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海南:中国“格莱珉”在行动



    海口市,海府路49号,一栋九十年代的楼房,这就是刚刚成立的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海南省联社)的办公地点。这里曾经是海南省委的办公场所,多年来这里一直是海南省搞改革、谋发展的“大脑”,对于日渐繁荣的海南而言,这里有着特殊的意义。

  8月20日,海南省联社办公人员的正式入驻,似乎预示着一批新的改革者将在这里带领海南省农村信用社创造新的未来。海南省联社的正式挂牌,为我国农村信用社第一阶段改革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而尤努斯的参与又为海南省农信社改革赋予了新的意义,对于海南省农村农村信用社乃至整个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而言,这或许又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新家,新班子,新希望

  虽然在8月10日已经正式挂牌,但海南省联社却一直没有自己专门的办公场所,从开始筹建到正式挂牌成立,海南省联社一直“借用”海南银监局的办公场所。

  “新的办公场所是省里专门批给我们的,某种意义上讲,直到今天我们(省联社)才算得上一个真正意义上单位。”海南省联社一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近段时间以来,我们的工作人员除了要完成日常工作外,还有一个事情要忙——搬家。”

  记者发现,虽然办公楼门口挂着的是海南省联社的牌子,但并非整栋办公楼都归省联社使用,在楼内同时还有省农业厅、海口仲裁委、民政厅等多家单位,海南省联社只是使用了其中的第五层。“与其它兄弟省社相比,我们的条件是最寒碜的了,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搞好海南农信社的信心。”这位负责人如是说,记者明显地感觉到他的话语中透露着一种坚定和执著。

  据了解,对于新的办公地点,很多省联社的工作人员,和记者一样也是第一次进去。由于省联社刚刚成立,有太多的工作需要去做,所以很多工作人员忙于工作根本无暇来此“先睹为快”,连“搬家”都是让别的同事代劳的。但记者观察发现,这似乎并不影响的他们的工作状态。虽然是刚搬进来,但整个省联社的办公区却一切都井然有序,丝毫没有刚进“新家”的乱象。

  据介绍,海南省联社现有工作人员仅有30多人,却要承担全省农信社改革的管理、指导任务,工作压力可想而知,但从他们的脸上,记者丝毫看不到疲惫,有的只是乐观的态度和坚定的眼神。

  在普通工作人员忙碌着搬家的同时,海南省联社理事长吴伟雄和他的领导班子成员也没有闲着。据一位省联社负责人介绍,吴伟雄和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已经“下乡”好几天了,最近一段时间对于他们来说,根本没有什么休息日,一有时间,吴伟雄就跑到基层社或农村里去,去听取基层信用社对改革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当地农民的金融需求。

  对于新成立的海南省联社,记者的印象是忙碌、有序。以“农民”自称的吴伟雄务实、勤劳的工作态度和殷切的“三农”情怀,正在成为海南省联社一种无形的工作作风。

  做农民自己的银行

  自从海南发展银行关闭以后,海南省一直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地方商业银行,海南省农村信用社成立以后,成为海南省唯一一家地方商业银行,这注定了海南省农信社将为地方经济发展承担更重的责任。这种背景之下,海南省联社自诞生那一刻起就不得不面临一个问题:如何处理政策性支农与市场化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平衡扶持“三农”发展与从其他非农产业获取利润的关系?

  对于这个问题,海南省联社的回答是:扶持“三农”发展,通过金融力量推动新农村建设,这既是海南农村信用社的历史使命,更是农村信用社自身发展的基础,因此积极服务“三农”是海南省农村信用社毫不动摇的根本宗旨。“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我们最终将海南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确定为:海南农信社是农民自己的银行。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信社的发展是唇齿相依的关系。”

  海南省农信社的这种回答并非只是一种口号和宣言,在成立之时,他们就已经有了一个提高“三农”服务水平的计划。在谈到海南省成立之初首先要做的几件事时,吴伟雄将“探索多种有效方式向农民发放贷款,扶持农民走上致富之路”放在首位。

  “万户亿元工程”是海南省兑现支农承诺的第一步。这个工程要求基层农信社在全省范围内寻找最需要的信贷扶持的一万户农民和农业项目,向每户农民提供一万元的信贷资金,扶持其创业、致富。“一万户只是我们设定的一个基准目标,这并不代表,在海南能够得到农信社扶持的只有一万户农民。项目和扶持对象的选择,会根据申请贷款人的信用状况、项目可行性以及风险可控性等要素综合评估确定。只要贷款人具有良好的信用和创业项目,那么我们不会局限于‘万户’的限制,而是多多益善;相反,假如经过综合评估并没有如此多的扶持对象,我们也不会不顾风险地将亿元资金‘硬’贷出去。”

