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节:关心他人,快乐自己(7)



系列专题:《学做一个生活的智者:愚者与智者的48个差距》

  有时候几句得体的话,能化解一场无意义的争吵,从而使争论双方皆大欢喜,也给自己铺下一条更宽阔的道路。

  清末陈树屏做江夏知县的时候,大臣张之洞在湖北做督抚。张之洞与抚军谭继询历来关系不合,有一天,陈树屏在黄鹤楼宴请张、谭等人。有人谈到江面宽窄问题,谭继询说是五里三分,张之洞却故意说是七里三分,双方争执不下,都反唇相讥,谁也不肯丢自己面子。陈树屏知道他们是借题发挥,对两个人这样闹很不满,但是又怕扫了众人兴,于是灵机一动,从容不迫地拱拱手,言辞谦虚地说:“江面在水涨的时候就宽到七里三分,而落潮时便是五里三分。张督抚是指涨潮而言,而抚军大人是指落潮而言。两位大人说得都没错,这有何可怀疑的呢?”张、谭二人本来是信口胡说,由于争辩而下不了台阶,听了陈树屏的这个有趣的圆场,自然无话可说了。于是众人一起拍掌大笑,争论便不了了之。张、谭二人对陈树屏都心存感激,不久张之洞便上言朝廷把陈树屏升至知府。

  大太监李莲英为人机灵、嘴巧,很善于取悦于慈禧,常常为慈禧和下属解脱困境。从而使自己在宫中稳坐太监总管的位子。

  慈禧爱看京戏,常以小恩小赏赐艺人一点东西。一次,她看完著名演员杨小楼的戏后,把他召到眼前,指着满桌子的糕点说:“这一些赐给你,带回去吧!”

  杨小楼叩头谢恩,他不想要糕点,便壮着胆子说:“叩谢老佛爷,这些尊贵之物,奴才不敢领,请……另外恩赐点……”

  “要什么?”慈禧心情高兴,并未发怒。

  杨小楼又叩头说:“老佛爷洪福齐天,不知可否赐个‘字’给奴才。”

  慈禧听了,一时高兴,便让太监捧来笔墨纸砚。慈禧举笔一挥,就写了一个“福”字。

  站在一旁的小王爷,看了慈禧写的字,悄悄地说:“福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的呢!”杨小楼一看,这字写错了,若拿回去必遭人议论,岂非有欺君之罪,不拿回去也不好,慈禧一怒就要自己的命。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他一时急得直冒冷汗。

  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慈禧太后也觉得挺不好意思,既不想让杨小楼拿走错字,又不好意思再要过来。

  旁边的李莲英脑子一动,笑呵呵地说:“老佛爷之福,比世上任何人都要多出一‘点’呀!”杨小楼一听,脑筋转过弯来,连忙叩首道:“老佛爷福多,这万人之上之福,奴才怎么敢领呢!”慈禧正为下不了台而发愁,听这么一说,急忙顺水推舟,笑着说:“好吧,隔天再赐你吧。”就这样,李莲英为二人解脱了窘境。

  也难怪慈禧对李莲英宠爱有加,一口一个“小李子”叫得亲热,这还不得益于李莲英的机灵和善于察言观色,给慈禧找台阶下吗?

  小琳和晓慧是好朋友,有一次同学们聚会,大家一起出去游玩。中午时候,玩了半天的小琳和晓慧都感到饿了,和小琳说:“各位,今天我请客。”于是同学们一起到一家餐馆吃饭。吃过饭结账时,小琳一摸口袋面露难色,原来匆忙出行没有带钱,这可怎么办呢?在大庭广众之下多难堪呀!细心的晓慧看在眼中,走上前说:“上次吃饭是你埋单,今天该我付账了,不然我可跟你急啊!”说着把钱交给服务员,小琳心中感激万分,后来她对晓慧说:“那天,要不是你及时解围,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我真不知怎么办好呢?”从此,两个人的友谊更加固了。

