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节:敢想、敢做、能做

 第42节:敢想、敢做、能做


系列专题:《犹太式中国人的经商与做人法则:向温商学习》

  温州人经商规则之二十二

  敢想、敢做、能做

  勇于尝试,那么在某件事上栽跟头可能是预料之中的事;但是,从来没有听说过,任何坐着不动的人会被纠倒。

  ———查尔斯·F.凯特林

  “胆大包天”的王均瑶说:“要想别人之不敢想,做别人之不敢做,想了不做等于白想。做的时候会碰到很多问题、很多困难、很多看法,关键是你要坚持。成功以后也不要飘飘然,要经常回过头来看看自己走过的路。”

  有人是敢想但不去做;有人是敢想敢做,先做后说,成功理所当然的属于后者。智慧只是理论而不付诸实践,犹如一朵重瓣的玫瑰,虽然花色艳丽,香味馥郁,凋谢了却没有种子。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对于未知的事情会有一种陌生感,陌生感会产生恐惧感,恐惧感会使人裹足不前,不敢去接触那件事情,越不接触就越恐惧,形成恶性循环。使人消除恐惧感的惟一办法就是去接触那件事,而且越快越好。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成功人士大都有三个共同的特点:一是敢想,二是敢做,三是能做。敢想不等于空想,更不等于胡想。敢想的人有强烈的高尚而明确的人生目标,敢做不等于胆大妄为,更不是违法乱来。敢做的人有着无所畏惧的冒险精神。能做的人不一定有着很高的文凭和丰富的经验,他们能围绕目标,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具体目标和行动步骤,不达目标誓不罢休。

  胆大包天

  王均瑶是温商中典型中的典型,他是温州人的楷模,他是温州精神的最集中的体现,他是胆大到敢“包天”的人。包天的思维让王钧瑶的生意上至航天,下至宾馆,范围广泛,成绩卓越。他的发家史,也是一部冒险史。

  1966年,王均瑶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16岁的他就辍学跟着师傅跑业务卖“不干胶”。1988年,王氏三兄弟开始做生意。在创业过程中他们从事过各种行业,例如在广州批发牙膏、牙刷,回到温州包装后出售给宾馆。通过经营酒店业、印刷业等,王氏三兄弟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是一句玩笑话改变了王钧瑶的人生走向。1991年春节前夕,当时还是温州金城实业公司驻长沙办事处主任的王均瑶,赶回家过年,因为买不到火车票,就与几位同乡包了一辆大巴回家。去温州的山路不好走,汽车在1200多公里的漫长山路中颠簸前行,把一伙人累得够呛,王均瑶随口感叹了一句:“汽车真慢!”旁边的一位老乡挖苦说:“飞机快,你包飞机回家好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别人眼里的一句反胃的讥讽,却是王均瑶的当头棒喝。这位爱思索的年轻人开始反问自己,“土地可以承包,汽车可以承包,为什么飞机就不能承包?”小小的打工仔王均瑶决定“螳臂当车,班门弄斧,自不量力”一番。

  在满天的白眼纷飞中,王均瑶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包机”的道路。他独自一人筹划了很长一段时间,而后又进行了长达八九个月的走访、市场调查和跟有关部门的沟通。首先,他说服了湖南省民航局:温州—长沙的航班客源充足。他调查到至少有1万左右的温州人在长沙做生意,并且温商不仅把时间看作金钱,还把精力消耗列作一项经营成本。另外,为了消除民航局对于经营风险的担心,王钧瑶采用了“先付钱、后开飞”的合作模式,“我先把几十万元钱押给你们,等于每次先付钱,后开飞,这样你们就‘旱涝保收’了。”这句话打动了民航局的心。

