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之隐忧 A股“半年报”中藏隐忧



     回顾2013年上半年,经济仍呈弱势复苏,直接带动的是股市呈震荡寻底,沪深两市双双遭遇2010年以来最为糟糕的上半年行情,股民信心也降到谷底。

  2013年的上半年已经悄然离去了,却留给中国最广泛的投资群体——股民最悲伤的记忆。

  数据显示,上半年沪指跌幅达12.78%,深成指跌幅为15.6%,沪深两市双双遭遇2010年以来最为糟糕的上半年行情。而股民在上半年也在亏损中煎熬,平均每个股民账户今年上半年亏损了3.08万元。

  其实,作为经济的晴雨表,失落的A股也代表着经济发展的不景气,尽管说截至目前上市企业半年报尚无一家披露,但是近千家的企业已经披露了中报业绩预告,从业绩来看,差强人意,增幅高达4811.29%的大连电瓷盈利也仅仅为800万,这似乎有点滑稽,但却隐藏着未来业绩持续增长的隐忧。

  市场近乎崩盘

  A股上半年显得有点失落,在全球主要股指中,沪指上半年以12.78%的跌幅排列倒数第二。

  仔细观看A股上半年走势图发现,沪指在2月18日,一度冲高至2444.80点,这也成为了今年上半年沪指的最高点。而进入了6月份,沪指出现了暴跌,近乎于崩盘,在6月25日沪指一度重挫至1849点也创造出了上半年内的市场新低。

  而另一组数据汇丰银行公布的以中国中小企业样本为主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汇丰PMI),今年4月、5月、6月连续下降,5月和6月降到50%以下,跌破了警戒线。

  显然,经济的不景气直接带动着股市的低迷不振。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李富有说,上半年经济仍呈弱势复苏,在弱复苏中,经济运行的上行动力并不强劲,经济回升的基础或回升的趋势并不稳固。而这反映在股市上就是股市呈震荡寻底,股民信心也降到了谷底。

  李富有分析说,造成本轮经济弱复苏的原因很多,首先,从国际方面说,世界经济已由国际金融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转变为“深度转型调整期”。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不断发酵,外需低迷不振的局面仍将继续,国际经济走势依然错综复杂,充满不确定性。

  从国内方面看,国内经济增长率已经几个季度在8%以下徘徊,受居民消费价格、住房价格上涨压力的制约以及受到产能过剩的制约,使得目前我国宏观调控政策放松的空间有限,企业盈利能力偏弱。

  而到了6月份金融市场中的出现的“钱荒”让股民的信心再次受压,令股指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

  开源证券分析师任进表示,“A股向来是资金推动的市场,在经济难以向好,企业盈利弱的背景下,市场中指望的央行降准降息破灭,钱荒的来袭最终压倒了股市。”

  暴增公司藏隐忧

  不过,市场中总是充满幻想,在沪指跌破了2000点后,部分资金开始抄底了,而股民的眼睛盯上了半年报行情。

  “其实今年的市场股民们心里也明白,企业普遍不景气,部分企业为了上半年亮丽的财务数据,会进行一系列资本腾挪,因此股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任进表示。

  目前沪深两市有近千家企业披露了半年报,整体来看,有近六成的企业实现了盈利,但部分公司盈利的背后却藏着隐忧。

  公布半年报预告,大连电瓷、比亚迪、金鸿能源等10公司荣膺“预增王”,从净利润变动幅度来看,大连电瓷预增最高达4811.29%,珠海中富、中船股份等公司进入预亏前十名。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预增王首位的大连电瓷上半年预盈利800万,反观公司去年中报以及今年一季报,公司201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8 亿元,同比增长20.09%;净利亏损83.89万元,每股收益-0.0014元,今年一季度净利亏损320万元,而半年度业绩实现扭亏。

  半年报净利润增长幅度排名第二的是金鸿能源,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扭亏,净利润约在1.4亿元—1.5亿元之间,增长幅度约为3640.74%。

 现代性之隐忧 A股“半年报”中藏隐忧
  从公司公布的信息来看,由领先科技经历了两年重组,成功摘帽后正式更名为金鸿能源,主营业务也变更为天然气。受益于重组资产的注入,金鸿能源净利润实现如此大涨。

