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餐饮消费市场 中国市场的消费空间在哪里



     CMMO:从2013年国内的经济与消费状况看,市场上是否出现了新的消费形态?市场竞争要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陆亦琦:根据人均GDP,中国已经进入中等发达国家,但在中国人均GDP不是一个有太多实际指导意义的数字,因为中国的收入差距很大,这会导致一定程度上对人均GDP的误读。

  中国是大陆型经济,这是赋予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未来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和特征。从严格意义上说,大陆型经济只有两个国家:中国和美国,尽管大陆型国家不止这两个。我认为中国未来会是美国式的经济发展,但又跟北美市场有不同之处。比如,我们的人均GDP已经进入中等发达国家,那么是否消费也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也会遇到中等发达国家陷阱?实际上,中国只是部分人进入了中等发达国家收入水平,以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准在消费,这部分人只是少数,只是因为人口基数庞大,使得这部分人的数量及其形成的消费能力,大致已经相当于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水平。

  因为工作关系,我经常到三四线城市出差。我观察到三四线城市,包括部分二线城市,正在向大陆型经济转型,反而是一线城市没有看到这种转型,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这是因为,在三四线城市房价还没有像一线城市那样离谱,居民虽然没有一线城市的收入高,但口袋中实际可支配的钱相对较多,可以用在日常消费上。

  以国产女鞋红蜻蜓为例,它在二三线市场肯定比北京、上海卖得贵,或者在北京、上海的外围市场如通州、青浦、嘉定开一家门店,价格比市中心要贵。为什么呢?因为越是大城市的城乡结合部,越是边远地区,越是正在形成大陆型经济。大陆型经济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消费型经济,一个人在房子上花的钱越少,在其他方面可自主支配的消费就越多。所以,二三线城市的人买一件所谓品牌衣服,花500块或者1000块可能眼睛都不会眨一眨,但在大城市消费集中度很高,消费者随着见识的增加要求也比较高,他们把有限的资源集中花在了认为值得花或不得不花的地方,如购买奢侈品、交房贷,而不是用在其他消费上。高房价的问题不解决,我们就无法过渡到以消费为主导的大陆型经济。

  CMMO:大陆型经济的典型特征是什么?中国目前的表现和美国有什么差别呢?

  陆亦琦:最大的特征就是消费,需要人民来消费,来支付,通过消费的过程来刺激发展。

  拥有一个全球少有的大陆型市场应该是我们中国梦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国梦是什么呢?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中国人要有能力消费,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分享几十年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而不会因为某一个行业的畸形发展,导致其他行业的萎缩,这必须有实现产业转型的决心与信心。

  发达国家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靠消费来推动经济。中国未来要和美国拼一把的话,不在于劳动力红利,而在于消费。因为一方面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现在“80后”、“90后”不太愿意再去富士康这样的工厂上班,不想把自己作为人类存在的价值降格为在一个流水线上的简单操作;另一方面智能化程度在提高,美国这样的国家正在通过智能机器人提高生产效率,有重返制造业大国的可能。所以,劳动力红利肯定会过去。但是,我们13亿人的消费力,未来跟所有西方国家相比都有绝对优势,是别国抢不去的,问题的关键在于调整产业结构,释放潜在的13亿人口的消费力。

  中国要解决的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怎么使GDP更合理地分布。如果把钱看作养分的话,养分怎样分布才是合理的呢?我们以汽车和房子这两大件消费品为例:在美国商品房价格大致是汽车价格的10倍左右,比如你花3万美元买辆车,那么花30万美元就可以买套商品房。在这种构造之下,你可以有大量的钱在别的地方消费,这样就容易出现百业兴旺的局面,就容易出现消费的繁荣。而在中国,汽车相对美国还比较贵,但它正在成为一个日常消费品,你可以用它来估算合理的房价应该在哪个水平。很显然,我们目前的房价要远远高于汽车的10倍以上,这种一业独大的格局导致居民没有余钱去消费,实际上这个靠砖头堆砌的GDP,成了其他产业特别是民营经济枯萎的主要原因。

  现在中国老百姓口袋里的确有钱,只是集中度很高——集中在一部分先富起来的或者先成功的人身上。因此,商业上的价格弹性曲线在我们这里就会缺乏弹性,因为存在着收入断层。譬如豪车,即便把车价降一半,可能增加的购买者并不多,因为它下面有一个收入断层。这就是大前研一先生提到的“M型社会”,中国现在就是典型的“M型社会”,但是这个局面是可以改变的。

 2016中国餐饮消费市场 中国市场的消费空间在哪里
  美国是一个钟型社会,是一种正态分布,它的中产阶级是当中的人,而当中的人很多,很大一个原因是它的产业结构合理,有大量的钱可以花在不同的领域,因为人的需求是多样性的,这是大陆型经济的另一个特征。

  大陆型经济还有一个特征是,因为地域辽阔,经济发展空间巨大。同是地域辽阔,中美还有些许差别:美国各地的经济差异性比较小,因为它在地理上有优势,两条海岸线使得整个经济的发展比较容易均衡;中国只有一条海岸线,所以西部发展就慢一些,存在一定的不平衡,但改变这一切并不太难。

  目前在中国二三线城市,随着城镇化及其带动的消费,已经在向大陆型经济转型,这样其他行业很容易得到养分。像我的香港朋友,做生意基本上都在二三线城市开店,不乐意在上海这样的城市开店,而且认为在下面经营得很滋润,因为那里有养分,使其能很快地发展。

