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背后的货币战争 荒岛背后的美元战争

 钓鱼岛背后的货币战争 荒岛背后的美元战争


     在美国战略东移的大背景下,钓鱼岛争端其实从2010年美国黄海军演的时候就已经露出端倪了。但为什么在2012年又重新浮出水面,而且更加加剧了呢?

  关键是有两个因素的出现:一个是前年底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已经取得成果,一个是去年上半年中日货币互换、互相持有对方的国债,已经达成一个协议框架。这样两件事的出现,无疑使美国人很紧张。因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出现,意味着中日韩再加上中国台港澳,形成一个统一经济体,其经济总量将与欧盟经济体和北美自贸区相媲美。而一旦东北亚自贸区出现,一定会影响东南亚自贸区。如果这两个自贸区连成一片,就会出现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东亚经济体,它的经济总量将超过欧盟,超过北美。

  如果只用经济手段破坏亚洲经济一体化,那就等于手握一把双刃剑,对美国也不利。

  美国“死结”

  说实话,我一直不太看好美国经济。美国政府说,今年30%多的实体经济将回归美国,明后年60%~70%,3年之后100%回到美国,我觉得这是痴人说梦。美国政府对很多问题过于理想化了,他们自己都没意识到,实体经济回到美国后,会给美国带来什么麻烦。因为美国的人力成本太高了。当然人力成本高,实体经济一样可以建立,那就多发工资吧。可多发工资就提高了企业成本,压缩了企业利润,自然也就抬高了产品的价格,产品价格提高后还有竞争优势吗?所以,美国想恢复实体经济没问题,想在美国建厂也没问题,美国企业主愿意给工人开高工资也可以,这些都能做到。只有一点你美国人怎么做到?就是你的产品价格提高后,你的竞争力何在?

  这个问题还不是根本问题。就算提高价格,但我价高质优,产品照样能卖出去。可是你卖出产品之后就会出现顺差,出现顺差,就会压制逆差,美元就出不去了。因为美元是要逆差才能出去的,当你出现顺差,你的顺差将会压制逆差,压制逆差就会压制美元出口,那美元的霸权怎么办?这个问题都是根子上的问题,是美国的死结,是美国人解不开的死结。

  美国人也意识到这一点,他既不肯纠正自己的毛病,又不肯看到亚太经济有太多的自行其是,不在美国的掌控之下,甚至不让美国从中切分红利,这当然是美国人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如果不能主导亚洲经济一体化,那么就干脆破坏亚洲经济一体化。

  如果只用经济手段破坏亚洲经济一体化,那就等于手握一把双刃剑,对美国也不利。那么就需要另辟蹊径,一个最便当的办法,就是重新捡起地缘政治工具。比如制造一个黄岩岛事件,中国就得分心去对付菲律宾;制造一个钓鱼岛事件,中国就得分心去对付日本。美国人使用地缘政治手段,不使用经济手段、币缘手段,双刃剑就变成了一把刀,只砍你,不砍他。中国和日本冲突起来,亚洲一体化进程被打断了,美国人不受损。

  中国政府目前的应对方式是对的,迄今为止都还是正确的。现在我们就是要通过各种方式与那些一度控制了有争议岛礁的国家保持争议,保持争议就可以使争端延续,一直延续到有利于我们的时机出现,保持争议绝不等于我们认同争议。我们决不能认可,让日本人把钓鱼岛拿走,但是现在也不必急于去解决它,而是让争议成为一个国际公认的问题,这样就容易暂时搁置它。因为现在肯定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时机。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必须看到一个大问题,就是如果美国人解决不了我说的那个死结——美元的衰落和美国重振实体经济的这种矛盾,美国的衰落就是不可避免的。

  这就需要我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总有一天,中美之间会出现直接的货币竞争,会出现一种文明与另一种文明的竞争,会出现一种政治体制与另一种政治体制的竞争。这种竞争,不是以中国今天的体制去和美国竞争,而是我们能不能创建一个新的体制去和美国竞争。这才是中国未来的希望,也是人类未来的希望。所谓不畏浮云遮望眼。要是眼前出什么事我们就关注什么事,出黄岩岛事件就关注黄岩岛,出钓鱼岛事件就关注钓鱼岛,那我们就永远不是一个能高瞻远瞩的民族,就只能是走到哪算哪,永远不可能有希望。

