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风险资本 美日风险资本市场概况比较



1. 风险资本市场总体结构

     美国具有一个比较完整的风险资本市场结构,包括了一个潜在而庞大的非正式的风险资本市场、高度专业化分工的有组织的风险资本市场和活跃的创业板市场。而在日本,没有天使投资人(Curtis J. Milhaupt, 1997, P877),缺乏非正式的风险资本市场,有组织的风险资本市场发展缓慢。到目前为止,日本吸收新兴企业上市的创业板市场共有三个,包括JASDAQ中的中小企业板块、东京证券交易所的高增长新兴股票市场MOTHERS和日本网络投资银行软件银行合资组建的日本纳斯达克市场中的“增长企业板块”。但是,与美国NASDAQ为代表的创业板市场相比,日本的创业板市场流动性不足,交易不活跃,虽然降低了上市标准,但是对于成长期的风险企业来说仍是高不可及的。对日本的风险投资家和创业者来说,等待IPO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美国,企业从初创到上市平均期限为5年,而在日本,则要30年。在日本OTC市场的上市公司中,仅有1%的公司经营历史低于10年,92%的公司在上市时已有15年甚至更久的经营历史,而在美国NASDAQ,42%的公司经营历史低于10年。

 

2. 狭义风险资本的形式及来源

与美国普遍采用的优先股和普通股形式进行风险投资不同的是,在日本,狭义的风险资本是用权益加类权益加债务型(equity plus equity-like plus debt)定义的。日本风险投资公司在进行股权投资和可转换债券投资等权益性投资活动以外,还普遍提供中长期贷款。90年代初,据日本国际贸工部的风险事业中心的统计,在累计7830亿日元的风险投资额中,权益性投资只占20%,而其余80%是可转换债券、附认股权证债券(warrant bonds)、信用债券(debenture bonds)和贷款。日本60%多的风险投资公司在创业企业上市后仍然持有公司的股票,并以公司股息红利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在日本的风险投资公司的收入构成中,有46%来自贷款利息,22%来自股份增值,17%来自股份分红。在支出构成中,62%用于支付利息,32%作为运营费用。从日本风险投资公司的收入和支出构成来看,日本风险投资公司与商业银行较为相似。

 

日本的风险投资基金绝大多数来源于企业(包括生产型企业和金融型企业)比例高达86%,其中生产型企业46%,银行30%,保险公司10%。养老基金占5%,个人占9%。而美国的风险资本的来源中,养老基金占50%,个人占12%,而公司仅占11%。

 

3. 风险投资机构的组织形式

日本大部分风险投资公司附属于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在1995年之前,日本独立型的风险投资机构数量微乎其微,而美国一半以上的风险投资公司是独立型的。

 

表1 日本风险投资机构分类

数据来源:JAFCO,1998.

注:政府风险投资机构是由日本国际贸工部和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部门发起设立的。风险企业中心不提供贷款或拨款,而是提供贷款担保。政府的风险投资基金通常由政府官员、当地大学的研究人员和当地风险投资机构的代表进行管理。

 

美国多采用以有限合伙制为基础的小规模水平式组织形式,一项投资基本由一位或二三位风险投资家负责。而日本的风险投资公司多采用建立在复杂的团队工作基础上(team work)的垂直式结构(vertical structure),其内部组织构架通常依据投资程序作职能性区分,按照筛选、审查、投资执行、资金回收等业务设置专门部门,因此一项投资需通过若干部门作业处理,比如,JAFCO有400名员工,分为11个部门,其中包括产业分析部、咨询部、调查部和投资规划部等等。

 

4. 风险投资的行业和阶段分布

日本风险投资公司主要投资于制造业、信息产业、建筑业、零售业、服务业,多数风险投资公司对高科技企业的投资敬而远之,对高技术产业的投资比例为35%,而美国风险投资机构偏好带有研发性质的新兴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这一比例达到了70%以上,1997年,美国风险投资行业分布如下:软件22%、通信19%、互联网18%、医疗保健设备9%、生物技术8%、医药6%,零售业和消费品仅占8.8%。

