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著名企业家的商道真经: 做强做久做自己》
→◆※ ※ ※◆← 我要把联想办成一个长期的企业,一个有规模的企业。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只有从制度化、从人才上、从班子上做准备。联想现在不是在培养一个人,而是在培养一层人。 →◆※ ※ ※◆← 第一代创业的企业家都把工作当事业来做,而一般领导者只是把自己当作职业经理人,或把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这就有可能出问题,也容易出问题。在基业常青的企业中,怎样让职业经理人把企业当作事业来做,是一个核心问题。 →◆※ ※ ※◆← 一个企业进入一个陌生领域,在制定战略时,专业知识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摸清基本规律。 →◆※ ※ ※◆← 立意高,才能制定出战略,才可能一步步地按照你的立意去做。立意低,只能蒙着做,做到什么样子是什么样子,做公司等于撞大运。

→◆※ ※ ※◆← “变”是联想永远不变的主题。 →◆※ ※ ※◆← 经营必须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我们的企业大多缺乏这样的意识,碰巧做好一个产品就高枕无忧,做坏了就惊慌失措。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胡柏藩 胡柏藩,1962年出生于浙江省新昌县,毕业于绍兴文理学院化学系。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毕业生根本不用担心找不到工作,一纸通知,胡柏藩就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几年中,胡柏藩想考研究生继续充电。但他的报告被校长驳回了,校长派胡柏藩去给学校创收——办个校办工厂。他找到张平一等几位教师一商量,一所校办工厂就办起来了。 后来,随着浙江民营企业的改制,工厂也改制了。再后来,企业壮大发展,以中小企业板块第一支股票的荣耀上市了。企业资产从“负”10万元增至“正”20亿元,胡柏藩的身价也上升到了几亿元。在采访中,他很幽默地概括了自己的成功:“一个不想办企业的人去办企业了,一个不想做老板的人做老板了,一个不想发财的人发财了。”就这样,胡柏藩,这个朴素、内向的化学教师成了一位幸运的企业家。 胡柏藩的商道真经 全社会对教师有信任感,是因为教师能够传道、授业、解惑。企业虽然是最基本的社会生产单位,并不担负教学工作,但是各岗位之间或职员之间,也存在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问题。科研上的难关、生产中的瓶颈问题,就是通过这种传道、授业、解惑的方式去解决的。因此,形成了新和成独特的教师文化。 靠“进口替代”摘取维生素王国的桂冠 ——访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柏藩 2004年6月25日,随着一声清脆的锣声,新和成股份公司作为全国中小企业板块的第一股,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了。在此之前,谁能成为第一个搭乘中小企业板的幸运儿,是众多媒体热衷追逐的悬念话题。人们没有想到,浙江新和成脱颖而出,成为了中小企业板第一股,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 董事长胡柏藩听到“第一股”的消息,先是由于意外不知所措,随后便是无法抑制的欣喜。股市风光无限好,蓄势待发的科研项目可以用募集到的资金上马,新和成2013年销售达100亿元的目标正在向他招手。胡柏藩和新和成的所有员工一样心情无比激动,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随着中小企业板块第一股的消息传出,新和成这家默默无闻的公司以中国第一大、世界第三大维生素生产商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人们不仅要问,他们如此骄人的经营地位是怎样取得的?让我们走近胡柏藩,了解新和成,揭开他们取得成功的谜底。 赵晏彪:新和成的发展道路与众多的中小企业不同,几乎没有进行原地踏步就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你的经营策略是什么? 胡柏藩:我们企业从借款10万元资金建厂,到总资产18亿元,销售额近20亿元,仅用了18年的时间,主要的策略是企业从站稳脚跟开始就搞自主创新。但是,当时没有“自主创新”这一说法,我只是凭着一种灵感意识到,企业只做酒精提纯不是长久之计,利润低,技术含量不高,缺乏竞争力,所以我们决定搞高附加值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