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改革的逻辑 pdf 读懂金融市场的逻辑



     金融深化是由于产业分化引起交易深化、引起财富货币化进程,是资产转换在内容、时间和空间上拓展的过程;金融创新的本质是对各类资产转换及收益风险分配建立起工具、技术和机制。而所有的金融产品,都是由于价值的跨时间转移而形成,本质上都是一份涉及未来权益的契约。

  由于财富转移所带来的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风险,催生出一系列中介机构、一系列信用增强机构、一系列监管机构,也催生出一大批金融家人才。他们是金融市场上的食利者。他们的所作所为,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发现套利机会,善于运用杠杆。

  金融市场中的套利机会

  从金融市场角度看,所有的交易都是一种资产转换,金融家力图从资产转换中套利。金融市场中的资产形态,包括现金、外汇、商品、贵金属、股票、债券、期货与期权、保险、房地产、专利技术、项目机会、矿产资源和人力资源以及各种其它有价证券等等。所有的财富当赋予时间的价值时,则称为金融资产。

  金融市场主体资产转换的动力来自于不同的流动性偏好和风险偏好。金融资产的属性可以归结为三方面:即流动性、收益性和风险性。

  金融套利空间产生于四个不同的领域:不同资产转换间套利,不同期限套利,不同地区套利,不同买卖主体间套利。

  不同资产转换间套利,是指利用不同资产的定价差异,用货币购买定价过低商品并力图以真实价值卖出时的套利行为;或者以货币为媒介,以定价过高的资产交易定价过低的资产套取真实利差的行为。资产的定价既包括对资产基本面的分析(收益性、成长性和风险性),也包括宏观政策面的分析,还包括资金面、情绪面等分析。金融家运用独特的资产定价方法,对资产价值作出判断。由于定价能力的不同(包括对信息拥有的差异和方法的差异),产生资产价格的不同看法,就有了套利的可能性。

  不同期限的套利,是根据资产价值变化的走向分析,对于趋向上升的资产以买空方式、对于趋向下降的资产以卖空的方式囤积居奇,以期在资产价格变动中套利。由于资产价值未来变化的不确定性,金融家需要更充分的信息作出判断和更大的风险承担能力。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金融家完全可以运用信息不对称的手段,引导金融消费者看好某类资产,使其产生高预期形成资产的高价格,也可以反之引导消费者看差一类资产,使其形成低价格,形成信息操纵下的主动套利。

  金融市场有效性的基础

 读懂改革的逻辑 pdf 读懂金融市场的逻辑
  在不同区域间套利,是指资产在不同地区定价差异形成的套利机会。这种机会可能由于对资产稀缺性看法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如有的地方资金供应宽松,有的紧,形成资金利差),也可能是人为的贸易和投资壁垒造成的价值差异,还可以是两地对资产价值信息差异导致的定价差异。在全国统一市场形成之前,这种套利差普遍存在。

  所谓政策套利、监管套利,就是指不同地区的政策不一样导致对资产有效性看法不同,在政策宽松的地区准入而进入政策偏紧的地区竞争,就会形成独特的产品垄断之优势。目前跨国之间、跨境之间存在大量的机会。人们在开曼群岛等地注册企业,以减少税收和准入成本、运行监督成本也是区域间套利的方式。

  在不同需求主体间套利。不同的流动性偏好,不同的收益性偏好,及不同的风险性偏好,是市场交易主体的普遍特征。即使是同一个体的流动性、收益性、风险性偏好在不同时期也可能不同。金融市场各类主体需求概括为交易需求、投融资需求和理财(财富管理)需求,不同需求者对资产价值的看法不一。这种价值差异很多是资产组合应用的方式不同引起。当投资者与融资者对资金价值判断不一致,有利差时,投融资中介亦可套利。

  主体的风险偏好不一样时,可以有风险套利。将一部分不愿承担高风险的主体承担有限风险,而将风险利差给愿意承担较高风险的主体,金融中介亦可套利。主体的信息占有不同也形成对资产价值的不同看法,形成定价差异,产生套利机会。市场主体由于风险偏好和流动性偏好的不同,引起对资产价值看法上的差异,正是交易实现双赢的基础,也是金融市场有效性的基础。

  利用信息不对称套利

  当金融资产的未来收益和风险信息在交易双方不对称把握时,就会出现对资产定价的看法不同,信息有利一方则可套利。当金融产品设计者有意识隐瞒重要风险信息,放大收益信息而转让产品时,就会形成不合理的定价,并产生不当收益,本质上构成交易欺诈。这是规范的金融市场应当禁止的。而问题是在法律上界定和认定非常困难。而且在监管法规总是滞后于金融产品创新的情况下,人为创造信息不对称以高价销售金融产品成为华尔街一些投行的主要牟利方式。

  金融家为解决信息的不充分,发明了一系列风险计量办法,同时为分散风险、增强信用,建立了各种资产组合工具,将不同的风险等级、不同主体、不同期限的资产组合形成所谓结构性产品。其结果使风险和收益信息更不直接,更容易形成信息不对称。

  金融套利本质上来源于资产的定价差异。资产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存在差异,就形成套利空间。就存在一个市场上购买某一资产(较低价)、在另一市场上出售这种资产(较高价),从而获取利益的可能性。在低价时囤积一批商品,在高价时卖出,可以套利。

  在不同的地区倒买倒卖商品,可以获利;在不同的人群中倒买倒卖商品,也可以获利。金融产品也是一样。准确地进行资产定价,真实地评估资产价值,是有效交易的基础。大量对冲基金就是通过对那些价格明显高于价值的资产做空来实现利润的。当然在金融市场上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价值有主观的成份,正如股票的价格不仅取决于基本面(收益性、成长性、风险性),还受政策面、资金面、情绪面影响。

  面对大量不具备信息把握和价值分析能力的投融资者,在信息不对称的状态下决策势必产生“羊群效应”而对资产供求关系和价格产生影响。正是如此,金融套利行为则变得十分复杂。公平竞争的市场应当充分披露信息,并取缔一切通过误导金融消费者而获取暴利的行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1083.html

更多阅读

国企改革的红线、底线和方向 红线意识 底线思维

朱继东:国企改革的红线、底线和方向发布时间:2014-06-11 10:51作者:朱继东字号:大中小点击:893次内容提要:深化国企改革是篇大文章,也是一个备受关注和争议的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2014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企不

厂办大集体改革的人员安置问题 南方电网改革人员安置

(2011-06-30 12:50:04)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李保民说:“厂办大集体改革改到深处是产权,改到难处是人员,改到痛处是转换(即转换经营机制、发展方式)。”,厂办集体企业改革的难点和核心是职工安置,职工安置的背后是产权。中美嘉伦认为

声明:《读懂改革的逻辑 pdf 读懂金融市场的逻辑》为网友我的爱是那么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