)中西部地区的优势

1、丰富充裕的资源优势——产业集群培植的坚实基础。中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土地面积占到全国总面积的82.1%,大陆的能源和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这里。黄河和长江都发源于西部,并且主要流量都在中西部地区,蕴含着丰富的水资源和电力能源。中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仅中部地区就有煤、金、银、铜、钨、铝土等近40种重要或稀有的矿产储量居全国第一。中部地区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点。中部地区土地面积只是全国的10.7%,但是粮棉油产量却占到全国的30%至40%。此外,中西部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名山大川遍布,旅游资源丰富,文化产业强盛。比如,安徽的徽商文化,山西的晋商文化,河南的中原文化,江西、湖南的红色文化,湖北的楚文化,成了这些省着力挖掘的资源。“红色旅游”、“绿色旅游”、“古色旅游”,正在成为中部省份新的经济增长点。丰富的资源为中西部地区发展各种产业提供了强大的基础,也有利于培育构建以资源优势为支撑的产业集群。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石油、钢铁、煤炭、天然气等产业综合开发利用领域的投资,以及对旅游、生态农业等产业的扶持。通过发展这些产业,带动台商投资企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3、人才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产业集群区域自主创新竞争力的提高,最终还是取决于这个区域人才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配置效果。同时,产业集群发展也会引来高级人才强劲支撑。中部地区人才资源丰富,中西部地区从人才储备上具备了产业集群崛起的巨大潜力。全国著名的重点院校如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都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为中西部地区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为给各产业和引进的外资项目提供人才支持。东部地区竞争激烈的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人才竞争激烈。随着大陆企业的崛起,大陆企业不仅同台湾企业争夺大陆人才,而且开始吸引台湾企业中的原有人才。中西部充足的人才储备和供给将是中西部吸引台资的一个优势。

4、成本优势——产业集群形成的有效路径。聚集企业成本的高低是直接决定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聚集企业的成本下降将激励更多的企业在本地出现,而更多企业的集聚将进一步增强区域经济的外部性,企业成本进一步降低,从而形成“企业集聚—专业化分工/区域经济外部性增强—企业成本降低—产业集群集聚”的循环累积效应,逐渐形成较大规模的产业集群。西部地区土地面积辽阔,由于开发较晚,竞争较弱,土地成本和劳动力较低。同时,作为各类能源和资源的产地,能源和资源成本和交通运输成本较低。比起充分发展的东部地区,成本优势十分明显。对于在大陆东部地区发展充分,面临外来企业和大陆企业激烈竞争的台资企业来说,成本优势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劳动力因素中的劳动力成本是台商投资大陆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大陆的“劳工充沛,工资低廉”在1990~2002年历年的调查中,一直在“台湾厂商赴大陆投资动机顺序”中居首位。

5、区域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空间载体。区域是产业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各种社会网络的载体,是连接各种资源的枢纽,是地方性产业体系的容器,能提供产业发展的支持性环境。一个区域只要具备某种有利于生产发展的条件,这种区位因素就会形成一种优势,产生一种引力,有可能把某些企业吸引过来,从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区域的竞争是以非流动要素吸引流动要素的过程。中部地区区域优势明显,自古以来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中部五省既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腹地,又是西部向东联接的前沿。中部处于承东启西的中轴区位,是东西部地区各种交流和联系的桥梁。河南地处中原腹地,有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湖北历来有“九省通衢”的说法,有京广铁路、京珠高速、长江黄金水道,以及国家布局的沿江铁路;江西处于最具活力的长三角、珠三角和闽南三角的结合部;湖南毗邻港澳,和广东的山水相依,是中国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现在也成了“商家必争之地”。西部地区,甘肃地处中国东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结合部,东邻陕西省,南与四川省、青海省接壤,西部与新疆相邻,北闻与内蒙古和宁夏连接,与蒙古国交界,具有承东启西、南拓北展区域优势。广西具有独特的区域优势,广西既是中国华南经济区、西南经济区与东盟经济区的结合部,又是中国通往东盟的陆、海交通要道。

