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VS老板:谁为谁打工?-员工篇



    引子

  本篇文章的标题,应该很吸引现实人们的眼球。见到标题的第一反应,绝大多数的人肯定在说:“白痴,这么简单的问题还用回答?当然是员工在为老板打工。”

  且慢!当夜深、人静,你一个人深思、独处的时候,再好好回味一下这个标题,你想到了什么?

  “白痴,还是什么也没想到!”

  不对,你想到了!你肯定想到了!你不可能没有想到!你不敢承认、你没有勇气面对,你可能一辈子也不敢承认,你可能永远也没有勇气去面对。

 员工VS老板:谁为谁打工?-员工篇
  可悲的是,你的潜意识早就想到了,你的潜意识早就在期盼着你拿出勇气,勇敢地去面对。文明、礼貌、理想、信念、激情、勇气、尊严、责任感、忠诚,你的潜意识需要你这么做,深受外界环境污染的你的意识却在编织着万千的“理由”(说白了,就是借口),怯懦地阻止着你这么做。就这样让你的意识和潜意识这么无穷、无谓地争斗下去?你不感觉累吗?累了就不想尝试改变一下吗?改正一下自己的缺点对你来说难道真的就那么难吗?

  这不一定是你的感觉,却肯定是我的认知。如果你感觉到了,你还需要知道,这不是你和我的错,生命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错过,也会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地继续错下去,可惜的是,绝大多数的人,一错再错,以至于可以错过一生;这不是你或我的错,这是社会、现实、命运作的孽,我们需要面对,却不需要过分地责怪自己;这不是你与我的错,只是如果我们愿意承认错误,愿意勇敢地去面对、改正错误,工作、生活,我们不需要活得那么累,我们完全可以活得轻松安逸、自在自如。

  序言

  在心理科学发展的历史上,没有哪位人物比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更惹人争议的了。有人将他捧上了天,他被视为哲学、心理学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有人将他贬下了地,还要重重地踏上几脚,他被斥责为搞假科学的超级骗子。

  弗洛伊德执著地询问着:“我是什么,是什么把我弄成这个样子的?”很多个世纪以来,哲学家、神学家、思想家、神秘主义者一直都在思考、探索着同样的问题。很多人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了潜意识(这里的潜意识概念包含了弗洛伊德所说的潜意识和无意识)的作用和存在,但是,他们不知道怎样去面对、了解、定义潜意识,以及如何针对性、有目的地去开发、利用潜意识当中蕴藏的巨大精神能量。

  弗洛伊德认为,人在意识的深处进行着自我、超我和本我之间的博弈,精神病起源于心理内部动机的冲突。弗洛伊德在分析许多病例的基础上确信,性的问题对神经症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1912年,弗洛伊德提出了潜意识的理论,给心理学带来了一场革命。

  弗洛伊德指出,意识有三种功能层次:有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无意识是其中最大也最有影响力的部分,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这是一个极其活跃的区域,是一种拥有强大能量的原始驱动力及我们被禁止、被压制的欲求所隐藏、积压的地方,尽管我们仍然无法清晰地知道,然而,无意识中潜藏的力量会对我们有意识的思维不断造成压力,其形式是掩蔽的甚至变形、变态的,很多时候,它们促成和决定了我们很大一部分的现实行为。弗洛伊德把那些相对蛰伏但又很容易进入的精神生活区域叫做“潜意识”,并认为它与无意识有很大的不同。

  弗洛伊德注意到,普遍地,心理病人力图以逃避的方式,忘记掉一些创伤性的情节记忆,这些记忆涉及到一些令人羞耻的内容,他们的意识或无意识以为这样是在保护自己不受痛苦的折磨与煎熬。然而,事实恰恰相反,这样做的结果,令人陷入自责、精神痛苦的状态之中而不能自拔,这种状态最终可能导致身体上某些实际上的伤痛。

  弗洛伊德犯了一个低级的错误,他所指称的“被压抑的想法”,多数是指我们脑海里经常也会浮现的丑陋甚至邪恶的负面想法,结合残酷的社会现实,这让许多的人错误地以为人性根本上是丑陋、邪恶甚而不可救药的。幸运的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思考、研究发现,在我们的心灵深处,被压抑更多的、需要释放出来的,却是我们崇高、善良、进取的天使一面。

  人类非常幸运,我们不仅仅是因为存在一些丑陋甚至邪恶的想法而导致心理不健康(这种不健康情绪心理学家们已经找到了很多的治疗方法),我们更多的是因为我们崇高、善良、进取的天使本性没有充分发挥、发泄出来才陷入无止境的精神和肉体痛苦之中。

