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于无”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精华,“道生一,一生三,三生万物”指明了“有生于无”的途径。意识与存在的关系,一直是哲学争论的焦点,但不管在原始初汤状态时到底是“无生有”还是“有生无”,“有”和“无”再也不能被剥离开而单独存在,它们是一体的,是一组关系。
在我国现阶段,传统观点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所以企业管理大多指对“人、财、物”的管理。这一概括在科学技术不很发达的时代当然是正确的,因为在物质极度匮乏的时代,意识的作用很难突显。但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界越来越多的对象物由自在之物变成人类可用之物,意识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加速膨胀,越来越成为决定性的因素,以至我们不得不重新界定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当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偏向于“意识决定物质”,对“无”的管理也许比对“有”的管理更重要--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有生于无”的哲学思想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知识经济时代正在上演着一幕幕信息转换为财富的激情故事。那么,在知识和信息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如何对“无”进行管理呢?
------------------------------------------------------------------------------------
天河水所著<从机械人到文化人>一书提出了文化质量管理的概念,他也因此被评为2005年度“十大管理创新人物”。他认为:
“组织内部除了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人、才、物和产、供、销等外,还有一些本该引起高度重视而却一直被忽视甚至受歧视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可被名之为“无”的东西。诸如“自生自发”的文化、隐形秩序、隐性知识,等等。本质上,上个世纪人们一直谈论的正是如何管理这些“有”的问题,而恰恰就是没有人有意识地来谈论关于“无”的管理。而在终极意义上说,这些“无”具有更为决定性的意义。这是因为,正如老子所说,是“无中生有”、“有生于无”,而绝无反例。”
显见不争的是,现在管理学界还非常缺乏关于“无”的管理理论。在无意间对“无”展开了有效管理的,当首推张西振等人提出的“模式语言管理”理论(模式语言管理“四人帮”成员:张西振、王甲佳、侯象洋、肖永健)。该理论直接针对的是组织内部那些隐性知识的管理,认为组织中应该重视那些附着于员工身上且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关键性知识(隐性知识)的管理。这些关键性知识对于一个组织往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些企业组织正是依靠这些关键性支撑的;关键性知识是其核心竞争力。而这些关键性知识非常隐蔽,它们附着一些员工的头脑之中,随着调动、升迁、退休、亡故而使这些隐性知识流失。为此,张西振等人提出要运用“模式语言”来管理这些隐形知识,办法是把这些隐性知识通过描述性的语言疏理成一种“模式”。这样,一方面可以使这些隐性知识通过显性化而得以保存;另一方面,通过模式语言的描述,可以使其成为一种“标准”,可以在今后解决同类问题时重复使用。模式语言对于隐性知识的管理是卓有成效的。隐性知识的特征正在于它的隐密性,而通过模式语言加描述,可以使之实现从“无”到“有”的转化,变成一种模式。模式是流动的标准,标准是凝固的模式。模式语言的活力正体现于它是一个开放的、流动的标准,进而成功地实现了对“无”的“标准化”管理。
对“无”的管理,要从追溯创业动机开始,那是企业发展的原点,它催生了愿景、目标、价值观、经营理念等企业文化体系,企业文化几乎影响着整个经营管理活动。目标与资源的对接,概括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部内容,而这一对接,是靠智慧来实现的,而不是仅靠资源来实现,偏重于资源的管理思想陷入了这样一个困境—试图运用确定的资源通过不确定的思想去达成目标,造成科学管理毫无科学可言。
是该切换一下重点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