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发表在《当代教育论坛》第五期(五月份出刊)的一篇论文,愿与价值中国的各位博友共同探讨。
当前大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六大误区
刘咏梅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评建办410131
摘要:进行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本文针对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对大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六大误区
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学语文 综合性学习 六大误区
大学语文教学首先强调的是培养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呢?上了几年大学语文课,笔者深有体会,认为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何谓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过程和实践探究过程,学什么,怎么学,学生自己来决定,学生既是学习的决策者,又是学习的实施者。综合性学习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教学领域,成为我国当前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它对大学语文老师来说是个新鲜事物,那么如何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呢?
与以往的语文实践活动相比,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在教育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互动的形式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但从综合性学习的实施来看,许多大学语文老师并没有把它当作一门课程来加以重视,并没有将其与语文活动区分开来,使得综合性学习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综合性学习是从过去的语文活动发展而来的,但其活动内容的“综合性”要求和“探究性”特征使得综合性学习表现出的能力层面远远高于过去的语文活动,其活动过程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过程,其活动总量及学生参与面是过去的语文活动无可比拟的。综合性学习应成为大学语文教学的常规内容,而不应是“添头”或“装饰”。但事实又如何呢?笔者曾产生过不少疑问,也为自已在执教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而感到困惑,于是就此问题和同行们做过讨论,然而结果是不容乐观的。
总结起来,我认为当前大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存在以下六大误区:
误区之一:部分教师认为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的“附属”、“添头”和“装饰”,在教学中不作为或作为不够,随意性强,缺乏计划性。。
综合性学习本身就是大学语文教学的常规内容,是每一个大学生必修的课程内容,而不是为大学语文教学作“装饰”用的花瓶,更不是可有可无的“添头”。综合性学习在大学语文教学形式上有着其独特性,在知识与能力方面也是有序的、系统的,教材对综合性学习这一块的编写仍然遵循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与学生在共同完成综合性学习的任务时不得随意打乱,必须经历准备——项目设计、体验――过程实施、与表达交流――成果展示三个阶段,不是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的。
华东师范大学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大学语文》的课程目标,有四个注重.注重与中学语文的衔接;注重高职大学语文的道德教育: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实践教学,我认为这套教材能突出综合性学习的特点..这套教材总共12篇,分别为:品格胸怀;为政爱国;人生世态;亲情人性;爱情婚姻;传记逸事;怀古咏史;写景记游;论文品艺;中国小说;外国小说.我认为这种编法是不能随意打乱的,无计划性的教学是行不通的。
语文交际圈教学理论认为综合性学习是基于项目的聚会,师生为了完成这一项目,必须拟定切实可行的计划,过程实施就是按拟定计划进行探究的过程,没有计划的综合性学习是无意义的学习,把综合性学习当作可有可无的教学内容而不引起高度重视的大学语文教学不是全面的大学语文教学。
吉林大学前校长刘中树教授认为,大学语文目前正面临边缘化,出现这样的尴尬现象,主要原因还是对于大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价值认识上有问题。过去,我们总是认为大学语文教育就是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就是把它作为一个工具。现在要突破过去的工具观点,大学中文系学生要在中学的基础上提高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各种作品的写作能力,着力于传统文化的教育;人文精神的教育;民族精神的教育;陶冶情操塑造人文的教育。这是要把它看成终身的教育,这样认识的话,大学语文教育就是贯穿终身教育全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误区之二:过分依赖于课本,唯教材是从,把综合性学习当作课堂作业来完成。在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中,大学语文教材做为知识的绝对权威而被绝大多数大学语文教师捧为圣经。在课程改革到来之后,大学语文教材仅仅做为—种资源而存在,但大学语文教师的教育观念并没有发生改变,无法用新理念去从事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教师抱着书本打滚,甚至把综合性学习中的问题当作课堂作业来要求学生完成。我教过的高职二班,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孙昕光主编的高职高专的《大学语文》,然而这套教材根本就不适合学生。里边的内容过于晦涩难懂,又不能突出实用原则,学生根本不能接受。
