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在忠州肥料厂熟悉英语会话



系列专题:《联合国秘书长个人魅力与政坛之路:潘基文传》

  [在忠州肥料厂熟悉英语会话]

  跟着美国技术师学习英语

  2006年10月14日清晨。潘基文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的大会议厅里进行第八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就职演说,全体国民通过现场直播观看了当时的盛况。潘基文秘书长用英语做就职演说。第二天,很多网站都展开了有趣的论争。部分网民认为潘基文的发音不如想象中好,对此,有人赞成,也有人反对。

  很多出生在英语国家,又在海外生活多年的人可能会对潘基文的英语发音不太满意。但是,潘基文最早被确定为联合国秘书长候选人的时候,路透社、AP、CNN、《纽约时报》等主要媒体都认为韩国外交部长官是"出色的英语使用者"。

  作为外交部长官,潘基文使用英语接受了外国重要媒体的无数次采访,大部分都是提问类似朝核问题这样的复杂事情。很多时候都是现场直播,经常会出现事先没有准备的提问,然而潘基文从来都是不慌不忙,准确而从容地进行回答。关于潘基文的英语水平,曾经有位前任大使做出了这样的评价,"如果说英语水平就是用英语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表达得有礼有力,那么潘基文秘书长确实拥有最高的英语水平"。

  潘基文并不是所谓的"说本族语的人"。像现在这些早早到海外留学、进修语言的年青一代,当然有资格谈论"发音"问题。然而潘基文却是通过自学掌握了英语。他学英语的时候,甚至很难知道外国人到底如何发音。海外留学派新生代外交官进入之前,潘基文是外交部英语水平最为出色的外交官。如果没有勤奋学习的执著精神,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潘基文通过自学积累英语实力的舞台就在忠州肥料厂。

  如果乘坐京釜线,忠州站的下一站就是牧杏站。从这里下车继续向前走,会看见耸立着铝柱子的建筑物。现在,这里是制造卡式磁带的工厂,然而在朝鲜战争之后,这里却是承担韩国肥料生产的忠州肥料厂。忠州肥料厂拥有当时最先进的设备,只有仁川玻璃板工厂、闻庆水泥厂的设备可以与之比肩。打个比方,这就像行走着牛车的乡村腹地进驻了三星半导体工厂或者LG LCD的工厂。

  忠州肥料厂不同于其他工厂,从设计之初就有美国的直接参与,工厂即将竣工的60年代初,为了检验技术问题,二十余名美国工程师和家人在工厂附近安营扎寨。突然之间,当地居民世世代代生活的土地上竟然涌来了那么多外国人。

  当时,潘基文正对英语学习如饥似渴,每天都到工厂附近转悠,碰到外国人就跟他们打招呼,逐渐变得熟识了。虽然也有丢脸的时候,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学好英语的想法。每周星期二、三,潘基文和同班好友都要去找美国人练习英语会话。尽管这些美国人都不是专门的英语老师,然而他们却为潘基文的英语实力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乘火车去外国人居住的地方大约有一站地,潘基文总是风雨无阻,从来没有落掉会话学习。对此,潘基文本人也说:"托这些外国人的福,高中二年级我已经掌握了英语会话。"后来,潘基文有机会以高中生的身份去美国进修,这些会话课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亲手编写英语教材

  高中一年级的时候,忠州高中的英语老师送给潘基文一台很大的录音机,同时布置给他编写英语会话教材的作业。虽然潘基文很爱读英文书籍,但是美国人究竟如何发音他却不太了解,于是潘基文就去找以前认识的美国工程师们的家属,说明原委,请求她们的帮助。

  技术顾问团的家属们非常愉快地接受了学生们的请求。安英秀教授曾经和潘基文一起学习英语会话,直到现在她还珍藏着当时的照片。那些美国工程师夫人大部分都是四十岁到六十岁的白人妇女。

  "那些美国大婶非常同情刚刚结束战争的落后国家的学生们,对待我们所有人都很亲切,尤其喜欢既懂礼貌,又刚刚开始学英语的潘基文。"

  在安英秀教授的记忆里,英语会话课不仅学习了语言,而且对印象中非常笼统而含糊的美国文化也有了间接的体验。"那时候的生活水平差距很大。工程师住宅区周围都是铁丝网,如果对铁丝网内外的世界做个比较,你会感觉非常寒心。我在那里第一次看见名叫舒洁的卫生纸,感觉非常震惊。当时,农村不都是撕报纸用吗?"

