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与收益:商业银行经营中的动力与陷阱



收益是商业银行发展和经营的动力;同时,也是商业银行经营和发展的陷阱。而且,动力越大,陷阱越深。

 风险与收益:商业银行经营中的动力与陷阱

商业银行虽然作为特殊企业与一般企业相比有其特殊性,但其追逐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与其它企业却是相同的。而且由于商业银行经营商品--资金的特殊性,没有任何具体的商品形态的限制,可以被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只要国家的银行监督部门对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没有特殊限定,商业银行可以介入到社会经济的任何领域,这决定了商业银行经营利润的广泛性。商业银行的趋利性和对利润最大化的追逐,驱驶商业银行寻求更广泛的利润和更高的利润率。同时,也决定了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多样性和高风险性。因为,一般情况下,具有较大收益可能性的银行资产,也具有较大的风险性;相反,收益率低的银行资产,风险性也较小。商业银行的趋利性使商业银行注重于利益动力机制扩张,从而陷入风险的陷阱。所以,国外商业银行提出了收益与风险对立的资产负债管理原则,要求商业银行经营中不仅注意利润目标的短期性,而且要保证在最少的风险性条件下,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这实际上已经是利润目标的优化或利润的次大化。国外各商业银行也都自觉地采取严格科学的风险防范措施。不仅收益与风险的资产相互对应管理,而且风险资产与抵御风险的能力相互协调,既注重于抵御风险能力的提高,也注重于经营风险的防范。

我国目前的商业银行仍处于发展初期,即处于规模扩张期,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处于无序状态,对收益的追逐和对经营规模的扩张使商业银行忽略甚至放弃风险的控制,对风险的防范不够。从国际对比看,我国银行的内控机制与国外银行的内控机制相比,无论健全程度还是科学程度都有相当大的距离,对风险的抵抗能力和防范能力较弱,这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主观上商业银行的决策者们还没有真正认识到银行的高风险性对银行经营和发展的致命危害,所以没有从制度上建立一整套风险约束机制;二是在客观上还存在较强的对国家的依赖,银行经营利润是银行的经营成绩,也是职工的收入来源,丰厚的利润不仅是领导者的政绩,也是员工提高收入的前提,而风险却是国家的,这就使得银行经营发展中两个轮子:动力扩张与风险约束严重失衡,强动力扩张而弱风险约束;三是从体制上还没有真正确立银行的破产机制,在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之初,银行的利润目标已经被夸张地突出了,但体制上仍强调银行的国家属性,使国家成为银行风险的最终承担者,银行自身不承担风险,而国家又缺乏对银行风险的制度约束。这就使银行由于追逐高利润而陷入风险陷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10039.html

更多阅读

2.2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演变 商业管理公司经营范围

2.2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演变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是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商业银行其他方面的管理都是在这一基础上进行的。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经营条件的变化,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在不断变化和创新的过程中大致经历

杨凯生:商业银行要为稳定房价尽力

全国政协委员、工商银行董事长杨凯生:商业银行要为稳定房价尽力 □ 本报两会报道组 胡潇滢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工商银行董事长杨凯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工商银行在住房信贷方面会一方面支持居民消费的需要,也要防范住房信贷中出

思维能力: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者的人才素质

  让我们看一下美籍俄国人、世界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他自己讲的关于自己的故事,这个故事甚至影响了他一生。  阿西莫夫小时候很聪明,多次进行智商测试,得分都在160分以上,按照智商理论说法,属于天赋极高一类人。有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 制度理性—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价值选择

  瑞士SLM管理顾问公司戴唯.安德森—一位来中国做了5年咨询师的老人,他说:“企业可以死于战略,可以死于竞争能力,也可以死于政策,但有7成以上的企业却在经历辉煌以后无疾而终。曾经的成功并没有带来继续的成功,这其中最大的原因是他们

声明:《风险与收益:商业银行经营中的动力与陷阱》为网友爱你地老天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