    产业集群并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而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技术和人文条件下自发的孕育出来的。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地方特色产业,无疑给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增添了成功的祛码,区域经济特色是产业集群化的显现,从而给中西部脱贫致富带来希望。随着东部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对投资者在投资额度、投资项目、投资规模、优惠政策等有了新的要求,准入的台阶高了,投资成本也相应提高。在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劳动力和土地成本提高的背景下,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的发展态势,以及这些地区所具备的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廉价的土地、劳动力等优势,为台商劳力、资源密集型产业及高耗能产业提供了新的投资机遇。

    中西部地区是未来几十年大陆发展最具潜力的地区,中央与地方政府提供了不同层次的优惠条件,特别是随着这一地区投资环境的改善,消费能力的提高,对台商形成新的吸引力,中西部地区稍后将会成为台商投资的热点地区。一些台商已开始在大陆西部地区布局设子,如南亚塑料完成了在重庆的2000万美元投资案,同时还准备在西安设厂;中鼎工程则与国际知名的大石油公司及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在西部合作,太平洋集团在四川已有两个百货公司。

(二)台资的优势

    台湾对外贸易协会秘书长赵永全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比世界了解大陆,我们比大陆了解世界”。这句话充分展现了台资企业大陆投资的优势以及与大陆能够实现的优势互补。

1、文化的同源性优势沉淀产业集群的根植性。台湾和大陆的文化是同根的。相对于外资来说 , 台资和大陆文化与血缘的同质性, 在企业管理成本上具有无可争议的优势。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一向是国际企业发展最大的障碍。“我们比世界了解大陆”,台湾企业到大陆投资,由于存在文化同源的优势,对大陆的风情文化较他国企业有更深入的体会,更容易与大陆企业建立伙伴关系及维护良好的交易气氛。因此可以避免合资和外资企业通常具有的风险及水土不服的问题,大大提高投资成功的概率。祖国大陆优厚的投资条件让具有相同文化和语言的台商在大陆做起生意来更加便捷。中西部台资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与当地的产业发展历史应该是密切相关的,否则,将成为无本之木。

2、国际化优势演绎产业集群的开放性。国际化是一个企业持续增加国际营运投入的过程。集群竞争优势的延续与国际化程度有直接的关系。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要能持久,其内部的产业必须国际化。换言之,提高产业国际化程度是延续和避免产业集群被孤立和解体,从而保持其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台湾的经济始终强调外向性。多年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铸就了台湾企业强劲的国际化优势。“我们比大陆了解世界”,的确如此。大陆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尽管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真正实现国际化的还只是少数企业,整体看来,实现真正的国际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台资企业在国际市场具有广泛的渠道,对国际市场具有很强的整合能力,这是大陆企业所欠缺的;另一方面,大陆具有潜力巨大的市场,而台湾企业最大的弱势就是岛内市场狭小,因此,台资在大陆中西部地区发展产业集群,将可以结合双方的竞争优势,优势互补,共同打拼国际市场。产业集群形成后,要真正发挥其区域品牌的效应,那么长远之策即是发展国际化之路。

3、技术和管理优势延伸产业集群的学习性和创新性。一般而言,台商在大陆的投资在科技产业方面具有技术优势,包括专利、研发技术能力强,技术人才多,优良的制程、高素质的产能,持续的创新……。正因为台商过去在台湾已经累积了良好的制造能力及信誉,因而使得国际知名企业不论代工或采购,台湾厂商人仍是其首选。台湾企业多年在国际市场打拼,并取得巨大的成功,是与其技术和管理优势分不开的。台湾企业的学习能力很强,深谙欧美和邻近的日本、韩国等国的管理精髓,了解其优势与劣势,通过自身较强的创新能力,转化成自己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台湾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成功证明了这一点。大陆企业虽已显露强劲崛起之势,但是在技术和管理上还存在欠缺,在中西部发展产业集群,台湾企业在这两方面的优势可以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产业集群 加强合作,促进中西部产业集群建设

