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福利壁垒 动物福利壁垒及其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12,长沙理工大学 国际贸易系,湖南,长沙 410076;

3,湖南高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000)

内容摘要:一系列案例提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动物福利壁垒。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动物福利和动物福利壁垒特征的研究,分析了动物福利壁垒形成的原因和动物福利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关键词:动物福利壁垒,非关税壁垒,潜在歧视性

 

一、问题的提出

1.2002年10月17日,瑞典电视4台播放的《冷酷事实》展现了中国东北地区虐待动物、活剥狗皮的生产场面,引起了瑞典社会的极大反响。瑞典议会议员要求中国立即制止这种不人道对待动物的方式,并就保护动物问题立法。一些动物组织的保护人士称将要求政府抵制进口中国相关产品。而在最近一届哈洽会上,欧盟国家的一个畜牧产品进口贸易商来到黑龙江正大实业公司,准备购买大量的活体肉鸡。但由于肉鸡未达到欧盟规定的动物福利标准,这笔巨额生意最终在所谓“不够宽敞舒适”的鸡舍旁流产。作为我国目前国内最大的畜产品出口商———黑龙江省正大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姜鸿斌不无担心地说,我们的畜产品刚刚打破了绿色贸易壁垒,又迎来了动物福利壁垒,应对动物福利壁垒刻不容缓。

 动物福利壁垒 动物福利壁垒及其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2.乌克兰曾经有一批猪经过60多个小时的长途运输,运抵法国,却被法国有关部门拒收。理由是运输过程没有考虑到猪的福利,中途未按规定时间休息。不久前欧盟销毁了一大批从我国进口的肉食品,就是因为我国的肉用动物在饲养、运输、屠宰过程中没有按照动物福利的标准执行。

3.美国一家名为“善待动物协会”的民间组织号召人们对肯德基采取一场全球性的抵制运动。该组织除召开新闻发布会外,还在一些主要城市的大街上散发传单和招贴画,揭露肯德基的非“鸡”道行为。该组织指控肯德基为了降低成本,所用的鸡全部被养在拥挤不堪的笼子里。由于鸡笼狭小,饲养员疏于清扫,鸡成天与自己的排泄物为伴,污秽不堪,所饲养的鸡缺乏应有的动物福利。面对强大的压力,肯德基不得不承诺改进。要求供货的养殖场必须采取措施,改善动物生存环境,不得采取强迫进食等虐待措施,否则停止进货。

4.我国处理“食人鲳”事件时,当时国际动物福利保护组织就发表了一份言辞激烈的声明,呼吁我国有关方面必须将被列入“黑名单”的“食人鲳”尽可能地退运或者退货,或者对其实施安乐死,否则将利用国际动物福利保护组织的影响,呼吁世界各国抵制与中国的水产品贸易。

5.一些欧洲国家已开始动物福利标识,只能销售标有自由食品(Freedom food)的产品。从2004年开始,欧盟规定:市场上出售的鸡蛋必须在标签上注明是“自由放养的母鸡所生”还是“笼养的母鸡所生”。欧盟还规定,欧盟通用的每格450平方厘米的鸡笼到2013年要被更大的鸡笼替换。一旦欧盟要求所有向它出口鸡蛋的国家采用同样的动物福利标准,那么一道新的贸易壁垒就会悄然产生。值得注意的是:在欧盟与智利签署的双边贸易协议中,便加入了动物福利标准的条款。欧盟甚至希望将动物福利问题列入世贸组织多哈谈判的议程。

由此可见,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把动物福利作为进口动物产品的标准,以此判断是否进口。动物福利壁垒作为非关税壁垒的一种,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引起高度重视。

