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绊千年精华 千年管理思想精华汇编20

 羁绊千年精华 千年管理思想精华汇编20


363纵横学派

纵横学派的特点是以语言为武器进行外交对抗,往往通过谈判来达到预定目的。历史上,苏秦片言之间取得六国相印,这就是合纵;而张仪连六国而事秦的事叫连横,这就是这个学派的来历。然而过分地依赖于谈判,就会将目前的问题作为所有问题的根本,而忽略了长期战略计划。事实告诉我们,妥协并不是解决管理矛盾的惟一方式,并且无原则的妥协其危害也将是无穷的。

364阴阳学派

阴阳学派以因果规律为主要的理论依据,也就是阴阳五行说,简称阴阳说。  阴阳学派是以物理学的原理来处理人文社会,甚至认为包括人类的心理在内都是依照物理学的力学原理而活动的。因此这一学派的中心思想是平衡和谐,这一思想在管理学上有极其重要的特殊意义。一个组织如果不能保证它的运转的平衡与和谐,就会处于一个不稳定状态之中,组织就有可能解体。

365兵家学派

在世界的军事理论上,有两本书是指挥家必读之书,这就是《孙子兵法》和《战争论》。 《孙子兵法》总共不到6000字,但是全篇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几乎全部是兵法纲要。道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天是客观的形式,地是所处的各种条件,将是领导人物的素质,即智、信、仁、勇、严。它提出了一个决策者的素质是军事制胜的非常重要的条件。法是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战争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用计谋取胜。这是孙子兵法的要义。在现代管理上利用兵法的管理思想,需要具有更加高超的艺术和能力。

366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

儒家十分重视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可以说人的管理和施行管理的人是儒家理论的核心。儒家在对人性的假设方面和对人性的改造方面提出了相当多的见解。他们认为,人性和改造主要是通过自身的修养来完成。儒家提倡“天人合一”。他们认为,一个人最高的奋斗目标是做圣人,并提出向此目标奋斗的途径。

367儒家对组织的独到认识

儒家在回答了管理的对象是“治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由谁来管的问题。儒家在管理上偏重于礼和义,认为这是达到管理目的的重要手段。对于礼和义,儒家学说都有较多论述。

368儒家的“为政以德”和“仁政思想”

进一步对怎样管理的问题,儒家做出的回答是“仁”、“德”和“礼”。仁是儒家理论的核心。儒家的仁的管理方法:一是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来带动其他人。二是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必须要有一种爱心,而且还要知道干什么事都会遇到困难,克服了困难,然后才会有收获。更为重要的是人在一个集体中活动,具有一种集体主义的精神才是一种真正的仁。儒家管理思想的另一个重要的部分是“德”。“为政以德”是儒家的重要管理思想。孔子认为管理者要讲求道德,并以其作为自己的治国方针,这样就可以取得无为而治的效果。

369道家的思想精华

道家结合《易经》的学说,成为一个比较严谨、逻辑性很强的理论体系,充满了辩证的逻辑思维方法。老子所著的《老子》和庄周所著的《庄子》成为道家的经典著作。他们是道家学说的创始人。道家学说以道为中心和纲领,从道出发,然后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因人、因势、因需要,向四面八方扩展开来。从道出发,以道为归依,这从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来看,是有道理的,即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处在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的支配下运行和发展的。 “从阴过渡到阳,或从阳过渡到阴,从单纯的解剖的观点来分析,所谓的过渡,其实就是在否定自己,也就是阳过渡到阴的完成。完成这一个否定,一个否定了再遭一次否定,负负得正,又回到了原来的地位”。

370道家思想的管理规律一

循环律。世间的阴阳转化是在不断地进行的,周期性的循环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规律,尽管完成一个循环的实践结果因各种情况不同而不同,但是宇宙是一直在不断地循环向前发展的。作为管理者必须要充分考虑计划和行动的后果。企业的循环,生态的循环,大气的循环,等等,任何一个事物都是整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因此在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循环的关系 。

道家思想的管理规律二

成长律。在宇宙的万事万物中,由于矛盾的存在,阴阳的存在,万事万物必须经历诞生、发展、成熟、直到转化到相反的状态这样一个过程。而且转化的速度和成长的速度是成正比的,即转化越快,死亡也越快。明白了这个规律,就能在实际工作中灵活地运用,当事态处于关键的发展时期,经营决策者就能更好地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实现最有利于长远发展的转化。

道家思想的管理规律三

得失律。由于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可以转变为阳,阳也可以转变为阴,这样来看,得和失都不是绝对的。在表面上得到的东西很可能在实际已失去了,而在表面上失去的东西很可能在实际中却得到了。管理者应该明白这个道理。聪明的管理者在得与失的问题上,应充分发挥智慧,应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道家思想的管理规律四

