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报告:钱是怎样把人压死的



    俗话说“钱多压不死人”,也常常听人抱怨“穷死了”。关于“钱多”的后果,最严重的莫过于“数钱数到手抽筋”了。

但是,实际上,小至微观大到宏观,钱多的后果远远不至于“手抽筋”,因为钱多而“富死”的而“被钱压死”的人比比皆是不计其数,差别仅仅是人们似乎比较认同接受“富死”这种死法而排挤“穷死”这种死法。

 

先说小的、微观的方面。

盗窃他人钱财为己所有,数额越大罪孽越深,如果是盗抢银行,那就直接是离死不远了;

贪污公款化公为私,数额越大罪责越大,大贪污犯就离判死刑不远了;

个人的正常消费行为其实遵从萨依定律,即供给产生需求。这个“供给”主要是指“钱多”,钱多了总是要想法设法花费出去的,留着既不能吃也不能穿,当手纸也柔软度欠佳。除了花钱买罪受的情况之外,现代人死于生活方式病的情况已经远远高于自然死亡和因穷而死的情况了。而患生活方式病的人群主要就是“有钱人”。有了钱就猛吃海喝,温饱思淫欲,得个什么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胆固醇胃病性病之类的富贵病轻松平常司空见惯。更有甚者,香港某富豪钱多得百无聊赖自己开着游艇跑到还是玩“烧碳”(自焚)。

钱是用来花费的。但是钱多到一定程度反倒是出现花不掉的麻烦和烦恼。有钱的名人到了普通大众的消费场所,衣食住行都有人包揽,不用自己掏钱不说,商家还求之不得倒贴前给他。

很多兄弟反目父子成仇的原因都是因为“钱多”。为遗产为家业甚至不惜血刃相见。亲情的浓度和钱财的多寡往往成反比。

穷人家徒四壁可以夜不闭户,富人金银珠宝深藏深墙大院,钱多除了带来了必要需求的充分满足之外,同样带来了作为必要需求的安全需求的增加,安全感随钱多而丧失,安全感与钱的数量往往也是成反比。死于绑架勒索抢劫的,都和“钱多”有关系。

钱从少到多,不论是结果还是过程,都是折人阳寿的。在敛财的过程中,起早贪黑拼命劳作费尽心机,惨烈的竞争让人睡觉都睁着一只眼,稍有大意便可能倾家荡产血本无归,为此心力憔悴过劳致死。打江山难坐江山更难,在守财的过程当中,提心吊胆日不思茶也不安寐。而在花钱的过程当中,不管是花自己的钱或者是花前辈的钱无论是买罪受死于探险旅游或是亡于飞行事故,还是骄奢淫逸坐吃山空死于灯红酒绿百无聊赖,都是钱多才会出现的情况。

钱多了要花费,任何消费都要付诸时间,换句话说,哪里有那么多的时间去花钱?如果花钱买高消费,一百万元一餐饭倒也可以花钱如流水,但于心不忍做此冤大头,但如果按照物有所值的规律去花费,剩下太多的钱给不肖子孙让他们反目成仇也于心不甘。

长寿是人们永恒的追求,但是没有任何资料可以显示富人比穷人长寿。有资料显示的是,人的寿命同心情是否平静有关,而心境的安宁程度却是和钱的多少成负相关的。穷人安守平淡粗茶淡饭于清风松林之间延年益寿,倒落得长命百岁。

钱少时命不值钱,一条人命就值可怜的几个钱;钱多时钱不值命,那么多钱也还是只值一条命。

 

 事故报告:钱是怎样把人压死的

再说宏观方面。

汉字“钱”“欠”通音,经济学上“钱”就是“欠条”。钱多,也就是欠条多。一个声称“既无外债亦无内债”的社会,和一个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开具的欠条满天飞的社会,那个更好一些呢?哪个是好事哪个是坏事?

银行的储蓄盈余多了,银行家便焦急万分,为无处放贷而发愁。储蓄膨胀,历来被银行金融界视为“关在笼子里的老虎”,不加以处置,最终必然是养虎为患。因此,钱生钱的银行业也并不把钱多视为好事。

厂商不仅会因资金链紧张担忧,同样也会为资金链的松弛担忧。紧张了容易断链,松弛了容易掉链。因此,有名流厂商就说为现金盈余太多没有合适投资渠道而犯愁。

一个国家印的钱多了,通货膨胀在所难免,物价飞涨之下,民众怨声载道,政府焦头烂额。造币厂生产热火朝天,印钞机热得发烫,这很难被看成是好事。世界上不少国家在最困难乃至行将崩溃的时候,都是钱印得最多的时候,而不是钱少的时候。当年国人扛着成麻袋的金圆券去买一升大米;美军进入阿富汗的时候,做小买卖的阿富汗人在巴扎的路边堆着成捆成堆的阿富汗尼。

搅得世界不得安宁的资本被称为“热钱”。热钱之“热”至于烫手,因此,谁也不愿意把大把的钱揣在自己怀里,都急欲把它投放出去。世界金融动荡因此而生。金融动荡过后,百业凋零,哀鸿遍野,尸首遍地,小至企业大至国家纷纷亡命于“钱多”。

 

抑或关于钱之多寡的认识和文化有关。中国文化是中庸文化,用中医的术语来讲就是讲究阴阳平衡,多了少了都会打破平衡丧失和谐。

《钱本草》曰“钱大热有毒”。既然大热,虚弱者大补不得,穷人乍富小人得志易忘形;正常人等又无须热补;阳盛者再补则七窍流血。

《钱本草》自然也是中医,自然源于中庸思想。按照《钱本草》的认识,钱财只聚不散阳盛阴衰,只散不聚则阴盛阳衰,惟一聚一散谓之正道钱途。

因此,国家财政易采取均衡原则,既不能搞盈余财政以国库充盈为荣,也不能搞赤字财政寅吃卯粮。如此看来,之前所说华人世界派发财政红包全民共享财政盈余的做法倒是十分符合中华文化的。

 

说一千道一万,似乎人们依然会追求“钱多”。抑或货币拜物教者才是真正的看破红尘者,是对人生看得最开的一群人——既然谁都免不了最终一个土馒头的结局,因此人生结局没有意义,只有过程才有意义。故而,宁做撑死仙,也不做饿死鬼。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07925.html

更多阅读

友加推广全分析:友加APP是如何把自己“推”死的

“那年那月,一票人围坐在一起,开始定下“用身体换XXX”几个主题字后,整个事件的结果就注定会惹上不该惹的管理者;也注定会遇到“火中取栗”的炒作难堪局面。”——大博哥对《用身体换旅行》事件的评价。木木哥认为去介绍这个软件你们肯

我是怎样宣传和推广我的专利产品的 产品宣传推广方案

我是怎样宣传和推广我的产品的文化革命结束,我高中毕业,算是文盲吧。好在之后的时间,有机会涉足自然和社会的诸多科学领域,虽然不精,但是广博。我有十几项发明,其中两样被我开发出来,并推向市场。“一米线排队机”是其中一种,它很简单,但很

声明:《事故报告:钱是怎样把人压死的》为网友莫失莫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