二、动物福利和动物福利壁垒的特征

1.动物福利

动物福利(animal welfare)是1976年由休斯(Hughes)提出的,Hughes将饲养于农场的动物福利定义为“动物与它的环境协调一致的精神和生理完全健康的状态”。1988年Fraser提出,动物福利的目的就是在极端的福利与极端的生产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动物福利是保证动物康乐的外部条件。动物康乐(well-bing)是指动物自身的感受状态,即“心理愉快”的感受状态,它包括无任何疾病、无行为异常、无心理紧张、压抑和痛苦等。因此,动物福利反映了动物生活环境的客观条件,福利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动物的康乐。1990年,台湾学者夏良宙提出,就对待动物立场而言,动物福利可以简述为“善待活着的动物,减少死亡的痛苦”。美国动物福利专家称,动物应有五大自由:转身自由,舔梳自由,站起自由,卧下自由,伸腿自由。英国农场动物福利法规定有“五无”:无营养不良,无环境带来不适,无伤害和疾病,无拘束地表现正常行为,无惧怕和应激。我国大陆学者在解释“动物福利”时指出:所谓动物福利就是让动物在康乐的状态下生存,其标准包括动物无任何疾病、无行为异常、无心理紧张压抑和痛苦等。动物福利所强调的不是我们不能利用动物,而是应该怎样合理、人道地利用动物,要尽量保证那些为人类做出贡献和牺牲的动物享有最基本的权利。

西方国家动物福利的基本原则有五条(Five Freedoms)[1]:(1)享受不受饥渴的自由。(2)享有生活舒适的自由;(3)享有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的自由;(4)享有表达天性的自由;(5)享有生活无恐惧感和悲伤的自由。为达到上述五个目标,要求饲养者做到:(1)保证提供充足的清洁水和保持良好健康和精力所需的食物,两次喂食间要提供其他解饥之物。(2)提供适当的房舍或栖息场所,让动物能够舒适地休息和睡眠。(3)保证动物不受额外的疼痛,预防疾病、对患病动物及时治疗。(4)提供足够的空间、适当的设施以及与同类动物伙伴在一起。(5)保证避免动物遭受精神痛苦的各种条件和设置。通俗的讲就是动物在饲养、运输、屠宰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减少痛苦、不得虐待动物。这些提倡者的目的就是要人类在合理利用动物的同时也要兼顾它们的福利。为此,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制订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从根本上改善动物的福利现状。西方有欧盟、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亚洲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日本等国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等也在上个世纪完成了动物福利立法。

2.动物福利壁垒的特征

动物福利壁垒作为非关税壁垒的一种,具有以下特征:

(1)合理性和合法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待动物的态度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从把动物当作人生存的资源发展到保护动物,最后提升到福利保护,不能不说是社会的进步、观念的进步,于是一些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制订动物福利法规。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发达国家对食品的安全与卫生有着越来越严格的要求,而世贸组织又规定允许成员方采用“为保障人民、动物、植物的生命或健康的措施”。因此利用动物福利名义设置非关税壁垒,不仅符合进口国法律的要求,而且还能获取社会公众的同情和支持,具有明显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2)歧视性和隐蔽性。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用对发达国家的动物福利标准来要求发展中国家是不现实的,发展中国家在短期内很难达到这种标准。因此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不公平的,是一种变相的歧视。并且以“动物福利”名义设置的贸易壁垒涉及社会道德问题,容易获得社会舆论的同情和支持,具有明显的合理性和隐蔽性。

(3)低成本和易操作性。动物福利壁垒不同于一般的技术贸易壁垒,具有明显的道德壁垒性质,按照有关动物福利法及其细则的规定,界定比较清楚,实际操作比较方便、简单,不需要大量的技术检测设备,也不需要许多专门的技术人员,执行成本低,涉及范围广,实用价值大。

(4)复杂性和争议性。动物福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既涉及动物保护,又涉及国际贸易,还与社会自身的发展、道德、伦理有关。动物福利问题有它合理的一面,但如果以“动物福利”名义来设置非关税壁垒并用在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上,将有可能使发展中国家人民本来就很低下的生活条件日益恶化。这种在人类的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之前,优先考虑满足动物的基本需求乃至“精神需求”的做法,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不仅不公正,而且对他们的国民是一种嘲弄。这种变相的贸易保护,可能会造成人道主义的灾难。因此动物福利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具有很大争议的问题。如果仅仅从其中一个方面孤立地看待这个问题,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而且会引起很多负面影响。