4、集聚的优势(产业扎堆)发挥产业集群的“集体效应”。值得注意的是,产业集群不是“扎堆”,当然,产业集群肯定是要扎堆,但是扎堆并不一定就是产业集群,这个非常重要。产业集聚也并非产业集群的同义语。产业集聚属于动态的运行过程,产业集群则是静态结果。产业集群是特定的产业集聚现象,特定产业的集聚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但并非任何产业集聚都能发展成为一个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不是简单的企业扎堆,没有建立起产业关联和分工协作关系的产业集聚,不是真正的产业集群。台湾独具特色的产业网络组织,提供了中小企业弹性、速度、以及风险分摊与资源互赖等具竞争优势之宝贵资产。过去,此一产业网络之协力效果的发挥,的确造就了台湾中小企业在出口竞争力上傲人的成绩。目前,台商投资逐渐从单打独斗变为多企业联系合作,从单纯的委托加工变为共同参与,形成一个大产业链。台湾企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集聚优势。一个企业投资的成功,通常带动大量的台资企业包括同业企业和相关配企业的跟进投资。这有利于集聚中西部地区的生产要素,对于形成产业集群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有利于集聚效益的发挥。在中西部发展以台资为主体的产业集群,无疑可以促进中西部产业集群的快速形成和良性发展。并将台湾企业的这种集聚优势能够转化成中西部地区的区域的产业竞争力。

四、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培育和发展的几点思考

1、稳步实施集群创导(Cluster Initiative)计划。集群创导涉及集群企业、政府和(或)研究机构,是有组织的活动,其目的在于推动一地区内集群的成长和提高其竞争力。产业集群多是自发形成的,但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和中介机构的参与。产业集群一经形成就需要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在外部力量的帮助下,从而促进产业集群不断升级,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是集群创导计划的核心思想。目前,发达国家大量的产业集群都实施了集群创导计划,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国内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尽管目前还没有实施集群创导计划,但各地政府部门却都能够给予本地产业集群或多或少的资助与扶持,而中介机构也能积极参与产业集群的发展。相比之下,一些中西部一些欠发达地区的政府还只知道有这样的经济现象而不知道这是什么现象,有些地方政府也看到了本地产业集群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并不知道问题出在哪,也就谈不上帮助产业集群升级,甚至会出台一些错误的措施而压制甚至打击了集群的发展。这是不行的。

    虽然产业集群大都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自发形成的,但是,在引导产业集群合理有序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良好外部环境以及防止产业集群退化甚至走向衰退等方面,政府政策的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制度创新是政府实行产业集群创导计划的关键。摆在政府面前的问题是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帮助创业者向专业化发展,降低交易费用,促进企业间的劳动分工和提高企业竞争力,以及如何通过区域市场营销发展产业集群等。政府制度创新是要形成一种政策调控、间接干预和优质服务体系,为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发展空间,以期解决诸如风险融资、中介服务、产学研合作、信息支持、产业空间布局等问题。随着产业集群成熟和发展,政府职能应逐渐转向为保证公平竞争的外部市场环境提供公共政策和完善市场所需的中介机构建设上。

2、注重培育集群社会文化环境。国外产业集群的成功,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地区内存在着以诚实和信赖为精髓的产业文化。由于创新过程的进化特征,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行为受到所在区域的历史、社会文化、价值规范等因素的影响,创新行为深深地根植在社会环境中。产业集群具有根植性,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是建立在该区域的制度文化基础上的。中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各地文化特色明显,地方政府在制定产业创新政策时,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的文化特色,对于那些还没有形成地方优势的产业集群的区域,重要的是培育区域内的企业家和有利于创新的制度文化氛围;对于已经形成地方优势的产业集群区域,也要重视制度文化的创新,以发挥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3、努力创造集群产业环境。一个地方能不能吸引投资、营造商机,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优惠政策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产业环境。政府发挥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一方面必须高效配置资源、实施扶大扶强。在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数量和层次时必须扶大扶强,规模企业、品牌企业、骨干企业、龙头企业本身就可以看作是一种产业环境,只有把有限资源的配置向其倾斜,才能产生更多的配套需求,强化产业链延伸和相关行业配套的拉力,从而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必须营造产业创新氛围、促进分工协作。政府不仅要把引导集群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产业集中度、行业集中度和空间集中度上,更要关注产业关联度的提高。协调区域产业发展,以良好的产业生态系统,形成产业集群要素流动的“洼地”。