真正善于教的大学语文教师,一定要走出大学语文教材这个圈子,引导学生从引子找到大学语文学习的钥匙,并最终成为学习的主人。课文是例子,它是“成品”;综合性学习材料不是例子,因为它不是“成品”,仅仅是一种资源——可供参阅的项目引子,更不是作业。
误区之三:把综合性学习当作训练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一种形式和手段,将综合性学习课上成阅读课,只做些收集资料、积累素材之类的工作。
我们不能否认大学语文教材中绝大多数单元的阅读课文与综合性学习在内容上是互相勾连的。比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基础版语文第一单元,选编了《潮
涌浦东》、《继续为祖国语言的纯洁健康而斗争》、《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三篇阅读课文,对学生进行“爱我中华”、“自信独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可见综合性学习不但在内容上与阅读部分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它还是阅读课文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染的一种延伸和拓展。
但我们应十分清醒地看到,综合性学习教学虽然与阅读教学有联系但又是相对独立的,有着自己相对独立的教学任务。综合性学习并不是完全依附于阅读部分而存在的,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自成体系。有些综合性学习的形式相对—致,它们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为主要目标,倡导学生发挥自主精神,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这些与阅读教学有着根本的不同,我们更不能因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中有通过写作,比如小报告和调研论文,来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这一形式就将综合性学习当作写作课来教,这也是不对的。
误区之四:把综合性学习当作科学知识课和思想品德课来上,满足于讲课文。学生的亲历参与,学生的实践体验,是综合性学习的关键所在。有些教师上课照本宣科,或是自我陶醉,至于学生听没听,学没学,似乎与他毫不相干。很多大学语文老师上课的方法,就是呆板的三段论结构法,首先讲大一二三四点,然后讲小一二三四点,最后总结归纳。这样上课的结果是,老师很辛苦地讲了,学生没学到什么东西。殊不知,综合性学习是由师生共同合作完成的,大学语文课尤其如此,那种上成传统的语文课的综合性学习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学习。大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的目的就是心灵沟通,心领神会,产生共鸣,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笔者听过一些大学语文老师的课,有的老师把大学语文课上成了科学知识课,有的老师把大学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作为评委,我不知道怎么给这些大学语文老师打分,总的感觉是啼笑皆非。例如,学习苏东坡的《留侯论》,有的老师往往把文中讲到的“忍”放大,把对“忍”的理解作为教学的中心,除了文中所讲到的“忍小忿而就大谋”外,还通过各种方式,力图让学生明白“忍”的意义和怎么辩证地看待“忍”。对于苏轼散文出奇翻新、开合自如的风格,对于他怎样化用典故为我所用,又有失偏颇地将刘邦的成功完全归功于张良的“忍”,对于他如何在破中巧妙地立自己的观点等等综合性语文学习问题则未引起应有的重视甚至避而不谈。
这种“泛语文化”教学的现象不仅仅在大学存在,而且唯有在大学中才显得更理直气壮,因为有一个很一厢情愿的认识: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不承担进行语文基本素质教育的职责。由此可见,大学语文的综合性学习犹如栽种果树,把心思放在旁枝杂叶的养护上,则必要牺牲丰硕的果实,而这果实,才是果树存在的主要价值。
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教师与学生围绕文本进行有针对性的解读,在解读的过程中实现语言经验的传递、语感的迁移、语文知识的积累,形成并发展自身的语文素养。而以项目为话题的聚会则不同,它仅仅是给教学确定了一个主题,教材为这种聚会的开展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资料,甚至为如何开展这些活动提出了较为合理化的建议,这些是对学习行为和目标起导引作用的课程资源并不是课文文本,所以综合性学习材料与课文文本有着本质的区别,不应当作课文来讲。
误区之五:过分语文化,缺乏整合特色。语文教学不再只是语言文学的教学,而应是各种文化素养的积淀与升华。语文课堂内知识层面不能单一化,人文、地理、历史、法律、计算机、数学、化学、英语、地理等其他素养是对语文知识的有益的补充,单纯的一种素养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大学生的需求。