  愚者往往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们认为替别人解围费时费心,有时还可能出力不落好,对于处于尴尬之中的人不管为好,但当他处于之中时,别人也会袖手旁观,不会对他伸出援手。

  古时候,有个秀才进京赶考,一路上只顾思考文章如何能写好,不小心一脚踩空,掉下桥去,幸好他抓住一棵小树,没有落入桥底,他大呼救命。这时,桥上走过来一个衣着华丽的商人,听到呼声,向下一看,是个衣衫破旧的秀才在叫,就想,我拉他上来,他肯定没钱给我,再说,我拉他的时候说不准自己也会掉下去呢?想到这里,便离开了。

 第39节:关心他人,快乐自己(7)

  秀才看求救无望,手也没力气了,只好松开了手,掉了下去。因为是夏天,正好刚下过雨,桥下面有一潭水,秀才落入水中,没有摔伤。

  转眼间冬天到了,那个商人又路过这座桥,这时正下过一场雪,桥面很滑,商人过桥时,想起上次看到穷秀才落桥的情景,心中好笑,便忍不住到那地方瞧瞧,谁知脚下太滑,他也从那个地方掉了下去,正好也拿住了那棵小树,于是,商人顾不得什么体面,大呼救命。

  这时,桥上走过一路人马,中间抬着一顶轿子,这队人马到商人落桥的地方停了下来。轿帘打开,一个身着官服的人走下轿来,这位官员正是上次掉下桥去的秀才,经过殿试考了举人,要去一县任职。他听到呼声,想起自己在此的经历,便过来观看,当他正要让人搭救落桥之人时,一看便认出了是那个见死不救的商人,心想“活该”。便命令随从不要去理会,于是坐上轿子离开了,这个商人一看心想完了。真是报应啊,因为手冻得麻木了,便失手落下桥去,结果运气不好,冬天桥下也没水,只露出碎石头,商人落桥后摔断了腿……

  当然,这是一个故事,但从故事中,我们可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别人有难帮一把,自己落难别人帮。如果事不关己,不管闲事,无异于那个商人的势利和自私。

  在生活中,我们还是应该学习智者那种善于替人解围的明智做法,最终皆大欢喜为好,不应向愚者的自私看齐,不然可能会落得“常戚戚”的下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08924.html

更多阅读

第39节:遇到挫折,永不放弃(1)

系列专题:《销售中的心理策略:销售攻心术》  (6)摆正心态。销售新人很容易被客户的地位、头衔镇住,心理上就会不自觉地产生压力。其实,你完全可以让他们退去那些耀眼的光环。想一想他们肯定也有着人性脆弱的一面,同样是人,你何必惧怕他们

第20节:自我肯定,让自己高大起来

系列专题:《销售中的心理策略:销售攻心术》  10.自我肯定,让自己高大起来  生活中,人们总是会或多或少地拿自己和别人相互比较。通过比较,人们会发现自己和他人的差距,了解自己的缺点和优势,并激发自己的上进心,向好的榜样努力学习,不断

第11节:放下清高,让自己俗一点(2)

系列专题:《20几岁要懂得的人情世故》  如果你要融入某个圈子的话,就不要太挑剔圈子成员的某些共同的、在你看来是缺点的"缺点"。不要自己把自己孤立起来,要懂得和周围的人打成一片。  因此,千万不要自命不凡,自以为了不起,对周围的

第10节:放下清高,让自己俗一点(1)

系列专题:《20几岁要懂得的人情世故》  放下清高,让自己俗一点  有些人天生骨子里就散发着一股清高劲,凡事有自己的一套行为标准,有自己的做人原则,一旦别人的举动不在自己的标准和原则之内,就开始疏远、鄙视他人。而另外一些人天生

第39节:不抱怨,拯救你的亲密关系(1)

系列专题:《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不抱怨的法则》  第九章不抱怨,拯救你的亲密关系  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能有步骤地改善他们的亲密关系吗?当然可以!很多情况下要先从自身做起。  亲密关系更需要的是合作而非抱怨  当坠入爱河的时候,

声明:《第39节:关心他人,快乐自己(7)》为网友炫迈阿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