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抑制现象 国际社会“抑中溺日”现象



定义

在当今国际社会,存在着一股逆流,我把它称为“抑中溺日”现象。所谓“抑中”,就是千方百计地抑制中国。这里的“抑中”还包含有打击、报复,群起而攻之的含义。所谓“溺日”,就是以万般柔情溺爱日本。这里的“溺日”也包含有包庇、娇宠、放纵和唆使等含义。

 

表现

看看日本,我们知道这个国家存在许多问题,这个国家存在着一堆无可救药的政治经济惰性问题。日本人在政治上的幼稚和无知甚至蛮横无礼,则令整个世界齿冷。可是,在“抑中溺日”的大背景之下,日本居然过得非常轻松。当今国际社会“抑中溺日”的主要表现:国际政治方面:日本对二战的态度一直暧昧,西方主流社会对于日本历任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干脆视而不见,没有谴责声,让日本有恃无恐。贸易金融方面:日本的贸易保护主义堪称全球第一,西方舆论却视而不见,没有谴责声。让日本有恃无恐。日本对本国货币汇率的干预是最频繁的,交易量也是最大的,西方舆论也是视而不见,美国人还认为,日本的干预是合情合理的,可以理解的。而对于中国政府干预人民币汇率,就大加挞伐,喋喋不休地谴责甚至扬言惩罚。

 金融抑制现象 国际社会“抑中溺日”现象

 

 原因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我想,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第一,美国因素。美国在亚洲,特别是东亚,采取“一打一拉”或“一压一拉”的战略。打压的是中国,拉的是日本。在美国主导国际舆论的情形之下,很容易在整个国际社会形成短期的“抑中溺日”现象。第二,中国因素。首先是中国的外交缺乏主动性和创意,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显得暧昧和软弱,没有在世界人民面前树立大国形象。由于官员腐败、现在私人资产上亿元的贪官越来越多,司法腐败案件频发,中国人权记录差强人意(至少西方社会是这么认为的)。中国对外宣传缺乏新意。第三,日本因素。日本实施“脱亚入欧傍美”的国策,让日本与西方主流社会更加接近,西方接受了日本。另外,通过“套近乎”的方式等外交手腕,让西方主流媒体“无话可说”。另外,迄今为止,日本的技术和经济实力远远超过中国,这令日本财大气粗,而中国则谨小慎微。

 

危害

西方主流社会刻意造成一种“抑中溺日”现象的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极力阻止中国前进的步伐,他们不希望看到“异己”的中国强大起来。“抑中溺日”的主要危害表现在:地区关系被操纵,中日关系被撕裂。由于西方势力插手,使得中日两个东亚大国无法正常相处。中国被大国孤立。经济金融受攻,外交受阻,整个社会的发展也受到牵制。另外,世界舆论环境对中国人融入国际社会也极为不利,中国人在国际上被人看低一等,在少数极端主义国家,被当作“异己者”、“对手”甚至“敌人”看待。在这种大背景之下,中国充当的是“苦力”、“替罪羊”、“受气包”、“软柿子”和“受攻击者”等吃力不讨好的角色。这不利于中国在国际社会树立正面积极的形象,也不利于中国与世界各国发展正常的关系,更不利于中国经济长期健康稳定地发展。

 

     总之,在国际社会,“抑中溺日”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这个问题应该引起中国决策者的重视,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不能让这股逆流泛滥、肆虐。弄不好,会陷入某种被动局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91261.html

更多阅读

铁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铁路安全重要性

中国幅员辽阔、内陆深广、人口众多,资源分布及工业布局不平衡,铁路运输在各种运输方式中的比较优势突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铁路是国家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也是资源型和环境友好型的运输方式之一,加快铁路发展已经

关于现代社会转型中日常书写问题的思考 企业转型发展的思考

关于现代社会转型中日常书写问题的思考蒋吉华笔者所谈的日常书写,指的是正常的中国人用手与书写资料(“文房四宝”、硬笔等)配合,在作力对象(纸、绢、崖、石、墙等物体)上日常进行的为达到某种目的的汉字书写活动。简言之,就是文字在日常

声明:《金融抑制现象 国际社会“抑中溺日”现象》为网友怪怪怪咖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