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资本市场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发展最快、最激动人心的事件之一。如今,任何一个从事经济工作的人,都不能漠视证券市场(我国资本市场的主体)以及它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 笔者通过近几年的理论学习,深感有必要从产业经济基本理论的角度分析和总结日常工作中遇到或思考的一些问题,将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的水平上。 笔者认为,规范的企业及其行为和健全、完善的市场规则这两个基本构成要件在现实的改革进程中,实际上并不是一种所谓的谁先谁后的关系,而是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资本市场的两个基本功能——融通资金和资源配置得以真正地实现。

工业化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或演变的过程。尽管不能反过来说,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发展过程;无论是正处于工业化发展中的发展中国家还是进入所谓后工业化时期的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基本问题,我国政府也已明确地提出实施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而这一发展战略能否成功地实现,关键在于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以及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作用的程度。因此,建设和发展资本市场,对实现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该问题可试图从资本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也是建设资本市场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入手,以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为手段,讨论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或思路。若能对资本市场运行状况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存在的藕合关系,即资本市场结构调整效应作定量的分析则更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