  在跑了无数个部门、盖了无数个图章后,温州—长沙的包机航线终于开通了。1991年7月28日,对王均瑶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随着一架“安24”型民航客机从长沙起飞平稳降落于温州机场,中国民航的历史被一个打工仔改写了。一时间,中国及美国、新加坡、日本等国的新闻媒体竞相报道,称此举是中国民航扩大开放迈出的可喜一步。“那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我的个人形象、人生道路都改变了!如果说人生是个大舞台,那一天,作为一名演员,我面试合格,被允许登上舞台。”王均瑶这样评价他在生意场的首次重要演出。

  25岁的王钧瑶成为了中国私人包机第一人,并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民营包机公司———温州天龙包机有限公司,王均瑶在打破民航历史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胆大包天”的个人品牌形象。到1992年,王钧瑶总共开通了400多条包机航线。美国《纽约时报》评价:“王均瑶超人的胆识、魄力和中国其他具有开拓和创业精神的企业家,可以引发中国民营经济的腾飞。”王均瑶的“发家史”证明一点:有想像力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就能成功。弱者自重、哀兵必胜、险境求生,这种被逼出来的创业精神似乎总能在温州商人身上体现出来,不由得令人钦佩。

  先做后说

  林肯谈到幼年时的一段经历:“我父亲在西雅图有一处农场,上面有许多石头。正因如此,父亲才得以以较低的价格买下它。有一天,母亲建议把上面的石头搬走。父亲说,如果可以搬走的话,主人就不会卖给我们了,它们是一座座小山头,都与大山连着。有一天,父亲去城里买马,母亲带我们在农场里劳动。母亲说,让我们把这些碍事的东西搬走好吗?于是我们开始挖那一块块石头。不长时间,就把它们给弄走了,因为它们并不是父亲想像的山头,而是一块块孤零零的石块,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们晃动。”林肯强调:有些事情一些人之所以不去做,只是因为他们认为不可能。其实,有许多不可能,只存在于人的想像之中。很多事情都是在没有做之前以为是不可能而放弃了,失去了成功的机会。

  有人是敢想但不去做;有人是敢想敢做,先做后说,成功理所当然的属于后者。对创业,周成建有自己的独特认识:“如果说,一个企业家刚刚起步的时候是属于吃苦创业的话,那么到了一个适当的阶段就应该转化为大胆创业,这个大胆不是李逵黑旋风的斧头,不管三七二十一,扔出去就是,而是要有创新的意识。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的企业家在刚刚起步的时候,资金、学历、经历甚至是经验都差不多,但在三五年之后却有的倒下了,有的原地踏步走,有的却是一日千里。”

  在1994年周成建开始了自己的品牌制造的道路,“我们先推出了美特斯·邦威的牌子,然后联合身边的一些摆摊的朋友,一起做专卖店。”取名“美特斯·邦威”,周成建曾煞费苦心,“刚开始也没想到有国际化这一天,只是想起个洋气点的名字”。现在,他逢人便阐释美特斯·邦威的含义:创造美丽独特的产品、品牌、企业文化,扬国邦之威。自创品牌之后,有限的资金成为企业发展最大的瓶颈,启动资金只有几百万,这让周成建左右为难:满足市场需求需要成倍购买机器,扩大生产,但如果把钱用于建立工厂,其他工作就做不了了,更别说创什么品牌。

  能否找到一条借力打力的路子来实现自己的跨越式发展?带着这个问题,周成建先后投入上千万元,与广东、上海等地80多家服装加工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年产系列休闲服1000多万件的强大产能为美特斯·邦威定牌生产,自己则把精力放在经营品牌上。随后,周成建一鼓作气,又把借助外力的模式也用到销售环节,采取特许连锁经营策略,“共担风险、实现双赢”的加盟商根据区域不同,每年分别向美特斯邦威交纳5万~35万元的特许费,所有加盟店实行“复制式”管理。1995年5月第一家专卖店开业后,美特斯·邦威的加盟店数量每年以几何级数增长。一无厂房、二无设备,总部只有几间业务洽谈室和几台电脑的美特斯邦威,在短短数年中实现了产品市场的快速扩张。