4、加强专业市场建设。从组织角度而言,产业集群是一种介于市场和企业组织之间的一种发展性、可朔性的组织形式。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在产业专业化集聚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在产业集群的发展中,专业市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发达的专业市场是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条件。大量产业集群的发展与专业市场的发展唇齿相依,共生共荣,形成一种有效的互动模式,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之一。浙江经济的两大特征:“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浙江省余姚市塑料产业集群就是典型的专业市场主导下的地方产业集群。浙江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互动发展的模式值得学习、借鉴和推广。专业市场拉动是郑州产业集群的特点之一,比如服装产业集群。中西部要强化专业市场与产业配套,通过市场建设加快产业的集中,同时为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市场空间。

5、全力培植集群龙头企业。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产业集群好比一片森林,最初起源于一棵好的种树,这棵种树带动一大片小树的茁壮成长。这棵种树就是龙头企业,小树就是产业链条上的配套企业。龙头企业是集群得以发展壮大的关键。中西部要以培育龙头企业来带动产业集聚。积极引进和培育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发挥其辐射、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的产业龙头作用。鼓励龙头企业不断将一些配套件及特定的生产工艺分离出来,形成一批专业化配套企业,积极支持中小企业进入龙头企业的供应网络,努力提高产业配套率。发挥龙头企业的集聚带动效应,逐步衍生或吸引更多相关企业集聚,通过企业之间的集聚效应降低综合成本,增强竞争优势。

6、重点打造区域特色集群。我们要结合中西部各地实际,突出区域特色,把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作为中西部产业发展的主要形式,并以产业为纽带,打破行政区划,形成经济区内较为合理的产业集群布局。中西部地域广阔,内部发展也很不平衡,不可能全部套用一种产业集群模式。要中结合西部各地的实际,实行总体战略统御下的分类指导,从而实现中西部产业集群的协调演进和和谐崛起。要充分利用中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建立起以自然资源开发与深加工制造协调发展的产业集群。在中西部地区中,湖北、陕西和四川三省的科技创新比较丰富,知识技术生产能力相对突出,是我国以汽车制造、冶金、化工等为重点的重化工业的重要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是中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源头,具有形成中西部地区的创新供给和创新成果应用基地的基础条件。因此,这些地区和中心城市要要以技术导向战略为补充,使局部区域的产业集群向高新技术方向转变,逐步增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在产业集群网络中的比重,并通过其产生的扩散效应和关联效应带动其它产业的升级和传统产业的技术层次;对于部分自然地理条件极其恶劣、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民族地区或“少、边、穷”地区,要以资源导向战略为指导,努力发展资源型产业集群。中西部不同区域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结构,文化环境各有不同,因此产业集群发展方向上的创新战略应有不同特色,不能一窝蜂地去发展某一种产业集群模式。要充分依托本地资源,形成具有区域差异的产业集群。要突出区域特色,形成“区位品牌”,不仅要使物质资源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而且还要使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也被整合到产业集群的体系之中去,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中西部地区要发展只有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发展产业集群,才能使建立起来的产业集群具有根植性,如果简单依靠劳动力成本低作为吸引企业的优势,那么,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集群的企业就有外流的可能性。

    今后可望,通过增进中西部和台资企业间的联系与合作,加强社会资本积累,形成独特的区域文化,营造区域创新环境,适时向产业集群升级和转换,从而获得强劲而持久的竞争优势。