 

在美国,接受风险资本的企业通常是新兴的风险企业,其经营历史很少超过3到4年;而在日本,接受风险资本的公司有15年甚至更久的经营历史。据日本研究开发培育中心的调查,日本风险投资公司对于初创期(0~3年)的投资只占全部投资的7.3%,比美国低一半。对扩张期(4~5年)的投资占全部投资的7.3%,对创立6~10年的企业的投资占全部投资的17.9%,对创立11~20年的企业的投资比例为43.1%,投资于创立20年以上企业比例为24.4%。可以看出,日本2/3的创业资本投资于创立10年以上的老企业,而非新兴风险企业。

 

日本科技政策研究院(NISTEP)的调查(该项调查于1998年8月进行,向2400家风险企业发放了调查问卷,回收率42.0%)显示,日本的风险企业仍然主要依赖于银行融资,见下表。

 

                     表2 日本风险企业融资来源分布

数据来源:日本科技政策研究院(NISTEP),1999

 

相对的,美国的风险投资公司投资于初创期企业的比例近30%,几乎为日本的两倍,投资于扩张期的占52%。美国的传统型风险投资(classic venture capital)集中于风险企业的种子期和早期,其理念是高风险和不断地排除困难(high risk, financial peril and constant trouble-shooting),虽然仅占总投资的35%(90年代初),但它代表了美国风险投资的灵魂,对美国的风险投资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在日本,90年代初仅有5%的风险资本投向风险企业的种子期和早期。日本的风险投资家主要提供桥梁融资(bridge financing),即集中于主要的风险过后、上市前的阶段投资。

 

5. 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之间的关系

美国的风险投资家积极地参与风险企业的管理,两者密切的合作关系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风险投资家不仅提供资本,还提供许多增值服务,风险企业则主动地向风险投资家提供企业的资料,这种信息交流是双向的。

 

而在日本,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之间的关系通常是疏远的(distant and hand-off),风险投资公司对风险企业的支持以提供资金支持功能为主,并不积极介入风险企业的经营管理,风险投资家很少进入风险企业的董事会。

 

日本科技政策研究院(NISTEP)的调查显示,日本的风险投资公司被普遍认为是为上市前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公司,而许多接受过风险投资的风险企业认为风险投资公司对其发展帮助甚微,除了资金支持之外,可以说日本风险投资公司对于风险企业没有什么可以提供的,许多风险企业的CEO对风险投资公司非常失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99478.html

更多阅读

亚投行搅乱整个世界格局!美日四面楚歌! 四面楚歌的主角

亚投行搅乱整个世界格局!美日四面楚歌!连美国全球最铁杆的盟友——英国都毫不犹豫加入亚投行,其它觊觎已久但没敢迈出这一步的国家哪里还把持得住?所以,英国刚宣布加入亚投行,就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包括德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

《美日归还冲绳协定》私相授受钓鱼岛的非法性 归还冲绳

王友明1971年6月,美国和日本签订了《美日归还冲绳协定》,日本据此声称拥有钓鱼岛主权。然而,无论是该协定的签订本身,还是其涉及钓鱼岛的相关条款都存在诸多法理漏洞,协定根本不具备国际法应有的公正性、合理性和效力性。一、“归还协定

中美日,到底谁在利用钓鱼岛 中美差距到底有多大

日本首相访美之前,大放厥词,污蔑中国在利用钓鱼岛实现国内政治目的。这真是恶人先告状,恶狗先咬人。愤怒之余,我们不得不问,中美日到底谁在利用钓鱼岛?一,美国凭什么控制日本几十、上百年?很多不明事理的人,也许觉得,凭美国的政治、经济、军事

声明:《市场风险资本 美日风险资本市场概况比较》为网友快乐男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