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待提高 股指期货平安先行 套保险企亟待进场



     保险资金投资收益偏低

  在保监会放行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衍生品交易近10个月后,保险公司终于等来最新进展。

  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中国平安在6月底获得保监会批准试行股指期货,其他保险公司如国寿、泰康、合众等已经选好证券系期货公司,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准备工作就绪,正在焦急候场。

  “保监会将参考平安的试点情况,陆续放行其他保险公司跟进。由于平安内部风险控制严格,初期试行进展并不会太快。”一位接近平安的知情人士说。

  截至本报发稿前,保监会及平安相关人士并未就上述信息回复本报记者。

  而随着另一金融衍生品——国债期货渐行渐近,与基金、券商等其他金融机构一样,保险公司也开始未雨绸缪,积极筹备。据媒体报道,近日保监会已经原则上同意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可能会参考股指期货,将范围限定在套期保值而不准投机。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当前A股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险资寻找对冲股市风险的期望以及参与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动力较为强烈。

  国债期货开闸

  平安获试行股指期货“入场券”

  “6月底平安获批试行股指期货,中国人寿、泰康、合众等保险公司内部测试等工作均已做完,也已经选好证券系期货公司,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就在等保监会的批复,目前还没有拿到批复回函。”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去年10月23日,保监会发布《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暂行办法》以及《保险资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允许保险资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规定只限于套期保值,不能出现投机行为。

  股指期货是以股价指数为依据的期货,保险资金用股指期货来套期保值,以对冲股市风险,由于股票指数的期货价格走势与股票指数价格走势趋于一致,保险资金分别在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上做相反的买卖,达到在一个市场上盈利、另一市场亏损的结果,总体上控制投资盈亏幅度。

  保监会对险企和期货公司设定了一定门槛,对保险公司的要求是资产配置和投资交易专业人员不少于5名;风险控制专业人员不少于3名;清算和核算专业人员不少于2名等条件;保险公司所选期货公司应当符合六项条件,包括成立5年以上、上季末净资本达到人民币3亿元(含)以上、且不低于客户权益总额的8%等。

  多年来,由于缺乏风险对冲工具,持有大量股票的保险资金不得不以调整仓位来应对股市波动带来的巨大风险,因此在股指期货被放行后,保险公司表现出了极大的参与热情——上述《规定》下发后不久,市场即传出平安、国寿、人保、太保、太平等公司开始招标期货公司。

  但近10个月时间过去,保监会仅批复平安一家先行试点,多家保险公司仍然在排队候场。业内人士透露,保监会对股指期货态度谨慎、负责相关工作的保监会官员调任等等因素,导致在《规定》下发后,保险公司迟迟未获得入场券。

  何以唯独平安一家获准试行股指期货?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一是平安在前期态度非常积极,准备亦非常充分;二是平安的合作方——银河期货与保监会关系密切。”

  该知情人士透露,保监会将参考平安的试点情况,陆续放行其他保险公司跟进。

  “其他保险公司等得非常焦急,证券市场在上半年已经探底,过了这阵子再给套保的东西已经意义不大。”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高管表示。

  国寿泰康合众只欠东风

  相比股指期货,国债期货对冲利率风险,更受到保险公司的青睐。业内人士透露,这项停了18年的业务,有望在今年重新启动。

  “国债期货事隔18年再度推出,市场关注很大。最近中金所各地巡回办会,把各地期货公司的人召集一起开会,3天办了30多场会议,预计8月份会推出国债期货。”一位期货公司高管告诉本报记者。

  国债期货对冲利率风险,对利率变化引起的风险有套期保值作用,保险产品、保险资金投资收益均与利率变化息息相关,因此大中小保险公司均有极强的参与需求。

  “今年以来,每次利率市场化的风声放出来,保险股就会下跌。保险公司精算部门每天计算利率波动对保险产品的影响,如果能够以国债期货对冲利率风险,对保险公司将是很大的利好消息。”上海一家期货公司高管表示。国债期货曾在1992年到1995年间推出,由于当时市场不成熟、投资品种少、利率市场没有开放,导致过度投机,博弈双方盈亏差异巨大,因此被国务院整顿停止。

  尽管保险公司参与积极性很高,但决定权还在于保监会。据媒体报道,近日保监会已经原则上同意保险资金参与国债期货,可能会参考股指期货,将范围限定在套期保值而不准投机,目前已有保险公司开始准备递交申请方案。