三、动物福利壁垒形成的原因分析

1.动物福利壁垒的形成

在关税壁垒大幅度降低和传统非关税壁垒不断被消除和规范的情况下,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利用文化教育、传统习俗等方面的优势或影响力,以自己国家的动物法案为屏障,阻止一些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动物源性商品的进口,将动物福利与国际贸易紧密挂钩,从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新的非关税壁垒——动物福利壁垒。欧盟可以说是倡导动物福利的先驱,早在1974年,欧盟就制定了宰杀动物的法规。动物从出生到被屠宰,欧盟规定要本着人道主义原则,让动物充分享受它们应得到的福利待遇。另外,欧盟委员会食品安全署还专门为动物们设立了福利部门,以便让动物的福利保护能正规严格的执行。

提出动物福利壁垒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从人本的思想出发,改善动物福利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动物的作用,有利于让动物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二是从人道主义出发,重视动物福利,改善动物的康乐程度,使动物尽可能免除不必要的痛苦。这两种不同目的产生了两种性质不同的壁垒:技术壁垒和道德壁垒。(1)技术壁垒。动物福利作为技术壁垒是建立在人本主义思想上的,它强调最终产品符合标准、动物产品不应对人类造成损害。西方国家的动物屠宰法案实施细则规定,在牲猪被宰杀之前,必须对它进行完全清洗,必须隔离屠宰,不被其他牲猪看到;杀猪要快,必须用电击法在它完全昏迷后才能放血和解剖……因为如果不这样做会使动物处于恐怖和痛苦状态,这时动物会分泌大量的肾上腺激素,从而形成毒素,造成肉质下降,对食用者非常有害。动物产品中的激素、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质都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检测出来。动物福利作为技术壁垒的核心依据是:由于动物产品生产没有达到动物福利标准而给人类健康和安全带来损害。(2)道德壁垒[2]。动物福利作为道德壁垒则是建立在人道主义思想上,它强调善待动物,提高动物的生活福利条件。极端的例子如美国的素食主义者协会(American Vegan Society)等,他们甚至反对吃肉,提倡素食主义,把动物的权利和人权等同。2000年欧共体十几个国家提出,在化妆品的研制中禁止使用动物做实验,未注明“非动物实验”的化妆品不得在这些国家销售。我们很容易想到,化妆品并没有因在动物身上做过试验而质量下降,给消费者带来额外的损害;同样并没有证据表明“笼养的母鸡所生”的蛋比“自由放养的母鸡所生”的蛋质量差。当进口国强制出口国执行这类标准时,进口国实行的是“道德壁垒”。动物福利壁垒作为技术壁垒由于需要检测,执行成本比较高;而作为道德壁垒不但执行成本低,而且涉及的范围更广。如果动物福利高的国家广泛应用动物福利壁垒,很可能更多地利用其“道德壁垒”属性。

2.动物福利壁垒形成的原因

(1)政府的目标是动物福利壁垒形成的主观原因[3]

在国际贸易和WTO谈判中,做出决策的是政府,而不是消费者或企业。与政府官员业绩密切相关的是国际收支状况和国内就业状况。政府官员追求的是在不受贸易报复情况下的顺差最大化(或逆差最小化),而不是更低的进口商品价格给消费者带来的社会福利以及给进口企业带来的利润。在政府官员的心目中形成的观念是:出口是好的,进口是坏的。在动物福利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中,政府扮演了同样的角色。动物福利高国家的政府往往采取一刀切的办法把动物福利作为进口的标准,以此判断是否予以进口。因此动物福利处于劣势的出口国不得不改善动物福利现状,实施进口国的动物福利细则,以达到出口标准。