时间律。时间对阴和阳的转化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人是无法控制时间的。时间作为自然规律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地运转着,每一季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就自动地退出让给下一个季节。一个伟大的领导者,同样也应该懂得自己的历史的使命,在什么时间应该前进,在什么时候应该功成身退。否则的话,他的成功就有可能贬值。时间来去无限,阴阳的转变无数。这一切都在于把握时机。由于各种历史条件和具体的事件不同,这种时机的把握无法用定式化的语言来表述,全靠管理者在具体的时机面前“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道家思想的管理规律五

调节律。一个懂得阴阳规律并且善用阴阳规律的管理者往往是成功者,因为他们懂得按照这个规律进行自我调节。这就像一个人十分懂得天气变化,这样他就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按照天气情况该做什么事情,这也是人生的一门艺术。越是有能力进行自我调节的人,成功的希望和取得的成就就会越大。

道家思想的管理规律六

容忍律。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百分之百完美的事物,最多也只能是近乎完美。在我们生活的空间里,要求任何事都达到尽善尽美是不现实的。因此即使我们看到一件不如意的事情,从另外一个角度,可能依然有可取之处。所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我们都要具备容忍的态度以等待事物的变化。

371老子的水式管理

老子提倡的是水的模式。他对水有相当高的评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近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不争,故无尤。” 日本人的柔性管理就是充分吸收了老子的水式管理方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新一轮竞争中取得了胜利。

372老子的无为管理

在道学中最为精练的也是最为重要的是“无为”。道家的无为而治是管理上的一个至高境界。存乎一心,无为而治。老子的无为是一种积极的,是动态的。根据逻辑的推理,有为是正题,无为是反题,无不为是合题。在这里,正题和合题中间的关键是反题,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才能达到无不为的境界,否则是行不通的。其实,中间阶段的无为是对前一个阶段深刻反思的过程,是一个积极准备的过程。

373佛学与管理一

佛教的理论是一个非常玄妙又无法完全捉摸透的东西,佛学本身是一个相当丰富而且深奥的理论。它将宇宙分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而这三界都是我所创造的,如果我的心在,则宇宙在,我心空则宇宙空。这就是说宇宙是被人所感知的东西。反过来说,我的心中就是一个宇宙,或者说心就是佛。

佛学与管理二

因缘——这就是之所以存在这个被感知的世界,都是由于一个缘故所发生的。没有因就不会有果,今天的结果是昨天的缘故,今天的缘故将是明天的结果。同时,它把时间划分成非常小的单位。这样,凡是说过的就是过去了,过去了就是不存在了,之所以你感到存在是因为你的大脑还在过去。它的理论根据是:世界上一切的事情都不是孤立的,都是由当时的各种条件所决定的。

佛学与管理三

色空关系。佛学理论最主要的就是色和空。色只不过是物质的表现形态,空是物质的属性,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不异”就是不相离异,二者是共存的,相互依存,不可分离。色和空是统一的,实质又是一回事,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表现为色空从现象到本质,从本质到现象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其实本质和现象是不可分割同时存在的。

佛学与管理四

人非是我,我不是我,而是非我。在管理方面,尤其是高级领导人,一般都处在相当大的压力下。人在经受大的压力时容易犯错误,而在处理小问题时是不大容易犯错误的。如果把大的问题看成是小问题处理,就会显得相当明智,也容易处理得多了。而解决这一问题,佛学的理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依据,因为什么事情都是空的,那就不必要为此而承担大的压力了。

374东方管理思想一

以人为政治管理的中心。首先是人要听命于天,天的代表者是天子,那就听命于天子。这样,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儒家提出了大量的规则和道德规范。中国人讲究中庸之道,其最基本的含义是:“过犹不及”,“礼之用,和为贵”。这是有东方特色的思维方式, 又是传统文化所追求的一种理想人格和合理的道德规范。中国人用平衡、协调、适应、统一来代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家庭内部之间的冲突和矛盾。这种团体维系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团体的发展。

东方管理思想二

以家为生活及日常活动的中心。“家”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个神圣的词。家庭生活是中国人第一重要的社会生活,亲戚、朋友、邻居是第二重要的社会生活。这两种生活集中了中国人的要求,包括了中国人的活动,规定了其社会道德条件和政治上的法律制度。“中国缺乏宗教,以家庭伦理生活来填补它。” 西方的社会观念是强调个人的作用,而中国是强调家庭的功能。

东方管理思想三

以计谋为交往中心。筹划和谋略是中国人智慧的集中体现。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大量的计谋,如《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等等。中华文化从一开始就是在一个实力比较相当,竞争条件比较对等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所以从本质上来讲,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来源不同。因此,在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再一次形成了实力相当,竞争条件比较平等的大环境时,中国东方文化所形成的管理思想再一次为世人瞩目,是很自然的事情。

