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著名企业家的商道真经: 做强做久做自己》
“鲶鱼”的威胁,让“中国制造”崛起的速度越来越快了;“鲶鱼”的威胁,使一个从负债10万元的小工厂成长为拥有20亿元资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公司。 让我们感谢这些“鲶鱼”吧,没有竞争,就缺少了活力;让我们感谢为民族工业争光、为中国企业树立了样板的新和成吧,愿新和成和更多的中国企业做强、做大、做久,更上一层楼。 我们中国医药企业的进步是非常快的。美国的客户就曾经很真诚地告诉我说,我们卖给他们的产品绝对是高质量、高档次的。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对手是BASF、罗氏等国际性的大公司啊,我们在和大公司竞争,品质低了怎么能行。 →◆※ ※ ※◆← 我们企业成功的战略,可以概括为“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要成为一个挣钱的企业,第二步是成为一个品牌企业,但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要建设一个有文化底蕴的企业。比如同仁堂,三四百年下来,在电视剧上出现,而没有一种商业味道,这就是有文化底蕴的企业。 →◆※ ※ ※◆← 罗氏公司在瑞士这样一个弹丸小国可以办成全球最大的医药化工企业,他们能做到,新和成也一定会做到。 →◆※ ※ ※◆← 企业只有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并坚持持续的技术创新,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产学研结合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然途径。 →◆※ ※ ※◆← 抛开企业家这个角色,我最理想的生活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希望能在某个群山环抱、潺潺流水、松涛阵阵、环境幽雅的地方有我自己的一个研究院,这个研究院里现代化设备齐全,我可以研究一些新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医药产品。 →◆※ ※ ※◆←

在人生的舞台上一定要做演员,不能只做看客。 北京派克兰帝有限责任公司 总裁罗建凡 他的确曾就读于清华大学,但由于自美国归来后做的是童装生意,因此被清华某些人所不齿,遭到同学的嘲笑。几度春秋后,他荣幸地被称为清华的骄傲,同学羡慕的对象。何故?一个“海归”的IT业人才却打响了一个童装品牌,这个外行创业的奇才就是罗建凡。 罗建凡,生在北京,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和美国Adelphi大学物理系毕业。在美国期间曾在纽约华尔街I C I公司任计算机金融分析师。回国后于1994年创建北京派克兰帝有限责任公司。 12年来,罗建凡率领他的团队将派克兰帝打造成了中国第一、世界知名的童装品牌。2006年3月,派克兰帝荣获中国服装行业最高奖——创新大奖。2006年9月,派克兰帝童装荣获“2006北京十大时装品牌”称号,是唯一入选的童装品牌。 罗建凡现任北京派克兰帝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北京服装纺织协会副会长、北京服装纺织协会学生装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服装协会童装专业委员会主任。 罗建凡的商道真经 刚开始创业比较难,能“扛”下来靠的是坚韧。到了一定阶段,企业站住脚了,规模也到了不大不小的程度,则非常容易感到疲惫,这个时候很多企业家会选择改行,选择更容易快速成长的行业。这一阶段要“扛”得住诱惑,需要更强的韧劲。就是现在,市场千变万化,隐藏着意想不到的凶险,作为中小企业,一时决策失误,很可能前功尽弃,有的人还是会选择脱身而出。而我能够在发展中坚持下来,就是靠韧劲。 “哑铃式”经营成就童装大王 ——访北京派克兰帝公司总裁罗建凡 北京派克兰帝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时,中国童装业尚未起步,一路风雨兼程地走来,企业由小到大,成为国内最著名和最具有号召力的童装品牌,全国市场排名连续三年位居行业第一位,产品畅销200多个城市。2006年3月,中国服装协会将服装界的最高奖即“创新大奖”授予了派克兰帝公司,这一消息引起国内外服装行业和全国广大消费者的极大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