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千古名篇--《隆中对》



系列专题:《事半功倍的大智慧:把事做到点子上》

  所以,以后见面打招呼,谈到近来面临的工作挑战时,就说:"你OK了吗?"意思是:"你把事情做到点子上了吗?""你找到做事情的点子了吗?"

  下面我们借助诸葛亮的智慧,在OK上把思路走一遍,看看如何具体地把事情做到点子上。

  千古名篇--《隆中对》

  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在茫茫的人海中,找一个人物来代表策划,作为策划的第一形象代言人,那非诸葛亮莫属。因为他既是一位策划的理论家,也是一位杰出的实践家,既是一位历史人物,也是一位文学人物。

  1800年前,一位27岁的青年下岗职工,在农闲的季节,只身来到"隆中人才交流市场",去应聘"刘备股份有限公司"的"企划部经理",递交了一篇著名的应聘报告-- 《隆中对》。这仅仅三百多字的"应聘报告"是策划界广泛仿用的战略名篇。格式非常人性化,逻辑严谨,环环相扣,一气呵成,一脉穿底。内容非常合乎现代战略策划的理论结构。就是这区区三百多字,引三国无数英雄竞折腰。刘备按它行事,仅凭关张二将,以无博有,以小博大,竟能很快立国;刘备稍有违背,半途而废,损邦误国,留下终身遗憾。这就是"策"。

 第11节:千古名篇--《隆中对》
  "策"字的原形,上为竹字头,下面一个宋字。"宋"原意是一声巨响,所以,"策"就是用锋利的竹子打击出一声巨响,我们引申来说,"策"就是道破天机。什么是"天机"?"天机"就是最高的机理、最高的规律。世界上什么力量最伟大?规律的力量是最伟大的。顺规律者昌,逆规律者亡。柔弱的一滴水,如果符合规律地流动,它可以辗转千沼,不远万里,终归大海。从贫民到总统,从大老板到穷光蛋,人间一切惊心动魄、起起伏伏,都是由规律来掌控的。诸葛亮三百多字就道破了三国时期竞争的规律,也就这三百多字凑足了诸葛亮"入股""刘备股份有限公司"的"原始资本"。知识不在于其千言万语、长篇大论,只在于它是否触及了"天机",是否"策"到了规律。影响世界进程的名篇名著往往是短小精悍的。老子五千字就使道德有经,孙子又五千字就使兵家有法,爱因斯坦的一千多字就使原子弹有了摇篮。

  能"策"的人,能指出规律的人,本来就不多,进而利用规律抓住机会,雷厉风行,巧做大业,独领风骚,这样的人就更少了。策划的"划",就是指在"策"的基础上能够引导潮流的人。诸葛亮不仅能"策",还善于"划"。在他加入刘备"公司"不久,曹操挥军南下,80万大军饮马长江,竞争格局骤然变化。巨变之中必有机遇。于是,按《隆中对》的战略方案,诸葛亮果断地在赤壁这个小渔村划了一个"高新园区",上了两个"高新技术项目",一个是"火烧赤壁",另一个是"草船借箭"。专利发明后进行了无形资产评估,然后造势,到东吴开展大规模的招商引资,组成了合资公司,经营了几个月,就开始分红,分到了荆州,又分到了益州。这两块资产来得成本低廉,但价值连"国"。这就是"划",这就是取得领先优势,引导潮流。

  只有获得了领先优势后进而获得的利润才是绿色的。在市场经济中谁不图钱?然而,钱的来法多种多样。有人总结:挣钱,赚钱,生钱。同样是来钱,拼搏的方法不同,付出的代价就大不相同。大家看,"挣"这个字,提手旁加个"争"字,把手摊开了争,可见是最费力的;"赚"就好多了,"贝"是利润,"兼"是兼并,兼并可以一下子就获得很多利润;但赚钱还不如生钱,"生"这个字,底下一条线上面一个"牛"字,那意思是说,在资本的平台上,赶上了牛市,就可以坐地来钱了。我们经常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那些资本家们原始积累的时候,往往是每一个铜板上都挂着血丝。今天,中国发展市场经济,原始积累阶段,个别私营企业家所得到的利润也深受污染。钱没少赚,只是钱的来路充满了凶险。为了躲债,不是流落异国他乡,就是躲在铁门后面,自动地把自己圈进了监狱,这样的利润,这样的原始积累,这样的第一桶金,给你们,你们敢要吗?谁不想赚取绿色的利润、没有污染的利润、干干净净的利润?那就必须在市场上遥遥领先,当然,在市场上赚取领先的利润,那得需要真功夫。这个真功夫,就必须包括策划。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14747.html

更多阅读

《隆中对》复习资料

一、背景:《隆中对》是刘备在公元207年(汉献帝建安十二年)10月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就刘备提出的问题所陈的对策。(1)分析对手的形势及应对的策略:曹操拥百万之众(军事上),挟天子而令诸侯(政治上)——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天险),已历

《隆中对》教学设计 隆中对获奖教学设计

《隆中对》教学设计教学设想《隆中对》是《诸葛亮传》的前一部分文字,题目是后加的。虽是节选,但充分表现了诸葛亮的洞察时势和远见卓识,表现他善于根据客观形势制定建国方针,以统一天下。文章第4段“隆中对策’’摆事实,讲道理,理由充

《隆中对》练习及答案

《隆中对》练习一.解释加点的词自董卓已来 挟天子 此诚不可与争锋 国险而民附 利尽南海 此用武之国 刘璋暗弱 民殷国富 而不知存恤 帝室之胄 总揽英雄

第11节:大易与管理(2)

系列专题:《洞察易经的奥秘:易经的管理智慧》  管理者的第1课 ?  要养成勤动脑筋的良好习惯。遇有任何风吹草动,都不要轻易放过。抱着正常的好奇心,合理地怀疑:“为什么会这样?”连续问五个为什么,才能够找出真相。追根究底,绝不半途而

第11节:平稳度过‘蘑菇期‘(1)

系列专题:《制胜职场:一开始就要做对》  平稳度过"蘑菇期"  低调做人能让你得到更多的注意。年轻人在做完工作、取得成绩后,总是渴望得到上司和同事的赞赏。但是,并不是你的每一点成绩都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并且这也不能证明你的真实

声明:《第11节:千古名篇--《隆中对》》为网友箫声巷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