  正文

  了解清楚我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再回到我们的话题,就轻松多了。

  员工与老板,各自有着自己的利益,在利益恒定的情况下,员工的利益大了,老板的利益就要减少;反之,老板的利益大了,员工的利益就要遭到损失。

  表面看起来,这是一个矛盾,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人类社会私欲横胀、邪念暴涨的历史与现实,更是加深、加剧了这个矛盾的极端化。一强调企业和老板的利益,许多老板就恨不得榨干员工们的每一滴血汗;一强调员工的利益,工会就梦想着将所有的利润化作薪水,不去体会即使是善良的老板们的苦涩与辛酸。

  “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其实,老板和员工的利益可以是一致的,弗雷德里克·泰勒如是说,玛丽·帕克·福莱特如是说,亚伯拉罕·H·马斯洛也坚持着同样的观点,难道我们还要执著于固执之中,不给自己任何反思的余地吗?

  确实,在利益恒定的前提下,老板和员工之间的利益矛盾很难调和。

  然而,关键的问题在于,企业的利益不是恒定的,也不可能是恒定的!即使在兴旺的行业,也会有许多衰败的企业;同样地,即使在衰退的行业里,同样可以存在很多发展的企业。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管理,而管理的根本,就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需要在员工与老板之间建立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真诚合作的氛围和环境,在这种环境之下,当劳资双方努力沟通、协调、合作地去寻求一种利益和谐统一的状态时,无形之间,企业的利益就最大化了,劳资双方各自的利益同样地也得到了最大化的结果。

  工作环境中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真诚合作的良好气氛,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利益,更带给我们精神上愉悦和幸福的感觉。尊重感、价值感、成就感、自豪感,不仅仅是追求成功的老板们需要他们,追求成功的企业员工们同样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同样的期待和诉求;尊重感、价值感、成就感、自豪感,不仅仅是追求成功的老板们愿意并实实在在地为之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在优秀管理人员带领之下,我们绝大多数、甚至所有的员工都在期待着、渴望着付出同样的努力。

  员工与老板,谁在为谁打工?

  答案是:生命旅途中,我们都是在为自己打工。

  表面上,我们在为别人打工。然而,当你是别人员工的同时,你是你自己的老板;当你是别人老板的同时,你是你自己的员工。

  为自己打工,那可以是一种创造;为别人打工,那多数就会变成怠工。你在为别人创造的同时,你在创造自己的未来;你在怠别人工的同时,你也在白白地消耗自己的生命。道理说出来,谁都懂得,做起来,却比登天还难,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我们自己。

  聪明的员工,在为自己打工,他们只是捎带给老板和公司创造了效益;聪明的老板,也在为员工打工,在殚精竭虑为员工创造良好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同时,他使自己的利益得到了最大化。

  作为员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积极努力地去进取、去拼搏,在不过分牺牲自己的时间、金钱、精力的情况下,竭尽全力地去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以自己的诚意和奉献精神来感动你的老板,带动你周围的人。这不仅仅是一种奉献,这也是一种索取,一种聪明的索取方式。

  如果你有眼光、更有魄力,那么,适当地牺牲一些眼前的利益,将自己牺牲的时间、金钱、精力作为一种对未来的投资,那就是一种更加可取的态度。其实,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周围的世界,许多从无到有的老板们最初的成就之路,基本上都是以这样相同的轨迹走出来的。过分地计较眼前的利益,公司、老板、同事从你身上无利可图,同样地,作为你自己生命老板的你,恐怕对自己的所作所为,除了叹息、也还是叹息。

  老板雇用你,不仅仅是在为你的劳动支付费用,显然,他在有意无意之间,还给了你一个学习的机会。如果你愿意感激他,那就感激他吧。感恩不仅能平和你的心态,还能激起你进取的信心、勇气、价值感和责任心,利人利己,何乐而不为。把工作当作一种学习的机会,把牺牲和奉献当作对自己未来的一种投资,工作顺利了、生活少了几分压力,老板或许也会另眼相看。

  老板赏识你了,你就名利双收;老板笨得就这样还不懂得赏识你,你又损失了什么呢?只要你自己这个老板永远对自己保持期望、保持信心,你自己尊重自己,别人是无权、也无法不去尊重你的。当你在实践中充分寻找发挥自己的优势,敢作敢为,敢打敢拼,你所学到的经验、你为自己未来所奠定的基础,比起你可能遭遇的小小的经济甚至精神损失来讲,自然是利远远大于弊的了。