  “通过这个项目,我们一来是要扩大扶持‘三农’的规模和力度,充分发挥农信社支农主力军的作用,另一方面是要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农信社员工的“三农”意识,让他们主动到农村去找项目,主动去了解农民的资金需求。”

  对于农信社来说,如何在扩大支农力度的基础上,保证自身信贷资金的安全,并获取资金收益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支农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海南省联社从一开始就注意研究支农方式的问题,提出了“四个一工程”。

  “所谓‘四个一’,即农信社是一个‘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农业专业协会是一个‘一’,农民是是一个‘一’,可行的农业项目是一个‘一’。这四个方面的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封闭的产业链,既有农业项目让农民去致富,也有农业企业保障农业项目的市场出路,在此前提下,农信社的信贷资金的扶持,不但能够提高支农效果,也能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这种‘公司+农民+农业项目+农信社’模式是一个多方共赢的模式。”

  是什么打动了尤努斯

  尤努斯的名字和他所创立的小额贷款模式,对于中国来说,已经不再陌生,自从其因为在小额贷款方面的贡献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来,他的经验就开始在国内受到广泛关注,尤努斯本人也多次到中国介绍格莱珉银行的经验,国内很多省份都在探索复制格莱珉银行的模式,甚至连央行都专门就格莱珉银行的模式在中国的传播与尤努斯做过探讨,但是此类探讨一直没有什么实质的进展。为什么尤努斯为什么会最终选择海南作为其小额贷款模式在中国的“试验田”?

  在海南省联社副主任林继军看来,海南省政府和农信社对小额贷款的热情和执著是打动尤努斯的一个因素。

  海南农信社与尤努斯的合作应该感谢博鳌亚洲论坛的成全。今年四月,获知尤努斯将来海南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吴伟雄非常兴奋,开始着手收集关于尤努斯和小额贷款的资料,还让远在美国的女儿帮忙从英文媒体上收集、翻译相关资料,并向海南省政府申请参加博鳌亚洲论坛与尤努斯会面。而海南省政府也高度重视,省长罗保铭要求要积极学习尤努斯的小额贷款经验,并亲自就这个问题与尤努斯的会谈。

  会谈的结果是,尤努斯同意在海南尝试进行格莱珉模式试点。7月底,海南省副省长陈成带队前往孟加拉实地考察格莱珉小额信贷业务的运作情况,并签署了格莱珉银行与海南农信社之间的合作框架协议。

  “合作协议的内容大致有五项内容:双方共建一个信息互动平台,以方便双方的日常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和共享促进合作试点的开展;互派业务人员到对方银行去指导和进行经验交流;在海南设立一个定期的面向国际的尤努斯小额贷款论坛,为全球提供一个探讨小额贷款发展的平台,这个论坛的筹备工作现在仍在进行之中,预计这个论坛的名称将是“尤努斯小额贷款论坛(中国海南)”,以此来扩大海南农信社的知名度,增加获取世界先进经验的机会;在海南建立小额贷款试点,帮助海南农信社发展小额贷款业务;格莱珉信托拟入股海南农信社,一方面壮大海南农信社的资本金,另一方面帮助改善农信社的内部治理结构。

  “另外,海南的气候状况和农民经济条件与孟加拉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也成为促成双方合作的一个因素。”

  尤努斯“理念”的中国化

  有了与海南省农信社的合作协议,尤努斯所创造的格莱珉小额贷款模式开始了它在中国的实践之路。对于这种获得诺贝尔和平奖青睐的贷款模式能否在中国行得通,很多业内人士持谨慎态度。“尤努斯的获奖,让小额信贷在全世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但并没有改变小额贷款的发展处境,从世界范围来看,小额信贷业务成功的先例并不多,尤努斯的模式能否适应中国国情还有待观察。”一位金融专家如是说。

  对于这个问题,吴伟雄的想法是,“中国的农村需要一种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它必须具有金融创新的实质,它要在减少成本的同时能够维持农信社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从全球范围来看,惟有尤努斯的格莱珉银行的经验值得借鉴。”

  “这种借鉴并不是毫无选择地全盘照搬,我们必须按照中国的国情和各地的实际去研究格莱珉模式的适用方式,确切地说,我们更应该学习的是尤努斯的理念。”

  针对如何学习格莱珉银行的模式,海南省政府方面也非常谨慎,曾专门组织专题研讨会就行研究。研究结果是,格莱珉银行的模式与中国现行金融制度存在许多冲突,因此海南农信社在学习尤氏经验时,只能寻求符合中国实际的变通,而不可能简单复制。