  “借鸡下蛋”和“借网捕鱼”的服装产业供应链就这么搭建起来了。今天,美特斯邦威集团用200多人的管理团队代替数千人也难以完成的服装工厂化大制作,并且在服装行业成了“虚拟经营”的代名词。谈起这一在美特斯邦威发展历史上最重要、也最为精明的一步棋,周成建笑到:“当时这条路也没有现在这么清楚,我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只想换一个做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在不断地适应、不断地变化,从而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生存的方式。”美特斯邦威在前无古人和前无借鉴的路上,是第一个成功实施虚拟经营的企业,到底是偶然的成功还是必然的成功呢?周成健回答:“我认为任何事情没有必然就没有偶然,所以作为任何一个企业,作为任何一个人,你不管运作什么模式,只要你是认真的做事的,我认为你就有机会有可能成为状元。”

  周成建的身上体现了温州人的性格特点:能吃苦、头脑活、能赚钱、点子新。他把美特斯邦威取得的成绩和发展空间归结于业务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创新,“一个人要生存,必须要不断地回顾、总结自己,不断地去寻找新的思想观念,不断创造赚钱或者生存的机会。这段积累的过程,一方面是建立在前面失败的基础上,另一方面自己也要不断去学习人家成功的经验。”不冒风险才是最大的风险,周成建在不断创新中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对于未知的事情会有一种陌生感,陌生感会产生恐惧感,恐惧感会使人裹足不前,不敢去接触那件事情,越不接触就越恐惧,形成恶性循环。使人消除恐惧感的惟一办法就是去接触那件事,而且越快越好。大诗人歌德曾说“勇敢里面有天才、力量和魔法”,由此可见行动、行动、不断行动,日日重复能突破任何看似不可能的拦路巨石。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如果问在人生中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那么回答则是:第一,无所畏惧;第二,无所畏惧;第三,还是无所畏惧。”只有无所畏惧地去想、去做,才能赢得最后的成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01857.html

更多阅读

第24节:盟友之间、权力财富和竞争(1)

系列专题:《国家博弈下的中国危局:选择和崛起》  第十二章 盟友之间、权力财富和竞争  第一节 谁托起了“日本奇迹”?  1989年10月31日,美国各大报争相登出一条牵动美国人神经的消息:“日本三菱财团购买洛克菲勒中心”、“日本买

第42节:第三章 换挡:突破——成功和领导都有变速挡(1)

系列专题:《员工老板的首本共读书:草根领导》  第三章 换挡:突破——成功和领导都有变速挡  概述:要想变成主动型的,你必须知道什么时候以及如何使用这三个变速挡  要想成为一名主动型领导者,你必须知道,草根员工们和客户们都在经历

第42节:事实枯燥无味,故事给我们启迪(3)

系列专题:《关于动荡、生存与应变:金玉良言》  你会记住哪件事?是医疗支出的事实还是迪尔蒙特的故事?  事实只能是事实,但故事却能显示我们如何为人处世,我们如何学习知识,以及其中蕴涵了哪些深远意义。  感言  你听说过“雷叔叔

第42节:让人第一眼就记住(1)

系列专题:《求职全攻略:面试,你的价值在哪里》  第11节让人第一眼就记住  ——自我介绍有特点  有了精彩的开场白,接下来的面试都很顺利,中间那位“纪梵希”女士虽然依旧面无表情,但是周围的两位副考官已露出了淡淡微笑。  面试

第42节:挑战自己,超越自我(1)

系列专题:《10位精英教你读大学:读大学怎么读》  第四节  挑战自己,超越自我  无论是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还是我们这群普普通通的大学生;无论是惊涛骇浪、轰轰烈烈的璀璨人生,还是宁静淡泊、平平凡凡的日常生活,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敢

声明:《第42节:敢想、敢做、能做》为网友烟柳靡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