  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当你以悲观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得到的,都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当你以乐观的心情去看待这个世界时,你所知道的,则是越来越多可能的东西。

  看看我们身边大大小小的老板们,他们比我们聪明吗?不一定。他们比我们更有智慧吗?难说。他们比我们运气更好吗?可能并非完全如此。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其中绝大多数的人比我们更坚毅、更执著、更拼搏、更有创造性,更重要的是,他们比我们更愿意付出、付出更多。

  他们付出之前,根本没有想到什么不可能,于是,事情往往最终变成了可能;我们付出之前,作出了精密的计算,计算的结果,一是不可能,于是不付出,不付出的结果当然肯定就是不可能的了;二是,不可能,付出一点试试吧,坚毅、执著、拼搏、进取、创造,付出一点点显然是不够的,于是,我们“充分”“证明”了不可能的可能性,结果如何,你是知道的了。

  更奇怪的是,当你经意或者不经意地决定将“不可能”的“现实”抛在脑后,当你决定付出努力去赢得结果的时候,牺牲、奉献、坚毅、执著、拼搏、进取、创造,所有的东西突然就跳了出来,环绕、拥抱着在你的周围,“态度决定一切”、“理想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似乎就不再是一句空话。

  说到这里,我仿佛听到了一些“乌托邦”、“理想主义”的酸言腐语在耳边回响,几千年以来,这种声音一直在“顽强”地阻碍着人类精神世界文明前进的步伐。“语曰:‘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荀子·大略》)对于这种指责,我们不妨用“事实胜于雄辩”的字句一笑置之。

  当中国共产党领导3万人的军队最终战胜蒋介石3百万大军的时候,当历朝历代仅凭几个农民的起义就最终获得政权的时候,当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以寥寥数人的信念汇聚成为千万人的信仰时,当人类执著于自己的梦想最终将火箭、飞船送入太空的时候,这些“荒诞不经”、“不可思议”的事实,是在叙述着“可能”,还是“不可能”。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我们是在欺骗别人,还是在蒙混自己,只要我们有勇气去面对,我们很容易知道答案的。

  以一句“打工”为借口,我们就裹足不前,彻底放弃,甚至以对抗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老板、企业要遭受损失,也许它是活该。我们就此断送了自己本来可以更好的工作与生活,我们就此而陪上了自己的未来,这到底值不值得,这种问题我们不需要回答别人,你想回答的话,告诉自己就行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97925.html

更多阅读

谁为谁打工,生活还的继续! 是创业还是继续打工

浙江商界巨子王均瑶英年早逝,其妻携19亿存款改嫁王生前的司机。该司机幸福之时感慨道:“以前,我以为自己是在为老板打工,现在我才明白老板一直在为我打工!”残酷的事实说明:活的更久,远比高富帅重要! 请大家千万要加强锻炼,注意身体健康,不定

第一篇:何为任侠?谁是邓飞?

《墨子·经说上》:“任,为身之所恶以成人之所急。” “任侠”也就是“附带意气,以侠义自任”的意思。所谓任侠精神的具体内容,大致包括下面数端,即:排难解纷、效功当世的襟怀;轻财好施、重交谊重恩义的操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风度;以及

产品vs服务:谁是旅游业竞争力的根本?

     在刚刚结束的奥斯陆大学研究生课程“中国经济与社会”中,一个挪威学生问我,“对于一个外国游客来说,中国的哪些地方是最值得一去的?”这个问题让我感触颇深,在此分享我的一些思考。  在全球旅游市场需求日趋多元化、产品日趋

浙报VS盛大:谁是传媒剩者

     浙报传媒显然讨了个好——资本市场对其并购盛大旗下游戏业务给予了高评价,自收购消息曝出后,其股价一度大幅攀升,至今表现仍远强于沪综指。相比之下,旗下资产高调退市、深陷裁员风波以及出售盈利业务,使盛大集团陷入了前所未有

华为vs.联想:谁能扛大旗?

     华为与联想的处境有何不同?看一下数据就知道了。2011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净利润下降52.9%,而联想集团有限公司净利润大增73%。但这并不适用于比较这两家不同领域中的全球顶级公司在智能手机上的表现。  随着用户逐渐用智

声明:《员工VS老板:谁为谁打工?-员工篇》为网友心若情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