  中美之间另外一个差异表现在投资上。每个国家都有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我们国家的投资是上游驱动,也就是“铁公基”模式,投入的万亿人民币在经济大环境中经过层层渗透,最终落到工人手里的只是很小一部分。美国也是千亿美元投资驱动(数量大致相当),所不同的是,美国采取退税方式,直接把税退返给缴税的民众,刺激民众消费,解决问题的源头,这是一种拉动型的消费。事实上,越是穷人越存不住钱,拿到钱都会花掉,这样就把经济全盘拉动起来。

  美国政府不会担心钱分散到老百姓头上没法干出大项目来,因为深谙市场经济之道的它知道,当每个人都有钱花时,钱就会流向最应该去的地方,如果某个大项目是有必要存在的,那它就会最终产生。而中国喜欢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是上层社会先碰到这笔钱了,他们绝不会轻易放开,钱往下层流动就会受阻,其结果就是进一步加剧财富的集中度,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最终只会助长奢侈品等适合富裕阶层消费的产业发展,而大量真正的民生产业将得不到足够的养分。

  CMMO:中国的大陆型经济表现出的特点及其与美国的差异,将给市场带来什么影响呢?

  陆亦琦:中国目前的消费不够理性,它有一个成熟的过程。在二三线市场,正在形成的消费型经济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最大的好处就是对所有品牌、产品要求不高,包容度很高,这促进了一些地域性经济的发展,出现碎片化市场,并养活很多民营企业。

  有些行业,比如家电,已经进入成熟消费阶段,尽管竞争激烈,但民众对国产大家电品牌接受度已经很高,也能客观看待问题。最近几年,日本大家电在中国市场的退缩,就是民众在该行业理性消费的缩影与过程。

  服装行业亦是如此,大城市的服装品牌集中度较高,但在二三线城市,由于外资品牌的动作慢了一些,很多国内的小企业利用碎片化市场,每个企业都有一口饭吃,没有一个主导品牌,但随着市场成熟,它的集中度也会慢慢提高。

  美国也走过这个过程,比如说汽车。中国整车生产企业有几十家,这也是碎片化市场,美国在汽车工业起步时同样有很多汽车制造商。我们现在常听到一个词——整合,企业整合、产业整合,其实就是市场经济成熟的过程,当大陆型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的时候,整合会越来越多。美国目前汽车企业只有3家,那么中国会出现这种情况吗?肯定会。

  碎片化是初级阶段,也是必然过程,是从小到大的过程。碎片化到一定程度,一定会有一个“加号”,一个“减号”。“加号”表现在现阶段我们国人对个性化的要求并不高,我们不需要有100个品牌服务,只要有几个品牌就可以满足了,这是国人的特点,会促使产业进行大量的整合。

  另一个是“减号”,会阻碍整合的进程。整合集中反映的是效益的提升,是无法阻挡的,但中国的人口密度很高,即使是二三线城市,人口也是百万级的。人口密度高,对于碎片化经济是保护性因素,不容易被整合,因为任何一个idea只要获得局部响应、认同就可以生存了,因此小企业的发展会有很多空间。中国的碎片化市场会在较长时间内存在,或者说在整合之后还会再次碎片化,会有具有地方特色的企业存在。我不认为整合会在中国最后完全抹平很多行业,但总体来说,肯定会向着整合集中的方向发展。

  在整合集中的过程中,留下的企业应该是与市场接轨的,对于市场的敏感度很高。比如说在消费品领域,民众喜欢什么,它就能提供什么,所谓“回应市场”(Market Driven);当民众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它也能引领消费,也就是“引领市场”(Marketing Driving)。

  区域性企业如果做得比较精细,能够深扎下去,也能生存下来。但是商业模式有缺陷或管理粗放的企业,很容易被吞并或消亡。对于运营成功的全国性大企业来说,它可以选择干掉或买下不怎么成功的区域型企业。

  另外一个促进整合的因素在于,虽然我们的人工比欧美便宜,但我们的劳动生产效率比欧美低得多,所以总体来说虽然省了点工资,但因为效率低,人力成本并没有节省。所以,劳动生产率提高是未来整合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而管理水平低的企业最容易被整合掉。

  CMMO:您的市场管理经历非常丰富,依据您的经验,在国内做好市场的关键点是什么?

  陆亦琦:蛮难说的,但有一点我常常强调,就是要摆脱中国市场与其他国家市场不一样的心态,不要认为我们的社会制度与人家不一样,市场经济就与人家也不一样。市场经济从底层设计来说,全世界没有太大差别,因为人的本性是一样的。在决定购买一瓶洗发水的时候,美国人这么想,中国人也不会想得太不一样。一家国际五星级酒店在成都也许会在菜单上加上担担面的选项,但总体上它的管理、营销、品牌运作都遵循了其全球统一的策略。我想,今天应该已经没有多少人还会争论,是否要刻意在这些已经成功的国际酒店来一套中国式管理。

  就市场营销来说,进入21世纪以来最大的进步就是消费心理学的发展。从消费心理学来说,共性大于差异,无论社会制度有何不同,当消费者站在货架面前做购买决定时,他们的消费心理仍然是有相似性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1709.html

更多阅读

2014紫荆之巅:中国中小企业的未来的发展出路在哪里?

2014紫荆之巅:中国中小企业的未来的发展出路在哪里?独立政治经济评论人:蒙玮。前沿提示:2012年,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是史上最具创造性、创新力的“中国天使投资元年”!2013年则是中国互联网金融产业全面爆发并快速成长发展的一个具有划时

果酒市场 中国果酒市场的机会点在哪里?

果酒市场的成熟度虽然不及白酒、啤酒市场,但其未来市场潜在发展空间备受业界公认。据统计,我国水果年产量约8000多万吨,用于加工的不到10%,因此,面对我国十分丰富的水果资源和高速成长中的果酒消费市场,很多地方已经开始因地制宜地实施果

声明:《2016中国餐饮消费市场 中国市场的消费空间在哪里》为网友陌予倾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