  但是,相比平安、国寿、人保、太保等公司对股指期货的积极准备,国债期货鲜见保险公司身影。截止到今年5月,国债期货仿真交易中,有149家期货公司、39家证券公司与36家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仿真交易,保险公司仅有平安保险和中国人寿。

  “由于去年10月保监会批准了保险公司参与股指期货,多数保险公司将精力投入在备战股指期货上,对国债期货的准备仍不足。”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参与国债期货,保险公司人才储备并不充分,还需在人才建设方面多下功夫。

  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不动产、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等另类投资的占比只有8.4%左右。

  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表示,保险资金收益和结构不能有效支持负债,是保险资金运用面临的突出问题。其表现形式之一便是保险资产与负债的错配。

  截至2012年底

  2012年中国保险业实现投资收益2085.09亿元,投资收益率3.39%,是金融危机以来仅次于2008年的新低,不敌2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

  “保险资金收益和结构不能有效支持负债。”今年年初,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2013年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政策通报暨培训会议上曾做出如是警告。

  保监会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2年年末,保险行业15年以上的资产负债缺口达2万亿元。尤其2013年是寿险满期给付的高峰年,仅银保5年期业务就有2300亿元,这对保险资金运用提出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保险资金投资收益历年偏低,甚至不敌5年定存。保监会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2年,保险业投资收益率分别为1.89%、6.41%、4.84%、3.49%和3.39%。

  “保险资金的盈利水平制约了行业的发展。”一位在国外从事保险研究的学者表示,“多数国外大型保险公司获取利润并不靠承保实现,而是通过投资,因为保费并不能弥补保险公司的全部成本。”

  据媒体报道,2012年超过八成的保险资金配置于固定收益类品种,股票类投资比例超过10%,是第二大配置品种,而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不动产、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等另类投资的占比只有8.4%左右。

 亟待提高 股指期货平安先行 套保险企亟待进场
  但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保监会13项投资新政的出台,保险资金可以参与股指期货、信托等业务。

  “新政的目的并非单纯为了提高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而是让保险公司有更多的工具去做风险对冲和管理。比如,股指期货是管理股票市场投资的有效工具,若保险公司滥用股指期货博取高收益,显然就偏离了政策的原意。”友邦中国首席市场官张晓宇表示。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股指期货等投资范围放开,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未必会有很大的提升,但收益率的波动性或会降低。这将在侧面提升保险产品的竞争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9926.html

更多阅读

股指期货套利及期现套利的基本原理 股指期货套利交易

什么是股指期货套利针对股指期货与股指现货之间、股指期货不同合约之间的不合理关系进行套利的交易行为。股指期货合约是以股票价格指数作为标的物的金融期货和约,期货指数与现货指数(沪深300)维持一定的动态联系。但是,有时期货指数与

认识股指期货四 :跨期套利的几种方法

什么是股指期货的“跨期套利”?就是在股指期货不同合约间的价差出现偏离时,同时买入“低估”的合约、卖出“高估”的合约,待价差回复到正常时,平仓获利的一种方法。能否利用跨期套利稳定赚钱,需要先对股指期货不同合约价差的历史变化进

股指期货与现货如何套利 股指期货如何套利

中金所总经理朱玉辰认为,股指期货推出以后,股市可望更加平稳,对股票涨跌都不会有大的影响。股指期货不会把牛市变成熊市,也不会把熊市变成牛市,它仅仅是一个风险管理工具,会对股票市场的运行机制发生一些改变。投资者进行股指期货的期现

电影五朵金花 太保股指资格获批 五朵金花入场衍生品交易

      步入2014年,随着太保宣布获批股指期货投资资格,目前已有平安、中国人寿、合众、太平、太保5家保险公司获得股指期货投资资格,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阳光资管也正在积极申请,一旦获批,将立刻开始做股指期货业务。  近年来

流动性收紧 担忧流动性收紧 股指期货七连跌

     在IPO重启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双重压力下,股指期货连续七日下挫。尽管作为主力的国泰君安已经加大了多单的“注码”,但是丝毫没有扭转回调趋势。  分析人士认为,IPO开闸对股指期货的利空影响已经消化,更多的市场担忧在于中

声明:《亟待提高 股指期货平安先行 套保险企亟待进场》为网友独爱单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