7、着力壮大现有产业集群。产业链是产业发展的重要纽带,是地区经济发展中可充分挖掘的有利因素。在行业与行业竞争、地区与地区竞争的今天,做强做大地区产业、发展产业集群经济、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是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打响地区产业品牌,扩大产业经济规模的重要途径。中西部地区要按照产业链必须要长、产品技术更新快且升级空间大,具有资源禀赋优势或现实产业基础良好和国际市场空间大的原则,确定选择列入重点培育的大产业区(工业园区),通过培育区域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延伸骨干企业产业链,促进市场优势与商业优势相结合,积极引进境外企业,采取合资合作的方式,加快大产业区的产业升级和产业组织优化。在现代大工业产业生产,产业链延伸、产业配套是在一个全社会市场范围内,本地企业虽占着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但如果没有先人一步、高人一筹的产业链捕捉能力和意识,往往本地的产业配套就很容易被发达地区企业,以其低价格、高质量和快速开发手段所抢占,产业链连接带动本地企业也只是一句空话。因此,现有产业集群要以现有的主导产品为基础,做强做大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加强主导产品的内部分工协作,加速上游和中下游产品的开发,填补产业链条上的空白点,逐步完善产业的整体功能。

    产业链在对台招商引资中的重要性正日益突显。为此,中西部要积极促进台湾岛内百大集团企业前来投资,以提高利用台资项目的资金和技术含量,并大力引进与大项目关联度大、面向全球供货的零配件项目。台湾厂商之所以看重产业链,主要是因为在有产业链的地方各项资源较为集中,许多交易成本可以大幅度降低。有产业链的地方还有信息资源汇聚等许多无形的好处。产业链在对台招商引资中的功能越来越重要。一方面,大企业带着中小企业走;另一方面,大量中小企业落户并形成较为齐全的产业配套。

8、放眼延长集群价值链。对一个区域来说,产业的有效升级一般有两条路径:一是沿着产业层次的不断提升,即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从轻工业向重化工业演进,这是众所周知的产业升级路径。二是沿着全球分工体系中的价值链提升,即从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从低加工度向高加工度、从生产普通零部件到关键的核心部件的基于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集群创新升级模式。价值链是把一项产品或服务从概念开始,经过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的不同环节,交付给最终消费者而获取价值的全过程。由于不同的环节拥有不同的利益分配(微笑曲线),因此,沿着全球价值链升级是集群企业替代低成本竞争、实现利润增加的途径。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由于产业集群能够获得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报酬递增、企业间的互动学习和合作创新等优势,从而成为具有高端竞争优势的产业升级模式,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繁荣。随着产业集群的成功,集群所依托的产业和产品不断走向世界。由于区域和全球化的联系日益增强,产业集群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要与其它地区和全球产业价值体系相融合,使集群要素在跨区域和全球流动。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必须与全球产业链或全球市场的大背景相结合,只有融入更大区域乃至全球产业价值链体系,不断朝着全球价值链的髙附加值环节攀升,地方产业集群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在对台引资上,首先,在产业选择上,应结合中西部产业发展基础,将具有较多的技术上可分的价值增值环节的产业作为促进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目标产业。因为某一产业越具分工细化的可能就越可能产生集群化发展的趋势,而且分工细化还能降低最低资本的要求,有利于小企业的发展,从而形成良好的产业集群氛围。其次,在引资策略上,贯彻价值链引资的思路,将引资的重点放在与本地现有产业有前后向联系的产业上。促进台资与本地企业之间基于价值链的前后向联系应该成为中西部政府政策努力的方向。这不仅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而且可以促进台资企业的技术溢出,从而有利于本地企业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陈柳钦     张玉红

(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300191)(北京物资学院,北京,101149)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84516.html

更多阅读

专题一 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 祖国团结

【专题考点分析】本专题主要涉及的考点有维护民族团结和实现祖国统一两方面内容。这两方面内容具有较强的时代性特点,是2012年学业水平测试的热点和重点。原因有:①台湾地方选举结果对两岸关系未来走向的影响;②两岸民间团体和人员频繁

中小企业合作发展促进中心 辽宁中小企业王俊一

中小企业合作发展促进中心(英文National Small& Medium Enterprises Council简称:NSMEC)其前身是原国务院体改办设立,后转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的第一家全国性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 --中小企业国际合作促进会,黄华同志为首任会长。2001

声明:《产业集群 加强合作,促进中西部产业集群建设》为网友梦笑痴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