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演变历史 会计假设的历史演变及未来发展



     一.会计假设理论的历史演变

  Paton早期在Accounting Theory中提出的假设。会计学家Paton在其会计理论一书中提出了会计假设名词,他认为现代会计必须有一些基本的前提和假定来支持会计人员对价值成本收益等作出特定结论。他提出了七项会计假设:经营主体,持续经营,资产负债表恒等式,财务状况与资产负债表,成本与账面价值,应计成本与收益,期后影响。。虽然会计假设很早已经提出,但是在以后并没有得到普遍适用 。

  Paton/Littleton 在《公司会计准则绪论》中提出的概念。1940年Paton和Littleton在尔顿合著的《公司会计准则导论》中对以上假设进行了重述,在此书中Paton/Littleton把假设(Postules)改为假定(Assumptions),认 为会计上的基本概念或命题就其自身而言很大程度上就是假定。此书确立了会计假设在财务会计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Mnoontiz 的 The basic postulates of accounting 表述的三类假设。1961年会计研究部(ARD)的主任莫里斯.穆尼茨(Maurice Moonitz)发表了《会计的基本假设》(ARS No.1:The Basic Postulates of Accounting,1961)该研究文集提出了3类14项基本假设,把会计假设分为A类、B类和C类三项。尽管此文献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陷,但仍不失为会计研究的集大成者,它系统详细地分析说明了三组不同的假设,建立起一个会计假设的完整体系, 可以这样说ARS NO.1是会计假设研究的顶峰之作。

  Wolk等人在Accounting Theory a conceptual and institutional approach 中提出的假设。 Wolk、Francis 和Tarney 在1992 年合著的《会计理论》中提出了四项假设:(1)持续经营或经营的连续性(Going concern or Continuity )(2)会计分期(Time Period )(3)会计主体(Accounting Entity)(4)货币性单位(Monetary Unit )Wo l k等人提出的四项基本假设已被美国会计界所认可

  Belkaoui 在《会计理论》第四版提出的会计假设。 Belkaoui 认为发展会计假设等概念是会计中最艰巨和困难的问题之一。Belkaoui 提出四项会计假设这四项同一般会计理论著作中的提法并无多少差异,只是顺序有所不同:(1)主体假设:他把企业定为有别于所有者和其他企业的会计主体,规定了会计人员服务的范围,限定了财务报表的对象、事项以及属性的数量。(2)持续经营假设:此假设反映了与主题所有利益关系的愿望,还可以用来支持利益理论,因为对未来利益的预期才能使管理当局着眼于未来。(3)计量单位假设:在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中,必须进行交换,交换的媒介是货币。(4)会计期间假设:使用者的需求既是目标的一部分,也是制约财务会计的环境因素。为了定期披露企业财富的变化产生了会计期间。

  美国会计文献中对会计假设的研究发展很快,但是由于受实证主义的影响,在概念使用上极为混乱,会计假设的描述方面很不一致。虽然世界各国对会计假设的认识及内容有很大不同,但是大家公认的会计假设的内容包括:会计主体(accounting entity ),持续经营(going concern )、货币单位(money unit)和会计期间(accounting period)这四项会计基本假设是与“ 实体企业” 经济环境基本适应的。在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四项会计假设都面临挑战,它们将会被赋予新的内涵、得到新的发展。我国会计学界经过了广泛的讨论在1992 年l1 月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中采用了四项会计假设,即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并以会计前提的名义表达了会计假设的基本内容。这四项会计基本前提是人们在会计实践中长期奉行,无需证明便为人们接受的会计工作前提。现在,随着知识经济在我国的兴起,这四项传统假设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抨击。

  二 会计假设的起源及面临的挑战

  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时采取的立场以及在空间范围上的界定。主体假设规定了会计人员服务的范围,限定了财务报表的对象、事项以及事项属性的数量。会计主体假设的起源大约在15世纪左右,当时业主投资与企业投资开始分离,这种分离,客观上要求会计不仅记录和反映业主财产的变化,还要反映以组织为主体日常收支及经营成果,这就需要确定会计空间范围,会计主体假设由此产生。直到现今,传统的企业会计只核算企业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

  新的知识经济环境下会计主体假设表现出很多的局限性,主要有以下方面:

  知识经济下出现了与传统的会计主体不同的新的特殊主体。知识经济出现了网上公司(无实体公司)、临时性项目组织等这些与传统的会计主体不同的新的特殊主体,并随着跨国公司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会计主体的概念变的模糊,其界限越来越难以把握。

  会计主体产生了异化,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随时破产的风险,一旦破产,会计主体就变为清算组,以清算组为会计主体进行的核算称为破产会计。会计主体跨越多个法律实体,透过各公司间的法律关系而把该群体视为一个单一的经济单位。

  近年来, 世界各国出现企业合并浪潮, 客观上要求会计对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加以核算和反映, 会计主体跨越多个法律实体。

  知识经济下企业社会成本、社会绩效考核及人力资源信息已不可能停留在传统的会计实体中,需要延伸到企业的外部。在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以企业为主体编制的三大报表基本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但在知识经济下其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原三大报表在提供会计信息时的不完整性、局限性。

  由于以上四个因素使得会计主体假设面临着空前的挑战,使得会计主体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并使得会计主体的概念模糊,界限越来越难以把握。

  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假设是指,如果不存在明显的反证,一般都认为企业将无限期的经营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回大规模削减业务。17世纪以来股份公司的逐步创立导致了持续经营假设的形成.当时英国连续不断的海外贸易大量需要永久性资本,把企业是视为持续经营。起初的公司在每次航行时发行有限期的股票,结束后进行清算。后来公司开始出售为期四年的认股单,并逐步发展为拥有永久性资本的持续经营公司。可以说,股份公司的出现使持续经营观念具有法律效力。18世纪产业革命的工业生产使这一观念得到发展,到19世纪被制造商们广泛采用后,持续性就以现代的形式出现了,成为构建会计理论的一大假设。

  知识经济时 代下持续经营假设的局限性凸显出来,持续经营面临着更多的非持续经营的挑战:

  知识经济时代下风险与不确定性的空前增加挑战持续经营假设,网络企业等流动性强的虚拟组织可能今天在明天无的状态也使得持续经营假设受到更多非议。

  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后,持续经营假设已不复存在, 应立即终止经营假设, 取而代之的是“清偿假设”,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资产的评估、变现和债务的清偿。

  会计分期假设。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这一假设规定了会计对象的时间界限,将企业连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分割为若干短时期,以便于及时提供会计信息,是正确计算收入、费用和损益的前提。会计分期假设是基于持续经营假设产生的。在18世纪时期产业革命要求会计信息应及时上报,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编制报表,年终再编制年终报表。因此,公司的持续经营导致了会计报告的定期性。两者互为前提互相补充, 从一定意义上说, 前者甚至更为重要,因为首先存在持续的经营活动, 才有必要和可能进行会计分期。会计分期依赖于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需要会计分期。

  知识经济时代无论是从投资者对企业信息的及时需求,还是从加强对企业风险监控的角度看,传统的以年、季、月为时间长度划分的会计期间都已无法满足 时代的需求。因而知识经济时代下会计分期的局限性更加的突显出来:

  计算机技术的高度发展及应用,为缩短会计分期在技术上提供了条件,变“历史信息”为“即时信息”而各时点的报告连在一起,可以连续反映一个企业经营过程的全貌。

  虚拟公司存续时间的长度有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存在时间很短的情况下,己不符合传统的会计分期。

  企业破产后已无分期核算经营成果,分期编制会计报表的必要,破产会计核算是一次性的,不存在持续性和周期性的核算,建立在持续经营假设基础上一系列会计处理方法和原则在会计期间不确定的前提下也不再适用。

  信息需求的及时性,对会计分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在网络时代,计算机强大的运算能力以及网络迅速的传输功能,克服了会计数据搜集和处理的障碍,以往需要几个月时间才能做出来的报表在瞬间即可形成,而且信息使用者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线查阅财务会计信息,会计分期已失去意义。

  货币计量假设。货币计量假设认为,会计是企业对可按货币计量的经营活动进行计量和传递的过程。这一假设规定了会计的计量手段,指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成果可以通过货币反映。它暗含了两层意思,即币种的唯一性和币值的不变性。古代会计只反映商品的变动,公元前630年,希腊人发明了铸币,开始采用货币作为通用的计算单位。11实际至14世纪随着西欧经济的发展、商业交易开始按货币单位来记帐,并延续到今天。

