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外部环境分析 外部人员补充规划(上)-从故事看HRP(4)



对,你就是瞎了眼

办公室里的人都屏住呼吸,竖着耳朵在听人事部部长办公室里传出的吵闹声。前面听得不太清,只知很是激烈,末了,张部长沉闷地低吼:“当初我真是瞎了眼,竟让你进了公司!”

“对,你就是瞎了眼!”小刘清脆地回了一句,扭头而出,留下重重的关门声。

这句话深深地刺伤了张部长,晚上,便把一切都看在眼里的老陈叫出去喝酒。三杯酒下肚,张部长终于提起上午的事,“是我亲自把这些人招到公司,他们不但不知恩图报,自己干不好工作,最后都要把气撒在我头上。老陈,我们是二十多年的朋友了,一同在公司也工作了七八年,你说句心里话,难道我真‘瞎了眼’?”

老陈是个实在人,经不住张部长三番五次追问,便将同事们的议论变成自己的话说了出来,“这事也不是头一回,技术部的小高,半年来也没干下一件实事,他的专业不对;销售部的小赵,业绩还抵不上半个老业务员,他以前根本没干过;公关部的小沈,一来就得罪了孙局长,那丫头是个直肠子;还有……”

“你是不是觉得我看人不准?可当初他们可都说自个儿行!”

“找工作嘛,谁不说自个儿行?问题是不能单凭一双眼睛看人呀。”

……

夜深临别,张部长终于承认自己是凡胎肉眼,决心去学习一些先进的招聘技术。

 

 

外部人员补充规划是指,根据组织内外环境变化和组织发展战略,通过有计划地吸收组织外部人员,从而对组织中长期内可能产生的空缺职位加以补充的规划。

外部人员补充规划是《备战》介绍的第一个子规划,是关于如何让HR从外部流入内部的规划。或许您对子规划还有些许陌生,或是不曾重视,但当您了解这些子规划后,可能会有新的看法。不妨把这些规划引入您的公司,看看会与以往有何不同。

对比预测的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的结果,分析企业未来有哪些岗位将空缺。如果没有合适的内部人胜任这些岗位,就要考虑从外部招聘人员作为储备;如果有合适的内部人接任,则要考虑调动内部员工后又会出现哪些职位空缺,最后空缺的职位也必须从外部吸收人员补充。因此,只要供小于求,就要考虑吸收外部人员,以备填补直接空缺或间接空缺的岗位。

制定外部人员补充规划的目的是——有计划地吸纳人员以补充未来空缺职位。外部人员补充规划不仅是简单地计划需要引进什么人员、引进多少人员,还要配合制定一系列的计划以保证能招到合适的人力资源。根据规划的步骤和内容,可以将外部人员补充规划再分成两个子规划,即招募规划和甄选规划。

 

一、招募规划

招募是指组织确定人力资源需求,吸引候选人来填补岗位空缺的活动。招募规划吸引的对象包括内部候选人和外部候选人,但此处它是作为外部人员补充规划的子规划,所以只讨论与外部候选人有关的活动。

 

(一)招募过程

在开始一项工作前,没有人会拒绝先了解整个工作的过程。几乎每个成功人士都希望事先了解下一行动将经历哪些环节,可能不清楚将要做什么而成功的唯有上帝。上帝看到天地间缺什么便创造什么,因此陆续有了光、穹隆、陆海、日月星辰、游鱼飞鸟、爬虫走兽和人。God saw that it was good(上帝看了认为好),最终,上帝很满意自己创造的万物。然而上帝本是人类创造的神,人终究是人,不能指望奇迹。如果不敢自比上帝,那还是理性行事的好。《备战》在分析每一个规划前,将尽可能地先介绍其过程或步骤。

招募过程:

1.根据人力资源预测结果,制定招募规划;

2.招募准备;

3.进行招募。

 

……(《备战:部署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有具体操作过程及分析,此处略)

 

(二)招募渠道

确定招募渠道是招募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将影响着其它内容的制定。招募渠道可以分为内部渠道和外部渠道,但在外部人员补充规划中,只考虑外部渠道,而内部渠道应是内部人员流动规划讨论的内容。此处所指的招募渠道,即是指外部渠道。

外部渠道有很多,《备战》仅叙述在我国运用最多的六种,像电话招聘、临时性雇员等就不再介绍。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普遍运用的六种招募渠道是:广告招聘、人才招聘会、校园招聘、就业服务机构、网络招聘、推荐和自荐。

 

1.广告招聘

……(略)

