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 和时代脱节 他们,为何与时代脱节?



     《凤凰周刊》2013年第9期的封面故事,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大陆特殊群体的众生相,在报道的导语中,编者概括了这一群体的特征:“从大多数情况看,他们都有相似的家庭和个人出身,文化水平有限,90年代下岗,所依附的国企破产,个人陷入贫困,靠养老金度日。”导语同时还描述了他们的共同背景“以社会学和田野调查的视角看,他们整体上以‘50后’为主,他们并非对过去真相隔膜,而是亲历者和见证人”。

  这是一个可以称之为“时代脱节者”的群体。

  报道所呈示的这一群人,出没于洛阳的公园、广场,口唱过去的歌曲,甚至跳忠字舞,他们的言行因与时代脱节而显得突兀。正如报道所述,他们属于这个高速发展中不断分化和撕裂的社会中,为数不多且极其边缘的小众群体,却有着与其群体不相称的巨大的存在感和影响力,故而颇为引人注目。

  如果回顾过去,不难看到,在这些人所称颂所迷恋的那个年代,当时的大多数人恐怕在外在表现上其实与他们别无二致。那么,在了解了他们何以如此外,进一步探讨他们的存在和现状后面的历史底色,就不失为一个有趣话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个人和家庭在物质上的贫困,以及在此基础上他们的精神寄托和政治诉求,落脚在对过去时代的怀念之上,是这一群体的共同特征。尽管他们中间不乏富人,也有执著于个人政治信念,而甘于受穷吃苦的斗士,但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均是挣扎在贫困线上的下岗者、失业者和退休人士。

  必须承认,他们不是市场化改革过程的受益者。不患寡而患不均,这种根植于人性而不可避免的社会观念和共同心理,在这一群体中有着充分的体现,而且不仅是一种促使他们抱团的黏合剂,也是他们统领言行的一种信仰。

  仅比较1949年以来前三十余年和后三十余年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以工资和房价为例,即可感受其中巨大的落差。据我85岁高龄的父亲回忆,1954年他以排职干部级别从军队转业至某市搬运公司任职,月工资为固定的27元,而公司按计件计酬的搬运工人,收入多在每月40-60元之间,高的可达100元左右,一人干活养活一家子的情况比比皆是。其时,当地政府在城郊投资兴建工人新村,60余平方米的两间套房,为厨厕共用的苏式住宅,售价仅为125元。然而这种针对工人销售的住宅,却鲜有人问津。滞销的原因有三,其一,当时同样面积、更符合当地居住习惯的住房,月租金仅0.6-0.8元;其次,工人新村没有自来水,买水每担水要0.1元,比山坡下贵一倍;其三,梅家山原来是坟山。

 莫言 和时代脱节 他们,为何与时代脱节?
  如果认为这是当时私有制尚未消灭,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的特例,可比性不足;那么,从50年代中期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直至上世纪90年代住房商品化之前,那种住房一概由各级单位部门统一分配的做法,似乎就更没有可资比较的基础。但是,即使在上世纪80年代,体脑倒挂还是普遍现象,“造导弹不如卖茶叶蛋”就是耳熟能详的段子。相较于计划经济时代物质匮乏,但财富分配相对平均状况,如今腐败和贫富悬殊现象,所呈现的社会不公显然反差很大,乃是明摆着的事实。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就不难理解,这些“与时代脱节者”的言行,无非就是他们基于自己的物资和精神贫困的现状以及社会地位衰落、个人尊严的缺失等生存困境,将自己对现状的不满,借“那个年代”这样一个在他们看来既正当又合法,亦即安全而便捷的通道,诉诸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罢了。而且,还可以将这一现象,视为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归属于社会分化亦既是社会日渐多元化的表征之一。其次,这恐怕也是他们亲历和见证了三年饥荒、十年浩劫等各种灾难性的社会动荡却不顾历史真相,对制度灾难和专断人祸视而不见,偏执地采取选择性记忆立场的基本因素之一。

  换一个角度,在我看来,群体其实也就是一群热衷于公民权利表达的人,也不妨将他们的做法看做是一种维权行为。只不过是因为他们的权利表达,消费的是一笔已经被时代和社会主流所放弃的政治遗产,故而显得既与时代脱节,又别具一格。他们的价值在于,他们不仅是日渐多元的社会中的一元,而且还呈现和反映当今社会存在的诸多弊端。

  所幸的是,他们是少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9794.html

更多阅读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作品《蛙》网上阅读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时评

莫言获奖理由: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在一起全本阅读:蛙 作者:莫言 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她接生的婴儿遍布高密东北乡,她在乡亲们心目中成为魔鬼一样的人物…… 立即阅读收藏本书生死疲劳 作者:莫言

任铎之:莫言,《百年孤独》里的套中人

任铎之:莫言,《百年孤独》里的套中人——回归文学本身看莫言获奖  任铎之/文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或许可以看作当代中国价值观向外输出的胜利,也可能是诺贝尔奖一次友好的举措,诺贝尔委员会到底是出于同情还是爱,才让莫言获得了

曾经相爱的两个人,为何难做朋友? 真心相爱的两个人

那么相爱的两个人,曾经风花雪月,曾经山盟海誓,但一旦分手,为何一方对另一方会形同陌路,甚至视而不见,连普通朋友都做不成?原因如下:负面情绪的积累和负面印象的确立。现在这个社会不像从前那样,父母会普遍干预子女的婚姻,所以分手的原因,通

声明:《莫言 和时代脱节 他们,为何与时代脱节?》为网友河畔三分沉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