  货币计量以币值稳定或币值变化甚微或假定其变化不重要作为其附加条(币值不变假设)是货币计量假设自身带有的局限性,随着新经济的到来,其局限性越来越多的表现出来:

  物价的频繁变动动摇了作为历史成本前提的“ 币值稳定”假设。会计报表上以现时价格计量收入,却以历史成本计量费用,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则不能正确地计量收益,由此产生了物价变动会计和现时成本会计。

  以货币计量不能表现诸如企业员工素质、产品质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等信息,使会计信息局限于货币性和定量性。非财务信息在会计中没有的到应有的反映,导致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降低。

  电子货币的出现加快了国际间资本的流动速度,资本市场交易更活跃,资本决策可以在瞬间完成。因此,货币计量假设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企业在持续经营状态下对资产负债均以历史成本或实际成本发生额计价,进入破产程序后,尽管破产企业会计核算需要用货币单位对财产、债权等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扣报告,但是在持续经营状态下的计价原则已失去了原来的意义,代之以清算计价或同时使用清算价值、公允价值等,以适应清算不同财产的计量需要。

  三,会计假设的未来发展

  会计主体假设的构想,会计主体应当由现行的绝对实体向相对主体转化,以“经济利益相关的联合体”代替“会计主体”。 过去我们过分的强调绝对实体信息使用观,但在未来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时候只要是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而相互协作的联合体都应当将其视为会计主体。

 会计演变历史 会计假设的历史演变及未来发展
  持续经营假设的未来构想,面临信息时代网络经济的影响和挑战,我们可以设想将会计核算建立在临时性经营的假设之上。企业的经营活动的暂时性看成是绝对的,而企业的持续经营看成是相对的,是在相对的时间内的持续而不是传统持续经营假设规定的在可预见的将来持续经营。

  会计分期假设的未来构想,以会计分期为主并且以实时财务报告和短期项目以交易期作为会计报告有益的补充。实时财务报告者是实时按需求获取信息的非等距交易期间假设,即企业各业务部门以及外部信息使用者可以实时获得最新的信息,不必等到会计期结束;

  货币计量假设的未来构想,以货币计量为核心的多元计量体系代替货币计量。多元计量体系即除了货币计量体系外,还运用非货币性指标和定性而非定量指标来予以反映,如有关人力资源价值,知识资本,企业经营理念的社会认可程度等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可在现行财务报表之外增加表格系统地予以反映,以提高财务报告的有用性。同时在汇率、利率波动比较大的期间,不应该继续坚持币值稳定的推论,而应同时采用名义货币和不变货币两种计量属性对信息进行多元化披露,以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另外,笔者认为根据我国学者对会计假设的多年的探讨和研究,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可以考虑在原来四大假设的基础上增加另外四项假设:暂时性假设、交易价格假设、宏观调控假设和权责发生制假设。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9356.html

更多阅读

我对秦腔未来发展的一些看法 人民币未来发展的看法

说起秦腔,首先我对这门传统艺术从骨子里是痴迷而又充满感激的。痴迷是因为我是听着秦腔长大的,从小就生活在这种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浓浓的秦腔味儿的环境中,怎能不爱上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感激是因为秦腔让我的童年与众不同,让我有机会登上

徐光裕:核扩散的历史定位及未来走向

[内容提要]从历史层面看,核扩散与反核扩散是核军备发展过程中的产物,该过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核垄断与反垄断阶段、核扩散与反核扩散阶段、核平衡与核反复阶段以及核衰减与变性阶段。从近期看,核军备的发展仍处于第二阶段,即核扩散与反核

新一代OPAC开源软件的兴起及未来发展 opac

韩志萍2013-2-27 15:37:53  来源:《大学图书馆学报》(京)2009年6期【英文标题】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Open Source Software of the New Generation OPAC【作者简介】韩志萍,中央财经大学图书馆,北京100081【内容提

公有云与私有云的区别 私有云未来发展前景

网上没有明确定义两者的区别。云计算发展至今,最大的困扰就 在于业内对其认识至今都没有统一,更不要谈其是“公有”还是“私有”了。现在不光各企业对“公私云”各有表述,就连咨询公司都在对“公私云”下定义,很明显,他们对外界宣传时所

声明:《会计演变历史 会计假设的历史演变及未来发展》为网友笑对人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