东方管理思想四

东方管理思想与西方管理思想的相互影响。东方管理思想对西方管理思想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从指导思想上对当今西方管理思想产生影响。其次,在人的行为方面,西方管理思想主要将重心放在对物的管理和对组织的研究,中国的东方文化对道德的塑造有特殊的功效。最后,在对工作方面,西方偏重于工作职责的管理。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倡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工作之间形成一种新的关系,这种关系将是在原来关系上的一个大飞跃。这是人类进步的结果,也是人类文明成就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375日本文化的渊源

日本文化是近乎宗教式的文化,它的来源十分复杂。主要来源有:儒教、道教、佛教和神教。儒家文化起源于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它的中心概念是仁、义、礼、智、信,强调天命和做人的道德。日本人非常欣赏老子“水”的学说,讲究以柔克刚,认为水是一种境界。在这种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日本特有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成为日本在市场竞争中叱咤风云的锐利武器。

376日本企业文化的成因

(1)日本是单一民族的社会,结构是同质的,具有国民意识和行为趋于同一的民族习惯。(2)长期受到东方文化的熏陶,有一种和现代企业文化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基础。(3)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改革为日本企业文化发展创造了一个有利环境。(4)日本的社会文化的恩耻观,强化了从业人员对集体的“一体感”,为孕育日本的企业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土壤。(5)日本善于吸收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文化,把这些文化的优良特征融于一体,形成了既有原则又有信条和精神的企业文化。(6)依靠企业自身的努力长期坚持,身体力行、潜移默化,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最终逐步形成独特的日本企业文化。

377日本企业文化的特征

(1)现代文化和日本传统文化交融。(2)企业的家族化。(3)重视培养职工对企业的忠诚感。(4)加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5)充分发挥群体的优势。日本文化的特质决定了当经济发展到相当程度时,同样会暴露出自身的弱点。机体的腐败行为最终会吞噬经济成果,容易形成连锁反应,进而引起经济衰退。

378日本企业管理体系的三大支柱

日本式企业经营的三大支柱,一是终身雇佣制;二是年功序列制;三是企业工会制。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日本企业竞争力量的源泉,也构成了日本企业的个性特征。

379终身雇佣制的特征

(1)录用刚毕业的大学生。(2)以综合能力为基准录用。(3)被录用者主动要求将本人的一生奉献给企业,但企业必须保障本人一生的职业作为前提条件。终生雇佣制是既有利也有弊。利是企业员工效忠企业,主人翁意识强。弊是人事管理的灵活性比较差,容易僵化。

380年功序列制

所谓的年功序列制是依据从业人员在本企业连续就业的年数确定其工资和职务的制度。这可以从企业员工的平均年龄窥视到企业的竞争力。如果企业不能连续发展,不能连续增加新的职工,则企业的负担就会越来越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会成问题。而且日本的企业一旦发生问题便是一个连锁反应,有时是无药可救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97413.html

更多阅读

火影忍者羁绊千年精华 千年管理思想精华汇编22

中国管理理论学派四——管理模式学派将一种或一套管理理念、管理方法或管理工具反复运用于企业中,使企业在运行中自觉加以遵守的管理原则或管理方法体系。近年来,中国管理模式研究十分活跃,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海尔OEC管理模式”、“小

火影羁绊5.71千年精华 千年管理思想精华汇编21

381企业工会制企业工会是指企业中的工会,只限于企业内部,不分工种。日本企业工会与企业有深刻的联系,从本质上来讲,它们是企业实体的两个方面。日本的企业工会与企业管理者的目标一致,工会认为没有必要参与企业的经营,因为企业的经营者

羁绊千年精华 千年管理思想精华汇编20

363纵横学派纵横学派的特点是以语言为武器进行外交对抗,往往通过谈判来达到预定目的。历史上,苏秦片言之间取得六国相印,这就是合纵;而张仪连六国而事秦的事叫连横,这就是这个学派的来历。然而过分地依赖于谈判,就会将目前的问题作为所

火影忍者羁绊千年精华 千年管理思想精华汇编19

348企业再造理论评析企业再造理论顺应了通过变革创造企业新活力的需要。有些管理学者通过大量研究流程重建的实例,针对再造工程的理论缺陷,发展出一种被称为“MTP”即流程管理的新方法。其内容是以流程为基本的控制单元,按照企业经

羁绊千年精华 千年管理思想精华汇编18

334沙因的组织文化研究沙因认为,文化是一个特定组织在处理外部适应和内部融合和问题中所学习到的,由组织自身所发明和创造并且发展起来的一些基本的假定类型。这些基本假定类型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并被认为是有效的,由此被新的成员所

声明:《羁绊千年精华 千年管理思想精华汇编20》为网友时光蹉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