  在预告净利润增幅最大的10家公司中,今年上半年实现扭亏的公司还有上峰水泥、鼎汉技术、友利控股、新安股份。

  任进说,“市场要稳定,就需要大盘蓝筹股保持稳定的业绩,而从目前业绩暴增的企业来看多家是扭亏为盈,这样的公司不是市场的中坚力量,未来能否保持良好的盈利尚难预测,反而成为市场爆炒的对象,散户参与投资这样的公司需要小心。”

  而从已公布的业绩预告来看,企业所在的公共事业、电子信息、医药生物等行业业绩稳定向好,而这些企业也成为了市场资金的避风港。

  以陕西企业达刚路机为例,这两年公司业绩稳步增长,而近期股价更是稳定上涨,近期有消息称,国家公路网规划方案由普通国道和国家高速公路两个路网层次构成,总规模约40 万公里。

  有市场分析人士表示,达刚路机有望从中分得一杯羹,可以确保业绩持续增长。而近来成交量明显放大,表明有资金进入。

  企业投资怪象

  其实,市场中也出现了让人担忧的怪象,就是多家企业将手中的资金用于购买了银行理财产品,在“钱荒”的背景下,上市企业却将这宝贵的资金放在银行收取部分收益,而市场外多少家企业却眼巴巴地等着银行输血解困。

  6月份,钱荒在市场中集中爆发,而统计数据显示,6月以来上市公司发布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信息共计209条,涉及上市公司112家左右。其中中小板约70家,为去年同期8.8倍。如果算上5月份,今年两月相加为去年同期的7.7倍。

  李富有说:“很多上市公司募集了大量资金,但囿于投资渠道较少,或没有合适的投资项目。而在钱荒与季末考核的双重压力之下,不少银行抢发理财产品进行揽储,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也随之走高,是上市公司获利的轻松途径。因此最近频现上市公司扎堆购买银行理财产品。”

  虽然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确实能增厚上市公司业绩,但业内人士对这一现象褒贬不一。

  当地一家上市企业多年来一直热衷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公司一位负责人说,目前实体经济的日子不好过,整个大经济环境景气度不够。上市公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是提高闲置资金使用效率的重点方向之一。

  在资金成本高企的情况之下,充分利用闲置资金可获取正常资金收益之外的超额利润。从这一点来看,上市公司无可厚非,利用闲置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以最大程度实现资金价值。

  不过,财经评论人士皮海洲表示,“上市公司募集到的资金应该放在实业发展上。”他认为,一个公司融资成功了,但资金没有用到原募投项目上,或者之后变更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就相当于弄虚作假。而且“上市公司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一旦出现风险最终是由投资者来埋单”,这是对投资者的不负责任。

  “公司主业都做不好,靠副业收益撑门面,这样的企业要当心。”任进认为,在即将公布的半年报中,投资者一定要留心,虽然一些上市公司热衷于购买理财产品,而且收到了预期收益,这并不能证明上市公司的真正实力。

  李富有表示,在目前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就需要上市公司这样的企业出来投资实业振业实体经济,而将手中的闲余资金一味的投到了银行理财产品上,目前来看,投资风险相对较小,暂时不会爆发大规模的投资风险。但这样问题就来了,实体经济必然得不到有效支持而“贫血”,由此造成两者不平衡,最后导致实体经济出现问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1671.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看鲁泰A股吧中的发言有感 鲁泰b股吧

原文地址:看鲁泰A股吧中的发言有感作者:DT247130394一题材与故事都是人为制造出来的有很多人认为鲁泰所处的行业是传统行业而没有什么想象力,也找不出什么题材与故事。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其实每一只股票都有它的题材和故事。简单的举一

据点争夺大旗之争 A股争夺2000点

      沪指最终2000点失而复得,但股市是否强劲反弹,关键要看市场供求矛盾能否得到缓解,短时间内新股发行仍将成为主导市场走势的重要因素。  沪指上周最终2000点失而复得。  从大盘来看,新股上市随即会受到市场资金的大力追捧,主

a股分红最高的股票 分红指引难改A股“厚外薄内”

     日前,中石油在美国上市融资只有29亿美元,却给境外投资者的股息分红累计竟高达11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800亿元,分红超过融资总额的4倍。而在A股市场,中石油给股东的分红回报甚至比银行存款还要低。这种“厚外薄内”的现象引起业内

声明:《现代性之隐忧 A股“半年报”中藏隐忧》为网友阳光的暖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