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等于执行:企业经营的大思维(系列之一)



少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主体是不可能成为企业家了,埋藏了二十年的梦想破灭了,但是人不可能没有梦想,况且主体二十年积累的关于企业的知识、经验、思想以及总结出来的规律和理论页不可能被埋没,于是主体重新确立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企业家导师!

  既然主体自己不是企业家,又怎么可能成为企业家导师呢?这个问题其实像“一个人自己不会游泳却能培养游泳世界冠军”一样无需辩解,但主体还是解释一下,主体无法成为企业家是因为缺乏企业家必备的一个最关键要素,即对名利(或者说权利)的强烈渴望和追求,反而对真理具有极强的兴趣与爱好,两者能够兼得当然求之不得,但当两者有冲突的时候,主体“本能地”选择了后者,“本能总是对的”,由本能所做出的选择自然也不会错,理性所要做的工作就是找出这样选择的理由来,将这些理由按照一定的逻辑组织起来,就成了理论。

  有了理论的指导,加上对名利的强烈渴望与追求,就一定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对名利的渴望与追求绝对不是坏事,淡泊名利也不见得是好事,主体这里绝对不是自我标榜,也不做任何价值判断,而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解释自己做出的选择的理由,因为追求名利能够确保自身安全,淡泊名利能够保证基本生活,那就都是合理的。主体放弃成为企业家而有志于成为企业家导师,也是遵循“比较优势”原则的,因为企业家是“只做不说”,或者说做了再说;而导师是“只说不做”,或者说没有想清楚的就不会做,主体正是一个勤于思考而疏于行动的人,本性散淡,所以更适合于成为一个解惑者。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2008年注定是会写入史册的重要年份,在年初本博有这样一个题头“2008已经来临,这一年肯定会发生的是奥运会,肯定不会发生的是中日大战,可能会发生可能不会发生的事情就太多,不妨用一年的时间来等待和收集”,现在来看这一年发生的很多事情都是改变世界格局和历史格局的,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中国必须走自己的路了!参照西方模式的路已经走到头了,前面页已经没有石头可摸,不管愿不愿意,世界的目光已经聚焦于中国,虽然我们仍然底气不足,虽然我们仍然觉得没有准备好,但我们不得不挺直腰杆了,“天塌下来有高个顶着”,也许我们还不是高个子,但其他人都趴下了,我们即使不想顶也只能硬顶着了。

  祸兮福所伏,金融危机是一场巨大的灾害,但也是一个巨大的转机,前面不再有现成的路可走,也不再有巨人为我们撑起一片天空,于是逼着我们不得不自己走出一条路来。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不是一句口号、一场运动可以实现的,需要有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大量的企业家涌现出来才能担此重任,但是现有的管理理论、教育模式是不可能培养出企业家的。当然,在环境的逼迫下,经历艰难的摸爬滚打,自然会有一批企业家成长起来,但是这样的“产出率”太低,而且很难伟大的企业家,试想当年如果毛泽东不是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能有后来的成就吗?

  乱世出英雄,乱世也出理论!春秋战国,天下大乱,涌现了无数的诸侯枭雄,但成就的却是诸子百家。当今之世,唯一的超级大国已现颓势,苏联模式早已烟散,美国模式正受质疑,中国模式呼之欲出,但什么是中国模式?从哪里可以找到中国模式?其实,所有的模式都是文化模式、思想模式、思维模式,而思维模式都是以人的大脑为载体的,能够成为模式的东西实际上就是某些典型人物头脑中的思维意识形成了一定的运行规律,其他人可以从他们的言语行动中把握这样的规律,从而是的他们的言语行动显得可靠、可信、可预测,于是他们也就具备了影响力和号召力。将他们言语行动背后的思维规律总结出来就成了理论,如果该理论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操作性,就成为了模式,能够给其他人提供指导。

  那么从哪里找到中国模式呢?无疑,当今的竞争已经不再是军事家之间的较量,而是企业家之间的比拼,因此中国模式更多地存在于那些成功的企业家的头脑中,或者说存在于柳传志、任正非、鲁冠球、张瑞敏等所有成功的(或者曾经成功的)企业家的大脑中,只要我们找到他们在文化、思想、思维方面的共同规律,也就找到了中国模式,他们之间文化背景的共同点是非常明显的:以东方式为主,兼容西方的;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在社会主义基础上,与资本主义接轨的;既有传统,也有现代的。能够将所有这一切统括起来的思维模式是一个什么样的模式,恐怕暂时还无法对其进行准确的命名,主体姑且将其称为“大思维”,主体要做的工作将这样一种大思维复述出来,并且总结归纳成一定的模式,使之具有操作性和复制性,从而为更多有志于成为企业家的人们提供借鉴。

  这当然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主体也曾屡下决心而半途而废,这篇文章既是给自己打气壮胆,也是邀请更多的朋友共同参与,并给主体以督促和支持,确保这项工作能坚持下去并早出成果。主体的大致思路是这样的:首先是借鉴思维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思维模式”划界,以消除某些不确定性,避免陷入一些不会产生结果的争论之中;在界定清楚了“思维模式”的类型之后,再对当前主要管理理论进行梳理,以鉴别出各种管理理论背后的思维模式,为走出管理理论丛林提供一张“导游图”;之后再以一些企业家为例分析他们企业经营实践背后的思维模式,找出其中规律性的东西,最后自然是得出结论了。这些内容完成之后将形成一本书《决策等于执行:企业经营的大思维》。

 决策等于执行:企业经营的大思维(系列之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95968.html

更多阅读

公司注册:企业经营范围参考(Z)

公司注册:企业经营范围参考一、经营范围参考(万能)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的,不得经营;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应经许可的,经审批机关批准并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后方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未规定许可

专注:企业经营的魅力

现在的企业,面对机会诱惑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但有多少机会是适合企业发展,这对企业来说决策过程是非常痛苦。英国有名谚语:“一只狗同时追赶几只野兔,必然一只也抓不到” ,笔者经常用这句话来比喻做企业,不知遭到多少同事的唾骂,专注拿啥不

餐饮企业经营理念 餐饮企业经营的成败

餐饮企业经营的成败、经济效益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促销艺术。因此,经营者在抓好内部管理的同时,应花大力气抓好促销工作。   重视口碑宣传   餐饮业有这么一句话,“金杯、银杯不如消费者的口碑”。餐饮业是一种人情味很浓的

警惕网络陷阱 警惕企业经营的“死亡陷阱”

  2009年中国企业将要面临什么样的挑战?这个问题困扰着很多人。从2008年的状况来看,如何避免企业经营的“死亡陷阱”,已经成为首要问题。  失衡的两个极端  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暴露了中美之间在经济上的结构性失衡:美国的过度

声明:《决策等于执行:企业经营的大思维(系列之一)》为网友小脾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