 走进海南:中国“格莱珉”在行动
  首先,格莱珉银行以群众自治为主,以小组自我管理为主,借款人是银行的股东,因此借款人、贷款人以及银行是一家人,专职工作人员相对较少,运营成本较低。而海南农信社虽然业务范围仅限于只有700万人口的海南一省,但目前员工已经超过五千人,如果完全按照格莱珉银行模式,人力成本便无法解决。

  其次,我国银行不允许混业经营,这也使得海南农信社在资金充足上无法得到格莱珉银行那样宽松的融资空间。

  “我们现在只能边学格莱珉银行,边找自己的最佳途径,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金融创新的过程,我们最终的成功还是得依靠社会主义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最终成功,如果农民连几千元都还不上的话,那谁也不能说中国新农村建设成功了。”吴伟雄介绍,海南农信社也将在白沙等地试点,在格莱珉银行专家的指导,尝试新型农信社合作制,将农民真正地由借款人变成农信社的股东。

  一方面在等待来自格莱珉方面的专家前来指导建立试点,另一方面一种模仿格莱珉银行的探索在海南基层农信社已悄然拉开帷幕。

  8月14日,在琼海市的博鳌镇古调村,100多名妇女拿到了《农户家庭妇女联保贷款信用证》,成为海南农信社尝试格莱珉模式的首批受益者。

  据海南省联社一位负责人介绍,在博鳌的这次试验并非海南农信社与格莱珉银行的合作协议中的内容,而是海南农信社在系统学习了格莱珉银行妇女贷款模式之后,在海南复制格莱珉经验的一次尝试。

  古调村的模式是:农户家庭妇女联保小组由3户以上贷款人组成,每个家庭只能一人参加联保。联保小组成员原则是家庭妇女。联保小组成员必须有家庭。经过信用社审核,发放给联保小组农户家庭妇女联保贷款信用证,凭借该证每名成员一年之内贷款额度最高为2万元,贷款合同期限6年,每笔贷款还款期限不得超过一年。不按期归还贷款本息,贷款额度在次年将下降20%,利息按现行执行利率基础上浮10%。联保小组自愿组合,如果某一名妇女信用不好,其他成员就不会与其组成联保小组。一旦小组成员有了联保贷款信用证,拿着该证到信用社去,就可以顺利地贷到款。

  据了解,这是全国首例妇女联保贷款试点,也是尤努斯小额贷款理念在中国迈出的第一步。某种意义上讲,海南试验的成功与否,代表着格莱珉模式中国化的前景。无论结果如何,中国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步伐已经迈出,这种积极的态度本身就值得尊敬。

  专业合作社将获扶持

  今年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法》的实施,使形形色色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全国兴起,成为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农村出现的这一新事物,海南省联社从成立起便表示扶持的态度。

  在挂牌仪式上,海南省省长罗保铭表示,全国各地蓬勃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在带领亿万农民深化我国农村改革,省农村信用社将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动力,争取实现“一社改革,促进两社发展”,推动海南省乃至我国农村综合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据省联社人士介绍,现在海南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出现一些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海南省农信社也一直在关注着它们的发展,随时了解它们的信贷需求,以便及时调整扶持策略。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农民自发的组织,相对于单个农民而言,无论在技术交流上、还是市场信息等多个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将资金贷给专业合作社,既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也降低了贷款发放成本。在充分发挥三农资源的组织优势同时,也提高了农信社信贷资金的安全系数,因此对于这种专业合作社我们是积极支持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07762.html

更多阅读

2015世界势力重新划分:中国竟和他在一起!

新一轮世界势力范围重新划分的大幕已拉开,这是自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重大变化,也可以说是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战略性转折。当前,世界经济出现了一个新的板块化的变化。怎样概括当前政治、经济和世界金融调整与革新的格局呢?有这

佳片U约 中国抗战片:《特高课在行动》

雨中笠翁圖書館更多精彩請您欣賞《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6周年影视展播》* * * * * (中国抗战专辑) * * * * *中国抗战片:《特高课在行动》[海报剧照][热诚推荐]中国抗战简介:中国抗日战争,日本称其为日华战争,西方国家多数称其为第二次

这完全逆天了:中国这女人要在美国竞选总统了

2014-12-27 17:19来源:www.redjun.com罗玉凤“凤姐”在这个岁末又给大家带来了令人心塞的正能量!曾扬言“诺贝尔自信奖”舍我其谁的凤姐圣诞前夕在“推特”上发文要竞选美国总统:“I want to jingxuan USA zongtong。”且不论凤姐此事

声明:《走进海南:中国“格莱珉”在行动》为网友颓废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