  币缘政治

  钓鱼岛

  美国人绝不愿意看到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出现,也不愿意看到中日货币互换。

  出现这样一个经济体会是什么情况?它一定不会甘心于使用美元结算,或者使用欧元结算,因为那样它的成本太高,损失太大。那它就一定会试图像欧元那样推出亚元、东亚元,或者使用其中一两个强势国家的货币,比如共同使用人民币和日元,或者干脆只使用人民币。而这样的情况一旦出现,世界货币霸权将三分天下。美元现在占全世界货币结算量接近69%,欧元占22%~23%,也有人说占26%。如果出现东亚经济体,以它的规模,如使用自己的货币的话,将会迅速减少其他货币的结算量。我估计,它的货币结算量将会达到全世界的40%左右,剩下30%给美元,20%多给欧元。那样的话,欧元的霸权就没有指望了,美元的霸权也将就此终结。

  美国人绝不愿意看到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出现,也不愿意看到中日货币互换。而就在东北亚自贸区谈判已经有成果了,中日货币互换也已经有了眉目的情况下,钓鱼岛争端重新凸现,一下子就把这两件事吹掉了。我们还能把它看成是巧合吗?

  你一说这些问题他们就给你扣上“阴谋论”的帽子,质疑你有什么证据。其实很多事情是不需要证据的,它需要逻辑。我认为,最大的逻辑就是,整个这一连串的事件,无论是美国黄海军演、“天安”号事件和延坪岛炮击事件,还是后来的钓鱼岛争端,谁是最大的获益者?谁是最大的获益者,谁就一定在这当中做的手脚最大。这就是我的基本判断。

  中日之间一起争端,就给了美国一个空子。中国和日本,一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个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本来是有能力共同指责甚至抵制美国人通过“量化宽松”往货币里兑水的。美国人推出QE3,实际上是增大全球的通胀压力,因为美元是向外输出的,通过货币兑水向外输出通胀,才能保证美国的通胀保持在低水平上,结果是谁拿到美国的钱,谁就通胀。中国为什么会超发那么多人民币?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手里的外汇越来越多,就得有相应的人民币与它对冲,这样一来发行的人民币自然就多。

  有人说,弱势美元不是对美国更不利吗?难道美国准备放弃美元霸权?我觉得,这是对货币的一个误解。很多经济学家都在误解这个问题,他们不知道,货币霸权不霸权不在于强势弱势,在于有没有全球结算权。只要我是全球结算货币,霸权就在我手里。所以,强势美元是一种霸权,弱势美元同样也是一种霸权,某种意义上,QE政策是一种反向的货币扩张。

  比如说,在你们国家,相当于2美元才能买一个打火机,当我是强势美元的时候,1美元就能买一个打火机。现在美元没有这个强势了,我1美元拿不走这个打火机了,可是我有印货币的权力,我印3美元,照样把它拿走。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呢?美元表面是弱势了,可是我有印钞权。如果全世界放弃了美元作为结算单位,那美国人绝对不敢滥印钱,滥印钱不是淹死自己吗?大家都不用美元了,美元向外输不出去了,你还滥印,那不变成津巴布韦币了吗?所以,货币是有反向扩张能力的,取决于它是不是结算货币,是不是国际储备货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1617.html

更多阅读

货币战争4第七章 债务驱动,美利坚盛世的脆弱 美利坚农场主

货币战争4 宋鸿兵7.1 债务货币,经济增长的“癌变基因”货币的流动,意味着其背后资产的转移。在1971年之前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与商品的交换,最终将以黄金资产转移的方式体现出来,这正是美国愈演愈烈的国际收支赤字引发了美国黄金储备

“货币战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张庭宾-搜狐博客

“货币战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张庭宾在过去12个交易日中,A股上演了“惊天的大逆转”——上证指数在最多下跌21.45 %后,至6月14日收盘已经拉回17.8 %,收复大部分失地;深圳综指更是在最大下跌20.8 %后,14日在前期高点上再涨3.91%,创

声明:《钓鱼岛背后的货币战争 荒岛背后的美元战争》为网友轻雾山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