  残酷的反复练习

  潘基文对语言的感觉和热情迥异于他人。不仅英语是这样,他担任驻奥地利大使的时候,从头学习德语,正式演讲也要使用德语。后来在联合国工作,为了结识使用法语的外交官,潘基文重新开始学习法语。担任外交部长官时期,每次出访非洲国家,潘基文都要熬夜学几句简单的当地语言,熟记在心之后再上路。

  经常有人问潘基文:"你什么时候学会了那么多国家的语言?"每当这时,他总是回答:"也就是多看、多记,还能有什么方法吗?"如果提问者感到失望,潘基文就会继续进行解释,"语言就是对象国的文化、思想和自尊,如果不能显示出尊重对象国语言的姿态,外交怎能顺利进行呢?"

  事实上,成为高级外交官之后,潘基文也从来没有放弃自己对于语言的学习。有位大学教授这样回忆说:"那是90年代初的事情了。我乘火车去外地,偶然间发现旁边有人戴着耳机,紧闭着眼睛,嘴里还在嘟囔着什么。我悄悄地听了听,原来他是在说英语。当时我还想,这个人已经不年轻了,这么用功学英语可真是奇怪。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他就是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

  不管乘车去什么地方,潘基文从来不会浪费时间。哪怕乘车时间很短暂,只要不批阅文件,他就会进行英语会话练习。节日或年假的时候去外地,或者回家扫墓,每次遇上塞车他也不会觉得无聊,因为正好可以用来学习外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16769.html

更多阅读

第9节:在美国学习生活(3)

系列专题:《一个中国女孩的成长轨迹:我在美国读本科》  英文课上最让我开心的是可以自由地接任何一个人的话,只要有什么想法,不论是对还是错,都可以大声地说出来。不论是有很深的见地还是没有很深的见地,柏本夫人都会点头微笑,给予肯定

第9节: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选择乘坐出租车

系列专题:《用价值丈量工作与生活:快乐上班的经济学》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选择乘坐出租车?  让我们继续刚才的计算。为了便于理解,通过下面的算式来分析选择公共汽车时的机会成本:  =①300日元的车票+②乘坐出租车时能够得到的利益 

第9节:高绩效团队成员的8种表现(1)

系列专题:《如何提升团队活力:打造高绩效团队》  第四节高绩效团队成员的8种表现  高绩效团队具备一些典型特征,同样,高绩效团队中的成员们也具备多种典型的表现。当我们评价一支团队时,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团队之中的成员。如果他们具

第9节:熊妈妈靠什么打天下(1)

系列专题:《史上最好看会计入门:牛角包一样的会计》  第二章 熊妈妈靠什么打天下——面包店的资产和负债  第一节:资产负债表是怎么变出来的?  小熊早上醒得很早,只为了能够吃得上热乎乎的煎饼。小熊这几年行走江湖,栉风沐雨,走过了

第52节:在超市遇见亚当-斯密(52)

系列专题:《搞懂价格的奥秘:在超市遇见亚当-斯密》  拉蒙停顿了一下,看了看舞台的右半部分,那是鲁思在他身后坐的地方。他对她眨眼睛了吗?鲁思觉得是眨眼睛了。  “我15岁时听过一节课,一直忘不了,我愿意今天告诉大家。那是迈阿密9月

声明:《第9节:在忠州肥料厂熟悉英语会话》为网友社会演员多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