(2)动物福利的国家间差距是设置动物福利壁垒的客观原因和内在动力

动物福利的国家间差距是指不同国家在实施动物福利方面存在的客观差距,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20世纪20年代以来,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国家不断在动物福利方面努力,早已制定了有关动物福利的法律。而发展中国家则主要投入到濒危动物和野生动物的保护中,尚未或很少涉及农场动物的福利问题。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差距[4]:公众理念和认识方面的差距;动物福利立法方面的差距;动物饲养、运输及屠宰方面的差距等。这些差距的存在,使得发展中国家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发达国家的动物福利标准,发达国家可以利用这些差距来设置动物福利壁垒,来保护本国农民的利益。

(3)WTO协议中有关动物福利保护的规则让其更具操作性

WTO协议中涉及动物福利的保护规则,即动物生命、健康的保护和尊严的维护等相关规则,主要出现在以下条款中: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20条(一般例外)、《服务贸易总协定》第14条(一般例外)以及《实施动植物卫生检验措施的协定》第2条第一款。这些条款中多次出现了“为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所必需的措施”的字眼。另外,根据《反倾销措施协议》的规定,如出口国的非国有企业采取虐待动物的方式或没有给予动物以必需的福利,致使出口动物和动物产品的价格明显低于国际市场同类可比价格,进口国可以针对该产品征收一定的反倾销税。WTO协议中的这些条款使得动物福利作为非关税壁垒更容易操作,成为某些动物福利高的国家设置贸易壁垒的理由。另外,一些欧洲国家和欧洲动物保护协会督促欧盟设法使WTO考虑动物福利问题。这些国家不仅要求扩大动物福利的影响,而且力图使其理念和立法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一旦WTO在农业谈判方案中包含了更多的动物福利内容,动物福利将对农产品的国际贸易产生更大的影响。

 

 

四、动物福利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1.动物福利壁垒增加企业出口成本[1]

欧美等发达国家消费者在畜禽产品消费上首要关心的有三点:一是其产品是否安全,对消费者自身健康是否存在潜在风险(在动物养殖中是否因治病、防病、促生长等大量使用抗生素);二是其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损害环境;三是其产品的养殖场是否执行动物福利的规定[4]。这样严厉而苛刻的要求必然导致企业投入增大。另外,滥用动物福利壁垒会严重扭曲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增加企业出口成本,削弱出口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一些发达国家对动物从出生、养殖、运输到屠宰加工过程都制定了一系列具体、严格的标准,发展中国家要想向其出口动物源性产品就必须符合这些动物福利标准。这样无形中增加了养殖成本、人力成本、运输成本和加工成本,使出口企业产品因成本的增加而失去价格优势,影响其国际竞争力。

2.动物福利壁垒引发贸易摩擦

随着关税壁垒不断降低和传统非关税壁垒日益削弱,一些发达国家在努力寻找新的贸易壁垒,降低市场开放度,规避WTO新规则对其约束,保护本国农民的经济利益[4] 。他们利用“动物福利”的国家差距,建立新的贸易壁垒。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生产方式、消费结构和传统习俗等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异,动物福利壁垒的出现对发展中国家是不公平的,必然会引发贸易摩擦。目前我国存在的非理性消费观念、不规范的屠宰方式、不安全的饲养方法确实损害了农畜动物的福利,给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动物福利壁垒提供了证据。因此,我们应科学对待动物福利壁垒,采取一切措施尽量减少贸易摩擦。

