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股权投资骗局 三板,“地狱”里会有股权分置改革吗?



中国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方向已经很明确,三板就是要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今后三板将会被定位为高科技企业孵化器。目前的三板除了新上市的八只高科技园的股票外,还有从主板退市的股票和原两网(STAQ、NET)的股票,而平时我们说的三板往往指的是含历史问题的,原两网股票和从主板退市下来的股票。原两网股票和退市股票都属于历史问题,都是要给投资者以交代的。如果三板要成为高科技企业的孵化器,就必须解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

最近某论坛上有一个关于三板的贴子,题为《历史问题不能妥善解决、百万股民血汗金钱付诸东流》。显然这是三板投资者在对管理层能够更快解决三板问题的呼唤。主板轰轰烈烈的股改行情相对三板市场行情的低迷,显然是管理层对三板市场投资者的漠视和遗忘。而三板的股票又有一大部分是主板退市下来的股票。(本文着重阐述从主板退市到三板的股票问题)这部分股票往往在主板承受了80%的跌幅,到了三板之后,因为重返主板的条件比较苛刻重组难度大,这使得该类股票往往在三板还要再下跌80%,三板投资者早已经跌入到了“地狱”。

巨大的跌幅使三板投资者应验了《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句话:“凡有的, 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只不过三板投资者成了是那“没有的”,市场“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作为原来的流通股东,三板投资者作了中国股市不合理机制的替罪羔羊。原本就是制度的伤害者,到了三板之后,又再一次遭遇掠夺。而上市公司业绩不好,真正把上市公司搞垮的,往往是掌握公司领导权非流通股东。而这些本应该受到市场机制惩罚的非流通股,原本就是不流通的。

这凸现中国股市的股权分置于退市机制的不守客观规律。搞跨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东,只享受到制度圈钱的利益,而从不承担搞挎上市公司的责任。我们的市场机制不能惩罚违背客观规律的市场主体(非流通股东)。非流通股东原本就没有流通权,退不退市都是一样的。这样的市场机制又如何能激发每一个市场参与者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又如何能用市场机制制约不遵守客观规律的非流通股东,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呢?显然这样的制度设计根本不遵守客观规律的。

 新三板股权投资骗局 三板,“地狱”里会有股权分置改革吗?

三板投资者在主板时遭遇的是同股不同权的圈钱,是股权分置环境下的制度伤害。而又在股权分置问题没有解决前,管理层推出退市制度,对历史问题的草率处理。我们知道一个公司如果没有退市,即使是资不抵债,其流通市值即使在大幅度缩水的情况下,还会有上亿元的壳价值的。因为直到现在中国股市还是政策市,管理层控制新股发行。这使得每一个上市名额都是十分珍贵的资源。ST公司一旦退市就因为失去了上市公司的属性,而没有了壳资源价值,这使得退市后即使是将所有非流通股送给流通股东,那么对流通股东来说也是得不偿失。零资产还是零资产,股改不股改都是一样性质的。如果不认同这个观点,那么为什么不让那些业绩差的ST股票全部退市到三板,通过非流通股东向流通股东折股的方式,最低成本的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呢?显然这是行不通的。显然从这个性质上讲,股权分置给投资者的是制度伤害,不仅仅是非流通股东对流通股东的伤害。更严重的是市场机制给流通股东带来的伤害。

既然是制度伤害,那么三板投资者就是受股权分置制度伤害最严重的。股改过程就最应该得到补偿。具体可以通过无条件剥离不良资产给非流通股东,或者干脆注消非流通股;恢复三板投资者流通股东的属性等方式解决。当然解决三板问题还有别的方法,比如有人说的换股上市等方式。关键是恢复其具备壳价值上市公司属性。根据资本趋利,恢复流通股属性,在市场上自然会资本对该类净壳股票注入资产进行重组。

解决三板的问题,不仅仅是要全流通,关键是要看到目前我们的退市机制剥夺了流通股东在二级市场的流通权,剥夺了其原本中国股市的壳价值。如果我们的管理层不承认现有上市公司的壳价值,那么就干脆放开新股的市场化发行,建立公平的市场进入机制,让所有的上市公司都没有壳价值,这比较合理。但可行吗?显然,目前的市场环境不可能做到新股发行的公司公平进入机制的,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承认目前上市公司壳价值一定时期存在的事实。

管理层可能担心的三板问题是,目前三板股价格低、市值少,几千元钱就能买上万股的股票,少量资金就能将三板炒起来。如果让三板股票重新回归主板,投资者会以极低的成本在低位介入,从而有获得暴利的可能。但问题是,以往在股改行情中这个问题已经出现过,QFII就是在1000点左右的低成本位置介入的,不一样获得了暴利了吗?不是也没有人认为股权分置改革不合理吗?为什么同样的性质,QFII可以获得暴利,投资三板怎么就不可以呢?整个股改行情都存在的问题,难道就要在股改即将大功告成之后,就可以忽视制度伤害最严重的三板投资者吗?毕竟绝大多数的三板投资者成了休眠帐户,他们的成本是相当高的,这个不公平是必须要给予解决的。

导致三板问题的根源是不合理的退市机制。退市机制应该惩罚的是搞垮公司的决策者非流通股东,而股权分置改革应该补偿的是受制度伤害的流通股东。只要明白这个原则,就不会让非流通股东拿流通股东当人质,单单解决流通股东利益的问题成本就会相应少一些。我相信管理层不会因为市场问题太复杂,就把三板问题遗忘,三板一样会有股权分置改革的。只有彻底解决历史问题,包括原两网的问题,三板作为高科技企业的腐化器,才能轻装上阵,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才能得以良性发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17517.html

更多阅读

股权分置改革与大小非 股权分置改革的意义

“股改”全称是股权分置改革。这是当前中国证券市场出现频率最高、最热点的一个术语。要准确理解股权分置改革,首先要弄清楚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国资本市场建立之初,上市主要对象是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的控股股东是国家或代表国

费国平:后股权分置时代并购将考验企业智慧

“后股权分置时代,资本市场将会发生巨变,金融创新将会为整个并购市场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上海办事处主任费国平表示。 他认为后股权分置时代是股权分置改革开始之后到全流通之前这样一段时期。 7月28日,《

证监会: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规范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工作,促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

股权分置改革的意义 股权分置改革出现“怪味豆”

 自股改由试点进入全面推广期后,中小企业板企业可谓一马当前。据悉,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可能将借此一次性完成股改,率先进入全流通阶段。由于中小企业板成立的时间仅一年有余,几乎没有太多的历史遗留问题;而且去年开设的中小企业板在当时

声明:《新三板股权投资骗局 三板,“地狱”里会有股权分置改革吗?》为网友美人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