2.人才招聘会

可能每个中国人对人才招聘会都不陌生,但在国外著作中,介绍人才招聘会的却很少。我们时常听说各种各样的招聘会,如某地区的招聘会、某行业的招聘会、高级人才招聘会、定期招聘会等等。主要是由于我国求职者过多、人员流动频繁,导致了各类招聘会此起彼伏。特别是在劳动力过剩的地区,每逢招聘会必人山人海。从几个真实的小事中,可见一斑。数年前,一女同学参加上海的招聘会,出来即呼“还好”,问其原因,她称能衣着完整的出来实属不易,因为挤掉扣子扯破衣服的人比比皆是。另一同学参加了深圳的招聘会,他一早上只递了两份简历,而一句台词也没用上,因为所有的时间都在排队等着递简历。今年,一个班的学生到江苏各地人才招聘会做现场调查,最后班干交上一份总结,其中写道“很多同学认为人才市场像菜场”!

由于人多,一些招聘会变成了定点收简历。实事上,一场成功的招聘会,应是企业和求职者之间的桥梁,为双方提供快速、集中的交流机会。在针对性强的招聘会上,前来的企业和求职者目的都非常明确,求职者可以获得大量的招聘信息,企业也可以吸引到很多比较适合的人才,所以成功率较高。

……(略)

3.校园招聘

……(略)

4.就业服务机构

……(略)

5.网络招聘

……(略)

 职业规划外部环境分析 外部人员补充规划(上)-从故事看HRP(4)

6.推荐和自荐

推荐是指员工推荐。中国人对推荐毫不陌生,往往想起那些复杂的裙带关系。不可否认,推荐确实容易使企业内部出现关系群体,但如果公正地用好了推荐,反而可以为企业招到不错的人才。推荐人为了维护自己在企业的利益,他们比企业更害怕被推荐者将来出错,所以一般很谨慎,只会推荐那些他们认为比较优秀的人。由于有举荐人,被推荐者对企业比较了解,提前衡量自己适不适合,所以一旦进入企业,很可能长期为企业工作。因此,一些公司还鼓励员工推荐新人,对推荐者给予奖励。

自荐是直接到公司求职,有人称这种求职者为随机求职者。这种招聘渠道确实存在着很大的随机性,企业很难预测何时有人前来毛遂自荐,所以不能将其作为依赖的招聘手段。但是,敢于自荐的人,要具有勇气,而勇气往往源于他们的优秀。因此,自荐渠道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补充渠道,不定期地为企业找到优秀人员。有一个大公司的经理告诉我们,他原先是一个小业务员。有一次,他准备到一间豪华的办公室推销办公用品,当他推开门的一刹那间改变了主意,告诉里面盯着他的女士,他是来求职的。没想到,他真的进入了这家大公司,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名经理。自荐是求职者给自己一次机会,也是给企业一次机会。

……(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08081.html

更多阅读

如何编写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书 人力资源职业规划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人力资源规划是指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通过企业未来的人力资源的需要和供给状况的分析及估计、对职务编制、人员配置、教育培训、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招聘和选择等内容进行的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能性计划。人力资源

如何分析自我职业竞争力 产品竞争力分析模型

自我职业竞争力分析是求职中的重要一环。求职者需要在整个职业市场环境下理性地剖析自己,准确地评估自己的价值和空间,并据此盘点自身的职业卖点,将其比较优势发挥出最大效应,才能拥有选择的主动权。职业竞争力的要素包括:体力、知识、

总体环境分析PEST分析 pest分析法

企业与市场竞争,首先必须分析外部环境。常用的是总体环境分析(PEST分析)和迈克尔·波特在行业竞争五力分析。环境分析(PEST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宏观环境又称一般环境,是指影响一切行业和企业的各种宏观力量。对宏观环境因素作分析,不同

PEST与PESTEL宏观大环境分析 外部环境分析和pest

PEST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P是政治(PoliticalSystem),E是经济(Economic),S是社会(Social),T是技术(Technological)。在分析一个企业集团所处的背景的时候,通常是通过这四个因素来进行分析企业集团所面临的状况。PESTEL分析是PEST分析的

大学城超市微观营销环境分析 营销的微观环境

大学城超市微观营销环境分析大学城超市营销管理的任务就是不断地向大学生提供生活日常用品和优质的服务。要想成功的做到这点,作为超市的管理者必须了解超市营销活动的所有微观环境因素,即超市本身、消费者、消费者分布、竞争者和周

声明:《职业规划外部环境分析 外部人员补充规划(上)-从故事看HRP(4)》为网友更阑人静自孤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