大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具有渊博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而且还要精通时事政治,还得有最新的美学观念。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2006年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玉能接受《文学教育》杂志的采访,就提到了大学语文的审美教育。寓教于乐,怡情养情和潜移默化,理应是大学语文审美教育的三大特点。
一堂别开生面的大学语文课,应是历史课与外语课等的综合调配,让学生听起来意兴盎然。一个优秀的大学语文教师,应是各种文化素养都比较齐全的杂家,这样上起课来才有可能得心应手,信手拈来。
譬如,余光中的《乡愁》一诗,涉及到的知识有政治、地理、文学、美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光是朗诵一下这首诗,是解决不了大学语文的燃眉之急的。
《乡愁》一诗的拓展,应是一种纵向开掘,“增加学生思维的深度、扩大学生思维的广度、锻造学生思维的强度。”如果这种拓展只是知识的罗列或由此及彼的水平迁移,那么不如交给学生自己做好了。
如何整合语言、文学、文化,怎么引导综合性学习的方法,提高大学生的品位,这是所有从事大学语文的教师需要下功夫的地方。大学语文不仅仅是中学语文的延续,而是另辟一条新路引起他们的兴趣,对中国语言文学有个概貌和了解,并教他们掌握最基本的欣赏角度,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一个真正有文化“根”的中国人。
误区之六:教师角色移位,搞起“垂帘听政”。
对于属于高等教育形式之一的大学语文教学来说,以课文为主要的教学单位显然已不合时宜了。原因之一,对于一般课文,学生理应具备基本的解读能力,教师的干预并非必要;原因之二,这种教学形式容量不够,不足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原因之三,这种教学形式不符合大学教育的宗旨和目标。
我认为比较适合大学语文教学的形式是“主题教学”,或“话题教学”,即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选取相关内容,当然也包括教材内的课文,进行综合性学习。主题的选择,即可以依据内容而定,如“友谊”、“自我表现形象”、“认识人生”、“热爱祖国”等;也可以从语文知识的角度来确定,如“个性阅读”、“口语表达”、“应用写作”等;也可以从当今时事政治的角度来确定,如“马家爵事件”、“造假文凭事件”、“西部开发”、“促进中部崛起”等;也可以从作家作品的分门别类的角度来确定,如"老舍作家的幽默"、"钱钟书《围城》的幽默与讽刺" 、“金庸小说中的侠义精神”、“马克吐温的讽刺语言艺术”、“鲁迅杂文的匕首风格”、“徐志摩的爱情与婚姻生活”等。总而言之,大学语文教学应该是立足于语文世界来思考课文,大学语文教师应该是立足于世界语文来思考教学。
笔者曾经作过这方面的实践教学,发现以主题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单元不仅增加了教学容量,而且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知识内化的水准,优化其知识结构。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出现了。很多的大学语教师在综合性学习这新兴事物面前,就发懵了,不知道自己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角色。在综合性学习中,大学语文教师是不是可以当上“垂帘听政”的慈禧了呢?是不是可以做成“袖手旁观”的裁判了呢?定下目标,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布下疑问,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这可不行啊。在课堂上,大学语文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以一个语文交际者的身份参与整个聚会过程,而不是包办所有工作,更不是幕后主使。学生的每一步成功都理应包含着教师的指正,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探讨每一项话题,共同分享每一份甘苦,共同督促,共同进步,这才是大学语文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的正确角色定位。
如果我们澄清认识,走出误区,探索出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大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大学语文对他们的不可或缺的意义,那么,大学语文的综合性学习自然会成为大学生乐于接受的事情。毕竟,求真、求知是他们共同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薛文国《综合性学习漫谈》,《文学教育》2006年08下
2、 黄健云《关于美学和美育的思考》。《文学教育》2006年08下
3、 崔国明《谈谈拓展教学的“信度》。《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7期第4页。
4、 魏国良《现代语文教育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
5、 《中国教育报》2004年5月14日第4版
作者简介:刘咏梅(1971-),女,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文理学部讲师,研究方向:普通话和外国文学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