3.动物福利壁垒对我国相关产品出口的影响

(1)影响中药的生产和出口。中药作为一种天然药品在逐渐得到各国使用者认可的同时,来自欧美国家的批评、抵制也随之而至。因为在我国普遍存在着动物入药的情况,有些入药方式特别残忍。不仅要活的,还要用种种方式折磨动物才能体现药用价值。如在渤海和黄海沿岸,斑海豹被割去生殖器,制成“海狗鞭”为男性壮阳。为了“明目”等药用价值,把粗糙的导管插人黑熊的胆囊中活取熊胆。这些信息被披露后,大大损害了我国中药的市场形象,某些含有动物成分的中药或中药制品遭到了国外消费者的抵制。海南养生堂龟鳖丸在广告中宣传,其产品将野生龟鳖冷冻到零下192度,据说这样制成的药更易为人体吸收,没想到这种生产方法却遭到海内外的强烈抗议,由此引起的市场萎缩成为龟鳖丸停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2)影响畜产品的出口。我国是畜产品生产大国,但我国的畜产品生产很难达到发达国家动物福利的出口标准(以牲猪为例):一是我国生产方式和运输不达标。某些国家规定,一只乳猪至少要吃13天母乳,猪窝一定要铺稻草,要有供他拱食的泥土;母猪所占有的面积要足够大,排粪面积不超过10%;牲猪在运输中必须保持运输车的清洁,要按时喂食供水,运输时间超过8小时要休息24小时等。很明显中国不符合以上规定,如果要发展中国的畜牧业,扩大中国畜牧业的出口,就必须对这些法令作出反应,改变畜牧业的现状。二是我国屠宰方式落后。现在国内大多数屠宰场都是让牲猪排队进入屠宰场,看到自己的同伴怎样惨叫、流血、被分割。牲猪因极度恐惧和痛苦,肾上腺激素大量分泌的毒素引起肉质下降并对食用者健康造成伤害,最重要的是动物福利的严重丧失。有些屠宰场还对牲猪强行灌水,直至破肠而死。如果有人试图对养猪户宣讲猪的福利,一定会被当成笑话。但国际上“动物福利法”已规定了牲猪应享受的福利待遇。欧盟曾销毁了一大批从我国进口的肉食品,就是因为我国的肉用动物在饲养、运输、屠宰过程中没有按照动物福利的标准执行。

(3)影响水产品的出口。我国水产品不管是养殖、捕捞还是屠宰都不符合动物福利标准。德国规定,卖鱼者不能把活鱼直接卖给顾客,顾客选好后的鱼必须由商家把它放进电箱里快速杀死才能销售。美国政府一直禁止进口中国的虾类产品。因为他们发现,中国的一些渔船上没有海龟逃生装置。

 

参考文献:

[1] 纪月清等.动物福利对我国的动物产品出口的影响[J].市场周刊,2005,(1)42-44.

[2] 翁鸣.不可低估的道德壁垒—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动物福利问题[J]. 国际贸易,2003(6):23—25

[3] 周正祥.TBT对我国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4):70-78.

[4] 乔新生.动物福利立法不能脱离中国国情[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5)84-87.

 

 

 


 周正祥(1965—),男,湖南长沙人,长沙理工大学国际贸易系主任,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新技术产业化与技术贸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86054.html

更多阅读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的内外因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简介?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话题,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正确认识人民币升值原因和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将有助于我国政府和企业抓住人民币升值机遇,化解金融风险,促进我

刘立潇:试论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试论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刘立潇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100875[摘要]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面对当前多方面、深层次、高强度的世界竞争发展趋势,如何继续保持经济良好发展势头,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是值得深思的难题。本文从影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金融危机的影响

第一方面的影响是,虽然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体系没有构成直接冲击,但对我国外贸出口产生了巨大影响。去年前三个季度,我国外贸出口增速在20%以上,到了四季度降到4.4%。今年以来,出口增长继续大幅下滑,第一季度下降了19.7%。按月度计算,从去年

人民币汇率走势及其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走势

杨帆盛洪:杨帆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汇率专家,早前在社科院经济所任职,后来调到了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而且在此之前也在经济开发区等实际部门干过,对经济学有独特的看法,在我印象中有一些非常敏锐的观察。所以今天请他来感到非常荣幸。今天的

声明:《动物福利壁垒 动物福利壁垒及其对我国出口的影响》为网友勤学好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